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0日4時,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通過地磁場對地表潛艇水中移動物對地磁場的微小變化。檢測所有金屬類物體。簡言之。觀測全球潛艇,地表金屬物移動,定位的重器。讓一切隱形在地磁場下無所遁形。藏不住!為祖國強盛而驕傲。
據了解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衛星,很多網友表示看不懂,完全顛覆大家的認知,看名字比較高大上。別說讓我研究,我T喵念個名字都覺得咬嘴,跟饒舌似的[黑臉
有網友猜測是不是意思是帶電磁的東西都在監視之中,不管你是潛艇還是航母還是轟炸機高鐵都在其中呢?
好玄乎,果然是天體,雲裡霧裡,一點不懂,不過我衷心祝願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走在世界的前列,致敬我國航天科學家。
前不久成功發射的嫦娥五號,讓中國航天的實力再次展現在世界各國面前,同時也讓西方各國看到了中國如今的科技實力已經發展到如此高的成就,讓很多發達國家都已經開始緊張起來了,不過我們不僅僅只有嫦娥系列,還有很多其他的衛星系列。
長徵系列衛星,是我國自行研製的航天運載工具,這是中國航天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步,如今時隔半世紀,中國的「長徵」系列衛星再次踏上徵程,以「一箭雙星」的方式第355次發射,
就在今天我國的長徵十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這次採用「一箭雙星」的方式,將長徵十一號順利送上預定軌道,世界上很少有國家能夠達到如此高的水平。
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中國發射衛星的數量已位居全球第二,顯示出中國的航天技術在快速發展,將迅速縮短與國外的差距。隨著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無人機等新興行業的興起,航天技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廣泛應用,中國的航天技術迅速發展,反過來也將有助於中國科技的發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