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中國的火星探測之旅,由此展開。
去年我國成功登陸月球的探測車,以嫦娥奔月神話中的玉兔為名,這次火星探測器被命名為「天問」,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
在發射前一周(7月13日),中國火星探測項目團隊在國際科學期刊Nature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介紹了「天問一號」的許多細節,其中就包括了命名的由來。
China’s first Mars mission is named Tianwen-1. The name means 『questions to heaven』, taken from the name of a poem by Qu Yuan (about 340–278 BC), one of the greatest poets in ancient China.
中國的第一個火星探測任務名為「天問一號」,意思是「向天發問」,取自於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屈原(公元前340年-278年)的一首詩的名字。
《天問》是屈原的不朽名篇,包含了詩人對天地、自然和人世等很多事物現象的問題,所以科學家團隊將其直接翻譯成questions to heaven。
不過,CNN的報導中給出了另一種有意思的譯法:「Quest for Heavenly Truth」,探求上天真理。
quest作為動詞,意思是 to search for sth that is difficult to find,探索,探求。我們覺得,CNN這樣的譯法,似乎更能體現屈原追求真理、上下求索的精神,也更能反映出中國科學家們探索太空堅韌執著的毅力。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的消息,立刻吸引了許多國外媒體的注意,迅速登上了頭條,比如CNN報導的標題是這樣的:
Mars is the latest arena in the US-China rivalry, with both countries launching probes this month.
火星是中美競爭的最新舞臺,兩國都在本月發射探測器。
arena原意是舞臺、競技場,引申表示a field of activity, especially one where there is a lot of conflict or action,鬥爭場所,競爭舞臺,中文裡常說的「國際舞臺」,通常就譯成international arena.
probe在航天詞彙中,表示(不載人的)探測器,作為名詞,probe更常用的意思是a thorough and careful investigation of sth. ,對事物的詳盡調查。
原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也定於本月30日,發射名為「毅力號(Perseverance)」的火星探測車(rover)。中美的探測器都預計在2021年2月到達火星。
隨著前天美國政府魯莽地下令,要求中國關閉休斯頓領事館,中美之間的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
而兩國的航天部門,都「巧合」地選擇在這個時間點發射火星探測器,看起來一場太空競賽(space race)已經蓄勢待發。
那麼,在太空探索的火星探測領域,兩國目前各自的成績如何?
毫無疑問,作為最早開展火星研究的國家,美國仍然走在最前列。
如果「毅力號」成功的話,將成為NASA第四個登陸火星的探測車,此前於2012年登陸火星的探測車「好奇號」,至今還在工作。
不過,中國的火星探測雖然起步比美國晚,但如果這次探測任務成功,中國將快速迎頭趕上。
為什麼這麼說呢?
Tianwen-1 is going to orbit, land and release a rover all on the very first try, and coordinate observations with an orbiter.
天問1號將在第一次嘗試中就同時完成環繞、著陸和釋放探測器,並與軌道飛行器協調觀測。
也就是說,中國這次的火星探測,是個「三合一」任務,要一次完成「環繞、著落、巡視」三個探測任務。
By contrast, NASA sent multiple orbiters to Mars before ever attempting a landing.
相比之下,NASA在嘗試(探測器)著陸之前,曾向火星發射了多個軌道飛行器。
Pulling off the landing is a far more difficult task.
實現著陸是一個艱巨得多的任務。
pull off 是一個比較常用的動詞短語,表示做成某件難事。
所以中國研究團隊在發表的文章中表示:
No planetary missions have ever been implemented in this way. If successful, it would signify a major technical breakthrough.
這樣的行星任務前所未有。如果成功,將標誌著一個重大的技術突破。
不管中美之間如何在地球或火星較量,探索茫茫的宇宙始終是人類共同的追求。
非常期待「天問一號」能在明年二月順利著陸,給我們傳回火星表面的照片!
Mars mission 火星探測任務
probe 探測器,探索
rover 探測車
orbit 環繞軌道
orbiter 軌道飛行器
space race 太空競賽
arena 競爭舞臺
pull off 完成(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