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意味著什麼

2020-08-23 趣味兒地球


人類科技的進步,給我們更多的帶來探測宇宙的機會。

就在今天,中國的&34;披著五星紅旗,正式踏上他的&34;。

7月23日,我國的&34;首次拜訪火星,它帶著&34;向太空出發,奔赴火星。這也是我國航天第369次執行任務。顯然,我國已經具備了非常成熟的航天經驗和技術。


其實,人類對火星的訪問,在多年前就已經付諸行動。據相關報導,截至7月23日,包括前蘇聯、美國在內,全球已有8個國家共向火星發射了47個探測器。

1、那麼,在眾多行星之中,我們為什麼要選擇登錄火星

火星與地球最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中,由內往外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53%,質量為地球的11%。火星乾旱,多巖石,比較寒冷,巖石、砂土和天空是紅色或粉紅色的,因此經常被稱作&34;。火星的附近還有兩個像&34;一樣的小衛星。


與地球相比,火星地質活動不是很活躍,地表有大量的隕石坑、火山與峽谷,包括太陽系最高的山:奧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峽谷:水手號峽谷。另一個獨特的地形特徵是:南方是古老、充滿隕石坑的高地,北方則是較年輕的平原。


2018年7月25日,科學家研究發現,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水湖(地下湖)。

另外,地球上平均溫度13.9 ºC,而火星上平均溫度是-62.8 ºC……

儘管如此,火星仍是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相似的一顆行星,也是最有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人類不斷探索火星,就是想在其中尋找更多生命起源的跡象,更希望有一天火星能成為人類生存的第二個家園。

2、目前為止登錄火星的國家

目前,全球發射火星探測器最多的國家是美國,有21個,美國最近一次是發射的名為&34;的探測器與2018年5月5日升空,歷時205天,,航行4.84億公裡,與同年11月27日凌晨3時54分著陸火星。

除了中國&34;,阿聯&34;火星探測器7月20日已經在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預計2021年阿聯成立50周年時進入火星軌道。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計劃7月30日向火星發射&34;火星探測器。

前蘇聯是最先開始對火星進行近距離研究,先後發射了18次火星探測器,唯有&34;成功登陸,但存活僅僅只20秒,其他均以失敗告終。


3、這些探測器運行的狀況

最早傳回火星照片的是1964年11月28日發射的美國&34;探測器,拍攝了21張照片,成為人類首個飛掠火星並傳回火星照片的探測器。不過,&34;的探測結果分析,也打破了人類對火星人的幻想,相比於地球,火星上沒有支持火星人生命存在的證據。之後的&34;發回75張照片,&34;發回126張照片。

2003.06.02 歐洲航天局發射火星快車, 2013.11.05 印度發射的&34;火星 軌道器,還有2016.03.14 歐洲航天局、俄羅斯發射的火星生物學:痕量氣體軌 道器+著陸驗證艙 目前都在正常工作

4、為何大家都趕在這段時間發射?

首先給大家科普一個天文現象(火星衝日),火星、地球、太陽排成一列,地球處在太陽與火星之間,這個時候地球和火星之間的距離最近。所以,這個時期去火星&34;,而且這樣的時間會持續1個月左右,錯過了這個機會,要等23.6個月以後才會再次出現。


那麼,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是在2016年1月11日正式得到批覆。2020年4月24日,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國家航天局命名為&34;,首次火星探測器被命名為&34;,7月23日,也就是今天正式發射成功。


自1970年4月24日以來,中國從首次成功發射&34;衛星,截至2020年7月22日中國航天一共發射368次,成功率已經超過90%。

中國正在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偉大的&34;。隨著&34;的成功發射,我們還會有更多的天問三號、天問四號飛向火星,甚至更遠的星球,為世界航天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關注我,更多宇宙方面的知識將會持續更新

相關焦點

  • 火星探測器在文昌發射升空,「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意味著什麼?
    7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基地,由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升空,這是中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落和巡視探測,可謂難度巨大,而這次「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對於人類來說,意義非凡。
  • 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發射,關於天問一號我們要知道這些
    2020年7月23日北京時間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天問一號」將在深空中飛行大約7個月的時間,2021年2月份左右到達火星。在前幾天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以及未來幾天發射的NASA「毅力號」火星探測器都會在明年的二月份會師火星。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剛剛,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開啟了我國對火星的首次探測之旅,中國的深空探索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北京時間 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火箭飛行約 2167 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 中國「天問一號」升空,中阿美火星探測器同期發射,中國落後了嗎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目前在太空爭奪戰中,已經由月球轉向了火星,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發射成功,那同時角逐火星的中國、美國以及阿聯,三個國家的火星探測器都有什麼不同之處呢?而在這個時間段內,中國的天問一號以及美國的毅力號、再加上阿聯的希望號,都將在這個時間段內完成發射,目前阿聯和中國已經完成了發射目標,美國的毅力號也將於本月30號完成發射任務。早在7月13號的時候,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就已經運抵文昌發射基地,為最終的發射做準備。
  • 中國: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首顆"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
    前蘇聯是最先開始對火星進行近距離研究,先後發射了18次火星探測器,唯有&34;成功登陸,但存活僅僅只20秒,其他均以失敗告終。目前,全球發射火星探測器最多的國家是美國,有21個,美國最近一次是發射的名為&34;的探測器與2018年5月5日升空,歷時205天,航行4.84億公裡,與同年11月27日凌晨3時54分著陸火星。除了中國&34;,阿聯&34;火星探測器7月20日已經在日本發射升空,預計在2021年2月份進入火星軌道。而美國航天局,計劃本月30日向火星再次發射&34;火星探測器。
  • 中國歷史性一天: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中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自2010年開始啟動,2018年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成立,十年的堅守換來了中國火星探測任務第一步成功邁出。 下面來看「天問一號」到底牛在哪?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全球主要科技強國又為何選擇今年密集發射火星探測器。
  • 中國歷史性一天!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此前,在這一窗口期已經公布了四大火星探測器的發射計劃,分別是中國天問一號、美國毅力號、阿聯希望號(由日本H-2A火箭發射),以及歐盟及俄羅斯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但由於種種原因,歐盟及俄羅斯的ExoMars 2020已經於三月中旬決定推遲到2022年發射,從2020的火星探測器發射小組「退群」了,不得不說,這已經是ExoMars計劃第六次推遲了。
  • 熱烈祝賀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來源:公眾號「思壯快訊」​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此次是我國完全自主實施的火星探測任務,標誌著我國行星探測的大幕正式拉開。此次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
  • 中國探火出發!長五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此前,長徵五號遙三火箭和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連續發射成功,標誌著長徵五號火箭關鍵技術瓶頸已經完全攻克,火箭各系統的正確性、協調性得到了充分驗證,火箭可靠性水平進一步提升。「此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意味著長徵五號火箭正式進入『服役』狀態。」長徵五號火箭總指揮王珏表示。這一次發射,除了要求火箭發射成功,載荷也要成功完成使命才能算任務成功。
  • 火星,央企來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國行星探測計劃「天問一號」任務)將在國際上首次通過一次發射,實現針對火星的「繞」「著」「巡」三合一壯舉。
  •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將挑戰「三步...
    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搭載著「天問一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順利開啟!2016 年 1 月 11 日,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立項,在 2020 年左右發射一顆火星探測器的想法埋下了種子。經三年努力,2019 年 10 月 11 日,中國火星探測器亮相。一個月後,中國火星探測任務也首次公開。2020 年 4 月 24 日,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趕在美國之前奔向火星
    今天中午12點40分,在海南文昌火箭發射中心,長徵五號順利點火併成功地將我國首個自主的火星探測器送進地火轉移軌道,目前火箭已經進入二級滑行階段,箭器分離後「天問一號」將朝著火星飛去,將在2021年2月份到達火星!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注意:若威鋒 App 端無法直接點開連結,請嘗試長按)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位於海南島東北部的文昌航天發射場迎來了歷史性時刻,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成功將執行我國首次火星任務的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預計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 7 個月後抵達火星附近。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繞、落、尋」一步到位
    中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自2010年開始啟動,2018年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成立,十年的堅守換來了中國火星探測任務第一步成功邁出。下面來看「天問一號」到底牛在哪?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全球主要科技強國又為何選擇今年密集發射火星探測器。
  •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將挑戰「三步走」,開啟中國航天新篇章
    北京時間 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搭載著「天問一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順利開啟!2016 年 1 月 11 日,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立項,在 2020 年左右發射一顆火星探測器的想法埋下了種子。經三年努力,2019 年 10 月 11 日,中國火星探測器亮相。一個月後,中國火星探測任務也首次公開。2020 年 4 月 24 日,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
  • 海南文昌: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海南文昌,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本次搭載的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自主探測火星,要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難度係數非常高。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火星你好,中國來了
    據央視新聞報導,剛剛,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天問之旅正式開啟。 其實從17世紀望遠鏡發明以來,人類對火星的探索就從未停止,在1840年就有了首張火星地圖;60年代,美蘇爭霸期間,就有12顆探測器被爭相送往火星,蘇聯在1971年首次將探測器落到火星表面。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火星終迎「中國來客」
    中新網文昌7月23日電(郭超凱 徐朋朋)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發射,但火星探索任務尚未成功
    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這是我國首次自主執行火星探測發射任務,並且也是長徵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地-火轉移軌道】發射。當然,除了中國的【天問一號】其他航天強國也沒有閒著。阿聯的首顆火星氣象衛星【希望號】在7月20號搭乘日本的運載火箭升空,而美國NASA的【毅力號】火星車也整裝待發,預計將在8月15日之前完成發射。
  • 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 預計明年2月抵達火星
    郭文彬 攝影中國網訊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成功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一次性實現繞、落、巡三個任務,將實現對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質成分、水冰、大氣、電離層、磁場等科學探測,從而建立起人類對火星更為全面的認知。 為什麼現在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