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測簡史3(前蘇聯成功率僅5.6%,美國、中國、印度呢)

2020-07-24 霧都之鷹

自1960年至今,人類向火星發射探測器46次。其中美國21次、前蘇聯18次、俄羅斯2次、俄羅斯與歐洲合作1次、歐洲1次、日本1次、印度1次、中國1次。

在人類所有的46次發射中,成功17次,失敗25次,其餘4次發射任務一半成功一半失敗(都是軌道器成功入軌,著陸器著陸失敗,按照2次成功計算成功率),總成功率為41.3%左右

火星探測簡史3(前蘇聯成功率僅5.6%,美國、中國、印度呢)

火星表面(圖片來自網絡)

那麼各個國家(或地區)的成功率是多少呢?到底那個國家成功率比較高呢?我們分別列舉如下:

中國1次(失敗)

中國目前發射火星探測器的任務只有1次:

  • 螢火一號

2011年11月9日螢火一號搭載福布斯-土壤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後一切順利,與運載火箭成功分離,但此後出現探測器的推進裝置沒有點火的問題,導致其變軌失敗。俄聯邦航天署表示這可能是由於保障程序出現代碼錯誤,或者定位系統出現技術故障導致的。2012年1月15日探測器殘骸墜落地球。

火星探測簡史3(前蘇聯成功率僅5.6%,美國、中國、印度呢)

螢火一號(圖片來自網絡)

日本1次(失敗)

日本目前只發射了1次:

  • 希望號(行星-B、Hope Mars probe)

1998年7月3日18時12分日本發射了希望號,但因操作失誤導致燃料不足,希望號於1999年10月到達火星時與它擦肩而過並沒能停留在預定的探測軌道,2003年12月9日項目結束。

火星探測簡史3(前蘇聯成功率僅5.6%,美國、中國、印度呢)

希望號(圖片來自網絡)

俄羅斯2次(全部失敗)

俄羅斯目前發射了2次,分別是:

  • 火星96(1996年11月16日)
  • 福布斯-土壤號火星探測器(2011年11月9日)

失敗原因:

火星96失敗原因可能是質子號運載火箭第四級在第二次點火工作過程中發生了故障或者接收了錯誤的指令,發射僅一天後就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

火星探測簡史3(前蘇聯成功率僅5.6%,美國、中國、印度呢)

火星96(圖片來自網絡)

福布斯-土壤號火星探測器於2011年11月9日發射升空後失敗,原因上文有,不再贅述。

火星探測簡史3(前蘇聯成功率僅5.6%,美國、中國、印度呢)

福布斯-土壤號火星探測器(圖片來自網絡)

歐洲1次(一半成功一半失敗)

歐洲目前只發射了1次:

  • 火星快車號(Mars Express)

火星快車號探測器包括兩個部份:火星快車號軌道飛行器與小獵犬2號登陸器。軌道飛行器於2003年12月25日入軌後運行正常,至今仍在運行;而小獵犬2號登陸器從火星快車上釋放出來後的第六天,正準備按計劃進入大氣層時失聯。

火星探測簡史3(前蘇聯成功率僅5.6%,美國、中國、印度呢)

火星快車號(圖片來自網絡)

歐洲與俄羅斯合作1次(一半成功 一半失敗)

歐洲與俄羅斯合作發射火星探測器1次:

  • 斯基亞帕雷利號探測器(英文名Schiaparelli,搭乘微量氣體軌道探測器ExoMars –TGO發射)

2016年3月14日歐洲與俄羅斯合作的斯基亞帕雷利號探測器在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2016年10月17日登錄器與軌道器分離。Schiaparelli登錄器下降過程中信號中斷失聯,微量氣體軌道探測器成功入軌。

火星探測簡史3(前蘇聯成功率僅5.6%,美國、中國、印度呢)

斯基亞帕雷利號探測器(圖片來自網絡)

印度1次(成功)

印度目前只發射了1次:

  • 曼加裡安號(Mangalyaan)

2013年11月5日曼加裡安號(Mangalyaan)探測器在印度斯裡赫裡戈達島Shriharikota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2014年9月24日上午,印度「曼加裡安」號火星車成功進入火星軌道,印度成為全球第4個成功進行火星探測的國家或組織。

火星探測簡史3(前蘇聯成功率僅5.6%,美國、中國、印度呢)

曼加裡安號(圖片來自網絡)

前蘇聯18次(半成功2次,失敗16次,成功率5.6%)

前蘇聯火星探測任務發射了18次,其中一半成功一半失敗的發射任務有2次,分別是:

  • 火星2號(1971年5月19日)
  • 火星3號(1971年5月28日)

火星2號與火星3號探測器是同一系列的探測器,都擁有一個軌道飛行器和著陸器,兩個探測器的軌道飛行器都先後成功入軌,但兩個探測器的著陸器在著陸過程中遭遇同一場沙塵暴而失聯。

火星探測簡史3(前蘇聯成功率僅5.6%,美國、中國、印度呢)

火星2號(圖片來自網絡)

火星探測簡史3(前蘇聯成功率僅5.6%,美國、中國、印度呢)

火星3號(圖片來自網絡)

其中發射失敗的任務有16次,分別是:

  • 火星1A號(Mars 1960A,1960年10月10日)
  • 火星1B號(Mars 1960B,1960年10月14日)
  • 火星1962A(衛星22號,1962年10月24日)
  • 火星1號(1962年11月1日)
  • 火星1962B(衛星24號,1962年11月4日)
  • 探測器2號(1964年11月30日)
  • 探測器3號(1965年07月18日)
  • 火星2A號(火星1969A,1969年)
  • 火星2B號(火星1969B,1969年4月2日)
  • 宇宙419號(1971年5月10日)
  • 火星4號(1973年7月21日)
  • 火星5號(1973年7月25日)
  • 火星6號(1973年8月5日)
  • 火星7號(1973年8月9日)
  • 火衛一1號 (弗伯斯1號、福波斯1號,1988年7月7日)
  • 火衛一2號 (弗伯斯2號、福波斯2號,1988年7月12日)

失敗原因有運載火箭原因(如:第三節火箭故障等)和飛船本身原因(如:導航設備的故障、通信中斷、部分太陽能板損毀、制動系統故障、降落裝置發生故障、著陸時遭遇沙塵暴等)。

美國21次(成功16次,失敗5次,成功率76.2%)

美國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的任務一共有16次,分別是:

  • 水手4號(Mariner 4,1964年11月28日)
  • 水手6號(Mariner 6,1969年2月24日)
  • 水手7號(Mariner 7,1969年3月27日)
  • 水手9號(Mariner 9,1971年5月30日)
  • 海盜1號(Viking 1,1975年8月20日)
  • 海盜2號(Viking 2,1975年9月9日)
  • 火星全球勘測者(Mars Global Surveyor, MGS,1996年11月7日)
  • 火星探路者(Mars Pathfinder, MPF,1996年12月4日)
  • 火星奧德賽號(Mars Odyssey,2001年4月7日)
  • 勇氣號火星漫遊車(Spirit,代號MER-A,2003年6月10日)
  • 機遇號火星探測車(Opportunity, 代號MER-B,2003年7月8日)
  • 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2005年8月12日)
  • 鳳凰號火星極地著陸探測器(Phoenix Mars Lander,2007年8月4日)
  • 好奇號(Curiosity,2011年11月26日)
  • 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探測器(MAVEN,2013年11月18日)
  • 洞察號(Mars InSight,2018年5月5日)
火星探測簡史3(前蘇聯成功率僅5.6%,美國、中國、印度呢)

好奇號(圖片來自網絡)

火星探測簡史3(前蘇聯成功率僅5.6%,美國、中國、印度呢)

洞察號(圖片來自網絡)

美國發射失敗的任務有5次,分別是:

  • 水手3號(Mariner 3,1964年11月5日)
  • 水手8號(Mariner 8,1971年5月9日)
  • 火星觀察者(Mars Observer,1992年9月25日)
  • 火星氣候探測器(Mars Climate Orbiter,1998年)
  • 火星極地著陸者(Mars Polar Lander,1999年1月3日)

失敗原因有運載火箭原因(如:發動機故障)和飛船本身原因(太陽能電池板不能展開、通信中斷等)。

綜上,世界各國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率分別是:美國76.2%,前蘇聯5.6%,印度100%,歐洲與俄羅斯合作50%,歐洲50%, 俄羅斯、日本和中國都是0

註:以上探測器僅列出中文名、英文名和發射時間等簡要信息,想了解探測器詳細信息的網友請閱讀《火星探測簡史1》。

相關焦點

  • 火星探測,前蘇聯18次發射失敗16次,美國如何呢
    作者·山南翁火星探測的歷史源於上世紀70年代,最初以前蘇聯、美國為主展開。特別是美蘇冷戰時期,前蘇聯開展了大量的火星探測器發射,但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絕大多數以失敗告終。1971年12月2日,前蘇聯發射的「火星3號」探測器成功著陸,但工作20秒後失去聯繫。1974年成功發射的「火星5號」拍攝第一張火星彩色照片。
  • 火星探測簡史5(揭秘「火星人臉」,探尋火星生命)
    電影《火星人玩轉地球》火星人形象(圖片來自網絡)為了進一步探究火星上是否存在智慧生命,自1960年起前蘇聯和美國開始向火星發射探測器,但前6次都失敗了。自此,人類火星探測的主要方向就是尋找火星微生物了。自水手4號發射成功以來,世界各國又向火星發射探測器39次,取得了一些成果(詳細信息請閱讀《火星探測簡史1》)。因為科技發展所限,目前發射的火星探測器都沒有安裝直接探測微生物的儀器,只能探測火星上是否存在適合生命存在的條件,重點探測火星上是否具備生命三要素。
  • 火星探測成功率僅有43%?看蘇聯那些年的悲壯便一目了然
    1965年7月18日,不在火星探測的時間窗口之內,但蘇聯還是發射了探測器3號升空,這顆探測器本來是用來探測火星的,可最終卻拿來探測月球,成為了唯一一顆不務正業的火星探測器。,雖然最終僅工作了20秒。5號發射了之後,趁著1973年的這個時間窗口還沒關閉,蘇聯又接連在8月5日,跟8月9日分別發射了火星6號跟火星7號這兩顆著落探測器。
  • 歷史成功率僅五成,火星探測「恐怖7分鐘」有多難?
    近期,全球迎來「探火季」,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如何「問天」?讓我們拭目以待。「登陸火星是一件極為困難的壯舉」,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曾這樣點評火星探測。目前,人類已對火星實施了44次探測任務,其中僅成功了24次。成功率僅五成的人類歷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公認的最大難點是「恐怖7分鐘」。
  • 火星探測簡史1(46顆火星探測器全家福,史上最全!)
    水手6號及7號均設計用來飛越火星赤道及南半球執行探測任務,在1969年8月5日水手6號及水手7號會合後共同傳回了143張火星近距離所拍攝的照片,更攝得55張之火星特寫影像,還提供有關火星的大氣相關數據。(2)美國所發射的「水手6號」和「水手7號」探測器是人類首次同時派兩艘飛船去探測火星。
  • 火星探測知多少:為什麼中國看不起印度的火星探測器
    2020年7月23日,中國發射了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問天一號」,又把世界人們的眼光聚焦到了火星上。40億年前,火星像極了現在的地球,溫暖的環境,有河流,有湖泊,甚至還有海洋。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做一下普及,對火星探測分為兩種,一種是在火星軌道探測,相當於放了一個衛星,印度的探測器就是這種;另一種就是降落火星表面並行走探測,後者更加複雜,中國剛剛發射的就是這種。
  • 人類探測火星的簡要歷史
    人類對火星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探測始於20世紀六十年代,很大的動力來自於六十年前的美蘇爭霸格局。 這兩個超級大國在技術不成熟的前提下依舊進行了大量空前規模的火星探測計劃!(早期有能力探測火星也就只有這兩個國家。) 首先,蘇聯於1960年10月10日向火星發射了人類史上第一個專為火星而發射的火星探測器,然而卻連地球軌道都沒到達就失敗了!
  • 火星探測簡史2(探測器史上的十個「第一」,還有核動力探測器)
    這些探測器產生了很多了「第一」,某些探測器的發射標誌著人類探測火星史上的突破性進展,本人選取了比較重要的十個「第一」,與大家分享。(1)人類發射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火星1A號(Mars 1960A)1960年10月10日14時27分49秒前蘇聯發射的火星1A號(Mars 1960A)探測器是人類發射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
  • 小豹的正經科普丨乘風破浪的火星探測史(下)
    這之後,美國的火星車起名都是用這種方式。(讓小朋友取名這個真的好棒~~我們也要學習起來呀!)0221世紀進入21世紀,加入火星探測的國家越來越多,火星車開始發揮作用。鳳凰號成功著陸後不久,其搭載的2.3米機械臂,便在火星表面挖開的大約5釐米深的表層土壤裡發現了水冰的升華現象。後續採樣也證實了水冰的存在,火星土壤樣品被加熱後探測到了水蒸汽。
  • 人類火星探測史:蘇聯最早啟動火星探測,但成了美國獨角戲
    因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並成功送入預定軌道。中國由此邁出了行星探測第一步。我國邁出了探索火星的偉大步伐,然而實際上我們依然是跟隨者。因為在航天領域,美國和前蘇聯依然是我們的前輩。
  • 火星探測之旅,美國一超獨霸,蘇聯功虧一簣,中國蓄勢待發
    2020年7月被稱為火星探測月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在本月下旬全球共有三枚火星探測器將要發射前往火星,包括了美國的「毅力」號,阿聯的「希望」號和中國的「天問一號」,其中美國的「毅力」號原本計劃在本月15號第一個發射,但由於運載火箭的問題導致一路推遲到本月底發射,阿聯的「希望」號則是由日本H-ⅡA型運載火箭承擔發射任務,暫定7月20日發射。
  • 人類歷史上火星探測任務大盤點
    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說,人類火星探測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到今年6月底,全球共實施了44次探火活動,其中美國21次,蘇俄19次,日本1次,歐洲2次,印度1次。「火星探測取得的成果最為豐富,特別是水的發現,極大地激發了人們在火星上尋找生命的熱情,成為近期國際深空探測的熱點。」龐之浩說。
  • 歷史上成功率僅43% 人類「探火」為何步步驚心
    距離人類首次登月已經過去了50多年,而火星依舊人跡未至。那麼火星探測與月球探測究竟有哪些區別呢?歷史上火星探測成功率僅43%火星是太陽系中距離地球較近、自然環境與地球最為類似的行星之一,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深空探測的熱點。從60年前,人類就開啟了對火星的探險之旅。
  • 中國要用4年走完美國60年的火星探測之路。回顧歷史,堪比一步天
    前蘇聯自1960年發射&34;過後累計發射18次,成功3次。由此可見,火星不愧是&34;。雖然前蘇聯成績不是很好,但卻是創造了歷史。火星2號之後,俄羅斯繼承前蘇聯遺志於1996年發射了火星96號探測器,但探測器進入地球軌道後未能成功點火,隨後便墜入廣袤的太平洋。相比前蘇聯,美國自1964年水手3號開始,共發射了14次,成功8次。
  • 歷史上成功率僅43% 人類「探火」為何步步驚心
    距離人類首次登月已經過去了50多年,而火星依舊人跡未至。那麼火星探測與月球探測究竟有哪些區別呢?歷史上火星探測成功率僅43%火星是太陽系中距離地球較近、自然環境與地球最為類似的行星之一,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深空探測的熱點。從60年前,人類就開啟了對火星的探險之旅。
  • 待來年中國將是第三個登陸火星的國家,第二個火星地面探測的國家
    全世界有能力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國家或地區有:美國、俄羅斯(蘇聯)、歐洲航天局(22個國家組成)、中國、日本和印度。有能力但不一定就代表一定成功,全世界近50次的火星探測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幾,當然絕大部分不成功率是俄羅斯貢獻的。
  • 人類探索火星60年,蘇聯就沒成功過,最成功的竟然是印度?
    1960年10月,蘇聯在四天之內接連發射二枚火星探測器——「火星1A」號和「火星1B」號,然而這兩枚火星探測的先行者卻連地球軌道都沒能到達,「火星1A」號發射之後第3級火箭點火失敗,僅飛至地面120千米高就報廢了,「火星1B」號的火箭引擎直接爆炸,空中落下的碎片甚至汙染了整個拜科努爾發射場。
  • 火星探測器成功率為什麼這麼低?因為被蘇聯的失敗嚴重拉低了
    1960年10月10日,前蘇聯向火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火星探測器:火星1A號。四天後的10月14日,前蘇聯又發射了第二枚火星探測器。但是,實際上這兩枚火星探測器全部失敗。1962年11月1日,蘇聯發射了「火星1號」探測器。
  • 為什麼印度航天很驕傲?花7000萬成功進軍火星,比中國還早一步
    目前來說,火星和月球是人類探索次數最多的天體,在月球上人類已經成功實現登陸,而火星登陸卻還一直沒有完成,相比月球,火星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深空探測的熱點,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人類一共實施了45次火星探測任務,不過成功率只有43%,其中以美國成功次數最多,而最慘的則是蘇聯,蘇聯的火星探測任務發射了18次,僅有兩次算是成功,之後俄羅斯還搭載著我國的螢火一號探測器又進行了一次,很不幸又失敗了。
  • 落後印度7年,中國才起航火星探測,印媒:小心中國航天超過印度
    就在今天7月23日中午12:41,我國長徵5號遙四火箭在海南文昌點火升空,開啟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1號的火星之旅。過去中國火星探測器到底難在哪截至目前,人類已對火星實施了44次探測任務,只成功了24次,蘇聯是第一個探測器登陸火星的國家,美國是第二個,此次中國若能成功,將成為第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