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飛行1.55億千米,歐陽自遠:將完成6個科學目標

2020-09-20 視覺如初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

過去,更多國家將重心放在月球探索上,美國更是與蘇聯在冷戰時期展開一系列太空競賽,而隨著技術越來越先進,人們試圖尋找一個同地球一樣更適合生活的星球,最終經過各種測試後,將目光投放在火星上,由此,以日本發射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作為開始,各國也相繼展開同臺競技。目前,除了日本成功完成火星探測器的任務後,我國也緊隨其後發射了「天問一號」,一起來了解一下當它發射後會發生些什麼吧?


01.天問一號已完成飛行1.55億千米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我國航天局傳出消息,截至當前,「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飛行航程已經達到1.55億千米,距離地球超過1530萬千米,目前整體運行相當穩定,按照先前制定的飛行計劃來看,「天問一號」已經飛行了三分之一的總路程,在此期間,飛行軌道進行過4次修正和一次升空機動修正,等到了後期,對我們的軌控能力也將是一大考驗。


02.中科院院士歐陽自遠:將完成6個科學目標

我們知道,當年美國宇航局曾在世界面前宣布:在火星上發現了少量的流動水,幾年後,再一次公布發現了鹽水湖的存在痕跡,因此,火星究竟適不適合人類生存成了各國科學家們關注的一大問題。今年,我國正式開始了火星自主探測計劃,將先後完成環繞、著陸、巡視三大任務,並把從中探測到的重要科學數據傳回地球,中科院院士歐陽自遠透露,此次我國「天問一號」升空還將承載著6個科學目標。


從歐陽自遠院士的講述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天問一號」是由兩大部分組成,也就是軌道飛行器和火星車,其中,在軌道飛行器上安置有7臺儀器,屆時可以用來探測火星地形地貌、氣候、巖石分布等,而火星車上的6臺儀器則是用來探索土壤分布、成分以及地下水等相關情況,可以說,這13臺儀器在登陸火星的那一刻開始,將各司其職,完成不同方面的探測任務。


因此,根據以上的任務可以將其歸納為6個科學目標:第一個便是對火星地形、地貌的探索;第二個任務是對火星磁場的探索;第三個是對地下水的探索;第四個是對重點地區的詳細探查;第五個是對土壤成分、分布的探索,最後一個目標是對大氣層以及氣候變化的探索。當「天問一號」探測器上13個儀器將這6個目標完成後,再過幾年,最遲2030年前後,我國便可以進行採樣帶回,而最重要的是,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完成採樣任務。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飛行1.55億公裡,狀態良好
    9月18日8時30分,「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距離地球1800萬公裡。張榮橋18日在福州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天問一號」飛行期間已成功完成地月合影獲取、首次軌道中途修正、載荷自檢等工作。目前各系統工作正常,探測器狀態良好。今年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飛行1.55億公裡
    新華社福州9月18日電(記者章博寧、胡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透露,截至9月18日8時30分,「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距離地球1800萬公裡。張榮橋18日在福州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天問一號」飛行期間已成功完成地月合影獲取、首次軌道中途修正、載荷自檢等工作。目前各系統工作正常,探測器狀態良好。
  • 「天問一號」已飛行1.55億公裡,目前狀態良好
    資料圖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透露,截至9月18日8時30分,「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距離地球1800萬公裡。張榮橋18日在福州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天問一號」飛行期間已成功完成地月合影獲取、首次軌道中途修正、載荷自檢等工作。目前各系統工作正常,探測器狀態良好。今年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 天問一號飛行1.55億公裡 目前探測器狀態良好
    來源:網易財經綜合【天問一號飛行1.55億公裡 目前探測器狀態良好】9月18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在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透露:截至18日8時30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距地球
  • 「天問一號」最新消息!探測器已安全飛行1.55億公裡
    據新華社報導,在「2020中國航天大會」上,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總設計師張榮橋透露,截至9月18日8時30分,「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安全飛行1.55億公裡,目前距離地球約1800萬公裡,並以每天30萬公裡速度向火星飛行。「天問一號」飛行期間已成功完成地月合影獲取、首次軌道中途修正、載荷自檢等工作。目前各系統工作正常,探測器狀態良好。
  • 天問一號已飛行1.55億公裡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透露,截至9月18日8時30分,「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今年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天問一號」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預計2021年2月被火星引力捕獲,進入環火軌道,著陸巡視器預計於2021年5月降落火星。
  • 歐陽自遠回首首席七年心路歷程:假如嫦娥一號失敗了
    112個小時後,它就飛到了月球附近的特定位置,進行近月制動,隨即進入近月點100千米、遠月點8000千米的繞月軌道。相比之下,嫦娥一號花了13天才飛到月球。 後面的幾天裡,嫦娥二號又進行了兩次近月制動,進入高度100千米的極月圓軌道。時機成熟時,嫦娥二號變軌進入了近月點15千米、遠月點100千米的橢圓繞月軌道。這就是說,它距離月球表面最近時只有15千米。
  • 天問一號累計飛行達1億千米
    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達到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千米。
  •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徵途仍在繼續!
    截至9月18日8時30分,「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疑問」,在現代科技發展的今天,很多屈原所好奇的問題已經能夠用科學解釋了。
  • 天問一號已累計飛行1億千米
    據人民日報消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到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千米。
  • 天問一號已飛行1.55億公裡,中國或一次性實現火星「繞、落、巡」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表示,「天問一號」已獲取地月合影,各方面一切正常,狀態良好。截至9月18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飛行1.55億公裡,距地球1800萬公裡。中國的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出自屈原長詩《天問》,寓意中華民族真理和科技創新的追求永無止境。
  • 天問一號累計飛行1億千米 到火星實際要飛行約4.7億千米
    天問一號累計飛行1億千米 到火星實際要飛行約4.7億千米2日7時整,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3000牛發動機開機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截至第一次軌道修正前,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太空中飛行230個小時,天文一號已距地球約300萬公裡,各系統狀態良好!
  • 祝賀「天問一號」傲然「問天」!期待歐陽自遠院士下次做客電子科大講述「天對」!
    如今,中國的「天問一號」成功發射,中國的深空探測事業又向廣袤的太空推進了一大步。再讀之前的報導,感慨萬千。中國航天人的諾言,一個一個都實現了!中國晶片的誓言,不知什麼時間才能實現!「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默默奉獻,拭目以待!
  • 「天問一號」已累計飛行1億千米
    圖為「天問一號」探測器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拍攝的地月合影。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提供)記者今天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達到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 假如嫦娥一號失敗了——歐陽自遠談嫦娥背後的故事
    自2003年起擔任了7年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的歐陽自遠 (CFP/圖)在外人看來,嫦娥二號月球探測衛星一帆風順。112個小時後,它就飛到了月球附近的特定位置,進行近月制動,隨即進入近月點100千米、遠月點8000千米的繞月軌道。相比之下,嫦娥一號花了13天才飛到月球。後面的幾天裡,嫦娥二號又進行了兩次近月制動,進入高度100千米的極月圓軌道。時機成熟時,嫦娥二號變軌進入了近月點15千米、遠月點100千米的橢圓繞月軌道。這就是說,它距離月球表面最近時只有15千米。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千米
    圖為2020年7月27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距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拍攝的地月合影照片。國家航天局供圖圖為2020年7月27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距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拍攝的地月合影照片。國家航天局供圖中新網北京8月28日電 (郭超凱 李晨)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到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千米。
  • 天問一號累計飛行1億千米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到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千米。
  • 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千米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達到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千米。
  • 一億小目標已達成!天問一號累計飛行一億千米,距火星越來越近了
    說起「天問一號」想必大家現在應該都是非常的熟悉了,畢竟這可是目前我國首個探測火星的探測器,想不出名那都很難,而且這也是今年為數不多的好消息之一了,不過就在最近咱們的「天問一號」又傳回來了一個好消息,該消息表示「天問一號」目前已經正式達成了一個億的小目標!
  • 累計飛行1億千米,天問一號探測器距離地球約1075萬千米
    本報長沙訊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達到1億千米。相關專家稱,到達火星時,探測器距離地球約1.95億千米,實際飛行路程約4.7億千米。據了解,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千米。目前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