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年底發射;袁隆平屠呦呦等寄語青少年;「天問一號」飛行1.55億公裡;印度自稱「世界第一」

2020-09-20 科技新聞聯播

「嫦娥五號」年底前發射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在此間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於登雲說,目前我國月球探測任務實現了「五戰五捷」,分別是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試驗、嫦娥四號,已完成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的前兩步。於登雲說,嫦娥五號有望實現我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寄語青少年

9月19日,全國科普日拉開帷幕,「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中國科技館正式向公眾開放。項目成功採集了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19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 在手模牆對外開放之際,袁隆平、金怡濂、王永志、王振義、吳良鏞、王小謨、趙忠賢、屠呦呦、王澤山、侯雲德、劉永坦、錢七虎、曾慶存等13位科學家錄製了青少年寄語視頻,勉勵青少年熱愛科學、刻苦學習、茁壯成長、報效祖國。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飛行1.55億公裡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18日在福州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透露,截至9月18日8時30分,「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距離地球1800萬公裡。目前各系統工作正常,探測器狀態良好。

我國本土連續35天0新增

到9月19日,我國本土35天0新增;不落一戶、不漏一人!雲南瑞麗28.7萬份核酸檢測均陰性。因疫情停運的烏魯木齊市地鐵今日恢復運營。據國家衛健委公布,9月19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0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上海4例,廣東4例,福建1例,河南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上海)。當日新增治癒出院病例13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439人,重症病例與前一日持平。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168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現有疑似病例2例。累計確診病例2730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2562例,無死亡病例。

川普政府批准字節跳動與甲骨文協議

為了確保1億美國用戶能夠繼續使用TikTok這款高人氣的視頻及內容應用軟體,滿足美國政府監管要求,加強TikTok美國業務,字節跳動、甲骨文、沃爾瑪對TikTok的合作形成原則性共識。三方將按照此共識,儘快達成滿足美國和中國法律要求的合作協議。最新消息,川普政府已批准三方協議。

移動、聯通部分分公司被納入電信業務經營不良名單

2020年二季度,根據《電信條例》《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8家企業因未經用戶同意向用戶提供超出其要求範圍的電信服務、未經用戶同意或者請求擅自發送商業性簡訊息、限制電信用戶選擇其他電信業務經營者依法開辦的電信服務等違法違規行為,受到電信管理機構行政處罰被納入電信業務經營不良名單。以下為2020年二季度納入電信業務經營不良名單的企業:

寄給川普含蓖麻毒素信封來自加拿大

加拿大警方當地時間19日晚表示,目前正在與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聯手追蹤寄往白宮的蓖麻毒素來源。據報導,當天早些時候,美國方面截獲了寄給白宮和川普總統的一封信,信中含有蓖麻毒素。初步調查顯示,這封信來自加拿大。蓖麻是一種植物,蓖麻毒素存在於蓖麻籽中。

詹森說英國第二波疫情不可避免

9月18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牛津郡迪德科特鎮考察英國政府投資新建的一所疫苗生產中心。他告訴媒體記者:「我們正看到第二波(疫情)出現。我們看到法國、西班牙乃至整個歐洲出現(第二波疫情)……我擔心我國完全不可避免。」就是否會再次施行全國「居家令」的提問,詹森說,再度施行全國「居家令」將是「財政災難」,他一點也不希望那樣做。不過,詹森說,政府會考慮是否需要實施比6人聚集上限更為嚴格的全國防疫限制措施。除學校、工作場合及少數特定情況,英國14日起室內外聚集人數不得超過6人,違者可能被處以罰款。

印媒自稱「世界第一」

《今日印度》19日報導稱,印度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新冠病例治癒病例最多的國家,「世界第一」。據《今日印度》報導,印度新聞信息局(PIB)當地時間19日發布新聞稿稱,「在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全球性的成就中,印度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新冠治癒病數量最多的國家。」當然,還有個貨真價實的世界第一等待印度去創造,那就確診數量世界第一。目前是美國第一,全印度追趕勢頭很猛。據印度衛生部9月19日公布的最新數據,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升至5308014例。在過去24小時內,印度新增確診病例93337例;新增死亡病例1247例,累計死亡85619例。印度目前是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量第二高的國家。美國目前確診數量是696萬例,近期印度以每天新增超過美國4萬到5萬的速度追趕之。

(未註明來源的均據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科技網、中國科學網)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徵途仍在繼續!
    截至9月18日8時30分,「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探測器 在2020年7月23日那天,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飛行1.55億公裡,狀態良好
    9月18日8時30分,「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距離地球1800萬公裡。張榮橋18日在福州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天問一號」飛行期間已成功完成地月合影獲取、首次軌道中途修正、載荷自檢等工作。目前各系統工作正常,探測器狀態良好。今年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飛行1.55億公裡
    新華社福州9月18日電(記者章博寧、胡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透露,截至9月18日8時30分,「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距離地球1800萬公裡。張榮橋18日在福州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天問一號」飛行期間已成功完成地月合影獲取、首次軌道中途修正、載荷自檢等工作。目前各系統工作正常,探測器狀態良好。
  • 「天問一號」已飛行1.55億公裡,目前狀態良好
    資料圖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透露,截至9月18日8時30分,「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距離地球1800萬公裡。張榮橋18日在福州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天問一號」飛行期間已成功完成地月合影獲取、首次軌道中途修正、載荷自檢等工作。目前各系統工作正常,探測器狀態良好。今年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 天問一號已飛行1.55億公裡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透露,截至9月18日8時30分,「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今年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天問一號」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預計2021年2月被火星引力捕獲,進入環火軌道,著陸巡視器預計於2021年5月降落火星。
  • 天問一號飛行1.55億公裡 目前探測器狀態良好
    來源:網易財經綜合【天問一號飛行1.55億公裡 目前探測器狀態良好】9月18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在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透露:截至18日8時30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距地球
  • 9.22日報:天問一號飛1.55億公裡;廣州禁止餐飲最低消費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年底前發射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說,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
  • 天問一號已飛行1.55億公裡,中國或一次性實現火星「繞、落、巡」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表示,「天問一號」已獲取地月合影,各方面一切正常,狀態良好。截至9月18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飛行1.55億公裡,距地球1800萬公裡。中國的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出自屈原長詩《天問》,寓意中華民族真理和科技創新的追求永無止境。
  • 「天問一號」最新消息!探測器已安全飛行1.55億公裡
    據新華社報導,在「2020中國航天大會」上,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總設計師張榮橋透露,截至9月18日8時30分,「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安全飛行1.55億公裡,目前距離地球約1800萬公裡,並以每天30萬公裡速度向火星飛行。「天問一號」飛行期間已成功完成地月合影獲取、首次軌道中途修正、載荷自檢等工作。目前各系統工作正常,探測器狀態良好。
  • 天問一號搭乘長徵五號上天,開啟一段4億公裡的航程
    新華社消息,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34;探測器經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運載,在中國海南島東北海岸的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升空。在2000多秒的飛行後,探測器成功進入預定軌道,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就此展開。
  • 好消息傳來,「天問一號」已飛行3.6億公裡,離火星僅剩1200萬公裡
    就在7月4號,「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另外在11月24號,中國「嫦娥五號」登月探測器也同樣發射成功。嫦娥五號是國際社會在最近50年內,首個再次登月採集月壤返回的探測器。同時,這也讓中國成為了全球第3個登月採集月壤並返回的國家,是中國航天歷史上又一個裡程碑式的成就。
  • 天問一號奔向火星要飛多遠?比嫦娥五號任務更難,為何探索火星?
    天問一號與嫦娥五號 經常有讀者朋友問到天問一號與嫦娥五號的區別,那還是老規矩,對比一下。 天問一號重5噸,相比於嫦娥五號的8噸多要瘦小一些,但畢竟嫦五要帶月壤返回,理所當然胖一些。它分為環繞器、著陸器和巡視器,而嫦五則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四部分組成。
  • 中國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振奮人心!嫦娥五號也要來了
    7月23日12時41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兩千年後,中國航天人做出了實際行動:火星探測「天問」計劃啟動,天問一號被發射向火星進軍!天問一號成功發射,不僅是中國人激動,美國的SpaceX公司CEO埃隆·馬斯克發微博祝賀:「中國今天成功發射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非常振奮人心 ​​​​ 。
  • 天問一號創新高,飛行1億公裡,中國航天事業迎來歷史性時刻
    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1億公裡8月28日中國國家航天局發文表示,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累計飛行1億公裡。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我國的首次探測任務飛行距離達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量平衡,多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如期進行,穩定推進。
  • 嫦娥五號發射升空,著陸月球方式和天問一號登陸火星有什麼不同?
    截止至2020年11月17日,天問一號的飛行裡程已經突破3億公裡,與地球的距離也達到6380萬公裡。按照計劃,探測器將會在2021年2月抵達火星附近,在被火星引力捕獲後進入火星軌道,然後先環繞火星飛行2-3個月,在2021年5月擇機釋放著陸器將火星車送上火星表面。
  • 「天問一號」飛行1.55億千米,歐陽自遠:將完成6個科學目標
    過去,更多國家將重心放在月球探索上,美國更是與蘇聯在冷戰時期展開一系列太空競賽,而隨著技術越來越先進,人們試圖尋找一個同地球一樣更適合生活的星球,最終經過各種測試後,將目光投放在火星上,由此,以日本發射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作為開始,各國也相繼展開同臺競技。目前,除了日本成功完成火星探測器的任務後,我國也緊隨其後發射了「天問一號」,一起來了解一下當它發射後會發生些什麼吧?
  • 「嫦娥五號」「天問一號」兩個團隊,你們發現他們的共同點了嗎?
    「嫦娥五號」「天問一號」兩個團隊,你們發現他們的共同點了嗎?「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寄語青少年
    作者:邱晨輝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寄語青少年9月19日,全國科普日拉開帷幕,「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項目成功採集了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19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
  • 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此前在截止到20年12月中旬已在軌安全飛行144天,距離地球超過了1億公裡,探測器飛行裡程約為3.6億公裡,飛行過程安全且探測器飛行狀態保持非常良好。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任務是我國獨立開展深空行星探測第一步,火星探測任務中許多關鍵技術均參照或使用嫦娥探月工程技術,火星探測任務是想通過一次發射實現對火星的繞、著、巡,這些動作一氣呵成,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總重約5噸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共同組成,著陸巡視器主要包括進入艙和火星車。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累計飛行1億公裡
    1億公裡。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千米。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專家稱,7月23日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直接送入地火轉移軌道,成為一顆人造行星,與地球、火星共同繞太陽公轉,並逐漸遠離地球,飛向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