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新歷史!發射倒計時即將開始,嫦娥五號將首次帶回2千克月壤

2020-11-25 蘇浩教授

綜合多家媒體報導來看,前幾天,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已經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文昌發射中心完成了組裝,預計在這個月下旬完成發射。而根據文昌當地的消息來看,當地政府已經將23日至25日列為禁飛期,說明這兩天的發射窗口已經被打開,一旦各種條件滿足,將會隨時發射。除了文昌發射場之外,北京飛控中心、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遠望號測量船隊以及任務各測控場站現均已做好全面準備,只待發射時機成熟。

值得一提的是,嫦娥五號探測任務屬於我國航天現階段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務,同時也是我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三步走發展戰略的最後一步,意義重大,但也非常艱難。通常來說,探測月球的方式有三種,環繞探測、著陸和巡視探測以及採樣返回探測。從技術難度上來說,三者的難度層層遞增,但從價值和有效性方面來說,越往後越具備更高價值。此前的繞和落已經由嫦娥一號、二號、三號以及四號順利完成,其最早開始時間為2007年,可以說時間很久了。

與之前的探測方式相比,這次嫦娥五號所要執行的「回」不僅難度大,而且技術要求頗高。所謂的「回」,就是指從月球表面帶回土壤或者巖石,這不是普通的航天活動。全世界目前做到這一步的,也就是美國和前蘇聯,而且還是上個世紀的事情。可以說,全世界將近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從月球上帶回任何東西,中國這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將創造人類最近幾十年來探月活動之最。

為什麼要從月球上「採土」?因為可以通過分析月球土壤或者巖石結構了解月球的演化過程,而且也能夠分析得出太陽風的活動規律,對於航天科學來說具有非常寶貴的價值。雖然月球土壤在月球上是很普通的,但對地球來說卻是比金子還要寶貴的東西。據有關專家介紹,由於這次嫦娥五號採用的是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月球軌道無人對接方案轉移月壤,所以可以一次性從月球帶回2千克的土壤。

要論從月球帶回土壤最多的國家,非美國莫屬,實際美國也是上世紀人類探測登陸月球最多的國家。從相關資料來看,從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美國共實施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成功將12名航天員送上月球,並且成功帶回來了共計381.7千克的月球土壤和巖石。毫無疑問,這些寶貴的月球土壤和巖石為美國探測研究月球建立了重要基礎。然而隨著蘇聯的解體、美國航天事故以及資金的問題,美國最近幾十年都不曾有過探月行動。從美國最新計劃來看,有望在2024年實現重返月球。


與美國相比,蘇聯共三次用無人探月器僅帶回300多克的月球土壤和巖石就有些太少了。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蘇聯的探測器採用的都是月面起飛直接返回地球的方案,結果導致上升器需要克服返回艙與大量燃料帶來的巨大負重,所以最後就無法攜帶大量月球土壤。為了克服這一問題,我國嫦娥五號這次採用月球軌道無人對接方案,因此就可以一次性帶回2千克的土壤或者巖石。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計劃帶回2千克左右月壤
    嫦娥五號 目標月球!  ■動態   2020年11月23日18時30分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開始加注液氧液氫低溫推進劑,擇機實施發射任務。  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二次應用性發射,將運送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實施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此次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窗口時間,是在綜合考慮地月位置關係等因素基礎上,經過軌道設計選擇出的最佳發射時間。   據新華社   嫦娥五號執行的是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
  • 嫦娥五號「奔月」在即:帶回2千克月球樣本,或將改寫月球歷史
    即將於本月下旬發射的「嫦娥五號」,將執行我國探月三期任務「採樣返回」。探月三期的目標是實現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對返回樣品進行系統分析與研究,深化對月球和地月系統的起源與演化的認識。這也將為載人登月和深空探測奠定基礎。
  • 嫦娥五號帶回的2千克樣品,有怎樣的價值?
    圖/北京天文館新京報訊(記者 倪偉)12月17日凌晨,歷時23天,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兩千克月球樣品帶回地球。這趟旅程困難重重、充滿風險,嫦娥五號執行的多個任務都是中國首次嘗試。拼命帶回的這2千克樣品將會帶來什麼研究成果,會產生怎樣的深遠影響?
  • 嫦娥五號奔月在即,計劃帶回2千克月球樣本,或將改寫月球歷史
    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美國共實施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成功將12名航天員送上月球。儘管載人月球採樣返回技術更複雜、成本更高,但由於航天員可以到艙外活動,還能乘月球車漫步到比較遠的地方去採集月球樣品,所以用載人飛船從月球採樣返回,不僅採集量大、選擇性強,而且採集範圍廣。從阿波羅11號到17號,帶回的月壤和月巖樣品總計約381.7千克。
  • 「嫦娥五號」帶回2千克多的月壤,終於不再用0.5克來發論文了
    並帶回來2千克,也創造了歷史。嫦娥五號帶回2公斤多的月壤到底多不多?取完樣品之後,嫦娥五號要將樣品2006年2月,國務院頒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明確將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列入國家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中國探月工程規劃為繞、落、回三期。
  • 印媒:中國嫦娥五號任務即將發射,帶回2千克月球樣本
    從嫦娥一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成功至今,已經過去了十幾年時間,在這期間,中國航天事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值得注意的是,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計劃在今年年底之前發射。據《今日印度》報導,中國計劃於11月下旬,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旨在將2千克月球樣品從月球表面帶回地球。該報導同時指出,我國很可能在今年的嫦娥四號系列中發射另一個月球任務。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中國首次嘗試帶回月球樣本
    tOzEETC-電子工程專輯北京時間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有啥用,為啥要部分存放在湖南?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25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運源)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五號本次的任務目標是帶回約兩千克月壤。而帶回來的月壤部分將會保存在湖南。那麼,月壤到底有什麼用?它跟地球土壤有什麼不一樣嗎?
  • 嫦娥五號開啟「挖土」之旅,期待中國分享月壤數據
    華輿訊 據俄羅斯龍報報導 北京時間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作為這一領域的「先行者」,俄羅斯(蘇聯)對中國此次航天發射任務十分關注,多家媒體對此進行報導。
  • 嫦5帶回月壤2千克,要不要也給美國1克
    「首次」中,最讓人感興趣的,恐怕還是它這一次從月球上帶回來的2千克樣本(土壤和巖石)。,最後只為了這2千克的月壤,這兩公斤的月壤到底重要到什麼程度呢?,當時從全國請來了近百名各方面的研究專家,專家們小心地將這塊1克重的月壤分成了兩份,一份進行科學研究,另一份保存起來。
  • 去月球「挖土」咯:今天發射的嫦娥五號實現四個「首次」,下個月將...
    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今日凌晨4時30分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是中國研製的首個月球無人取樣,並且將樣品帶回地球的太空飛行器。中國成為繼美國、前蘇聯之後,第三個完成月球取樣的國家,並且完成了中國航天史上四個「首次」。這也是人類繼1976年後首次發射太空飛行器去月球採集回收樣本。
  • 嫦娥五號即將奔月,哪些「名場面」將上演?
    圖/國家航天局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據中國探月工程辦公室消息,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即將踏上奔月之旅。目前,搭載嫦娥五號的長徵五號火箭已經矗立在發射塔架,各系統正在進行各項測試等最後準備工作。嫦娥五號執行的是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
  • (俄媒看中國)嫦娥五號奔月「挖土」期待中國分享月壤數據
    【俄羅斯龍報特約記者春夏編譯報導】北京時間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作為這一領域的「先行者」,俄羅斯(蘇聯)對中國此次航天發射任務十分關注,多家媒體對此進行報導。
  • 「嫦娥」歸來 「月壤」入新家 人類時隔44年再次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
    科學大爆炸  人類時隔44年再次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  「嫦娥」歸來 「月壤」入新家  「23天,終於成了!」在代表探月工程走過16年歲月的16響禮炮聲中,載有嫦娥五號返回器的運輸車緩緩駛入五院大門,停在院科研樓前接受家人們的檢閱。5位「嫦娥」在廣場中央翩然起舞,慶賀嫦娥五號將月壤帶回祖國。  興奮激動之餘,人們最為關注的還是「月壤」,帶回來的月球「土特產」究竟有多少,去向如何?
  • 嫦娥五號登月「挖土」,帶回2千克月壤,我國都會送給哪些國家呢
    1969 年7月直到1972年12月,美國的「阿波羅11號」以及「阿波羅17號」先後7次載人登月最終,12名航天員成功登月,且將重達381.7千克的月壤及月巖採回。1970年9月一直到1976年8月,蘇聯的「月球16號」和「月球20號」以及「月球24號」先後登月採樣,最終從月球上帶回土壤326克。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挖土」將帶回地球
    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按照任務計劃,嫦娥五號將獲取2公斤左右的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若成功將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對人類而言有多重要?這將是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首次將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
  •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將帶回1976年後首批月壤樣本
    供圖:NASA 撰文:ANDREW JONES 中國正在嘗試最複雜、最雄心勃勃的太空任務: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它將把原始的月球碎片帶回地球,而這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類再未做過的事情。
  • 今晨,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升空!時隔44年,將再次帶回月球樣本
    在此次任務中,嫦娥五號將採集約2千克的月球巖石、土壤樣本返回地球。這將是44年之後,人類再一次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嫦娥五號將如何完成探月「繞落回」三部曲的最終章?此次採集的樣本有望改寫我們對月球的哪些認知?
  • 「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倒計時
    ——「落」,實現在月球上軟著陸及月球車探測月球(嫦娥三號/玉兔號、四號/玉兔二號);第三步——「回」,發射能返回地球的落月探測器,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我國計劃於今年擇機發射嫦娥工程第三階段——「採樣返回」的首顆探測器「嫦娥五號」。
  • 嫦娥五號奔月,發射圓滿成功!將從月球帶回「禮物」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此次嫦娥五號出徵探月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回」的關鍵之戰,將實現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