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五號登月之後,印媒:因新冠疫情印度才輸給中國,這可能嗎?
圖 印媒相關報導截圖據環球時報12月4日轉載印媒《歐亞時報》的報導內容稱,印媒表示:曾計劃2020年發射的,在月球上進行軟著陸的印度航天探索項目-月船3號探測器,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月船3號在太空領域已經被中國的嫦娥五號所擊敗。
-
印度網友熱評,在太空航天技術方面中國和印度差距有多大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介紹了一群印度網友在熱烈的討論,關於在太空探索和航空工業方面,印度是否比中國要更加強大的話題,對於這個我只能感到相當無語,剛剛我國的「胖五」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給我們帶來了振奮人心的驕傲情懷和強大信心。沒想到印度網友們就開始對比中國和印度的航天太空探索技術方面的差異。
-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
報導表示,印度有一項令印度人都非常驕傲的月球探測項目「月船3號」探測器,該探測器本來計劃在2020年發射,但由於新冠疫情病毒,月船3號也就在這次登月計劃中輸給了中國。印媒還表示,在幾十年的發展下,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掌握了太空探測的關鍵技術,也幫助了很多的國家和機構成功將衛星送入軌道。而且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目前正計劃向金星發射探測器,爭取在金星登陸上超過中國。
-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 近日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月,並完成月壤採樣、地外天體起飛等任務順利返航。在海外各界人士、媒體等對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進行祝賀時,一個聲音冒了出來,稱要不是因為新冠疫情,他們就超過中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登上月球的國家。
-
印度專家:為什麼中國的衛星能安全抵達太空,而印度的卻上不去呢
隨著幾十年來的不斷發展,中國的經濟水平和科技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與我們發展進度差不多的印度也包含在內;而中國的航空技術全球都有目共睹,印度專家則表示:同樣的進度發展為什麼中國的衛星能安全抵達太空,而印度的卻上不去呢?
-
落後印度7年,中國發射火星探測器,印媒:當心中國航天追上印度
甚至印度最大的媒體《印度時報》給出警示說,中國野心勃勃想要快速超越印度的航天成就。印度跟中國比的底氣是什麼2011年,中國的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因技術故障發射失敗,第二年印度總理辛格在印度獨立紀念日宣布,印度將向火星發射探測器。2013年11月5日印度以 PSLV-XL C25 型火箭發射發射MOM之後,印度全民沸騰。
-
印度公布太空食譜,載人登月信心滿滿?中日專家給出同一評價
一直以來,印度都擁有著太空強國夢,印度完成了反衛星實驗,火星探測器也曾到達火星附近軌道,並且還有一箭108星的記錄……可以說印度在太空領域還是相當有實力的。但是美媒評論稱,印度不斷宣稱「航天大國」的決心,但恐怕是步子邁得太大。 在去年印度向月球發射了月船2號探測器,一旦成功將成為全球第四個登陸月球的國家,但是最後關頭卻失敗了。
-
中國行我也行?印度專家不服氣:太空任務我們不比中國弱!
「中國有嫦娥五號」我們也有月船二號。就在我國探月計劃開啟之時就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三哥航天機構負責人也公開展現太空探索雄心。印度國家航天機構——印空間研究組織(ISRO)主席希萬(k sivan)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印度在太空領域並不遜色與中國,當印度首次載人航天任務
-
印度太空崛起, 發射一箭104星, 美稱各國衛星危險, 但中國可不怕
現在說起印度的軍事實力,許多中國軍迷可能會吐槽印度「萬國牌」的裝備。但說實話,印度的工程師在美國工作的不少,高級人才也不少。現在的印度雖然軍工武器研發還弱點,但是在航天領域的表現可是可圈可點。印度現在已經搞出了驚人的「一箭104星」,前不久有媒體報導,美國還有4顆衛星交由印度航天發射,也擔憂起自身的航天實力,美國有人提出警示,印度的航天實力會使各國衛星都受到威脅,那麼中國會受到威脅嗎?
-
印媒:中國已成太空探索典範,美歐此前行動掩蓋亞洲國家努力
印媒在文中大篇幅的誇讚中國的航天技術,"在過去的四十年中,中國逐步加強科學、商業的發展推動太空技術升級。比如嫦娥五號,其於11月24日發射升空,著陸器飛機於12月1日降落在月球上。如果其成功返回地球,中國將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45年來第三個取回月球樣本的國家。這次任務見證許多個"中國首次",不僅是中國航天工業發展的裡程碑,也顯示了中國在尖端技術上的突破能力,促進了探月計劃的快速進展。
-
印度要追趕中國步伐,2022年內將再次登陸月球、將人送上太空!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已經發布了「加甘揚」計劃,其目的就是要成為世界第四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將人送上太空。「加甘揚」預算為14億美元,計劃最早在2021年12月將太空人送入太空,印度總理莫迪曾表示:一名印度兒女」將攜帶印度國旗上天。目前印度已經有4名太空人在接受訓練,但是首次上天是一名還是兩名太空人未定,要在兩次無人飛行測試後才能確定。
-
落後印度7年,中國才起航火星探測,印媒:小心中國航天超過印度
甚至印度最大的媒體《印度時報》給出警示說,中國野心勃勃想要快速超越印度的航天成就。印度跟中國比的底氣是什麼2011年,中國的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因技術故障發射失敗,第二年印度總理辛格在印度獨立紀念日宣布,印度將向火星發射探測器。2013年11月5日印度以 PSLV-XL C25 型火箭發射發射MOM之後,印度全民沸騰。
-
航空探月指揮部傳來捷報,西方多國表示讚賞,印媒:破壞太空秩序
此次「嫦娥5號」擔負著重要的責任,而它在月球探測器上安裝了機械臂,可以在月球上進行兩千克土壤的採集,分別在地表和地下進行採集,地下採集會鑽到2米左右的深處,採集0.5千克的土壤。剩下的1.5千克土壤會在月球表面完成。此次的難度非常巨大,堪比當年美國發射的阿波羅號登月。
-
印專家:月球是釣魚島,火星是黃巖島,中國太空野心忒大
Wedge10/8刊發Namrata Goswami的文章,分析中國太空事業的發展。作者是獨立高級分析員和印度國防研究和分析中心前研究員。壟斷的未來能源首先,太空太陽能技術。中國的目標,是在35年前建造一顆空間太陽能發電衛星,為月球活動提供電力,並通過無線電傳輸將電力送回地球。對於太空太陽能技術的長期影響,中國第一枚火箭"長徵一號"的總設計師王希傑說:我們要注意不要讓技術走得太遠。如果人類的發展不能依靠化石燃料來維持,世界將陷入混亂。在這之前,我們需要發展空間太陽能技術。
-
印度擬研發太空武器 以摧毀地球低軌道衛星(圖)
[提要] 印度方面已經開始整合技術,研發一種太空武器系統,用以摧毀敵人部署在地球低軌道的衛星。近年來,隨著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印度軍方已將外太空視為一種新的、潛在的衝突舞臺,「星球大戰不再僅僅是虛構」。
-
新年航天動作不斷,印度宣布一個大計劃,將送太空人登上太空
就在2019年的新年伊始,中國航天就實現了一大壯舉,並把目光都聚焦在了東方。1月3日,我們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順利登上了月球背面,完成了人類首次在月背上的探險,展現了中國作為獨立航天大國的實力。然而除了中國,各國也都開啟了新年航天的新任務。
-
印度天才造出「迷你」人造衛星,被美國送上太空,印度卻不淡定了
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使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第五個掌握衛星研發和發射技術的國家。航空航天技術,關係到國家的未來戰略,因此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都十分的重視,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到「航天俱樂部」,印度也是如此。作為亞洲人口第二的國家,印度在一直以來都在各個方面,不斷地與我國競爭,想要趕超我國。
-
中國航天傳出好消息,太空動力裝置點火成功,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
國內網站報導,中國航天傳出好消息,航天科技集團六院801所研製的我國首款牛級推力霍爾推力器點火成功,標誌著我國實現了霍爾電推力器推力從毫牛級向牛級的重大突破。霍爾推力器屬於龐大的電推力器家族中的一員,本質原理就是將太陽能帆板獲取的電能轉變成動能的一種發動機,這套理論在上世紀60年被科學家所提出,美蘇歐三方率先在該領域下大力研究。應用領域方面,霍爾助力器未來將用於參與長期太空探測任務的飛船,包括為深空探測器提供續航動力和空間站轉向,俄羅斯物理專家就曾表示,若這種推力器真的能研發成功,絕對是太空遠航探測的一次全新革命。
-
上太空也要吃咖喱 印度載人航天斥資1千億,太空人食譜曝光
印度太空人食譜 圖源:印度斯坦時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本月1日召開記者會,公布了近幾年載人航天計劃的規劃及進展。若取得成功,印度將成為世界上第四個能獨立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的國家。隨著載人航天計劃的迅速推進,太空人食譜等更多的細節被印度媒體披露出來。早在2018年8月15日,印度總理莫迪在新德裡紅堡出席印度獨立日慶祝活動時首次宣布,計劃在2022年前實現載人航天計劃。據《印度斯坦時報》的最新消息,印度將於2021年12月前往太空。
-
歐洲航天局專家表示火星探測計劃將是中國太空探索邁出的一大步
「天問一號」任務雖然是中國的首次火星探測,但根據計劃,將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歐洲航天局歐洲航天空間操作中心行動部負責人保羅·費裡先生表示,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他對此非常期待:「要同時完成這三個目標可以說是雄心勃勃。歐洲還沒有做到這一點,我們還沒有成功著陸。其他要登陸火星的國家通常也是通過不同的任務達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