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來年中國將是第三個登陸火星的國家,第二個火星地面探測的國家

2020-11-22 閒山月

全世界有能力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國家或地區有:美國、俄羅斯(蘇聯)、歐洲航天局(22個國家組成)、中國、日本和印度。有能力但不一定就代表一定成功,全世界近50次的火星探測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幾,當然絕大部分不成功率是俄羅斯貢獻的。很尷尬的是俄羅斯20次發射都以失敗告終,反而幫歐航發射的「火星太空生物探測器」成功了。

2011年我國首次探索火星,搞了一個小衛星「螢火一號」,搭乘的是俄羅斯的順路車。但可惜的是俄羅斯再次發射失敗。

火星探測分為火星軌道探測和登陸火星探測。目前,成功進行過火星軌道探測的有美國、俄羅斯(蘇聯)、歐航局、印度,日本有發射火星探測器,但入軌失敗。

成功登陸過火星的就只有美國、俄羅斯(蘇聯)(俄羅斯只是成功登陸,但登陸後的瞬間就被颶風摧毀)。

阿聯自身沒有發射能力,藉助日本發射了探測器,是否成功還是未知,希望號如果能夠成功入軌,火星軌道將再增加一個國家的探測器。

我國此次發射的「問天一號」意義重大,因為這是我國真正的第一次探測火星,而且是直接就進行著陸探測。是否完全成功還要看明年,畢竟火星探測風險很大。但我國有後發優勢,技術積累雄厚,和蘇美的競爭性火星探測有著本質區別。一旦成功著陸,中國將是世界上第三個登陸火星的國家,第二個成功進行火星地面探測的國家、第四個在火星軌道擁有探測器的國家

相關焦點

  • 中國將於7月23日發射火星探測器,展開登陸火星探測
    據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消息,近期,由該院抓總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備受全球矚目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開展。按預定計劃,發射將於7月23日左右進行,2021年2月11日抵達火星,2月21日變軌進入停泊軌道,4月擇機登陸。
  • 厲害了我的國:中國有機會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探測火星的國家
    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任務中國成功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長徵5號運載火箭,旨在尋找火星上的生命,這是中國第一次獨立進行探測火星的任務,這不僅在爭取中方在太空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也在展現我們的技術實力與雄心。
  • 下個登陸火星的是誰?美國新探測器也將發射
    「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按照計劃,中國將在本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完成「環繞、著陸、巡視」三大任務。這麼重大的航天任務中,包含哪些重大技術看點,後續又有哪些不能錯過的關鍵節點呢?探測這個紅色星球的意義在哪裡,中國為什麼要探火呢?
  • 歷數全球各個國家探測火星歷史,火星,中國來了
    雖然這是一次點火行為,但是,卻包含著中國強大的航天技術,火星距離地球的最近距離為5500萬公裡,探測器需要飛行三個多月的時間,由於信號傳輸延遲的問題,在飛行器飛行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需要飛行器自己通過計算調整飛行參數,其中需要很多技術。我們全球各國探測火星的過程中,就能發覺探測火星的難度究竟有多大。
  • 如成功登陸火星,「天問一號」將讓中國穩坐世界航天第二把交椅
    目前,中國正在開展首次火星探測工程的研製工作。按照計劃,2020年中國將通過長徵五號發射火星探測器,並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探測器發射後,大約需要經過7個月左右的飛行抵達火星。上期我們講了踏上火星軌道的過程,需要經歷哪些艱難險阻。下一步,在人類未來實現登陸火星夢想的過程中,還有哪些問題等著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太空飛行器將在2021年抵達火星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太空飛行器將在2021年抵達火星。昨天,在國新辦舉行的首個「中國航天日」發布會上,工信部副部長、國防科工局局長、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透露,目前,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已經正式立項。  「我們做的是想一步實現繞火的探測和著陸的巡視,這相當有難度」,許達哲說,火星探測是空間科學界和航天界關注的一個重大方向,1月11日正式批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因為每一個窗口要26個月才能遇到,中國正在嚴密地制定工程計劃,爭取在2020年這個窗口發射探測和著陸巡視的火星探測器。
  • 火星探測迎來新高峰,近兩個月內三個國家將分別發送探測器至火星
    據《nature》雜誌2020年7月7日報導,中國、美國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將在接下來的一兩個月內全部啟動其火星探測計劃,分別將探測器送往火星,執行探測任務。註:火星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主要包括探索火星的生命活動信息,包括火星過去、現在是否存在生命,火星生命生存的條件和環境以及對生命起源和地外生命的探測。為人類是否可以移民火星做基礎性調研。計劃在2030年實現火星的採樣返回。本次任務,標誌著我國在空間探測領域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 天問一號將使中國坐上火星探測第二把交椅,但相比老美仍落後15年
    「天問一號」就要發射了,這個承載著14億人火星夢想的探測器,將一次實現「繞、落、巡」,如果成功的話,將使中國在火星探測領域一舉甩開其它競爭者,達到僅次於美國的水平,相當給力。但美國的水平畢竟還是相當高的,目前在火星表面還在運作的探測器就有兩個,而最新的「毅力號」也將在這個時間段發射,人馬君估計領先我國至少15年。
  • 全球7個國家或地區共計發射了47個火星探測器,都探測到了啥
    截止到2020年7月20號,加上剛剛發射成功的阿聯探測器希望號,全球共7個國家或地區向火星發射了47個探測器,成功18次,成功率不足40%,其中著陸任務17次,成功8次,成功率不足50%。相對於月球探測,火星探測成功率為什麼會這麼低?這麼低的成功率下,為什麼人類還對火星探測這麼感興趣呢?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的四大看點
    如果這一目標能夠在「天問一號」任務中順利實現,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二個獨立掌握火星著陸巡視探測技術的國家。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在人類火星探測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採用這種「一舉三得」的探火方式,起點高,效益高,但挑戰大。如果成功,我國深空探測能力和水平將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世界第3個在火星著陸的國家,第2個在火星巡視的國家。此外,環繞器對火星進行普查,火星車可以在著陸區火星表面詳查,這樣就可以一次性獲得更多成果。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的四大看點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起步雖晚,但起點高、跨越大,從立項伊始就明確提出在國際上首次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三大任務。如果這一目標能夠在「天問一號」任務中順利實現,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二個獨立掌握火星著陸巡視探測技術的國家。
  • 浩瀚宇宙,星辰大海,中國航天火星登陸是個起點,好奇號不再孤單
    2020年是火星探測的周期,全球有四大火星任務,中國也將在今年7月份發射火星探測器進軍火星。4月24日「中國航天日」的上午10時,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將公布。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拉開了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類的序幕。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它到底有多厲害?
    再過幾天中國的第一枚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就將踏上火星的徵程,它將開啟多個第一,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任務是第一次進入火星軌道就直接登陸火星,這是以往任何一個國家或者組織都沒有嘗試過的任務!「天問一號」如何登陸火星,它將經歷如何的過程,將展開怎樣的任務,且聽種花家一一道來!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它到底有多厲害?
    再過幾天中國的第一枚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就將踏上火星的徵程,它將開啟多個第一,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任務是第一次進入火星軌道就直接登陸火星,這是以往任何一個國家或者組織都沒有嘗試過的任務!「天問一號」如何登陸火星,它將經歷如何的過程,將展開怎樣的任務,且聽種花家一一道來!
  • 剛剛,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明年將登上火星
    剛剛,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正式踏上探索火星之旅。就在昨天下午,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對外發布了天問一號1∶1著陸平臺火星車模型。「天問一號」將承載我國第一個火星探測任務,著陸在火星表面完成巡視探測,獲取火星科學數據,一次性實現對火星「環繞、著陸、巡視」三大目標。由於我國之前並未發射過環繞火星的探測設備,這次任務將完成多個目標,這是其他國家之前都沒有嘗試過的,面臨的挑戰也是空前的。
  • 登陸火星 盛宴啟幕
    尤其是最近幾十年,航天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登陸火星」正成為世界各國爭相實現的深空探測目標。  為了探測火星,早在60年前,人類就開始發起各種火星探測任務。在各種類型的火星探測任務中,登陸火星無疑是其中難度最大的,代表了當今火星探測的最高水準。  按照計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在7月至8月擇機發射,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大任務。
  • 中國火星計劃來了!2020年左右發射第一顆火星探測衛星
    不久前,在首個「中國航天日」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透露,火星探測任務已經批准立項。據人民日報8月12日報導,我國預計在「十三五」規劃的末年,即2020年左右發射一顆火星探測衛星。中國的火星計劃終於來了!
  • 這位撫州人任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地面應用系統總設計師
    北京時間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劉建軍擔任火星探測任務地面應用系統總設計師。這是我國首次自主執行火星探測發射任務,也是長徵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飛行任務。
  • 火星探測這場馬拉松中國能跑第幾?
    2、第二個難度是著陸難火星的質量是月球的7倍多,根據萬有引力定律,火星的引力又比月球大得多,那麼探測器降落火星的時候受到的火星牽引力將更大,再加上火星有大氣層,而大氣層中又有風,不同高度的風又在向著不同的方向吹,所以探測器在降落火星的時候會遭遇很多不確定因素,唯有具備太空飛行器定點和安全回收的國家才有這個能力,比如中美俄三個載人航天技術比較成熟的國家
  • 火星上發生了什麼?中美歐印阿5個國家都要發射火星探測器
    2020年,對於中國航天來說是關鍵一年,今年我們不但要執行嫦娥5號任務,還將向火星發射中國探測器。 據專家介紹,這次發射任務將實現「一步到位」,一次發射三個火星探測器,包括火星軌道探測器,火星著陸器以及火星巡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