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一箭雙星,中國運載火箭頻繁發射,實力要讓對手感到膽寒

2020-09-30 軍遞

2020年對中國航天來說,是極為不易且極為不平凡的一年。雖然有新冠疫情的影響,但是在中國航天人的努力下,中國航天還是取得了不斐的成績。2020年6月23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標誌著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組網成功。緊接著在2020年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中國的太空探索之路走得平穩且堅實。

然而中國航天人從不滿足於眼前的成績,他們從未停止前進的腳步。9月27日,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再次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發射了環境減災二號A、B衛星。本次發射的環境減災二號A、B衛星,完全由中國自主研發。衛星上面配置有全高清照相機、高光譜成像儀和大氣環境監測設備,可以採集超高解析度的紅外圖像。將會廣泛運用於應急管理、救災減災、氣候水文監測、環境保護等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發射任務,中國再次使用一箭雙星的方式。這種方式是一箭多星技術的一種,最早實現一箭雙星技術的國家是美國,發生在1960年。中國首次實現一箭雙星是在2008年9月。當時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環境減災A、B衛星成功送入太空。截止目前,全世界掌握一箭雙星,包括一箭多星技術的國家有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日本和歐空局等。

相比於傳統的一箭一星,一箭雙星乃至多星擁有非常多的優勢。這一技術可以充分利用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這樣可以降低發射成本,增加航天發射活動。在可回收利用火箭技術成熟之前,這是最省錢的發射方式。但是一箭多星對運載火箭的能力有著非常高的要求。目前長徵5號運載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接近25噸,與美國和俄羅斯的差距還比較大,中國在大推力運載火箭技術領域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不過"一口吃不了胖子",今年以來,中國航天進入了發射密集期,只有經過不斷實戰,才能積累技術和經驗,實現飛越性發展。9月4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長徵二號F火箭,9月15日發射了長徵11火箭,9月21日發射了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等。據統計,截止目前,長徵系列火箭的發射成功率超過了95%,這是一個非常傲人的成績。由於火箭技術與洲際彈道飛彈技術密不可分,中國密集的發射任務也引起其他國家的注意。

美國等國已經開始有意打壓中國航天技術,甚至將部分中國航天科技企業列入美國的"實體名單"。越是這樣,越能看出中國航天強大的實力,已經足以讓對手膽寒。正如網友所說的"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目前的成就遠遠不夠。中國航天人將繼續拼搏。

相關焦點

  • 僅隔一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再次成功發射「一箭雙星」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9月27日11時2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環境減災二號」A、B星發射升空,衛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這是繼9月21日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後,短短一周內,再次成功發射,也是該型火箭的第39次成功發射。
  • 一箭雙星發射成功,中國航天月震撼人心,多枚衛星成功升空
    自從進入9月份之後,中國航天便展開了一系列的發射活動,將大量衛星送入了太空之中。據國內媒體9月28日消息,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再次使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2顆光學衛星送入了預定軌道。
  • 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 「極目」空間科學衛星作用
    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 北京時間12月10日凌晨4時14分,中國「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英文簡稱GECAM)」暱稱「極目」的兩顆空間科學衛星,以一箭雙星方式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一箭雙星」發射成功!
    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5次飛行。點讚,中國航天(來源:央視軍事)——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長四丙「一箭雙星」發射成功 中國航天2020發射任務收官
    汪江波 攝12月27日23時44分,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及微納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至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宇航發射任務全部收官。
  • 一箭雙星!中國成功發射「極目」空間科學衛星
    【一箭雙星!中國成功發射「極目」空間科學衛星】北京時間12月10日凌晨4時14分,中國「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英文簡稱GECAM)」暱稱「極目」的兩顆空間科學衛星,以一箭雙星方式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宋掌柜前來祝賀我國今日一箭雙星的發射成功
    2019年11月23日早晨8點55分,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第五十,五十一顆北鬥衛星。今天是一個好日子,宋掌柜也前來恭賀我們國家的一箭雙星發射升空成功。兩顆衛星均屬於中原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目前在建的北鬥三號系統的組織網衛星。
  • 長四丙一箭雙星發射成功 中國「十三五」宇航任務完美收官
    中新社北京12月28日電 北京時間12月27日23時44分,長徵四號丙遙三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和微納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一箭雙星!我國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01組衛星
    2020年9月27日11時2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環境減災二號0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成功。國家航天局負責環境減災二號01組衛星工程組織實施與管理,應急管理部、生態環境部為牽頭用戶部門,衛星系統、運載火箭系統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此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48次發射。
  • 前腳美space飛船爆炸,後腳我國一箭雙星發射成功,是巧合嗎
    近日大洋彼岸,美國space「星艦」飛船進行試飛,發射火箭成功升空後沒多久卻發生爆炸。而與此同時,中國也於西昌航天發射場,將長徵11號運載火箭順利送上太空,圓滿完成一箭雙星的發射任務。幾乎是同一時間進行火箭發射,結果卻是一成一敗,給人以強烈的對比,這難道是巧合嗎?
  • 一箭雙星!清華科學衛星發射成功
    高分九號04星發射成功【一箭雙星!清華科學衛星發射成功】今天12時01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4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清華科學衛星,由清華大學負責研製,將在軌對重力衛星系統設計方法、基於雙頻GPS的精密軌道大氣密度測量方法等理論與技術進行飛行驗證。
  • 歐洲一箭雙星發射失敗:只飛了8分鐘,24.5億元打了水漂
    ,點火八分鐘後偏離軌道,歐洲的「一箭雙星」計劃也由此宣告失敗。  據悉,「織女星」運載火箭可以發射到距離地球400英裡(700公裡)的極地軌道。自2012年投入使用以來,這枚火箭已經發射了17次,兩次失敗。
  • 央視證實,我國再次「一箭雙星」成功發射,外國人:就像每天差事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最新報導,日前,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環境減災二號0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成功。從近期一系列的航天發射動態來看,進入九月,中國航天也進入了發射密集期。9月4日下午,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此次發射被看做是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又一項重大突破。
  • 昨晚西昌又發射衛星了 一箭雙星!西昌發射場2020年發射任務收官!
    昨晚西昌又發射衛星了 一箭雙星!西昌發射場2020年發射任務收官!,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一箭雙星」發射失敗!點火8分鐘後偏離軌道,24.5億全打水漂
    隨著科技的進步,各國逐漸將目光放在了太空領域,另外,我國北鬥系統成功完成組網,美國瞬間感到了危機感,開始加大在衛星方面的投資,但拋開這一導航系統而言,美國在太空領域的探索走在了世界各國前面,因而在美國時不時就高舉制裁大棒的「鞭策」下,各國開始奮力追趕美軍,俄羅斯、中國等大國相繼獲得重大突破。
  • ...以「一箭雙星」方式將環境減災二號0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
    【環境減災二號01組衛星發射成功】2020年9月27日11時23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環境減災二號0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成功。
  • 火箭點火8分鐘後軌跡偏離,一箭雙星以失敗告終
    令我們欣慰的是,我國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並獲得圓滿成功。然而,並不是每個國家都有這樣的實力,歐洲就是其中之一。 ,兩顆衛星不知去向,「一箭雙星」以失敗告終。
  • 中國成功發射「極目」空間科學衛星
    月10日4時,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通過地磁場對地表潛艇水中移動物對地磁場的微小變化。檢測所有金屬類物體。簡言之。觀測全球潛艇,地表金屬物移動,定位的重器。讓一切隱形在地磁場下無所遁形。藏不住!為祖國強盛而驕傲。
  • 「一箭雙星」成功發射兩顆北鬥導航衛星
    本報北京9月23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5時1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47、48顆北鬥導航衛星。這是繼去年11月北鬥三號全球組網「基本系統」部署任務完成後,今年北鬥中圓軌道衛星的首次發射,正式開啟北鬥三號從「基本系統」向「完整系統」大步邁進、向全球組網的「全面衝刺」。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鬥三號衛星副總師王金剛介紹,此次是北鬥中圓軌道衛星第一次配置輕量化氫鍾,具備更高的精度和穩定度,能夠有效提升衛星的性能指標和服務質量。
  • 快舟一號甲火箭「一箭雙星」發射,中國開建天基物聯...
    當天上午9時16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行雲二號」01星(命名為武漢號)和「行雲二號」02星兩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作為中國航天科工天基物聯網星座的首發星——「行雲二號」將正式展開在軌技術驗證和應用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