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火星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探測始於20世紀六十年代,很大的動力來自於六十年前的美蘇爭霸格局。
這兩個超級大國在技術不成熟的前提下依舊進行了大量空前規模的火星探測計劃!(早期有能力探測火星也就只有這兩個國家。)
首先,蘇聯於1960年10月10日向火星發射了人類史上第一個專為火星而發射的火星探測器,然而卻連地球軌道都沒到達就失敗了!
接著發射的第二,第三顆也相繼失敗!到第四顆,蘇聯發射的「火星一號」探測器(蘇聯是成功或有點意義才給命名)成功進入火星軌道,但中途失去聯繫,第五顆依舊失敗!
美國方面也於1964年發射了「水手3號」和「水手4號」,「水手3號」失敗!「水手4號」是人類發射的第一個成功的火星探測器,傳回了大量照片和數據!
蘇聯同年發射第六顆火星探測器,失敗!
1969年,美國發射了「水手6號」和「水手7號」。這兩顆探測器還算成功,發回了大量照片及分析了火星大氣。
同年,蘇聯也發射了兩顆探測器,(第七和第八),失敗!
1971年,美國發射「水手8號」和「水手9號」,「水手8號」失敗,「水手9號」是第一個環繞火星軌道的人造衛星!
同樣是1971年,蘇聯接連發射了三顆火星探測器,只有第三顆探測器的著陸器成功著陸,並成為火星表面上第一個成功軟著陸的探測器!但工作二十秒後,便報廢!
1973年,屢屢受挫的蘇聯又發射了4顆探測器,得到了人類史上第一張火星的彩色圖片!
在蘇聯解體前,蘇聯於1988年發射了兩顆探測器,都失敗!
蘇聯的火星探測可謂極其坎坷,幾乎都是失敗,僅有的幾次成功,也最多算部分成功。相較而言,美國就幸運多了!
蘇聯解體後,「探火俱樂部」漸漸不再是美俄兩家的事,日本,中國,歐洲空間局,印度甚至阿聯都開始參與進來。
而探測火星的成功率也由於技術的提升,經驗的累積,火星的大量情報,而不斷上升!
美國接連發射了「火星觀察者」「奧德賽」等多顆探測器,其中包括了「勇氣號」「機遇號」「好奇號」三輛火星車,(「好奇號」至今還在火星上工作),今年將發射「毅力號」火星車,值得一提的是,這輛火星車還有個搭乘「夥伴」——「機智號」直升機,如果成功,將是首架火星直升機!
而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的「悲催」,大量發射失敗,其中還包括了日本的「希望號」,中國的「螢火一號」等探測器。(搭載俄羅斯火箭,由於俄方原因失敗)
2003年,歐洲空間局的「火星快車」發射升空,並取得了成功,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是俄羅斯與歐洲空間局合作的產物,今年,由於疫情和技術原因,他們的ExoMars—2020項目不得不推遲!
日本和阿聯合作的「希望號」(也叫「希望號」,但不是1998年日本的那個)發射成功!
印度的火星探測卻出人意料的順利,首顆火星探測器「曼加裡安」在美國的幫助下,成功進入火星軌道,成為了首個第一次發射火星探測器就成功的國家!
現在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發射成功,要實現「一步登火」,挑戰難度極大,讓我們拭目以待。
祝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之旅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