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發射成功率不如日本印度?從網友回復引發的思考

2020-08-28 最帥男中音

前幾日,我發表了一篇文章,對中國和世界其他航天大國的發射成功率進行對比。最終結果顯示自2015年11月4日起,美國共有122次航天發射任務,成功率超過98%。中國共有141次發射任務,成功率接近93%。俄羅斯共有91次航天發射任務,成功率接近96%,歐洲航天局共有47次發射任務,成功率接近96%,日本和印度各自有23次和26次發射任務,成功率都超過95%。

在展示網友的評論前,我要先說明一下。為什麼是從2015年11月4號計算,因為這是為了公平起見,當天中美都有發射任務,並且美國的還失敗了,而其他的國家很難進入我的視野。從11月4號開始算,也是為了證明我一心為公。可能上一篇文章讀者並沒有注意到這個小細節,罵我精美,我如果從2016年起計算,美國可是都沒有失敗過的。另外,以上數據,包括民營火箭。


網友回覆:

蘇聯當年拼了命的研究外太空,又如何?現在的俄羅斯還是被某些國看不起,國家的真正強大還是看民生經濟和國防。別說我偏激,說句難聽的中國神六上太空又如何?中國的留學生還不是常被人打,關鍵還是看經濟民生。人家日本、德國、英國等雖然航天領域沒多大建樹,但起碼人家國民在國外受待遇比咱們好得多,這是為什麼?那是人家經濟比我們強大。所以國家應該優先發展經濟和軍事。

網友回覆:

美國總統可能都沒有你敢想!!移民火星,再炸地球,百年以後再回來。還真以為人類能離開地球似的!

作者統一回覆:首先作者要說的是,這幾年,世界在美國的領導下,科技爆發的速度放緩,民眾安於享樂。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回溯歷史我們會發現,周以分封強,以分封亡;秦朝以軍功爵制度強,以軍功爵制度亡;宋以貿易興,因貿易而亡;明朝比較有意思了,朱元璋與陳友諒關鍵一戰,靠的是堅船利炮,明成祖以鄭和七下西洋,明明是一個海洋大國,最後卻輸在了海洋上,可以說是以船興立,因廢而亡。那麼現在說回來,美國是如何成為霸主的?二戰後,美國靠著戰爭發了財,通過經濟和貨幣統治了世界,如果按照歷史帶給我們的教訓,美國最終會亡於他的經濟政策。有人覺得我說的移民火星再炸地球是虛妄,太敢想。確實,美國是做不到的,但是不代表沒人能做到。事實上,美國是資本當道,所以他們的統治是建立在和平的環境下,一直以來全球都是局部戰爭,美國功不可沒,而且也因為美國的存在,人們誤以為只要經濟民生好就是大國。醒醒吧,美國的統治下,經濟是一切,他不怕你經濟強,因為你的經濟強,最終錢還是流到美國人手裡。經濟強就是發達國家,是美國灌輸給世界的概念。也正是因為美國的這個經濟政策,相對穩定的環境,給了中國可乘之機,緩慢的發展到現在。美國會因經濟和貨幣亡,現在或有預兆,隨著疫情的到來,美國經濟的崩潰,世界的秩序的塑造者將從美國手上移交給中國,到時候中國的規則可能又會不同,或許是誰漢文化學的好誰就是強國?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有錢的的國家再有錢也就是砧板上的肉,隨便人家怎麼割捨,不動你,你就是人上人,一旦揍你,你拿什麼守住你的錢?沒有硬實力的有錢,那錢就不是你的錢,是人家先放在你那邊的,人家允許你有錢,你才能有錢,人家說這是你的錢,這才是你的錢。現在看國外的小國,民生舒服,但是那只是依附在美國羽翼下的民生,就像古代依附中國的那些國家一樣,他們是在美國體系下才過的這麼舒服。就像是宋朝有錢吧,也就是遼金的錢袋子一樣。

至於科技的放緩,也是因為美國的體系注重經濟,而且你會發現美國人的科技都是靠精英,靠移民,靠打壓別的國家,才有的這種超前的地位,美國民眾數學都不會?小時候玩的開心?那是因為那些人只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是屬於愚民政策下的愚民,美國人的精英教育,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的,這點大家得感謝高考,感謝中國。所以說,世界在美國的領導下,科技是發展滯後的。那麼美國人是怎麼取得科技領先的?美國二戰的時候動手比較快,和蘇聯一起瓜分了德國的科技資料,再搶劫了一大批德國科學家,還移民了一大批猶太人。美蘇之所以率先走上天空競賽的道路,說句不好聽的,其實是德意志帝國的遺產。德國一戰前還是一個落後國家,一戰時剛剛進行改革沒多久,二戰時德國已經能單挑半個世界了。當時的德國科技迅猛發展,現在還有人懷疑德國是不是和外星人接上頭了。現在的火箭技術,脫胎於德國的飛彈技術,和資料,這是德國人給美國的大禮。所以啊,現在科技的發展緩慢,根源是在於美國體系,美國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傾銷他們的產品,快速的科技升級不利於他們的產品慢慢更新換代,當然好處就是民用科技蓬勃發展。。所以啊,請不要小看科技的發展速度,往往只需要一瞬間,就是質的飛越。

同時也給那些羨慕國外民眾,覺得生活福利好就是一切的人一個警醒,當年猶太人也很有錢,在德意志帝國的體系下什麼也不是。我們不敢肯定世界還會不會出現一個像希特勒一樣的人,這種人如果成功,他的地位就相當於秦始皇在中國的地位,因為失敗,所以唾棄。如果世界上還會出現一個雄才大略,徵服世界的人,我希望他出身在中國。


網友回覆:

中國有很多次失敗是民營火箭,長徵系列和以前還是差不多。另外任務多了成功率肯定會受影響。最後,航天水平不能以成功率論高低,而是以成果論高低,就算你成功率很高,但是發射量遠遠不如中國,取得的成果遠遠是不可能和中國相比的。

網友回覆:

新火箭的失敗率高是公認的,如果只是老火箭發射那麼成功率就會非常漂亮。中國的數據降低,是因為神舟5號剛開始使用。如果只看之前的神2各種改,成功率也不低。同樣的事情各個國家都一樣,數據好看了只是因為過了摸索期。

回覆:印度先中國完成火星任務,日本很早前就一直在實驗太陽帆技術。這兩個是發射量不如中國的,但是他們取得的成果,我覺得中國在天問一號到達火星前不如印度,在超距離載人飛行器開始實驗前不如日本,這個僅從成果上來說是毫無疑問的。中國發射量這麼大,最主要是在完善自己的衛星體系,突破和成果來說,不如印度和日本。以成功率論高低已經是放低要求了。並且中國的火箭發射失敗的幾次裡面,只有兩次是民用火箭的發射,美國的民用火箭發射次數遠比中國多。並且中國還有兩次失敗的任務是長五以前的型號。新火箭的實驗包括民營的只佔據兩次。同樣的事情,日本印度也在摸索期,成功率也比中國高。按理說,中國的發射經驗已經很豐富了,不應該成功率更高一點嗎?火箭最終是要坐人的,一點差錯都不允許有。飛機要是有百分之一的失事率,現在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坐飛機了。當然難度上肯定比飛機難。而且這幾年中國的發射任務量一直在增加,這是好事,但是在增加發射量做面子工程的同時,也希望能保持好嚴謹耐心的科學精神,不要為了趕進度追時間而放鬆了要求。


網友回覆:

我國航天領域一直處於探索發展階段,包括火箭發動機等等,所以你能看到長徵系列火箭不斷在創新,運載能力不斷在變強。如果單單只是重複已經十分成熟的發射技術,我相信中國航天發射成功率100%也不稀奇。所以我們在看待自己不足的時候也應該給予中國航天更大的包容。虛心向前,不怕失敗,敢於面對失敗,總結失敗。

回覆:是我苛刻了,中國航天好樣的,不要有心理負擔,我寫文章不是為了罵你們,千萬不要有心理壓力,當年rng的悲劇不應該上演,拿不拿第一沒關係,盡力就好。要勇於嘗試,虛心向前,不怕失敗,敢於面對失敗,總結失敗。

網友回覆:不用腦都想得到,現在的90之後的人幹活,想做好事就做夢吧,等60/70退了,那中國真的要倒退了。不相信就走著瞧吧!

網友 克克347 回覆:以前成功率非常高,直到長二捆。現在的問題是聰明的孩子都學金融去了,而且靠情懷找人奉獻的把戲再也玩不下去了。以後還會下降,直到直面問題。然後再來一遍。

回覆:上面一個過分了啊,我也是90後啊。

然後我把這位名叫克克347的網友的回覆放在最後。因為我挺認同他的話的,客觀不火,哈哈。正如前文說的,現在的世界還是在美帝的秩序之下,奉行金融至上,要想改變,趁早建立起中國自己制霸世界的價值觀體系吧。我不知道我的觀點各位認不認可,但是,現在是時候討論一下中國未來應該用什麼體系來引領世界?

原文連結:

相關焦點

  • 你是否有中國的火箭發射成功率很高的錯覺?中美航天成功率對比
    在你的印象中,是不是一直覺得中國的火箭發射成功率特別高?是不是以前有讀到過某某文章所說,中國人工作嚴謹認真實事求是,航天發射的成功率高的不得了?是不是覺得美國人不是太空梭失事就是新火箭發射失敗?今天就讓我們用一系列的數據來告訴你什麼是事實。
  • 2020年世界各國火箭發射成功率排名!中國的排在第五
    2020年世界各國火箭發射成功率: 1、俄羅斯成功率100% 2、日本成功率100% 3、印度成功率100% 4、美國成功率93% 5、中國成功率89%
  • 落後印度7年,中國發射火星探測器,印媒:當心中國航天追上印度
    ,印度網友笑了:我們印度7年前就發射了火星探測器了,並且能夠成功進入火星的預定軌道。甚至印度最大的媒體《印度時報》給出警示說,中國野心勃勃想要快速超越印度的航天成就。比印度寶萊塢拍攝的大片成本都要來得低。而且當時,印度高水平的航天工程師,每個月的工資僅為1000美元。也就是人民幣6000多塊錢。只是歐美工程師的一個零頭,中國工程師的一半薪水。更重要的是從宣布到執行。印度的火星任務只耗時兩年零一個月。而上一次美國發射火星軌道探測器所花費的時間是6年。。
  • 2020年世界各國火箭發射成功率排行:我國以89%的成功率排行第二
    2020年世界各國火箭發射成功率排行:我國以89%的成功率排行第二1、美國,發射44次,成功率93%2、中國,發射39次,成功率89%3、俄羅斯,發射15次,成功率100%4、歐盟,發射7次,成功率83%5、日本,發射4次,
  • 中國航天技術不如日本?美權威報告終於出爐,一堆數據說服所有人
    網友們著急地問:那中國呢?中國的航天技術該不會不如日本吧?當然不會,報告中的一堆數據完全可以說服所有人。,1998年,日本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的第三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而且之後的小行星探測技術更是讓各界大開眼界,尤其是2019年發射的隼鳥2號探測器,兩次著陸小行星並完成採樣,然後成功返回地球,這個探測器帶回的樣本,對人類研究對地球有威脅的小行星,能提供非常重要的幫助,另外日本獨立研發的運載火箭也很厲害,載荷能力強且發射成功率又非常高,是目前給國際空間站運送補給的重要力量,可見,近些年來日本在航天方面的發展速度也是挺快的
  • 火星探測簡史3(前蘇聯成功率僅5.6%,美國、中國、印度呢)
    自1960年至今,人類向火星發射探測器46次。其中美國21次、前蘇聯18次、俄羅斯2次、俄羅斯與歐洲合作1次、歐洲1次、日本1次、印度1次、中國1次。在人類所有的46次發射中,成功17次,失敗25次,其餘4次發射任務一半成功一半失敗(都是軌道器成功入軌,著陸器著陸失敗,按照2次成功計算成功率),總成功率為41.3%左右。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的航天穩了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通過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成功,中國的航天穩了。今年疫情以來,中國的航天也出現了兩次重要型號的失敗:3月17日新型號長徵七號甲與7月10日新型號快舟十一號發射失敗,許多人也開始質疑中國航天怎麼了?不嚴謹了?人才流失了等等。
  • 落後印度7年,中國才起航火星探測,印媒:小心中國航天超過印度
    這一消息被印度媒體報導之後,印度網友笑了:我們印度7年前就發射了火星探測器了,並且能夠成功進入火星的預定軌道甚至印度最大的媒體《印度時報》給出警示說,中國野心勃勃想要快速超越印度的航天成就。比印度寶萊塢拍攝的大片成本都要來得低。而且當時,印度高水平的航天工程師,每個月的工資僅為1000美元。當時就是人民幣6000多塊錢。只是歐美工程師的一個零頭,中國工程師的一半薪水。更重要的是從宣布到執行。印度的火星任務只耗時兩年零一個月。而上一次美國發射火星軌道探測器所花費的時間是6年。。
  • 俄羅斯、美國和中國航天發射數據的比較:中國人取得了明顯的領先
    雖然歐盟、日本、印度等國也具有一定的航天發射技術,但是他們加起來所佔的份額很小,只有20%。273次,成功了255次,成功率為93.4%。第二名是中國,一共發射了216次,成功了207次,成功率為95.8%。第三名是美國,一共進行了211次發射,成功了206次,成功率97.6%。
  • 獨家| 2020年世界航天發射紀錄【附詳單表格】
    在114次發射中,美國發射44次,佔總發射次數的38.6%(其中美國/紐西蘭,7次);中國發射39次,佔34.21%;俄羅斯17次(含聯盟號在庫魯的2次發射),佔14.91%;歐空局5次(不含聯盟號在庫魯的2次發射),佔4.39%;日本4次,佔3.51%;印度2次,佔1.75%;伊朗2次,佔1.75%;以色列1次,佔0.87%。美國發射次數第一,中國發射次數第二。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印度網友卻心態崩了,正在拼命「酸」中國
    近年來,中國航天事業發展迅速。7月23日,中國自主研發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它搭載著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飛向火星。「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彰顯了中國科技在近20年來取得的巨大進步。而此事卻讓印度網友心態崩了,正在拼命「酸」中國。
  • 2020年各國航天發射統計和分析,中國繼續領跑排名第一
    :全球共進行了85次航天發射任務,77次成功,8次失敗,一共將1041個不同類型的太空飛行器送入太空,航天發射總體成功率為90.6%。2020年前10個月,世界各國度航天發射統計前10個月,中國以31次發射27次成功4次失敗繼續領跑,穩居第一;美國27次發射,25次成功,2次失敗居第二(如果把火箭實驗室RocketLab的電子號火箭也統計入美國的話,美國的發射總量是第一);中美兩國是第一集團,俄羅斯以12次發射全部成功穩居第三。
  • 中國航天遠落後印度?鄰國號稱「一箭104星」,真相讓人打臉
    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航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不僅完成了「北鬥」導航衛星全球組網,還向火星發射了我們自主的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以及前段時間成功完成月球「挖土」任務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就連歐洲航天局(ESA)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都多次對中國航天成就做出評價,但是我們的鄰國印度顯然不認同如今的中國航天。中國航天計劃遠落後於印度?近日在國外問答網站Quaro上出現一條引發爭議的提問,一名印度網友稱:為何中國航天計劃遠落後於印度?而提問者給出的依據就是,印度是亞洲第一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並且印度完成了「一箭104星」壯舉。
  • 中日航天探測器採樣返回,嫦娥五號技術難度不如日本隼鳥二號?
    其實,深空飛行和地月飛行,除了距離更遠一些之外,並沒有本質區別,其難點是深空測控網,而日本隼鳥2號借用了美國的深空測控網,並不少他自己的東西,這一點和印度非常相似。你看印度平時航天發射熱熱鬧鬧,成功率也挺高,但是今年疫情以來,國外的航天科學家和技術人員沒辦法提供支援,整個2020年,直到今天,印度航天發射次數依然是個大鴨蛋。
  • 日本航天技術突飛猛進,已取代俄羅斯傳統地位?
    圖為長徵5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近期,有美國人撰文表示:在今日的世界航天強國裡中國排第2,而曾經長期與美國齊驅並駕的俄羅斯則被擠出前3,其取代者值得警惕,它就是日本,作為相關領域的後起之秀,近年來日本航天技術突飛猛進可以說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但也有網友表達了不同意見:這個國家真的像一些人所認為的那樣,已經取代了俄羅斯在太空探索與開發方面的傳統地位嗎?
  • 中國航天發射次數再次世界第一,截至2020年7月各國數據大盤點
    2020年已經過半,我們來梳理一下,上半年截至2020年7月12日,世界各國航天發射情況。截至目前,全球共進行了51次航天發射任務,45次成功,成功率88.2%。2020年航天發射數據統計:中國以19次發射,次數居世界第一,但失敗次數3次,也是世界第一。
  • 中國將於2020年首次發射火星探測器!關於取什麼名字網友吵翻了
    11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官方微博,首次公開中國火星探測器「真容」照片。火星探測器的造型瞬間引發網友熱議↓↓↓除了誇顏值外,網友們最關心的還是它的名字。中國將於明年發射火星探測器據悉,我國的火星探測器暫時命名為「火星一號」。
  • 時隔一年南亞航天大國印度終於再次開張,成功發射一箭10星
    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過去11個月,作為南亞的航天大國印度,還未進行過航天發射,時隔近一年後,終於再次開張。日在在斯裡赫裡戈達島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使用相同的PSLV火箭成功發射一箭10星。兩次發射間隔近11個月。對於印度雄心勃勃的航天強國夢來說,這個間隔實在是太長,和其航天地位也不相匹配。
  • 印度網友:中國人都快登上月球了,我們還在玩雜耍
    【妹子聊軍事916期】2018年剛開始,印度就一鳴驚人,用一枚火箭成功發射了31顆衛星,印度總理莫迪為此大加讚許,表示印度航天事業「未來光明」。但也有清醒的印度網友指出:中國人都快登上月球了,印度卻還在玩雜耍。
  • 一份15年前的報紙引發吐槽:中國因不會吹牛,顯得與國際格格不入
    有意思的是,在這段時間一份15年前的報紙也被網友們挖掘出來,成為新的議論點。根據這份報紙的報導,在當時全球主要的航天國家都有制定自己的探月計劃,像日本就制定2025年建造月球基地;印度計劃2008年發射首顆月球探測器;俄羅斯計劃當年就首飛登月飛船;美國更是計劃2015年返月,並在2020年在月球上建立「月球太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