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我發表了一篇文章,對中國和世界其他航天大國的發射成功率進行對比。最終結果顯示自2015年11月4日起,美國共有122次航天發射任務,成功率超過98%。中國共有141次發射任務,成功率接近93%。俄羅斯共有91次航天發射任務,成功率接近96%,歐洲航天局共有47次發射任務,成功率接近96%,日本和印度各自有23次和26次發射任務,成功率都超過95%。
在展示網友的評論前,我要先說明一下。為什麼是從2015年11月4號計算,因為這是為了公平起見,當天中美都有發射任務,並且美國的還失敗了,而其他的國家很難進入我的視野。從11月4號開始算,也是為了證明我一心為公。可能上一篇文章讀者並沒有注意到這個小細節,罵我精美,我如果從2016年起計算,美國可是都沒有失敗過的。另外,以上數據,包括民營火箭。
網友回覆:
蘇聯當年拼了命的研究外太空,又如何?現在的俄羅斯還是被某些國看不起,國家的真正強大還是看民生經濟和國防。別說我偏激,說句難聽的中國神六上太空又如何?中國的留學生還不是常被人打,關鍵還是看經濟民生。人家日本、德國、英國等雖然航天領域沒多大建樹,但起碼人家國民在國外受待遇比咱們好得多,這是為什麼?那是人家經濟比我們強大。所以國家應該優先發展經濟和軍事。
網友回覆:
美國總統可能都沒有你敢想!!移民火星,再炸地球,百年以後再回來。還真以為人類能離開地球似的!
作者統一回覆:首先作者要說的是,這幾年,世界在美國的領導下,科技爆發的速度放緩,民眾安於享樂。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回溯歷史我們會發現,周以分封強,以分封亡;秦朝以軍功爵制度強,以軍功爵制度亡;宋以貿易興,因貿易而亡;明朝比較有意思了,朱元璋與陳友諒關鍵一戰,靠的是堅船利炮,明成祖以鄭和七下西洋,明明是一個海洋大國,最後卻輸在了海洋上,可以說是以船興立,因廢而亡。那麼現在說回來,美國是如何成為霸主的?二戰後,美國靠著戰爭發了財,通過經濟和貨幣統治了世界,如果按照歷史帶給我們的教訓,美國最終會亡於他的經濟政策。有人覺得我說的移民火星再炸地球是虛妄,太敢想。確實,美國是做不到的,但是不代表沒人能做到。事實上,美國是資本當道,所以他們的統治是建立在和平的環境下,一直以來全球都是局部戰爭,美國功不可沒,而且也因為美國的存在,人們誤以為只要經濟民生好就是大國。醒醒吧,美國的統治下,經濟是一切,他不怕你經濟強,因為你的經濟強,最終錢還是流到美國人手裡。經濟強就是發達國家,是美國灌輸給世界的概念。也正是因為美國的這個經濟政策,相對穩定的環境,給了中國可乘之機,緩慢的發展到現在。美國會因經濟和貨幣亡,現在或有預兆,隨著疫情的到來,美國經濟的崩潰,世界的秩序的塑造者將從美國手上移交給中國,到時候中國的規則可能又會不同,或許是誰漢文化學的好誰就是強國?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有錢的的國家再有錢也就是砧板上的肉,隨便人家怎麼割捨,不動你,你就是人上人,一旦揍你,你拿什麼守住你的錢?沒有硬實力的有錢,那錢就不是你的錢,是人家先放在你那邊的,人家允許你有錢,你才能有錢,人家說這是你的錢,這才是你的錢。現在看國外的小國,民生舒服,但是那只是依附在美國羽翼下的民生,就像古代依附中國的那些國家一樣,他們是在美國體系下才過的這麼舒服。就像是宋朝有錢吧,也就是遼金的錢袋子一樣。
至於科技的放緩,也是因為美國的體系注重經濟,而且你會發現美國人的科技都是靠精英,靠移民,靠打壓別的國家,才有的這種超前的地位,美國民眾數學都不會?小時候玩的開心?那是因為那些人只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是屬於愚民政策下的愚民,美國人的精英教育,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的,這點大家得感謝高考,感謝中國。所以說,世界在美國的領導下,科技是發展滯後的。那麼美國人是怎麼取得科技領先的?美國二戰的時候動手比較快,和蘇聯一起瓜分了德國的科技資料,再搶劫了一大批德國科學家,還移民了一大批猶太人。美蘇之所以率先走上天空競賽的道路,說句不好聽的,其實是德意志帝國的遺產。德國一戰前還是一個落後國家,一戰時剛剛進行改革沒多久,二戰時德國已經能單挑半個世界了。當時的德國科技迅猛發展,現在還有人懷疑德國是不是和外星人接上頭了。現在的火箭技術,脫胎於德國的飛彈技術,和資料,這是德國人給美國的大禮。所以啊,現在科技的發展緩慢,根源是在於美國體系,美國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傾銷他們的產品,快速的科技升級不利於他們的產品慢慢更新換代,當然好處就是民用科技蓬勃發展。。所以啊,請不要小看科技的發展速度,往往只需要一瞬間,就是質的飛越。
同時也給那些羨慕國外民眾,覺得生活福利好就是一切的人一個警醒,當年猶太人也很有錢,在德意志帝國的體系下什麼也不是。我們不敢肯定世界還會不會出現一個像希特勒一樣的人,這種人如果成功,他的地位就相當於秦始皇在中國的地位,因為失敗,所以唾棄。如果世界上還會出現一個雄才大略,徵服世界的人,我希望他出身在中國。
網友回覆:
中國有很多次失敗是民營火箭,長徵系列和以前還是差不多。另外任務多了成功率肯定會受影響。最後,航天水平不能以成功率論高低,而是以成果論高低,就算你成功率很高,但是發射量遠遠不如中國,取得的成果遠遠是不可能和中國相比的。
網友回覆:
新火箭的失敗率高是公認的,如果只是老火箭發射那麼成功率就會非常漂亮。中國的數據降低,是因為神舟5號剛開始使用。如果只看之前的神2各種改,成功率也不低。同樣的事情各個國家都一樣,數據好看了只是因為過了摸索期。
回覆:印度先中國完成火星任務,日本很早前就一直在實驗太陽帆技術。這兩個是發射量不如中國的,但是他們取得的成果,我覺得中國在天問一號到達火星前不如印度,在超距離載人飛行器開始實驗前不如日本,這個僅從成果上來說是毫無疑問的。中國發射量這麼大,最主要是在完善自己的衛星體系,突破和成果來說,不如印度和日本。以成功率論高低已經是放低要求了。並且中國的火箭發射失敗的幾次裡面,只有兩次是民用火箭的發射,美國的民用火箭發射次數遠比中國多。並且中國還有兩次失敗的任務是長五以前的型號。新火箭的實驗包括民營的只佔據兩次。同樣的事情,日本印度也在摸索期,成功率也比中國高。按理說,中國的發射經驗已經很豐富了,不應該成功率更高一點嗎?火箭最終是要坐人的,一點差錯都不允許有。飛機要是有百分之一的失事率,現在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坐飛機了。當然難度上肯定比飛機難。而且這幾年中國的發射任務量一直在增加,這是好事,但是在增加發射量做面子工程的同時,也希望能保持好嚴謹耐心的科學精神,不要為了趕進度追時間而放鬆了要求。
網友回覆:
我國航天領域一直處於探索發展階段,包括火箭發動機等等,所以你能看到長徵系列火箭不斷在創新,運載能力不斷在變強。如果單單只是重複已經十分成熟的發射技術,我相信中國航天發射成功率100%也不稀奇。所以我們在看待自己不足的時候也應該給予中國航天更大的包容。虛心向前,不怕失敗,敢於面對失敗,總結失敗。
回覆:是我苛刻了,中國航天好樣的,不要有心理負擔,我寫文章不是為了罵你們,千萬不要有心理壓力,當年rng的悲劇不應該上演,拿不拿第一沒關係,盡力就好。要勇於嘗試,虛心向前,不怕失敗,敢於面對失敗,總結失敗。
網友回覆:不用腦都想得到,現在的90之後的人幹活,想做好事就做夢吧,等60/70退了,那中國真的要倒退了。不相信就走著瞧吧!
網友 克克347 回覆:以前成功率非常高,直到長二捆。現在的問題是聰明的孩子都學金融去了,而且靠情懷找人奉獻的把戲再也玩不下去了。以後還會下降,直到直面問題。然後再來一遍。
回覆:上面一個過分了啊,我也是90後啊。
然後我把這位名叫克克347的網友的回覆放在最後。因為我挺認同他的話的,客觀不火,哈哈。正如前文說的,現在的世界還是在美帝的秩序之下,奉行金融至上,要想改變,趁早建立起中國自己制霸世界的價值觀體系吧。我不知道我的觀點各位認不認可,但是,現在是時候討論一下中國未來應該用什麼體系來引領世界?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