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的鄰國,也是世界唯一一個人口和中國同級別的大國,印度網友在成就方面喜歡和中國比較,下面我們看看印度航天方面取得的那些成就!

在月球探測方面,印度起點和中國其實差不多,2007年10月中國發射首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次年10月,印度也成功的發射了第一個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但是到2020年,中國已經成功發射了4個嫦娥探測器到月球,並且「玉兔2號」月球車在月球上待了一年多,直至今天還能正常工作。而印度直到2019年才發射計劃要一次性實現「繞」、「落」、「巡」的月球探測器「月船2號」,結果卻由於著陸器的剎車推進器發生故障,在最後2.1公裡時候失聯,讓印度人沮喪不已。

不過印度人還是非常執著的,2020年11月將計劃再次發射「月船3號」,不達月球誓不罷休。「月球3號」的著陸點與2號一樣,仍然是計劃降落在月球南極。「月球3號」發射計劃使用的登陸器、月球車和推進模塊等,都和「月船2號」的同類裝置一樣,但是成本卻更低,約為三千五百萬美元,非常經濟。不過現在印度國內當前情況,「月船3號」今年能否如期飛行,還是個未知數。

除了月球探測外,印度最重點就是載人航天了,這是展現國家實力的重要途徑。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已經發布了「加甘揚」計劃,其目的就是要成為世界第四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將人送上太空。「加甘揚」預算為14億美元,計劃最早在2021年12月將太空人送入太空,印度總理莫迪曾表示:一名印度兒女」將攜帶印度國旗上天。目前印度已經有4名太空人在接受訓練,但是首次上天是一名還是兩名太空人未定,要在兩次無人飛行測試後才能確定。

航天的三大太空飛行器主要包括人造地球衛星、空間探測器以及載人航天,其中前兩項印度已經完成,只要完成了第三項載人航天,印度才可以名正言順的說是一個航天大國、強國。這對於提高印度人的自豪感、民族凝聚力,甚至於國際影響力都將有很大作用。因此,在未來時間內,發展載人航天是印度航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事項。

印度載人航天已經規劃很久,中國將人送上太空後的第二年,印度就批准了載人航天計劃,最初是計劃2014年將人送上太空。之所以遲遲未能實施載人航天,除技術外,最重要一個原因就是沒錢!其實印度的航天技術還是不錯的,早在2018年之前,太空衣、返回艙測試、逃逸系統測試均已經測試成功。印度一名科學家曾說:「如果沒有政治幹預,我們絕對可以實現這一目標(載人航天)。」
印度對於太陽系行星探測也非常感興趣,早在2013年就成功發射了首個火星探測器「曼加裡安號」,這也是亞洲首個成功的火星探測器。很多人可能覺得印度這個探測器沒什麼了不起,但是該探測器2014年被《時代》周刊評為當年25項年度最佳發明,稱其為「超智能太空飛行器」。不僅如此,印度還計劃在未來2年左右發射首個金星探測器。

除此之外,在航天史上印度還是創造了不少成就。2017年2月15日,印度就一箭發射104顆衛星,創造了世界紀錄。印度首個火星探測器「曼加裡安號」,是世界上第一個首次探測火星便取得成功的國家。對於未來,印度也有不少計劃,包括太陽探測器、金星探測器、小行星探測、空間站建設、5G衛星星座建設等。雖然很多網友網上喜歡嘲諷三哥,但是人家也是實打實的發展,這些計劃取得成功的機率還是很大的。

相對中美俄的航天預算,印度在航天的投入還是很少的,能取得今天的成績非常不容易。總的來說,印度航天技術雖然在世界上算不上頂尖,但是性價比很高,特別是小衛星發射上,印度在國際上還是有不少客戶的,這一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無論是誰,對於睿智者來說,都具有值得向其學習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