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因新冠疫情,印度登月才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

2020-12-05 中國青年網

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完成了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任務,而在12月3日,印度《歐亞時報》刊文提出了一個獨特的觀點。《歐亞時報》稱,印度雄心勃勃的月球探索項目-月船3號探測器(Chandrayaan-3)曾計劃在月球上實現軟著陸,該探測器原定於2020年發射,但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響,月船3號在競賽中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

印媒報導截圖

報導稱,印度航天部部長吉騰德拉·辛格(Jitendra Singh)於2020年9月證實,該探測器將於2021年初發射。

《歐亞時報》稱,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完成了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任務,它將把月球表面樣本帶回地球。與此同時,印度網民突然想起了該國雄心勃勃的月球探索任務。

作為中國的鄰國和太空強國,印度也在深空探索領域也取得了顯著進展。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已經掌握了太空發射的技術訣竅。如今,該機構幫助許多國家將衛星送入軌道。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已經向外太空、火星和月球發射了多個探測器,如今該機構正準備向金星發射首個探測器。

嫦娥五號點火起飛模擬圖。

報導稱,印度2019年9月發射了月船2號探測器,成功地部署了一個月球軌道器將數據傳回地球,但ISRO讓「維克拉姆」號著陸器在月球表面進行軟著陸的嘗試失敗了。印度的首個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於2008年發射,在ISRO與該軌道飛行器失去聯繫之前,月船1號運行了近一年的時間。

文章稱,ISRO正在夜以繼日地工作,力爭在全球太空探索競賽中佔據更好的位置。不過《歐亞時報》也承認,ISRO的努力無法與中國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相提並論。《歐亞時報》強調稱,中國的太空計劃得到了政府巨額預算的支持,而且中國已經制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希望在2045年成為世界領先的太空強國。

報導稱,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的同時,中國正大力推進航天行業的自主創新。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在「太空飛行器製造」上的研發支出從2000年的2260萬美元上升到2016年的3.866億美元,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另一方面,由於印度面臨的經濟問題,印度航天產業的創新能力也已經減弱。

來源:環球網

相關焦點

  • 中國嫦娥五號登月成功,印媒觀點獨特:因新冠疫情,印度登月才敗給了...
    原標題:印媒:因新冠疫情,印度登月才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完成了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任務,而在12月3日,印度《歐亞時報》刊文提出了一個獨特的觀點。《歐亞時報》稱,印度雄心勃勃的月球探索項目-月船3號探測器(Chandrayaan-3)曾計劃在月球上實現軟著陸,該探測器原定於2020年發射,但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響,月船3號在競賽中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
  • 印媒:因新冠疫情,印度登月才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
    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完成了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任務,而在12月3日,印度《歐亞時報》刊文提出了一個獨特的觀點。《歐亞時報》稱,印度雄心勃勃的月球探索項目-月船3號探測器(Chandrayaan-3)曾計劃在月球上實現軟著陸,該探測器原定於2020年發射,但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響,月船3號在競賽中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
  • 嫦娥五號登月之後,印媒:因新冠疫情印度才輸給中國,這可能嗎?
    此前,嫦娥五號剛剛發射,國際上就出現了極為不和諧的聲音,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趾高氣揚要求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土壤數據與全世界分享,其醜惡嘴臉暴露無遺。而印度媒體在這個時候,提出了一個十分與眾不同的觀點。
  • 嫦娥五號登月印媒看酸了:倘若沒有新冠疫情,印度也能去月球挖土
    隨著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中國完成了一項裡程碑式的任務,目前嫦娥五號已經踏上了返程的路途,還攜帶了表層的月壤,這讓一些國家有點看酸了。從印媒報導來看,印度一直自詡為世界航天大國,其中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還聲稱已經掌握了太空發射的技術訣竅,而印度的登月計劃就是由該組織負責,但是之前的月船1號和月船2號探測器都表現得差強人意,長期與地面保持著失聯狀態。
  •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近日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月,並完成月壤採樣、地外天體起飛等任務順利返航。報導表示,印度有一項令印度人都非常驕傲的月球探測項目「月船3號」探測器,該探測器本來計劃在2020年發射,但由於新冠疫情病毒,月船3號也就在這次登月計劃中輸給了中國。印媒還表示,在幾十年的發展下,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掌握了太空探測的關鍵技術,也幫助了很多的國家和機構成功將衛星送入軌道。而且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目前正計劃向金星發射探測器,爭取在金星登陸上超過中國。
  •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 近日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月,並完成月壤採樣、地外天體起飛等任務順利返航。在海外各界人士、媒體等對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進行祝賀時,一個聲音冒了出來,稱要不是因為新冠疫情,他們就超過中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登上月球的國家。
  • 嫦娥五號捷報頻傳後,印媒心理不平衡了:登月落後中國全怪新冠
    隨著我們的嫦娥五號順利完成了月球表面取樣工作,並且開啟返航之旅,如今全球航天界都在熱議這次月面取樣給未來人類進一步探索月球帶來的幫助。不過一直視我們為競爭對手的印度媒體,卻認為這一次探月的風頭是被中國「搶走」的,而印度在登月工作上的落後,完全要怪罪於新冠病毒的出現,否則今年能夠登上月球的探測器應該是印度而不是中國!
  • 印媒評嫦娥五號成功:火星探測印度是亞洲第一國 這最複雜
    2020-12-17 23:11:44 來源: 武器知識 舉報   中國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月球樣本安全著陸引起印媒關注
  • 眼看中國嫦娥五號升空,印度媒體自查失敗原因:莫迪該背鍋
    12月1號,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在月球表面著陸,並在接下來的2天時間內成功完成在月球上的科研任務,於12月3號晚踏上了返回地球的歸途,這次嫦娥五號的成功,讓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個有能力採集月球土壤的國家,具有裡程碑意義。
  • 嫦娥五號令印媒很沮喪,追趕多年差距卻變大,根本不在同一檔次
    日前,「嫦娥五號據國家航天局專家的解讀,「嫦娥五號「的上升器將在遠程控制下和軌道器進行」合體「,這是返回地球的第一步,需要十分嚴格的科學計算才能」分毫不差「實現對接,這顯示出「嫦娥五號「的複雜先進技術。
  • 嫦五返回第8天,印度宣稱登月取得8大進展,印媒:登月器已失聯
    據印度媒體《歐亞時報》12月25日報導,在中國嫦娥五號成功返回第8天之際,印度正在"緊追"。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公布了登月器"錢德拉-2號"獲得的第一組數據,該設備是印度為第二次登月任務發射的。
  • 嫦娥五號探月滿載而歸!印度不服氣重大成果:早晚能反敗為勝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世界各國都在祝賀「嫦娥五號」的巨大成功之際,鄰國印度卻十分不服氣,認為這並不意味著在太空競賽中該國就此落敗。,雖然印度的「月船-2號」探月器在降落月球的最後階段失聯墜毀,但是也已經取得了「98%成功」,「嫦娥五號」暫時走在了前面,但印度未來必將反敗為勝,「月船-3號」探月器很快將再次前往月球,有信心取得圓滿成功,此外印度輿論還認為,登月並不是新德裡的最高目標,探測火星的難度更高,印度在亞洲第一個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國家
  • 憋著,嫦娥5號凱旋在望惹印媒眼紅:沒新冠我們早登月了
    【南方+12月5日訊】據印度媒體12月3日報導,《歐亞時報》近期在其網站上發表的一篇文章稱,隨著中國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並即將在完成月壤採集任務後返回地球,印度的網民們突然想起了本國的探月項目——「月船」(Chandrayaan)計劃。
  • 嫦娥五號從月球返航,印度上下眼紅巨大突破:國力差距無法彌補
    日前,「嫦娥五號「成功完成在月球的科研任務,進入月球軌道踏上返回地球的歸途。據國家航天局專家的解讀,「嫦娥五號「的上升器將在遠程控制下和軌道器進行」合體「,這是返回地球的第一步,需要十分嚴格的科學計算才能」分毫不差「實現對接,這顯示出「嫦娥五號「的複雜先進技術。
  • 「嫦娥五號」年底發射;袁隆平屠呦呦等寄語青少年;「天問一號」飛行1.55億公裡;印度自稱「世界第一」
    「嫦娥五號」年底前發射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在此間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於登雲說,目前我國月球探測任務實現了「五戰五捷」,分別是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試驗、嫦娥四號,已完成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的前兩步。於登雲說,嫦娥五號有望實現我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 印媒:中國嫦娥五號任務即將發射,帶回2千克月球樣本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成功發射,成為中國航天的第三個裡程碑。從嫦娥一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成功至今,已經過去了十幾年時間,在這期間,中國航天事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值得注意的是,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計劃在今年年底之前發射。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管劉然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次對接,包括之前的著陸起飛,後續的降落返回,都是基本勾勒載人登月的主要環節,也是為後續的深空探測和載人登月奠定了技術基礎。吳偉仁院士,現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在嫦娥五號發射後也透露,「如果只是為了完成採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的系統可以做得簡單很多。
  • 嫦娥五號滿載而歸!美國求分享,印度不服氣,臺媒體人:臺灣也可以嗎?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此次嫦娥五號取回的月球樣本主要有三類用途——第一類,進行科學研究,也是最主要的目的;第二類,為能早一點與公眾見面,有一部分月球樣品將入藏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示,進行科普教育;第三類,依據國際合作的公約和多邊雙邊的合作協議
  • 嫦娥五號返航!五星紅旗在月球「飄揚」,中國登月夢想再進一步
    但是在嫦娥五號起飛的那一刻,所有的不確定都變成了確定,因為我們真的成功了!目前嫦娥五號已經在返航途中,很快月球的土壤就能夠順利來到地球了!而在嫦娥五號點火起飛之前,著上組合體實現了月球表面國旗展開!這是我國第一次讓五星紅旗在月球上「獨立展示」!是中國航天事業的一個巨大進步!隨著上升器垂直上升,五星紅旗也穩穩地展開!
  • 嫦娥五號登月成功的背後,長徵五號才是中國航天真正的野望
    這兩天嫦娥五號登月的新聞已經刷爆各大媒體。特別是嫦娥五號攜帶的著陸器已經順利降落月面,並且成功完成了月球土壤的採樣工作。不過在聚焦嫦娥五號成功實施人類歷史上最高難度無人探月任務的同時,小編卻認為長徵五號能夠在短短一年之中,數次發射完全成功,讓中國的航天運載能力有一個巨大的穩步飛躍,才代表了中國航天未來發展真正的野望。畢竟無人登月採樣,相比中國規劃的未來大型軌道空間站、月球基地、火星載人探測,真的只是一個小目標而已。可以說中國航天的未來就扛在長徵五號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