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小神龍
編輯:書鴻
中國航天技術在近年來取得飛速發展。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中國逐漸步入航天進程,在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的日夜兼程下,於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發射,這是中國在航天路上的第一步,也是成功的一步,後在2003年,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成功往返太空,這又是中國航天史上一幅絢麗的篇章,成功總是一步一步積累起來的,現今中國在航天領域的地位不可撼動。
與美國齊名
美國作為一個發達國家,實力不容小覷,在航天技術方面也名列前茅,可重複利用的太空飛行器一直只有美國才有,中國航天水平堪堪落後,就在這幾日,據中國青年網報導,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一枚可重複利用的太空飛行器,這次實驗是用長徵二號F型運載火箭搭載的這枚可重複利用太空飛行器,這枚新型航天飛行器航天速度高達24馬赫,在太空軌道中飛行兩天後成功返航安全著陸,這讓中國的航天水平上升了一大步,也讓美國不再是航天領域在這一方面的唯一。
載人飛船是正確選擇
航天飛行器是指可以在太空航行並完成指定任務的飛行器,它們的運行軌跡為太陽系,作用是帶領人們認識也可能是到達更加神秘奧妙的世界。
長徵二號F型運載火箭一直是載人專用火箭,此次用載人專用火箭來搭載可重複利用的航天飛行器,可見太空飛行器與載人航天有著密切聯繫。太空梭帶翼,當時的科研條件有限,只能選擇載人飛船,也是由於這一正確選擇,使得中國在載人航天上進展迅猛,而對現在來言,太空梭對中來說也不在話下。
空天飛機指日可待
空天飛機與太空梭有一定的相似之處,發展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變得更加先進,太空梭在太陽系中可在軌航行但在大氣層中的飛行卻有一定的限制,而空天飛機就是將航空和航天緊密結合起來,顧名航空太空梭。
在不久的將來,空天飛機可不用藉助發射中心起飛,直接在機場起飛,即可以在大氣層中高速飛行,也可以在太陽系中在軌航行,這為中國與太空之間的往返提供了更方便,更節約的方式,可重複利用的太空飛行器又是中國航天史上重大的科研成果之一。
免責聲明:本文由《資訊新廣角》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信息參考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