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雙星」發射失敗!點火8分鐘後偏離軌道,24.5億全打水漂

2021-01-12 全方位武器

隨著科技的進步,各國逐漸將目光放在了太空領域,另外,我國北鬥系統成功完成組網,美國瞬間感到了危機感,開始加大在衛星方面的投資,但拋開這一導航系統而言,美國在太空領域的探索走在了世界各國前面,因而在美國時不時就高舉制裁大棒的「鞭策」下,各國開始奮力追趕美軍,俄羅斯、中國等大國相繼獲得重大突破。

俄羅斯衛星奮力追趕,成果如何?

2020年,相較於美國的低迷,中俄兩國的發展勢頭很足,接連獲得不小的突破,拿俄羅斯來說,高超音速武器方面的成就暫且不提,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羅斯成功試射一枚「安加拉」A5重型航天運載火箭,俄總統更是直言,稱這次試射任務對俄羅斯的國防安全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據悉,俄羅斯試射的這枚「安加拉」A-5火箭是為了取代現有的質子-M重型運載火箭,說起來,其早在2014年就開始試射,只不過後期因為技術、製造等方面的問題一直被推遲,如今也算熬出頭了,將於今年配合新火箭的發射平臺啟用,確實,正如俄總統所言,這一成就對俄羅斯國防安全意義重大,是其多年專注研發、改進的結果。

「一箭雙星」發射失敗

就如今國際社會而言,更新換代速度加快,對武器裝備的要求也愈發嚴謹,稍不注意就會被甩在身後。環球網消息,歐洲境內傳出一聲巨響,阿麗亞娜公司的「織女星」運載火箭在點火8分鐘之後偏離軌道,上面搭載的兩顆衛星也不知所蹤,歐洲「一箭雙星」計劃宣告失敗。

更有意思的是,這並不是「織女星」運載火星第一次發射失敗,其曾在發射阿聯軍用遙感衛星時就發生了相同的悲劇。更奇怪的是,火箭發射之後,數據顯示正常,但從8分鐘開始,變故突生,這一火箭並未將兩顆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據悉,這兩顆衛星是由西班牙和法國研製的,耗資24.5億元,主要是為了觀測氣候引發的自然災害,但很顯然,這一項目失敗了。專家直言,歐洲之所以頻頻失敗,主要是因為人為操作不當,而歐洲沉溺於之前的成就「畫地為牢」,並未在該領域進一步探索,這才一次次釀成悲劇,反觀中俄兩國,穩紮穩打,航空領域頻頻傳出捷報。

相關焦點

  • 歐洲一箭雙星發射失敗:只飛了8分鐘,24.5億元打了水漂
    舉報   據環球網報導稱,歐洲阿麗亞娜公司的「織女星」運載火箭在聽到一聲巨響後傳來壞消息,點火八分鐘後偏離軌道
  • 火箭點火8分鐘後軌跡偏離,一箭雙星以失敗告終
    令我們欣慰的是,我國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並獲得圓滿成功。然而,並不是每個國家都有這樣的實力,歐洲就是其中之一。 一聲巨響傳來,火箭點火8分鐘後軌跡偏離 此前,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計劃完成「一箭雙星」任務,但意外發生了,「嘭」一聲巨響,火箭點火8分鐘偏離軌道
  • 點火8分鐘偏離軌道,「一箭雙星」失敗
    據環球網報導,歐洲阿麗亞娜公司的「織女星」運載火箭在點火8分鐘之後偏離軌道,搭載的兩顆衛星均未能送上預定軌道,歐洲的「一箭雙星」發射計劃慘遭失敗。太空上頻頻失利的歐洲事實上,這並不是「織女星」運載火箭在近期的首次失敗,在2019年的7月11日,「織女星」運載火箭在發射阿聯的軍用鷹隼遙感衛星時,火箭在升空之後,二級火箭點火失敗,衛星和火箭全部墜入海中,價值5.5億美元的衛星煙消雲散。
  • 24.5億打水漂!「一箭雙星」計劃宣布失敗,可能是人為導致?
    悄然過去的2020年「實鼠不易」,這一年,我國經歷了許多,新冠、抗洪、火災……這些磨難並在將我們打垮,反而越挫越勇,「中國天眼」開放運行、一箭雙星發射成功、「天問一號」探測器正式起航、世界首座高鐵懸浮橋通車、「嫦娥五號」圓滿完成任務等,贏得了世界人們的讚賞!
  • 歐洲「一箭雙星」發射失敗,織女星火箭點火8分鐘後發生偏離
    歐洲「一箭雙星」發射失敗,織女星火箭點火8分鐘後發生偏離 時間:2020- 歐洲「一箭雙星」發射失敗,織女星火箭點火8分鐘後發生偏離 環球網11月17日消息,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當日報導,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Arianespace)當天發布通報稱,該公司的「織女星」運載火箭11月17日攜載2顆
  • 歐洲一箭雙星發射失敗 火箭點火8分鐘後發生偏離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17日報導,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Arianespace)當天發布通報稱,該公司的「織女星」運載火箭11月17日攜載2顆衛星從法國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場升空,目前已經偏離軌跡,沒有完成任務。
  • 歐洲「一箭雙星」發射失敗 織女星火箭點火8分鐘後發生偏離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17日報導,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Arianespace)當天發布通報稱,該公司的「織女星」運載火箭11月17日攜載2顆衛星從法國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場升空,目前已經偏離軌跡,沒有完成任務。
  • 歐洲「一箭雙星」在發射8分鐘後偏離軌道 兩顆衛星至今不知去向
    央視網訊 歐洲大陸時間11月17日凌晨3時許,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的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在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中心發射8分鐘過後因不明原因偏離軌道,導致計劃通過該火箭運載完成的西班牙觀測衛星SEORAT-Ingenio和法國Taranis衛星均不知去向。
  • 點火8分鐘偏離軌道,歐洲火箭計劃宣告失敗,兩顆衛星一同丟失
    但需要指出的是,具備徵服太空的野心,不代表一定會成功,就比如歐洲的織女星在發射時就出現了意外事故。據法新社報導,織女星運載火箭在發射8分鐘的時候就偏離軌道,攜帶的兩顆衛星一同丟失,隨之歐洲火箭計劃也宣告了失敗。
  • 歐洲傳來一聲巨響,僅8分鐘偏離軌道,網友:航天還是看中國
    除此之外,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先進不僅如此,俄羅斯專家特地指出,嫦娥五號月球發射返回火箭進入預定軌道的方式,中國的方式比美蘇複雜的多。嫦娥五號從月球上返回,先在月球上發射返回火箭進入月球軌道,然後在月軌上自動操縱兩個裝置進行對接,在美俄看來,這是極具風險的技術,但中國人信心十足。與此同時,美國強烈要求我們分享探月數據,這是為什麼?
  • 歐洲「一箭雙星」發射失敗 兩顆衛星不知去向
    歐洲大陸時間11月17日凌晨3時許,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的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在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中心發射8分鐘過後因不明原因偏離軌道,導致計劃通過該火箭運載完成的西班牙觀測衛星SEORAT-Ingenio和法國Taranis衛星均不知去向。據阿麗亞娜航天公司公布的報告,阿麗亞娜航天公司正在分析遙測數據,以確定上述火箭究竟發生了什麼故障。
  • 西班牙首個觀測衛星在發射8分鐘後偏離軌道
    西班牙當地時間11月17日凌晨3時許,運載火箭Vega VV17在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中心發射8分鐘過後因不明原因偏離軌道,導致西班牙觀測衛星SEORAT-Ingenio和法國Taranis衛星均不知去向。
  • 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失敗,2顆衛星失蹤!長徵五號即將發射嫦娥5號
    對於織女星運載火箭來說,大家並不陌生,因為去年這款運載火箭就經歷過一次失敗的發射,當時搭載的阿聯衛星眼看著就要被送上預定軌道,但是誰能想到,織女星運載火箭在僅僅發射2分鐘之後就偏離了軌道,這次發射以失敗而告終,而阿聯的衛星也沒有了蹤影,對於阿麗亞娜航天公司來說顯然是巨大的打擊,同時也給這家航天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而今年的這次發射,大家都希望阿麗亞娜航天公司吸取了前一次的教訓,能夠重振旗鼓一氣呵成
  • 歐洲「一箭雙星」發射失敗
    中國日報網11月17日電(妮思娜) 據法新社報導,17日,歐洲織女星運載火箭在發射幾分鐘後發生故障,攜帶的兩顆衛星丟失。火箭從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大約8分鐘後發生故障,該火箭原計劃要將西班牙的第一顆衛星送入軌道。負責火箭升空的阿麗亞娜太空公司(Arianespace)表示,火箭在當地時間晚上11點起飛後才遇到未知「異常」。
  • 長四丙「一箭雙星」發射成功 中國航天2020發射任務收官
    汪江波 攝12月27日23時44分,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及微納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至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宇航發射任務全部收官。
  • 2020年科技事件大盤點|飛船|衛星|探測器|nasa|火星|一箭雙星_網易...
    當天,搭載了兩個假人的載人版「龍」飛船搭乘一枚「獵鷹9」火箭發射升級,1分30秒後,第一級發動機關閉,獵鷹火箭隨後解體。約2分24秒後,由較小的「天龍座」推進器調整方向,使飛船載人艙再入大氣層。約4分47秒後,2個引導傘和4個主降落傘相繼成功打開,隨後飛船在大西洋上實現軟著陸。從發射到降落整個過程耗時約9分鐘。
  • 長四丙一箭雙星發射成功 中國「十三五」宇航任務完美收官
    中新社北京12月28日電 北京時間12月27日23時44分,長徵四號丙遙三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和微納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凌晨4時14分,我國「一箭雙星」發射成功,長徵11號完成11連勝
    12月10號凌晨4時14分,隨著一聲令下,在我國西昌航天中心發射場,長徵11號運載火箭成功點火起飛!此次長徵11號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將2枚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檢測器衛星送入指定軌道。,但在飛行6分鐘之後,進行著陸時因燃料箱壓力過低,導致下降速度超過了預設值,從而引發劇烈爆炸,現場瞬間燃起一團火球,整枚火箭也被炸成了碎片。
  • 前腳美space飛船爆炸,後腳我國一箭雙星發射成功,是巧合嗎
    近日大洋彼岸,美國space「星艦」飛船進行試飛,發射火箭成功升空後沒多久卻發生爆炸。而與此同時,中國也於西昌航天發射場,將長徵11號運載火箭順利送上太空,圓滿完成一箭雙星的發射任務。幾乎是同一時間進行火箭發射,結果卻是一成一敗,給人以強烈的對比,這難道是巧合嗎?
  • 再次一箭雙星,中國運載火箭頻繁發射,實力要讓對手感到膽寒
    9月27日,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再次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發射了環境減災二號A、B衛星。本次發射的環境減災二號A、B衛星,完全由中國自主研發。衛星上面配置有全高清照相機、高光譜成像儀和大氣環境監測設備,可以採集超高解析度的紅外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