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後印度7年,中國才起航火星探測,印媒:小心中國航天超過印度

2020-10-04 野武士

就在今天7月23日中午12:41,我國長徵5號遙四火箭在海南文昌點火升空,開啟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1號的火星之旅。

這一消息被印度媒體報導之後,印度網友笑了:我們印度7年前就發射了火星探測器了,並且能夠成功進入火星的預定軌道。

甚至印度最大的媒體《印度時報》給出警示說,中國野心勃勃想要快速超越印度的航天成就。

只是印度媒體不願意說的是,中國這次發射的包括一個軌道飛行器和一個火星探測器,探測器是要在2021年第一季度降落在火星表面的,而印度只不過是在7年前發射了一顆火星軌道衛星。

值得注意的是,7月下旬是我國發射火星探測器的最佳時期,因為每隔18到24個月,地球與火星會呈現直線排列,使得火箭從地球直達火星的時間,會從9個月縮短為7個月。

一旦錯過,就要再等2年時間。

過去中國火星探測器到底難在哪

截至目前,人類已對火星實施了44次探測任務,只成功了24次,蘇聯是第一個探測器登陸火星的國家,美國是第二個,此次中國若能成功,將成為第三個。

首先來說,地球距離火星長達1.93億公裡,因此這對重型火箭的製造和研發要求極其高,想想看一個火箭能夠支撐探測器達到火星,火箭的燃料還有他的可靠性要求極高,跟平常的火箭發射低軌衛星完全不是一碼事了

其次,探測器若是要順利抵達火星,附近需要獲得擺脫地球引力的能量,使用精心設計的地火轉移軌道,因此要實現探測器被火星引力場捕獲這個技術難題、否則探測器將會與火星擦肩而過。

其三,火星探測任務捕獲時,探測器距離火星最近的時候為400公裡,稍有偏差,要不就會撞擊火星造成探測器毀滅,要麼飛離火星成為太空垃圾。

再者,探測器距離地球1.93億公裡,單向通信時延達到17分鐘,控制臺在地球地面無法做到實時監控,只有賦予探測器自主執行捕獲的能力,因此科學家必須讓探測器實時感知並進行精確的姿態控制,全面實現智能化。

從地球到火星,還需要克服輻照和輻射環境、地火星際空間溫度和微流星環境等未知風險之外,部分關鍵技術難題,過去始終是中國的軟肋。

中國是如何突破的?

首先,相比於2011年中國發射「螢火一號」,需要跟俄羅斯合作,用俄羅斯的火箭,結果以失敗而告終,螢火一號成為太空垃圾。

此次發射探測器的是我國自主開發的重型火箭:長徵五號遙四重型運載火箭。該火箭重量達到了878噸,直徑為5米,發動機是我國航天研究所特製的YF-77發動機和YF-100發動機,增加導向葉片和使用鎳超合金代替不鏽鋼,燃料是由液態氫與液態氧結合,保證了長途運載能力,用於專門執行太空任務的運輸服務。

第二,發射基地是在海南文昌,而不再是過去西昌或者酒泉發射中心,2013年印度發射火星探測器的時候,中國的海南文昌發射基地還沒有竣工。印度能夠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跟印度發射基地的緯度是分不開的。在低緯度下發射遠程火箭,就會大大的節約能源和距離。

第三,印度發射成功火星探測器,與美國NASA提供DSN服務是分不開的,DSN服務需要全世界多個地面測控站進行配合,在這方面,美國具有明顯的優勢。

中國要想成功發射天問一號,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

因此這些年中國一直努力營造,最終在嫦娥二號距離地球8000萬公裡也實現了通訊,2015年我國又實現了與47億千米外的「新地平線號」探測器通訊。同時,隨著70米口徑深空天線之前已經在天津落成,以及我國與歐洲空間局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我國深空探測通信的問題迎刃而解。

第四,中國對火星著落和生活環境進行了大量模擬測試。2019年11月,中國在河北省懷來縣基地成功對火星任務進行模擬測試。這個試驗複製了火星引力,並測試火星表面的懸停和著陸。

2019年中國在位於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乾旱沙漠地區開設了首個53330平方米的火星模擬基地,營造費用高達2230萬美元。

第五,此次我國火星流動站相比之前的月球探測器,科技等級實現了飛躍的進步。流動站有六個輪子和四個太陽能電池板,並裝有六個科學儀器。重量超過240公斤,是玉兔月球漫遊車的二倍,配備多光譜相機,探地雷達和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以及用於檢測氣候和磁環境的有效載荷,可以工作三個地球月。

第六,藉助我國在人工智慧、雲計算和算法方面的世界領先地位,在確保制動火星捕獲成功方面,中國科技大展拳腳。上海航天開發了如星務處理器雙大腦,姿軌控計算機三核心,「時間-加速度」雙關機策略,3000牛發動機和8臺120牛推力器兩重保險等研發成果,確保制動捕獲。

印度跟中國比的底氣是什麼

2011年,中國的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因技術故障發射失敗,第二年印度總理辛格在印度獨立紀念日宣布,印度將向火星發射探測器。

2013年11月5日印度以 PSLV-XL C25 型火箭發射發射MOM之後,印度全民沸騰。

印度在中國之前發射火星探測器,印度人的民族自豪油然而生。

整個火星軌道探測器的營造成本,只有7400萬美元。比印度寶萊塢拍攝的大片成本都要來得低。而且當時,印度高水平的航天工程師,每個月的工資僅為1000美元。當時就是人民幣6000多塊錢。只是歐美工程師的一個零頭,中國工程師的一半薪水。

更重要的是從宣布到執行。印度的火星任務只耗時兩年零一個月。而上一次美國發射火星軌道探測器所花費的時間是6年。。

而且意義對印度重大,因為印度成為世界上繼美國,歐洲和俄羅斯之後,第4個成功探測火星的國家。

因此從2013年之後。印度成為全世界著名的火箭發射「訂單狂魔」,印度接連發射了來自32個不同國家的269顆外國衛星,在「新空間」市場上勢不可擋,印度以其低廉的發射價格以及較高的成功率一舉超過中國,成為國際商業發射市場的新星。

在印度的普通民眾看來,印度已經是亞洲頭號的航空航天強國,這是中國航天所無法比擬的。

對於中國」天問一號」此次發射,印度時報還不忘諷刺說,中國通往火星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長徵5號長火箭因外形龐大而被暱稱為「胖5」,但今年年初未能發射。

印度時報還提及說,中國這次成功,是強迫疫情期間科學家們在家工作實現的,探測器從北京運到上海,是三名團隊成員開車12小時交付。

印度為了論證中國正在追趕印度,提及美國傳統基金會觀點,中國正在與日本和印度進行「慢速競爭」,爭取讓自己成為亞洲太空強國。

相關焦點

  • 落後印度數年,我國開啟火星探測,印度媒體:小心被中國反超
    就在不久之前的7月23日中午12點41分,隨著一聲「點火」我國的胖五遙四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拉開了我國火星探測任務的帷幕。他們頗具優越感的笑了:說他們7年之前就已經發射火星探測器了,而且還成功進入了預定的火星軌道。印度最大的媒體《印度時報》發出警告,說中國雄心勃勃,已經要超過印度航天的成就了。只是所有的印度媒體都在迴避著一個現實,就是中國此次發射的是一個軌道飛行器,還有一個火星探測器,探測器還要在明年第一季度降落在火星表面。而印度呢?
  • 落後印度7年,中國發射火星探測器,印媒:當心中國航天追上印度
    就在今天7月23日中午12:41,我國長徵5號遙四火箭在海南文昌點火升空,開啟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1號的火星之旅。,印度網友笑了:我們印度7年前就發射了火星探測器了,並且能夠成功進入火星的預定軌道。
  •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近日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月,並完成月壤採樣、地外天體起飛等任務順利返航。報導表示,印度有一項令印度人都非常驕傲的月球探測項目「月船3號」探測器,該探測器本來計劃在2020年發射,但由於新冠疫情病毒,月船3號也就在這次登月計劃中輸給了中國。印媒還表示,在幾十年的發展下,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掌握了太空探測的關鍵技術,也幫助了很多的國家和機構成功將衛星送入軌道。而且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目前正計劃向金星發射探測器,爭取在金星登陸上超過中國。
  •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 近日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月,並完成月壤採樣、地外天體起飛等任務順利返航。在海外各界人士、媒體等對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進行祝賀時,一個聲音冒了出來,稱要不是因為新冠疫情,他們就超過中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登上月球的國家。
  • 嫦娥五號登月之後,印媒:因新冠疫情印度才輸給中國,這可能嗎?
    圖 印媒相關報導截圖據環球時報12月4日轉載印媒《歐亞時報》的報導內容稱,印媒表示:曾計劃2020年發射的,在月球上進行軟著陸的印度航天探索項目-月船3號探測器,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在2019年的7月22日,印度甚至將自己的第二個月球探測器送到了月球軌道,雖然這款攜帶探測車的探測器在著陸時摔得粉碎,但是這足夠證明一點,最起碼印度的運載火箭是沒問題的,能夠將探測衛星送上太空
  • ​不要小瞧印度,在航天領域火星探測領先於中國,還破了紀錄
    文/梧桐在今年的1月份,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主席K·西萬(K. Sivan)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詳細的介紹了印度載人航天計劃,代號為「加甘揚」。該計劃預估耗資約等同為97億人民幣,將在2021年12月首次實行。印度將會把本國最優秀的4名太空人送到俄羅斯接受為期11個月各方面的訓練,在最後選出一人執行2021年首次載人航天。但事實上,在火星探測方面,我國要落後印度近7年。
  • 印媒評嫦娥五號成功:火星探測印度是亞洲第一國 這最複雜
    2020-12-17 23:11:44 來源: 武器知識 舉報   中國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月球樣本安全著陸引起印媒關注
  • 印度7年前就發射了火星探測器,聊一聊印度航天實力
    7月23日,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正在大家沉浸在喜悅中之時,卻聽到消息,印度早在7年前就已經成功發射探測器進入火星軌道,這事真的假的?2013年11月5日下午5點08分,&34;號在斯裡赫裡戈達島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那同一時間,中國在幹什麼?其實早在2009年,中國便有計劃發射火星探測器。於是一年後「螢火1號」火星探測器研製成功,計劃搭載俄羅斯「天頂號」運載火箭在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射場點火發射,只是該火箭於2011年發射失敗,螢火1號計劃也隨之流產。
  • 中國航天遠落後印度?鄰國號稱「一箭104星」,真相讓人打臉
    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航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不僅完成了「北鬥」導航衛星全球組網,還向火星發射了我們自主的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以及前段時間成功完成月球「挖土」任務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就連歐洲航天局(ESA)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都多次對中國航天成就做出評價,但是我們的鄰國印度顯然不認同如今的中國航天。中國航天計劃遠落後於印度?近日在國外問答網站Quaro上出現一條引發爭議的提問,一名印度網友稱:為何中國航天計劃遠落後於印度?而提問者給出的依據就是,印度是亞洲第一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並且印度完成了「一箭104星」壯舉。
  • 印媒:因新冠疫情,印度登月才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
    《歐亞時報》稱,印度雄心勃勃的月球探索項目-月船3號探測器(Chandrayaan-3)曾計劃在月球上實現軟著陸,該探測器原定於2020年發射,但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響,月船3號在競賽中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
  • 印媒:因新冠疫情,印度登月才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
    《歐亞時報》稱,印度雄心勃勃的月球探索項目-月船3號探測器(Chandrayaan-3)曾計劃在月球上實現軟著陸,該探測器原定於2020年發射,但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響,月船3號在競賽中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
  • 火星探測知多少:為什麼中國看不起印度的火星探測器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做一下普及,對火星探測分為兩種,一種是在火星軌道探測,相當於放了一個衛星,印度的探測器就是這種;另一種就是降落火星表面並行走探測,後者更加複雜,中國剛剛發射的就是這種。曼加裡安號傳回的火星照片在印度發射火星探測器後,有記者採訪中國航空航天工程師,中國為什麼不探測火星?
  • 中國嫦娥五號登月成功,印媒觀點獨特:因新冠疫情,印度登月才敗給了...
    原標題:印媒:因新冠疫情,印度登月才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完成了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任務,而在12月3日,印度《歐亞時報》刊文提出了一個獨特的觀點。印媒報導截圖報導稱,印度航天部部長吉騰德拉·辛格(Jitendra Singh)於2020年9月證實,該探測器將於2021年初發射。《歐亞時報》稱,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完成了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任務,它將把月球表面樣本帶回地球。
  • 繼印度之後中國也進軍火星!2020年起飛發射!7個月抵達7分鐘降落
    徵服星辰大海才是現代人孜孜以求的遠大理想,而古人苦於技術限制只能通過記錄和研究來解釋一些地外現象,但現代人完全有能力將人送到月球或者火星上。如今隨著人類登月成功後,凡是有點實力的航天大國都想登陸火星,那麼怎麼才能實現呢?
  • 印媒:印度科技水平遠落後於中國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美國科學界近日發布報告,稱中國已是超級科技大國。對此,據印度「The Wire」新聞網1月23日刊文大加贊同,同時怒斥印度政府的「不作為」令印度在科技領域水平已遠遠落後於中國。
  • 印媒:簡單複製中國,印度很難成功
    印媒:簡單複製中國,印度很難成功 2020-11-16 0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眼看中國嫦娥五號升空,印度媒體自查失敗原因:莫迪該背鍋
    印媒發表相關文章稱,印度對月球探索計劃同樣具有雄心壯志,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之後,印度在深空探索領域進展顯著,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已經幫助過許多國家發射衛星、探測器等,正準備向進行發射探測器,印度已經掌握了太空發射的技術訣竅。
  • 當年寄人籬下,甚至落後於印度,「天問一號」忍辱負重邁向深空
    2020年7月23日,也就是今天,註定載入史冊的一天。中午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長五遙四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直指蒼穹的深空探測器就此開啟火星之旅,在接下來7個月5億公裡的漫長徵程後,「天問一號」將代表中國訪問火星,也許屈原的《天問》可以得到部分解答。
  • 印度無法超越中國?實際上,印度至少在四個領域已經超過中國
    作為曾經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印度,現在我們一提起他,可能大多數人腦海中浮現的是掛滿人的火車手抓飯,貧窮、種姓制度,咖喱以及對女性的非理性行為等,但是拋開這些髒亂差的標籤,印度也有領先的一面1、印度探測了火星,而且幹活超省錢 2014年9月24日,印度曼加裡安號進入火星軌道,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歐之後,世界第四個成功進行火星探測的國家,也開創了亞洲國家探測火星的。
  • 印度的蜜汁自信從何而來?看看印度火星探測器,或也不過如此?
    印度是一個非常具有自信心的國家,而想必這一點大家也都非常的清楚,印度很喜歡和中國做比較,無論是在經濟,科技,軍事,還是航空領域當中,印度都認為自己的成就 是完全可以和中國媲美,甚至是超越中國的,所以中國根本沒有資格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發展中國家,印度才是。印度的迷之自信究竟是從何處而來的嗎?而印度真的是一無是處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