印度人:中國人太天真,發射衛星沒印度兩成多,就想登陸火星

2020-12-03 燕觀環宇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在航天領域上曾經遭受到很多國家的封鎖,但是依靠自己的實力發射了我們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艘載人火箭……直到如今,中國已經有非常成熟的衛星網,幫助我們定位、通訊、監測氣象、觀察各個國家情況等。

作為世界上唯一兩個有能力獨立修建太空站的國家之一(中國和前蘇聯,美國的空間站是跟歐洲合作的),中國可以說是世界上的航空強國,有著自主研發、設計、建造航天航空設備與材料的能力。

而最近我們也是宣布了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根據CCTV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國將在七月下旬開展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這也是我們航天工程實力再次跨出一步的實證。

而聽到這個消息,印度人卻有些半信半疑。因為在很多印度人看來,印度才是世界航天強國,沒道理中國已經開始探測火星,有人指出,印度在2013年就完成了探測火星,但是那是高度依賴於美國的深空探測網還有技術上的支持才做到的,如今中國可以獨立自主完成這項壯舉。很多印度網民就在網上紛紛留言,問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對於這個問題,一些「機智」的印度人就說出了自己的觀點,說:中國人太天真,發射衛星沒印度兩成多,就想登陸火星,大概率很難成功。很多人可能不敢相信,這個印度人的話,其實是真的。這位印度人在網上就給出了自己的論據。

在一七年的二月,印度使用他們的PSLV-C37運載火箭,完成了一次火箭發射104顆衛星的成就。很多印度人也為此自豪不已,因為一對比就看得出來,中國的火箭最多只搭載過20顆,一看就知道印度的技術更加先進。

但是,很多印度人不知道的是,印度這次一箭104顆衛星中,有88顆衛星是美國製造,屬於美國的,而且一顆衛星的重量不足5公斤,在太空中真的能發揮什麼作用,就比較令人懷疑了,而且在國際航空領域中,只有發射在不同軌道中的衛星才能算「一箭多星」,印度的衛星基本都播撒在一個軌道上,難以滿足這個標準。不知道各位看官對於印度人的評價有何看法,你們覺得這次中國探測火星會收穫什麼成果呢?請在評論區裡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吧。

相關焦點

  • 印度人:中國人太天真,發射衛星沒印度兩成多,就想登陸火星
    因為在很多印度人看來,印度才是世界航天強國,沒道理中國已經開始探測火星,有人指出,印度在2013年就完成了探測火星,但是那是高度依賴於美國的深空探測網還有技術上的支持才做到的,如今中國可以獨立自主完成這項壯舉。很多印度網民就在網上紛紛留言,問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印度人:中國人太天真,都不知道印度用人工智慧送外賣了
    我國的外賣業務一向都是很多老外非常羨慕的,畢竟我們的外賣速度又快,品種又多,很多人已經都天天靠著吃外賣養活自己了。而老外如果想要點外賣,那真的是渡劫一樣,可能送到手上外賣早就已經涼透了,還需要微波爐再加熱一遍。
  • 落後印度數年,我國開啟火星探測,印度媒體:小心被中國反超
    蘇聯老大哥是第一個在火星登陸的國家,美國是第二個,這一次中國要是能成功降落火星的話將成為第三個能獨立完成登陸火星的國家。先來看看地球到火星的距離有多遠呢?有1.93億公裡,所以這對火箭的製造工藝和研發水平都要求極高,試想一下,一個火箭要支撐探測器抵達火星,那火箭的燃料和火箭的可靠性得要求的多高啊,跟平常發射低軌道衛星的難度根本不在一個水平上。
  • 印度將發射火星探測器 欲當太空競賽「領跑者」
    中新網11月5日電 綜合報導,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將於當地時間11月5日下午2時38分發射該國首顆環火星探測器,若發射成功,則將成為亞洲首例。此次太空探索引來多方關注,有媒體指出,印度此舉旨在成為與中日太空競賽中的「領跑者」,但是ISRO負責人否認了此說法。
  • 落後印度7年,中國發射火星探測器,印媒:當心中國航天追上印度
    ,中國這次發射的包括一個軌道飛行器和一個火星探測器,探測器是要在2021年第一季度降落在火星表面的,而印度只不過是在7年前發射了一顆火星軌道衛星。印度能夠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跟印度發射基地的緯度是分不開的。在低緯度下發射遠程火箭,就會大大的節約能源和距離。第三,印度發射成功火星探測器,與美國NASA提供DSN服務是分不開的,DSN服務需要全世界多個地面測控站進行配合,在這方面,美國具有明顯的優勢。中國要想成功發射天問一號,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
  • 為什麼印度都能去得了火星,但卻沒能登陸月球?
    在2013年,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發射了曼加裡安號(Mangalyaan)火星軌道探測器。大約10個月之後,這個探測器成功進入火星軌道。這是繼美、俄、歐之後,第4個成功探測火星的國家,而且還是首個一次性成功探測火星的國家。ISRO的火星探測成本做到了最低,僅為美國宇航局(NASA)的10%。
  • 贊印度火星探測器,是風度也是態度
    一些民眾毫不掩飾自己國家在火星探測領域走到中國、日本前面的開心,中國的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2011年發射後失蹤。有印度人昨天在網上說,「曼加裡安」號的成功「是向中國的傷口上撒鹽」。   那些人言重了。顯然,中國社會不會因為「曼加裡安」進入火星軌道大發醋意。中國人了解本國科技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在世界上的位次,中國沒有同印度競爭的系統性意識。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印度人卻開始酸了:我們的衛星早就去過火星了
    隨著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全世界航天界都為之一振,不僅僅「鋼鐵俠」馬斯克發來賀電,歐洲航空局表示已經深度參與中國火星探測項目,連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都頂著中美時差,凌晨熬夜觀看天問一號的發射直播。
  • 我國沒人要的商品,卻在印度遭瘋搶,印度人:中國人太聰明
    「吃貨」一詞如今成為了喜歡吃東西的人的代名詞,不僅在我國內,在世界上有著各種各樣的吃貨,印度的吃貨們更是十分「強悍」。印度的人民「動手」能力十分強,通過印度人民喜歡吃手抓飯這件事就能看出來。當然很多人會對此感到困惑:「難道手抓著吃不髒嗎?」確實,印度的衛生問題還是十分值得讓人擔憂的,而此類商品卻剛好解決了印度人們的問題。
  • 中國發射新型光學遙感衛星,印度網友:印度的技術才是最先進的
    近日,中國成功發射了一顆光學遙感衛星,該衛星名為「高分九號04星」未來該衛星將會全面用於中國的國土普查以及預防災難和減災等領域,根據更為詳細的消息表示,該衛星在中國的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發射。此次發射利用的是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4星」送入太空預定軌道,至此發射獲得了圓滿的成功!
  • 為什麼說中國今年的火星探測之旅特別的艱難,甚至稱為地獄級的難
    因為這枚火箭的任務是送有一輛火星車和一架軌道飛行器組成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上天,而這意味著中國人4年前立項的靠自己登陸火星的計劃還真不是開玩笑。你別以為很簡單,現在就連俄羅斯都還沒幹成在火星上巡邏這件事。
  • 印度7年前就發射了火星探測器,聊一聊印度航天實力
    2012年8月的印度獨立紀念日上,印度總理辛格就宣布,印度將向火星發射探測器,2013年11月5日,印度代號「Mangalyaan」的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並在11個月後順利進入火星軌道,標誌著印度成為繼美俄歐後第4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所以,這事是真的。
  • 印度人:中國太空技術落後,印度全面領先,甚至比美國更強大
    但是這次長五B火箭成功創紀錄地首飛,卻被印度人看不起,並且聲稱印度遙遙領先,哪裡來的底氣?印度遙遙領先,真的假的?隨著這次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升空,為中國載人空間站建設拉開序幕,並且根據規劃,我國將在2022年前後建立空間站,建成後將至少運營10年,在太空給自己安個家的這一點,印度已經做到了嗎?
  • 人類探索火星60年,蘇聯就沒成功過,最成功的竟然是印度?
    1960年10月,蘇聯在四天之內接連發射二枚火星探測器——「火星1A」號和「火星1B」號,然而這兩枚火星探測的先行者卻連地球軌道都沒能到達,「火星1A」號發射之後第3級火箭點火失敗,僅飛至地面120千米高就報廢了,「火星1B」號的火箭引擎直接爆炸,空中落下的碎片甚至汙染了整個拜科努爾發射場。
  • 印度人比中國人膚色黑的多,為什麼算白色人種
    我們在世界地理和歷史上會看到這樣一句話:印度人是雅利安人,而雅利安人又是白人。但印度人比東亞人膚色黑的多,為什麼算白色人種?根據人種的自然體質特徵,生物學家以體質特徵為標準,通常將全世界的現代人類劃分為四大人種:白色人種(歐羅巴人種)、黃色人種(蒙古人種)、黑色人種(黑非洲)和棕色人種。
  • 落後印度7年,中國才起航火星探測,印媒:小心中國航天超過印度
    2021年第一季度降落在火星表面的,而印度只不過是在7年前發射了一顆火星軌道衛星。印度能夠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跟印度發射基地的緯度是分不開的。在低緯度下發射遠程火箭,就會大大的節約能源和距離。第三,印度發射成功火星探測器,與美國NASA提供DSN服務是分不開的,DSN服務需要全世界多個地面測控站進行配合,在這方面,美國具有明顯的優勢。中國要想成功發射天問一號,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
  • 中美「火星探索」競賽,中國能彎道超越美國嗎?
    不過話又說回來,其他國家要麼是幹不成事,要麼就是沒幹啥事,美國想不拿第一也難啊。其實,蘇聯人比美國早4年向火星發射飛掠探測器,比美國早兩年發射火星軌道器,而著陸器甚至早了13年。第一個登上火星的火星車也是蘇聯人的,比美國足足早了25年之多。但遺憾的是,起了大早,還沒趕上集。
  • 印度人比中國人膚色黑的多,為什麼算白色人種?
    我們在世界地理和歷史上會看到這樣一句話:印度人是雅利安人,而雅利安人又是白人。但印度人比東亞人膚色黑的多,為什麼算白色人種?根據人種的自然體質特徵,生物學家以體質特徵為標準,通常將全世界的現代人類劃分為四大人種:白色人種(歐羅巴人種)、黃色人種(蒙古人種)、黑色人種(黑非洲)和棕色人種。
  • 日本「希望」登陸火星的衛星,真的只是刷存在感嗎?
    早在1998年7月,日本就成為繼前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向火星發射軌道探測器的國家,它向火星發射的探測器被命名為「Nozomi(希望)」。由於火箭推力不足,日本科學家計劃利用月球和地球的引力反覆加速,從而將探測器「彈」向火星。因推進器閥門故障損失燃料,太空飛行器在太空兜兜轉轉了5年半後,最終還是沒能到達火星,「希望」破滅。
  • 增兵拉達克地區,也沒耽誤印度發射太空人:將執行登陸月球的計劃
    印度航天聯盟部長吉滕特拉·辛格說,印度大軍動員和印度國內不斷擴大的疫情,都不會影響印度的首次太空人飛行任務「加甘揚」計劃。而關於「加甘揚」3號,登月任務計劃,吉滕特拉·辛格表示:「截至今天,加甘揚-3號登月任務計劃於明年發射。該任務將包括著陸器,在軌衛星和推進系統,以模塊方式發射,並且不會像以前的衛星發射,目前登月系統已開始完全投入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