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官方微博,首次公開中國火星探測器「真容」照片。
火星探測器的造型
瞬間引發網友熱議
↓↓↓
除了誇顏值外,
網友們最關心的還是它的名字。
中國將於明年發射火星探測器
據悉,我國的火星探測器暫時命名為「火星一號」。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首席科學家葉培建院士介紹,中國將於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並計劃在2021年降落在火星。
資料圖:葉培建院士
為什麼要選在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據了解,大約每隔26個月就會發生一次「火星衝日」,屆時,太陽、地球、火星位於一條直線上,在這一時間點實施火星探測,探測器飛行的路線最短,最省燃料。而距離當前時間最接近的「火星衝日」探測窗口便是2020年,因此中國的火星探測任務也瞄準這一窗口。
火星探測將一次性完成「繞落巡」的任務
葉培建透露,我們的第一次火星探測任務將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步走:
第一,我們要能夠對整個火星進行全球觀測;第二,要降落在火星;第三,火星車要開出來,在火星上巡視勘測。
「這當中有很多難點,如果做成,這將是全世界第一次在一次任務當中完成三個目標。這個工程實現是個很大的創新。」葉培建說。
為什麼要探測火星?
火星是太陽系中離地球較近的行星,自然環境與地球最為相似,自轉速度與地球幾乎相等,是人類開展行星探測的首選目標。
探索火星地質、氣候等變化成因,對探索地球的演變與生命起源有巨大參考價值,對保護地球的環境氣候穩定也有重大意義。
人類希望有朝一日在火星建立居住基地,最終向火星移民,把它變成人類的第二家園。
火星(資料圖)
探測火星有多難?
火星探測是中國第一次真正的行星探測,其難度不言而喻。至今,全球火星探測成功率大約為40%,火星因此有「太空飛行器墳場」之稱。
從最早一次失敗嘗試,即1960年10月10日蘇聯發射第一顆探測器「火星1A」號,一直到最近一次成功著陸,即2018年11月26日美國「洞察」著陸器,人類共執行過44次火星探測任務,包含56個探測器任務。其中19次任務成功,25次失敗。
火星距離地球遙遠,探測器要飛幾億千米才能到達,對發射、控制、通信等技術要求很高。
為了保證中國火星探測任務的萬無一失,葉培建重點關注探測器的降落傘問題。「明年的火星探測任務,我反反覆覆抓一件事情——降落傘。降落傘要是失敗了,我們將全盤失敗。」葉培建說。
2016年8月23日,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和火星車外觀設計構型首次公布。圖為演示效果圖。來源:新華網
各國爭相奮進登陸
火星是各大國爭相探測的新目標。在2020年,除了我國,還有3個任務待發射,將先後奔向火星。
美國「火星2020」計劃(Mars 2020)
發射時間:2020年7月17日
著陸時間:2021年2月18日
由NASA研製,是美國部署的第5個火星車,帶有首架星際探測直升機。此次任務致力於用最尖端的探測技術找到火星生命的最直接證據。作為現役火星車「好奇」的後繼者和升級版,Mars 2020進一步尋找火星生命跡象,探測火星地質、環境條件,存儲火星樣本,為未來樣本返回任務做準備。在後續任務中,會完成火星樣本返回,帶回收集的數十種樣本。
美國「火星2020」計劃(Mars 2020)火星車
歐俄火星探測計劃(ExoMars)
發射時間:2020年7月
著陸時間:2021年一季度
由ESA與俄羅斯航天局聯合研製,是雙方第2次合作探火;用於尋找過去和現在的火星生命跡象,確定火星水資源和地質狀況,評估未來載人火星任務的可行性與危害性,為未來火星樣本取回任務做準備。
歐俄火星探測計劃(ExoMars)
阿聯「希望」火星任務
發射時間:2020年7月
到達時間:2021年1月
「希望」火星任務是阿聯首個行星際、火星探測任務,在火星軌道運行;用於全面探測火星大氣,研究火星氣候變化,低空天氣變化,沙塵暴預報等,有望成為「第一顆真正的火星氣象衛星」;阿日聯合探火將是首次亞洲兩國開展行星際探索任務,為太空探索第二梯隊開啟更多可能性。
阿聯「希望」火星軌道器
另外,2022年~2024年也是火星探測熱度期。目前已公布的探測任務主要有2022年日本發射兆赫茲探險者、2024年印度發射「火星軌道飛行器」2、2024年日本發射探索火星衛星,以及美國SpaceX公司使用「星船+超重」火箭進行火星之旅——2022年首發貨運飛船,2024年首發載人飛船等。
在葉培建看來,到2020年前後,最遲再過一兩年,中國將步入航天強國行列,「屆時我們探測器去了火星,從月球採樣返回,我們北鬥衛星完成部署,中國有自己的空間站,這些將代表著我們國家進入航天強國行列」。
中國將於2020年首次發射火星探測器,
你期待嗎?
來源 | 央視新聞客戶端、中國航天、CCTV4、中國新聞網、@人民日報
編輯 | 卓佩儀
校對 | 居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