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網友熱評,在太空航天技術方面中國和印度差距有多大

2020-05-06 龍蝦洞主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介紹了一群印度網友在熱烈的討論,關於在太空探索和航空工業方面,印度是否比中國要更加強大的話題,對於這個我只能感到相當無語,剛剛我國的「胖五」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給我們帶來了振奮人心的驕傲情懷和強大信心。沒想到印度網友們就開始對比中國和印度的航天太空探索技術方面的差異。

印度網友熱評,在太空航天技術方面中國和印度差距有多大

下面看看印度網友是如何看待中、印之間,太空航天技術之間的差異的吧。

印度網友熱評,在太空航天技術方面中國和印度差距有多大

其實看了之後才發現,印度的信息來源估計也是被西方帶偏了,這都是些什麼神認知啊。

印度網友熱評,在太空航天技術方面中國和印度差距有多大

終於看見戰忽局的隊友了,改變一群人的知識體系和觀念確實還是比較容易的,看看我們可愛的三哥是如何的自戀,其實對於科技領域,我國自力更生,在西方技術封鎖的嚴峻環境下,發展出自己的航天事業,這是何其偉哉壯哉的事情。

印度網友熱評,在太空航天技術方面中國和印度差距有多大

印度的104顆小衛星重量加起來還沒有我們一顆衛星重量重,真的不知道他們的重點是怎麼尋找的。

印度網友熱評,在太空航天技術方面中國和印度差距有多大

其實想要成功,關鍵還是得靠自身發展,不斷的學習和改良技術,大力發展基礎教育體系,在科技領域投入大力資金和精力,這樣才能逐步累積相關知識體系,成就自己的航天大國夢。

印度網友熱評,在太空航天技術方面中國和印度差距有多大

如果像印度一樣,什麼都是靠購買外國的裝備和技術,這樣發展有何長久和持續性可言呢?不要再說什麼逆向工程和抄襲了,這些都是學習,不是抄襲。

印度網友熱評,在太空航天技術方面中國和印度差距有多大

看看現在的印度工業,基本上還沒有完善,諸多領域都需要購買西方的零部件,甚至組裝都成問題,二十多年的光輝戰績項目,現在依舊不能正常批量生產和入列部隊。

印度網友熱評,在太空航天技術方面中國和印度差距有多大

我國憑藉完美良好的工業體系和基礎,逐步向航天大國邁進,相信未來更進一層樓,成為人類航天史上最令人矚目的新星。

印度網友熱評,在太空航天技術方面中國和印度差距有多大

看了三哥的評論,大家也不要生氣,順便也可以了解一下別人的思維方式和認知,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認清自己,認清對方,這樣才能更有遠見和規劃。

印度網友熱評,在太空航天技術方面中國和印度差距有多大

經過數十年航天人的無私奉獻和辛勤耕耘,我們在太空探索和航天技術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真的是一件令人振奮的事情。

印度網友熱評,在太空航天技術方面中國和印度差距有多大

關於中印之間航天太空領域的對比,我們可以查詢一下資料,絕對是我國更加全面和強大,這個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們和美國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只要有志青年不斷探索和努力,終究會超越所有。

相關焦點

  • 印航天專家表示,印度年輕科學家將在太空技術上擊敗中國
    近日,印度《國防時報》報導了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主席凱拉薩瓦迪沃·西文的一段講話,其中大部分都是對印度航天事業的吹捧以及特別是對印度年輕科學家在未來太空領域擊敗中國充滿信心的內容。·西文表示:相信,年輕的印度科學家能夠開發出在太空競賽中擊敗中國的技術,並堅稱印度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這是首屈一指。
  • 杜平:印度火箭技術與中國仍存在較大差距
    核心提示:印度把火星探測器送上軌道花的時間是三百天時間,說明他的火箭的推動的技術和能量還是有問題的,而且他攜帶設備方面,重量不夠。中國的長徵系列的火箭技術,載荷應該遠遠大於印度。
  • 印度私營企業到底多大本事?載人航天項目迫在眉睫的問題全靠他們
    印度在航天領域處於相當不錯的地位,如今正在全力的推進載人航天項目,那麼現在印度載人航天到底準備好了嗎?從印方公布的一條消息來說,似乎情況非常不錯,印度國產宇宙飛船的無人模式下的首飛已經進入倒計時,但是也有一些消息讓人感覺意外,在2020年8月的時候,人們才發現印度航天部門正在尋求技術支援,從內容上看,印度太空人食品才想要研發。
  • 印度專家:為什麼中國的衛星能安全抵達太空,而印度的卻上不去呢
    隨著幾十年來的不斷發展,中國的經濟水平和科技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與我們發展進度差不多的印度也包含在內;而中國的航空技術全球都有目共睹,印度專家則表示:同樣的進度發展為什麼中國的衛星能安全抵達太空,而印度的卻上不去呢?
  • 落後印度7年,中國發射火星探測器,印媒:當心中國航天追上印度
    ,印度網友笑了:我們印度7年前就發射了火星探測器了,並且能夠成功進入火星的預定軌道。、地火星際空間溫度和微流星環境等未知風險之外,部分關鍵技術難題,過去始終是中國的軟肋。重量超過240公斤,是玉兔月球漫遊車的二倍,配備多光譜相機,探地雷達和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以及用於檢測氣候和磁環境的有效載荷,可以工作三個地球月。第六,藉助我國在人工智慧、雲計算和算法方面的世界領先地位,在確保制動火星捕獲成功方面,中國科技大展拳腳。
  • 落後印度7年,中國才起航火星探測,印媒:小心中國航天超過印度
    甚至印度最大的媒體《印度時報》給出警示說,中國野心勃勃想要快速超越印度的航天成就。該火箭重量達到了878噸,直徑為5米,發動機是我國航天研究所特製的YF-77發動機和YF-100發動機,增加導向葉片和使用鎳超合金代替不鏽鋼,燃料是由液態氫與液態氧結合,保證了長途運載能力,用於專門執行太空任務的運輸服務。
  • 中國航天發射成功率不如日本印度?從網友回復引發的思考
    前幾日,我發表了一篇文章,對中國和世界其他航天大國的發射成功率進行對比。最終結果顯示自2015年11月4日起,美國共有122次航天發射任務,成功率超過98%。中國共有141次發射任務,成功率接近93%。俄羅斯共有91次航天發射任務,成功率接近96%,歐洲航天局共有47次發射任務,成功率接近96%,日本和印度各自有23次和26次發射任務,成功率都超過95%。
  • 新年航天動作不斷,印度宣布一個大計劃,將送太空人登上太空
    就在2019年的新年伊始,中國航天就實現了一大壯舉,並把目光都聚焦在了東方。1月3日,我們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順利登上了月球背面,完成了人類首次在月背上的探險,展現了中國作為獨立航天大國的實力。然而除了中國,各國也都開啟了新年航天的新任務。
  • 印度科技不如中國?美國網友評論扎心了:科技差距還在擴大!
    很多人喜歡把亞洲各國放在一起比較,雖然看上去我們都是一個大洲的國家,但事實上從歷史方面或者是資源方面,大家都有很大的差異性。於是有人就說那把中國和印度放在一起比較,是不是就能公平一點?其實也不一定,畢竟中國的發展布局更加完善,在改善民生的方面也下了更大的功夫。可惜還是有人想要雞蛋裡面挑骨頭,表示印度明明科技領域非常的厲害啊?甚至於歐美國家的很多高科技公司,都是由印度裔的人在擔任高層或者是重要職位的。難道印度科技真的不如中國?美國的一位網友評論扎心了,他表示不僅不如,而且差距還在擴大。
  • 印度,一個被嚴重低估的航天對手,我們都小瞧了它的能力
    印度目前在火箭領域雖然不如中美俄等航天強國,然而印度的火箭技術實力在全世界也「名列前茅」。因此,NASA為曼加裡安號進入火星提供了強大的太空通訊知識,可以說沒有NASA的深空網,造價僅為7300萬美元的曼加裡安號幾乎不可能到達火星,雖然印度航天很多方面都是在NASA的幫助下得以實現的,然而這也可以說是印度方面的一個優勢。
  • 印度載人飛船亮相!網友:和中美俄飛船比較,印度這是「猴版」呀
    目前世界上可以執行載人航天任務的國家只有三個,就是中國、美國、俄羅斯,但是印度也有一個航天大國夢,看到我國在載人航天方面成績斐然,所以也要搞載人航天活動,不過該國的載人航天計劃從2009年啟動以來,至今還沒有太空人飛上太空。
  • 印度太空人去俄羅斯學習!印度太空飛船故障頻發,付出了很多代價
    印度一直想努力成為製造業大國,可是「印度製造」實在不讓人放心。印度媒體多次報導,印度飛機發生墜毀,這都是「印度製造」質量不過關的表現,就連印度的航母也發生大火。很多網友稱印度為「神奇」的國家,這些「馬虎」的工業製造能力,也是印度「神奇」的一部分。這沒有阻擋印度成為航天大國的決心,他們也想實現登月,積極發展航空航天技術。
  • 印度網友為什麼會有「印度比中國發達」的認知和自信?
    應該說,人家印度網友沒說錯,曾經確實是印度比中國發達。原因在於印度在1975年之前確實在工業經濟上領先於中國,而且印度因為和西方的良好關係,在40--70年代,一度在社會面貌上呈現的比中國更為先進,要知道70年代中國最高的樓房也不過30層左右。
  • 中國航天員在太空呆了一個月,然而印度網友不屑:人家美國呆了快12...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張又俠也到現場接機,祝賀他們圓滿完成任務,凱旋歸來。當天,印度媒體《印度時報》就發表《經過最長時間的太空駐留後,中國航天員返回地面》一文。 不過在該文的評論區,一些印度網友對此不以為然。 在他們看來,美俄的航天技術不知道比中國高到哪裡去。
  • 印度私人太空公司完成發動機測試,中國是否也應該發展商業航天?
    自從SpaceX首次亮相以來,私人太空發射業已大大擴展,但是某些市場(例如印度)現在才獲得監管支持,以掃清私人參與者參與的道路。如今,這些障礙正在逐步消除,私人發射初創公司Skyroot正在飛躍成為該國第一家私人太空運載火箭製造商,並通過一項新的成功的上級發動機燃燒測試取得了重大技術進步。
  • 印度天才造出「迷你」人造衛星,被美國送上太空,印度卻不淡定了
    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許多的國家也已經掌握了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技術和方法。曾經就有人說過,在未來人類必將進入到太空時代,因此掌握獨立的航空航天技術,是十分重要的。我國在人造衛星,以及航天事業方面取得的成就為世界所矚目。
  • 印度要追趕中國步伐,2022年內將再次登陸月球、將人送上太空!
    作為中國的鄰國,也是世界唯一一個人口和中國同級別的大國,印度網友在成就方面喜歡和中國比較,下面我們看看印度航天方面取得的那些成就!印度在月球探測方面,印度起點和中國其實差不多,2007年10月中國發射首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次年10月,印度也成功的發射了第一個月球探測器
  • 印度人:中國太空技術落後,印度全面領先,甚至比美國更強大
    並且印度太空站計劃還有著一個前提,需要完成首次載人航天飛行,請問印度有把人送入過太空嗎?而現在我國現在走的這一步,可不再是天宮一號一般的試運行了,而是正式的進行太空站建設。並且這次我國的新一代載人飛船不僅能夠做到一次運送6-7名航天員,而且還可以重複使用,就像為太空開通了一輛公交車一樣。
  • 中國火星探測器成功,印度網友卻酸了?原地踏步不值得驕傲
    文/萬年炎帝號7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飛往火星。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印度人卻不合時宜地表達了「不同的聲音」。針對天問一號的情況,許多印度網友在網上發布了大量的攻擊性內容。譬如「火星也要被感染」、「中國抄襲印度」之類的。但是和印度的態度截然相反,歐洲和美國的航天部門機構,都對中國表達了祝賀。
  • 中國發射新型光學遙感衛星,印度網友:印度的技術才是最先進的
    近日,中國成功發射了一顆光學遙感衛星,該衛星名為「高分九號04星」未來該衛星將會全面用於中國的國土普查以及預防災難和減災等領域,根據更為詳細的消息表示,該衛星在中國的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發射。此次發射利用的是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4星」送入太空預定軌道,至此發射獲得了圓滿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