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中國嫦娥五號任務即將發射,帶回2千克月球樣本

2020-10-21 全球鷹視野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成功發射,成為中國航天的第三個裡程碑。

從嫦娥一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成功至今,已經過去了十幾年時間,在這期間,中國航天事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值得注意的是,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計劃在今年年底之前發射。

據《今日印度》報導,中國計劃於11月下旬,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旨在將2千克月球樣品從月球表面帶回地球。該報導同時指出,我國很可能在今年的嫦娥四號系列中發射另一個月球任務。

美國航天局說,這次任務的目標是登陸大洋洲的蒙斯-魯克地區(北緯41-45度,西經49-69度),並返回2公斤月球重巖石樣本(覆蓋基巖的鬆散固體物質),可能從2米深處開始按照美國航天局的說法,嫦娥五號任務由四個艙組成,其中兩個艙將登陸月球,旨在一個艙收集樣本並將其轉移到第二個艙,第二個艙的設計目的是從月球表面升空進入軌道,它將與第三個艙對接,最後這些樣本都將被轉移到月球軌道上的4號艙,並返回地球。

美國航天局稱,嫦娥5-T1第一次試飛於2014年,目的是驗證樣品返回艙的大氣再入設計。另外,美國航天局認為,嫦娥六號任務預計在2013-2024年開始,旨在從月球南極返回樣本。但是,它是否會在近距離著陸,部分取決於嫦娥四號遠端任務的成功。

印媒表示,中國一直進行數個未來的月球飛行任務,其中包括嫦娥七號探測任務和嫦娥八號技術試驗。太空網上個月表示,中國國家空間局的月球探測和空間工程中心與各機構聯繫,為計劃於2024年左右發射的嫦娥七號任務,開發五個不同太空飛行器的有效荷載。

該報導指出,嫦娥七號任務的主要目的是探測永久陰影區的水冰並確定其來源。美國航天局說,他們的目標是對月球南極地區進行詳細的調查,包括地形、地質組成、水冰位置和太空環境。這次任務將包括一個軌道飛行器、一個中繼衛星、一個著陸器、一個漫遊者和一個「微型飛行器」。

近二十年來,我國按照深空探測三步走戰略規劃,一步一個腳印、紮實推進。而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7月23日,我國成功發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經過七個月左右的飛行,該探測器將於2021年實現火星繞、落、巡。

儘管我國在航天事業上有所成就,但重點要提出的是,我們如何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這是中國航天人面臨的一道難題,要知道,美國是通過人工採樣,而中國則要實現通過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主完成月壤的採集。不過,相信我國的航天技術人員會堅持不懈,以完成偉大的航天事業。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奔月」在即:帶回2千克月球樣本,或將改寫月球歷史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嫦娥四號」原來是「嫦娥三號」的備份,由於「嫦娥三號」完成了任務,所以「嫦娥四號」被改為探月四期工程的第一個任務。2018年5月21日,我國發射世界首顆運行在地月拉格朗日2點軌道的月球中繼星「鵲橋」,並於6月14日進入使命軌道。同年12月8日,世界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的探測器「嫦娥四號」升空。
  • 今晨,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升空!時隔44年,將再次帶回月球樣本
    在此次任務中,嫦娥五號將採集約2千克的月球巖石、土壤樣本返回地球。這將是44年之後,人類再一次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嫦娥五號將如何完成探月「繞落回」三部曲的最終章?此次採集的樣本有望改寫我們對月球的哪些認知?
  • 嫦娥五號奔月在即,計劃帶回2千克月球樣本,或將改寫月球歷史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美國共實施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成功將12名航天員送上月球。儘管載人月球採樣返回技術更複雜、成本更高,但由於航天員可以到艙外活動,還能乘月球車漫步到比較遠的地方去採集月球樣品,所以用載人飛船從月球採樣返回,不僅採集量大、選擇性強,而且採集範圍廣。從阿波羅11號到17號,帶回的月壤和月巖樣品總計約381.7千克。
  • 同樣是月球取樣,為何阿波羅號帶回380千克,嫦娥五號只有2千克?
    同樣是月球取樣,為何阿波羅號帶回380千克,嫦娥五號只有2千克?毫不誇張的說,嫦娥5號的任務是我國航天史上最為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在12月3日23:10,嫦娥5號的發動機成功工作了5分鐘,並且將攜帶的樣品艙升起,成功的送入到了預定的環月軌道。沒有想到的是嫦娥5號取的樣本只有2千克而已,在50多年前美國阿波羅飛船從月球上獲得了380千克的樣品。50年前後為何兩國取回的月球樣品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中國首次嘗試帶回月球樣本
    據悉,此次嫦娥五號探月項目是中國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務,也是中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而無人探測器去月球採樣並返回,這樣的實驗之前在全球也僅進行過一次,那就是1976 年蘇聯月球 24 號(Luna 24)月面採樣。tOzEETC-電子工程專輯月球表面樣品極其珍貴,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美國通過阿波羅11號到阿波羅17號載人飛船實施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除了阿波羅13號遭遇失敗外,6次任務共帶回月壤和月巖樣品約381.7千克。
  • 嫦娥五號計劃帶回2千克左右月壤
    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二次應用性發射,將運送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實施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此次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窗口時間,是在綜合考慮地月位置關係等因素基礎上,經過軌道設計選擇出的最佳發射時間。   據新華社   嫦娥五號執行的是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
  • 嫦娥五號帶回的2千克樣品,有怎樣的價值?
    圖/北京天文館新京報訊(記者 倪偉)12月17日凌晨,歷時23天,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兩千克月球樣品帶回地球。這趟旅程困難重重、充滿風險,嫦娥五號執行的多個任務都是中國首次嘗試。拼命帶回的這2千克樣品將會帶來什麼研究成果,會產生怎樣的深遠影響?
  • 發射倒計時即將開始,嫦娥五號將首次帶回2千克月壤
    綜合多家媒體報導來看,前幾天,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已經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文昌發射中心完成了組裝,預計在這個月下旬完成發射。而根據文昌當地的消息來看,當地政府已經將23日至25日列為禁飛期,說明這兩天的發射窗口已經被打開,一旦各種條件滿足,將會隨時發射。
  •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將帶回1976年後首批月壤樣本
    供圖:NASA 撰文:ANDREW JONES 中國正在嘗試最複雜、最雄心勃勃的太空任務: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它將把原始的月球碎片帶回地球,而這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類再未做過的事情。
  • 嫦娥五號帶回的樣本為何不到2千克?美國前車之鑑,裝太滿蓋不上
    最近,嫦娥五號成功從月球帶來土壤和巖石樣本,整個過程堪稱完美。不過,根據官方發布的數據,這次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重量為1731克,與大家期待的2千克還有200多克的差距。按照我國航天的風格,當初說帶2千克回來,最後帶回來的很可能是比兩千克多,有人甚至猜測會是4千克,所以當看到最終是1731克的時候,不少人還是有點小小的遺憾的。
  • 中國即將發射嫦娥五號 成為第三個從月球採樣的國家
    原標題:《中國要聞》中國即將發射嫦娥五號,成為第三個從月球採樣的國家   中國計劃本周發射無人月球探測器,嘗試將月球巖石
  • 印媒評嫦娥五號成功:火星探測印度是亞洲第一國 這最複雜
    2020-12-17 23:11:44 來源: 武器知識 舉報   中國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月球樣本安全著陸引起印媒關注
  • 嫦娥五號將帶回20倍重量的月球土壤的重要作用
    我國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著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於本月24日在海南文昌發射基地發射成功。嫦娥五號的任務跟之前探索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很不一樣。嫦娥五號的此次任務是去月球上帶回月球的土壤樣本回地球,以供科學家研究。
  • 若把月球樣本成功帶回地球好似跳一場「深空芭蕾舞」?嫦娥五號厲害...
    嫦娥五號採樣區域年輕 有助月球演化研究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進行自動採樣等後續工作。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和前蘇聯曾分別實施過月球採樣,《自然》雜誌刊文表示,如果嫦娥五號此次任務成功,將是時隔44年後,人類再次把月球樣本帶回地球,同時,嫦娥五號這回將要採樣的區域,存在月球表面比較年輕的玄武巖,獲得新的樣本,有助於推進對月球火山活動和演化歷史的認識。
  • 印媒:因新冠疫情,印度登月才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
    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完成了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任務,而在12月3日,印度《歐亞時報》刊文提出了一個獨特的觀點。《歐亞時報》稱,印度雄心勃勃的月球探索項目-月船3號探測器(Chandrayaan-3)曾計劃在月球上實現軟著陸,該探測器原定於2020年發射,但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響,月船3號在競賽中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
  • 印媒:因新冠疫情,印度登月才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
    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完成了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任務,而在12月3日,印度《歐亞時報》刊文提出了一個獨特的觀點。《歐亞時報》稱,印度雄心勃勃的月球探索項目-月船3號探測器(Chandrayaan-3)曾計劃在月球上實現軟著陸,該探測器原定於2020年發射,但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響,月船3號在競賽中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
  • 嫦娥五號為中國帶回月球第一抔「土」,其意義何在?
    (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嫦娥五號是中國迄今為止最複雜、最雄心勃勃的航天飛行,它所做過事,四十多年沒有太空飛行器完成過,即抓把原生態的月壤並帶回地球。北京時間11月23日凌晨4時30分,中國海南島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 美媒:科學家詳解嫦娥五號月球採樣
    美媒稱,將近半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首次準備採集新的月球樣本。據美國《科學新聞》雙周刊網站12月1日報導,中國將進行上世紀70年代以來人類首次月球採樣。另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2月1日報導,中國的嫦娥五號在月球著陸,將採集數十年來的首批新月球樣本。據國家媒體報導,執行中國首次採樣-返回任務的嫦娥五號12月1日成功著陸。目前中國國家航天局尚未公布有關此次著陸的細節,但中國國際電視臺以一份簡短聲明宣布著陸成功。報導稱,由4部分組成的嫦娥五號重8200公斤。
  • 長徵五號再出發!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44年來首次帶回月球樣本
    近年來,中國航天科工進步顯著,在深空探測和探月工程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傲人的成績,近兩年航天發射的任務也越來越頻繁,今年可以說是我國航空航天領域一個具有關鍵意義的一年,今年我們將進行40多次的航天發射任務,今年也是中國航天有史以來發射任務次數最多的一年。
  • 嫦娥五號即將發射啟程,肩負重任到月球挖土
    據國家航天局最新消息,2020年11月23日18時30分許,「長徵5號」遙五運載火箭開始注入液氧液氫低溫推進劑,並計劃在24日凌晨4時至5時擇機執行發射任務。  它是「胖五」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二次應用發射,將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到地月轉移軌道,實施了我國第一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