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追趕!中國的新太空飛行器重返地球 多項黑科技不再是美國唯一

2020-05-11 智慧黑科技

中國新的原型飛船於周五「成功著陸」,標誌中國航天的雄心勃勃,標誌著中國航天有一個永久性的空間站,並將可以完成太空人送上月球。

中國載人航天局表示,在關鍵試驗的早期階段順利進行之後,該太空飛行器於周二發射升空,安全地抵達了預定地點。中國載人航天局相關負責人說,該太空飛行器的機艙結構已在現場確認為完好無損。

中國式追趕!中國的新太空飛行器重返地球 多項黑科技不再是美國唯一

中國式追趕!中國的新太空飛行器重返地球 多項黑科技不再是美國唯一

從海南南部島嶼上的文昌發射場,該試驗船帶著一艘載貨艙被發射到新型運載火箭上。航天局說,這艘船在軌道上停留了兩天零十九個小時,並完成了許多實驗。

歸還證明了太空飛行器的性能,例如其耐熱性,使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的車輛面臨高溫。希望太空船有一天能將太空人運送到中國計劃在2022年完成的太空站,並最終運送到月球。

新的原型機將可以送入太空的乘務員數量從早期模型的三人擴大到了六人。周五的安全著陸是在測試的早期階段遇到的障礙,該異常是在設計用於運輸設備的貨艙返回期間發生了未指定的「異常」。

中國式追趕!中國的新太空飛行器重返地球 多項黑科技不再是美國唯一

中國式追趕!中國的新太空飛行器重返地球 多項黑科技不再是美國唯一

實驗的完成涉及長徵5B火箭的首次飛行,並且是在此前兩次失敗之後進行的長徵7A在3月發生了故障,而長徵3B在4月初未能起飛。

中國式追趕

觀察人士說,這次成功的訪問標誌著中國的一個裡程碑。在太空新聞網站上報導中國太空活動的安德魯·瓊斯說:「中國可以推進其空間站計劃,第一個模塊現在可能在2021年初發射」。

他補充說:「新飛船成功地從高軌道著陸還表明,中國認真地將太空人送出低地球軌道,之前只有美國宇航局才能做到這一點,並最終將其太空人送上月球。」

專門研究中國航天計劃的獨立分析員陳嵐補充說:「我們可以說中國現在擁有與美國和俄羅斯類似的載人航天能力。」

近年來,中國在趕超美國方面投入了巨資,用於太空項目,這將告訴世界,美國不再是唯一一個載人登月的國家。

中國式追趕!中國的新太空飛行器重返地球 多項黑科技不再是美國唯一

中國式追趕!中國的新太空飛行器重返地球 多項黑科技不再是美國唯一

中國天宮空間站的組裝,其名稱意為「天堂宮」,預計將於今年開始並於2022年結束。中國成為2019年1月第一個登陸月球遠端的國家,部署了一個月球車玉兔二號,迄今已行駛約450米。

相關焦點

  • 中國航天連創多項記錄,美國為啥現在還沒動靜?專家:小心憋大招
    ,將中國的航天技術再向前推進了一大步,面對中國航天連創多項記錄,美國方面卻反應平淡,美國航天到底是怎麼了?被中國接連超越卻美國毫無動靜,對此有專家警告形勢很危險,小心美國憋大招。作為世界航天大國之一,中國在航天領域肩負了大量的國際科研責任,國家自身需求導向的一些科研項目也推動了航天技術的發展,但是身為如今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在航天領域的優勢積累,並不是中國在短時間內可以超越的,姑且不論時下大熱的星鏈計劃,單單一個太空梭技術,就需要其他國家花費很大的精力去追趕
  • 中國空天飛機終於不再隱藏,美國從此不再是唯一
    這次中方的舉措也是給中國狠狠的長了一次臉,要知道這種新型太空飛行器目前只有美國一家擁有,而中國這次的進步又讓世界再一次看到了中國卓越的能力。因為太空飛行器與載人航天工程有著密不可分的連接關係,所以載人航天一直是一項令人需要嚴謹對待的技術工程,早些年中國決定投身這一場科研項目時就曾引起一陣轟動,其中熱議的焦點就是關於天地之間往返載具的選擇,此次中國空天飛機終於不用再隱藏了,屬於中國自己的飛行器問世,讓世界都看到了中國堅定決心為航天技術發展的毅力
  • 中國空天飛機終於不再隱藏,美國從此不再是唯一
    這次中方的舉措也是給中國狠狠的長了一次臉,要知道這種新型太空飛行器目前只有美國一家擁有,而中國這次的進步又讓世界再一次看到了中國卓越的能力。其能夠給人們帶來無限的宇宙空間測試體驗,航天載人技術一直都是科學界令人震撼的科研項目。因為太空飛行器與載人航天工程有著密不可分的連接關係,所以載人航天一直是一項令人需要嚴謹對待的技術工程,早些年中國決定投身這一場科研項目時就曾引起一陣轟動,其中熱議的焦點就是關於天地之間往返載具的選擇,此次中國空天飛機終於不用再隱藏了,屬於中國自己的飛行器問世,讓世界都看到了中國堅定決心為航天技術發展的毅力。
  • 中國航天和美國的差距越來越大?能否再次高速追趕?
    文 | 楊毅強(北京中科宇航探索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的航天技術水平和美國是在越拉越大嗎?我們能不能再次高速追趕?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討論一下中國和美國在航天科學技術發展機制上的差別與變遷。中國和美國的航天產業組織運行機制曾經是非常相似的,由一個或幾個政府機構出面,代表國家進行採購,組織研究開發和飛行實驗。一方面國家獲得了自己想要的型號和政治聲望,另一方面也打造了航天科學技術和工業基礎。
  • 外媒:中國載人航天拉開「第三步」序幕
    來源:參考消息網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5月5日在海南文昌首飛成功,正式拉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引發境外媒體關注。多項航天任務取得進展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5月6日報導,中國5日宣布太空計劃取得重大進展,發射了先進火箭,並測試了用於執行探月和空間站任務的載人飛船試驗船。
  • 美國航天落伍了?2024年重返月球計劃不被看好,人們稱不現實
    我們都知道,美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登上過月球的國家,不過,大約10年後,這個「唯一」就要不保了,因為中國、俄羅斯等很多國家如今都在計劃著載人登月,而且未來伴隨著人類航天事業的不斷發展,或許也真的會有其他國家「後來居上」,在航天實力方面趕超美國。
  • 從嫦娥一號到五號,中國航天再上新高度
    從嫦娥一號到五號,中國航天再上新高度 太空精釀 發表於 2020-11-25 14:53:15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2020年11月24日0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 喜訊傳來,中國又邁出「歷史性」一步,美國不再是「唯一」
    眾所周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直是航天領域的「佼佼者」。我國由於在航天領域上的發展時間相對較短,所以技術一直不如這些西方航天強國。不過進入21世紀之後,中國的經濟不斷發展,所以國內的科研實力隨著不斷增長。近些年,中國在航天領域上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重大突破。所以,中國如今也可以稱得上是一個航天強國了。喜訊傳來,中國又邁出「歷史性」一步,美國不再是「唯一」。
  • 中國航天在美國制裁中變強
    中國航天的發展始於1956年,並於1970年4月24日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是繼蘇聯、美國與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5個能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中國航天是在美國等國家制裁中起步的,也是在美國的制裁中不斷發展的。
  • SpaceX 為啥生在美國,卻不是中國?
    在一些媒體看來,這枚火箭的成功發射已經令人類「登陸和殖民火星」的夢想變得越發現實起來,重返月球更是不再話下……但比起這些噱頭,真正讓我們中國人震驚的是:我們國家不僅目前根本沒有這種量級的火箭,而且我們距離造出這種量級載荷的火箭還要大概10年之久!
  • 航天領域取得新突破,中國版「旅行者」號將誕生?徵途是星辰大海
    最近,中國航天在一關鍵技術上取得了新突破,為長時間、遠距離的太空探索提供了可能性。 據報導,近日,航天科技集團六院801所研製的中國首款20千瓦大功率霍爾推力器成功完成點火試驗,點火時間累計達8小時,點火次數超過30次。該推力器的成功研發,實現了中國霍爾電推力器推力從毫牛級向牛級的跨越。
  • 中國太空飛機終於穩了,美國不再是唯一
    圖為中國試驗太空飛行器近日,據媒體報導,西北方向傳來一個好消息,中國太空飛機疑似在偏遠地區空軍基地降落,此前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曾發射一型類似太空飛機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並在飛行2天後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看來中國太空飛機終於穩了,這讓美國網友紛紛感嘆:中國進步太快了,此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擁有這種新型太空飛行器,而在中國太空飛機出現後,美國不再是唯一。
  • 美國重返月球,阿爾忒彌斯計劃,欲在月球建基地,以此進軍火星
    1972年12月19日,阿波羅17號結束登月任務,平安返回地球。原本NASA還規劃了阿波羅18至20號的飛行任務。可是由於登月耗資巨大。美國人對一次又一次的登月已無太大興趣。美國登月成功後,在美蘇太空爭霸上已穩操勝券,再繼續下去沒有實際用途等等原因。長達11年的阿波羅計劃畫上了句號。
  • 中國空天飛機首飛成功,中國航空再次邁出一大步!美國不再是唯一
    文案:小神龍編輯:書鴻中國航天技術在近年來取得飛速發展。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中國逐漸步入航天進程,在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的日夜兼程下,於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發射,這是中國在航天路上的第一步,也是成功的一步,後在2003年,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成功往返太空,這又是中國航天史上一幅絢麗的篇章,成功總是一步一步積累起來的,現今中國在航天領域的地位不可撼動。
  • 中國空天飛機首飛成功,中國航空再次邁出一大步!美國不再是唯一
    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中國逐漸步入航天進程,在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的日夜兼程下,於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發射,這是中國在航天路上的第一步,也是成功的一步,後在2003年,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成功往返太空,這又是中國航天史上一幅絢麗的篇章,成功總是一步一步積累起來的,現今中國在航天領域的地位不可撼動。
  • 中國航天連創多項紀錄,美國卻反應平淡,小心美國憋大招
    人類開始對於航空的探索以來,從最初對於浩瀚神秘宇宙的望塵莫及,到現在甚至已經能夠合理的利用航天技術,使國家能夠得到飛速發展的局面,其實這一點,估計是曾經的人類,想都不敢想的變化。而在航天技術發展這一方面,中國無疑是一匹黑馬,能夠迅速的發展到當今的局勢,順利的站在世界舞臺上,也算是付出了非常長久的艱苦努力。
  • 浩瀚宇宙,星辰大海,中國航天火星登陸是個起點,好奇號不再孤單
    2020年是火星探測的周期,全球有四大火星任務,中國也將在今年7月份發射火星探測器進軍火星。4月24日「中國航天日」的上午10時,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將公布。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拉開了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類的序幕。
  • 中國空天飛機首飛成功,美國從此不再是唯一
    F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該型太空飛行器的飛行速度高達24馬赫,在軌道飛行2天後,成功返回了預定著陸場,這次中國空天飛機終於不再隱藏,要知道這種新型太空飛行器目前全球僅1國擁有,那就是美國。
  • 碩果纍纍的中國航天,和美國的差距卻還在拉大?
    到了90年代,中國航天已經本來走上了快車道,憑藉低廉的價格和快速的產品迭代,已佔全球衛星發射市場7-9%市場份額,且極有可能拿下國際衛星通信組織後續全部的發射訂單。但在1999年5月25日,美國公布了《考克斯報告》,聲稱中國可能利用發射美國衛星的機會,刺探美國的航天技術,並以此為由全面禁止使用中國火箭發射美國衛星,甚至任何含美國製造零部件的衛星也不被允許。
  • 在中國航天史上寫下「人類首次」字樣
    資料圖片【解碼「新動力人群」】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遙遠的月球之上,嫦娥四號探測器即將迎來新的夥伴。2020年6月,嫦娥四號任務團隊的優秀代表,榮獲國際宇航聯合會2020「世界航天獎」,這是該獎項設立70年來首次授予中國航天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