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發生了什麼?中美歐印阿5個國家都要發射火星探測器

2020-12-08 騰訊網

2020年,對於中國航天來說是關鍵一年,今年我們不但要執行嫦娥5號任務,還將向火星發射中國探測器。

據專家介紹,這次發射任務將實現「一步到位」,一次發射三個火星探測器,包括火星軌道探測器,火星著陸器以及火星巡測器。不但要對火星實行全面的遙感探測,還將在火星上首次執行登陸巡視等任務,堪稱中國航天的一大突破。

但是不只是中國,世界上還有許多國家和地區都計劃在2020年向火星發射探測器。

首先是美國。前段時間,美國NASA公布了一個名為火星2020號計劃,美國宇航局將在2020年向火星發射新的探測器,對火星上發現的可能宜居的地區進行重新探測。目前,美國NASA正在研究新的「火星2020」號火星車,它比「好奇者」號更加先進,未來還將從火星上採樣並返回。美國私人天空探索公司SpaceX也將向火星發射「紅龍」火星著陸器,為人類將來移居火星做基礎準備。

第二個是歐盟。歐盟也計劃將在2020年向火星發射ExoMars2020著陸器和漫遊器。早在2016年,歐盟就和俄羅斯航天局合作,發射了一顆名為「斯基亞帕雷利」的火星探測器,它將執行火星地表勘察和採樣任務,但卻無法返回。這次探測也為2020年即將進行的任務做了準備。

除了中國,美國和歐盟以外,還有兩個國家也要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他們就是阿聯的希望軌道飛行器,以及印度的火星軌道任務-2探測器。這是阿聯第一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是印度的第二次。

為什麼這麼多國家都在2020年扎堆探測火星呢?難道是火星上面發生了什麼事情?其實還真的有事,那就是火星終於抵達了地球發射探測器的「窗口期」。

雖然理論上,什麼時候發射火星探測器都可以,但是考慮到時間和經濟成本,要找到一條到火星上的最佳路線,並非是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而是所謂的「霍曼軌道」。這條軌道26個月才能出現一次,外切於地球公轉軌道,同時也內切於火星公轉軌道。

下一次「霍曼軌道」出現的時候,剛好是2020年的夏天,到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到這麼多的國家同時發射火星探測器了,想想還有點小激動。

相關焦點

  • 中美兩國即將發射火星探測器,太空競賽要開始了?來看看我國實力
    不少媒體注意到中美兩國發射火星探測器的時間點,並且將今年夏天比作是中美展開太空競賽的時機。那麼這兩架探測器會如期登上火星嗎?它們各自又有什麼看點呢?天問一號與毅力號,各有什麼看點?據了解美國即將執行的火星任務總共耗資達到24億美元,花如此多資金的目的就在於搜尋火星上現在或者過去的生命痕跡。為什麼都要選在今年的夏天?實際上規劃探測器從地球到火星的路線有多種,但鑑於人類目前的航天技術、項目成本以及時間成本,需要選擇一條綜合多種因素的最優路線。
  • 三個國家十天內都向火星發射探測器,是要開始爭火星了嗎?
    這個探測器也會在七個月後到達火星的環繞軌道,隨後收集火星上面的相關信息數據,對火星大氣進行科學研究。這也是中國第一次向火星發射探測器,這預示著中國人對火星的探測夢想更進了一步。而且&34;探測器還攜帶了&34;火星直升機,這是一款自主飛行的小型無人機。在火星寒冷的夜晚處於待機模式,計劃一個月內執行5次飛行探測任務。
  • 毅力號探測器發射!中美航天局長相互致賀,網友:火星路上有伴了
    而在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往太空。天問奔火,也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讓探測火星的科學大軍中有了中國航天的身影。此外,太空中目前還有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這是7月20日從日本升空。網友評論:這些去火星的道路上不再孤獨,大夥相互之間有伴了!
  • 10天內三國火星探測器升空,中美阿研究任務有何不同?
    記者 | 田思奇隨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7月30日發射「毅力號」火星車,今年夏天三個國家分別發射的探測器全部正式開啟火星之旅。受天體運行規律約束,發射火星探測器的最佳時間窗口每隔26個月才出現一次,且持續很短。此時發射,可以節省燃料,縮短抵達時間。這便是中美阿三國集中在過去十天內發射探測器的主要原因。作為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相似的行星,火星一直是人類太空探索的焦點。
  • 火星競賽不光中美、阿聯今年夏也要在日本發射火星探測器
    「希望號」火星探測器2020年夏季從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發射。升空後,火星探測器計劃飛行近5億公裡,2021年2月抵達火星軌道,正好在太空遙祝阿聯建國50周年。阿聯為此準備了六年。「希望號」是今年7月計劃發射的三個火星探測項目之一。美國和中國的火星表面探測器據悉都在最後準備階段。
  • 十天時間三個國家,發射了火星探測器,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今年有個大新聞,都是跟火星相關的,有連續三個國家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7月20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名字就叫著 HOPE,這個探測器將在7個月後到達火星。並開始收集火星上的成份,比如,大氣成份,氣候,溫度之類的,阿聯正式說他們準備在2017年就移民火星。
  • 10天時間三個國家,發射了火星探測器,背後原因是什麼?
    今年有個大新聞,都是跟火星相關的,有連續三個國家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 7月20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名字就叫著 HOPE,這個探測器將在7個月後到達火星。
  • 中美阿火星探測器此行各有何目的
    2020年中國、美國和阿聯都要發射各自的火星探測器。其中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已在7月20發射,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於7月23日成功發射,美國火星探測器「毅力號」將於7月30日發射。這三個探測器各有何功能?它們此行有何目的?阿聯火星探測器「希望號」淨重1500公斤、計劃在火星軌道執行4年期任務。
  • 為何美國和中國都在今年發射火星探測器,又上演「太空競賽」嗎?
    火星是距離我們地球最近的行星,也是人類最早「拜訪」的行星。它有很多方面都與地球相似。有專家認為,火星對我們認識地球的長期演化過程,是十分重要的,火星的現在就是地球的未來,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相關報告來看,火星存在生物的機率很大,表面也可能有大量冰凍水,儘管目前並未發現智慧生物,但仍然有大概率可以在火星上找到細菌、病毒等簡單生命體。
  • 中國發射的首個火星探測器,CNN這麼翻譯有點妙
    昨天中午,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中國的火星探測之旅,由此展開。去年我國成功登陸月球的探測車,以嫦娥奔月神話中的玉兔為名,這次火星探測器被命名為「天問」,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趕在美國之前奔向火星
    長徵五號發射CG「天問一號」是我國首個自主發射的火星探測任務,但不是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名字來源於屈原長詩《天問》,寓意中華民族追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本次發射載荷接近5噸,包括火星軌道器、火星著陸器及火星車。其中火星車高1.85米,重240千克,設計使用壽命3個火星月。
  • 我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印網友評論引爭議,嫉妒心有這麼強?
    隨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全球各國對中國也有了新的印象,印度卻不以為然,甚至公開表示本國火星探測已領先於中國。對此網友們表示,印度嫉妒心太強了,比美國都直接。其實,要說最先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確實是印度,早在7年前,印度就發射了第一個火星探測器曼加裡安號,第二年就完成了變軌任務,這也是全球首個完成直接變軌的國家。
  • 中美阿探火三國演義拉開帷幕,首顆火星氣象衛星開始4億公裡徵途
    推進裝置安裝在探測器底部,由6個120牛推進器控制探測器飛行速度,使用單元推進劑肼,同時利用8個5牛的反應控制系統推進器用於精確操縱。從最早一次失敗嘗試,1960年10月10日蘇聯發射第一顆探測器「火星1A」號,一直到上一次成功登陸火星,2018年11月26日洞察號著陸器,人類共執行過44次火星探測任務,包含57個探測器任務。其中19次任務成功,25次失敗,成功率只有43%。迄今為止成功登陸的探測器只有8個:海盜1和2號、探路者、勇氣號、機遇號、鳳凰號、好奇號、洞察號。
  • 全球7個國家或地區共計發射了47個火星探測器,都探測到了啥
    截止到2020年7月20號,加上剛剛發射成功的阿聯探測器希望號,全球共7個國家或地區向火星發射了47個探測器,成功18次,成功率不足40%,其中著陸任務17次,成功8次,成功率不足50%。相對於月球探測,火星探測成功率為什麼會這麼低?這麼低的成功率下,為什麼人類還對火星探測這麼感興趣呢?
  • 中美阿齊飛火星!為什麼是火星,它會成為第二個地球嗎?
    又到每26個月一次的火星發射季,中、美、阿聯齊發火星探測器。根據誰先到誰先開發的原則,迅速開展火星探測是未來開發利用火星資源的基礎。但為什麼是火星,它會成為第二個地球嗎?「天問一號」是中國首次獨立自主執行的火星探測任務,據國家航天局、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最新消息,「天問一號」目前已經抵達發射場。執行本次發射任務的是中國現役運力最強火箭——長徵五號。強大的推力可以讓它將探測器發射到足夠高的軌道,進而飛向火星。
  •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美媒:中美火星探索競賽打響,美憂心喪失領先地位
    本次搭載的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發射的探測器,要通過一次任務實現著陸,巡視以及火星環繞,雖說難度係數非常高,但幸運的是中國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可就在我國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升空的一個小時後,美國媒體卻報導出一則消息,聲稱中美火星探索競賽就此打響。美國媒體指出,在中國發射長徵五號火箭的前後數天內,美國也準備將太空飛行器運往火星。
  • 臺媒:中美歐俄探測火星競爭趨向白熱化
    參考消息網12月28日報導 臺媒稱,大陸國家航天局27日宣布,2020年將發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大陸專家指出,2020年左右的火星表面,將至少同時聚集中、美、歐、俄的4個火星探測器,火星探測競爭可能達到白熱化。
  • 我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印有4國標誌被質疑,謎團終於揭開了
    文昌發射中心又一次傳出好消息,隨著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我國也正式向行星探測邁出了第一步。當捷報發出後,眾多友好國家航天機構紛紛表達了祝賀。但是其中也傳出了一些不好的聲音,像一些西方媒體就表現得十分不淡定,好比吃不了葡萄卻說葡萄酸。
  • 毅力號探測器發射!中美航天局長相互致賀,網友:火星路上有伴了
    此外,太空中目前還有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這是7月20日從日本升空。網友評論:這些去火星的道路上不再孤獨,大夥相互之間有伴了!圖片: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器搭乘的Atlas V火箭發射升空。在中美阿等三國的火星探測器中,中美的探測器將著陸火星,而阿聯的探測器則是進行環火飛行。
  • 何時發射火星探測器?
    從地球出發的探測器只要沿著地球火星霍曼轉移軌道飛行,最終就能到達火星。但發射火星探測器的日期不能隨意選擇,要選在發射窗口。發射窗口為火星衝日前2-3個月。 什麼是火星衝日呢?先來了解火星的運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