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進步,各國逐漸將目光放在了太空領域,另外,我國北鬥系統成功完成組網,美國瞬間感到了危機感,開始加大在衛星方面的投資,但拋開這一導航系統而言,美國在太空領域的探索走在了世界各國前面,因而在美國時不時就高舉制裁大棒的「鞭策」下,各國開始奮力追趕美軍,俄羅斯、中國等大國相繼獲得重大突破。
俄羅斯衛星奮力追趕,成果如何?
2020年,相較於美國的低迷,中俄兩國的發展勢頭很足,接連獲得不小的突破,拿俄羅斯來說,高超音速武器方面的成就暫且不提,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羅斯成功試射一枚「安加拉」A5重型航天運載火箭,俄總統更是直言,稱這次試射任務對俄羅斯的國防安全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據悉,俄羅斯試射的這枚「安加拉」A-5火箭是為了取代現有的質子-M重型運載火箭,說起來,其早在2014年就開始試射,只不過後期因為技術、製造等方面的問題一直被推遲,如今也算熬出頭了,將於今年配合新火箭的發射平臺啟用,確實,正如俄總統所言,這一成就對俄羅斯國防安全意義重大,是其多年專注研發、改進的結果。
「一箭雙星」發射失敗
就如今國際社會而言,更新換代速度加快,對武器裝備的要求也愈發嚴謹,稍不注意就會被甩在身後。環球網消息,歐洲境內傳出一聲巨響,阿麗亞娜公司的「織女星」運載火箭在點火8分鐘之後偏離軌道,上面搭載的兩顆衛星也不知所蹤,歐洲「一箭雙星」計劃宣告失敗。
更有意思的是,這並不是「織女星」運載火星第一次發射失敗,其曾在發射阿聯軍用遙感衛星時就發生了相同的悲劇。更奇怪的是,火箭發射之後,數據顯示正常,但從8分鐘開始,變故突生,這一火箭並未將兩顆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據悉,這兩顆衛星是由西班牙和法國研製的,耗資24.5億元,主要是為了觀測氣候引發的自然災害,但很顯然,這一項目失敗了。專家直言,歐洲之所以頻頻失敗,主要是因為人為操作不當,而歐洲沉溺於之前的成就「畫地為牢」,並未在該領域進一步探索,這才一次次釀成悲劇,反觀中俄兩國,穩紮穩打,航空領域頻頻傳出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