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嫦娥五號登月的新聞已經刷爆各大媒體。特別是嫦娥五號攜帶的著陸器已經順利降落月面,並且成功完成了月球土壤的採樣工作。此次探月任務已經成功完成了一半,而如果後半程返回任務也能成功完成,那中國就將成為全世界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掌握月球採樣技術的國家,那無疑將標誌著中國航天技術已經穩穩排在了世界最先進行列。
不過在聚焦嫦娥五號成功實施人類歷史上最高難度無人探月任務的同時,小編卻認為長徵五號能夠在短短一年之中,數次發射完全成功,讓中國的航天運載能力有一個巨大的穩步飛躍,才代表了中國航天未來發展真正的野望。畢竟無人登月採樣,相比中國規劃的未來大型軌道空間站、月球基地、火星載人探測,真的只是一個小目標而已。可以說中國航天的未來就扛在長徵五號的肩上。
為何長徵五號如此重要,是因為在長五之前,雖然中國的航天水平一直穩步發展,但是運力不足的問題,一直在阻礙中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就在長五之前,中國運力最大的運載火箭是長徵七號,其近地軌道有效載荷只有13.5噸,而地球同步軌道的有效載荷更是僅有5.5噸。在全球運載火箭的運力排行榜上只能排在10名左右,甚至低於日本的H-II系列運載火箭。
而中國要想實現建造大型軌道空間站,載人登月甚至建造月球基地,實現載人深空探索,如火星載人探測等航天夢想,顯然靠運力僅僅能勉強運送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一般都是數噸重,基本算是民用領域最重的衛星了)的長徵七號系列運載火箭是不可能的。
而長徵五號系列正是為這些中國航天的遠景規劃量身定製的,它的近地軌道(LEO)有效載荷為25噸,而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的有效載荷能達到14噸。這樣的運力在當今世界已經能穩穩排在第三的位置。排第一的美國SpaceX的重型獵鷹火箭其LEO和GTO的運力分別為63.8噸和26.7噸,而排第二的美國德爾塔-4重型運載火箭的LEO和GTO分別為28.8噸和14.2噸。由此可見胖五的實力。
可是在2017年胖五第二次發射失利之後,胖五一直在默默的蟄伏,直到如今,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四發四中,一飛沖天,完美完成了實踐衛星、載人飛船、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以及嫦娥五號的運送任務。可以說胖五的性穩定性安全性已經得到了一定的檢驗。而成功運送8噸的嫦娥五號也充分證明了胖五的運力性能。接下來,等待長徵五號的,將會是一系列更加重要的發射任務,中國航天也將藉此進入新的徵程。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本文,別忘了轉發點讚,並請關注小編,跟蹤最新科技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