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中國在航天衛星領域,起步是相對較晚的,但是經過不斷努力,堅持不懈的研究以後,這些年來也算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讓國際社會都認可,中國在航天領域實現了自主研發,而且成功發射了數量較多的衛星,在建設月球國際空間站方面也取得了很大進展。
據媒體報導稱,在7月份,我國將首次進行火星探索任務,這是我國第一次探測火星,可以說是中國太空計劃邁出的歷史性一步。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人們就在不斷探索火星這個紅色星球,但是迄今為止,真正成功登陸火星的只有美國,如果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此次能取得成功,將把中國航天事業帶向一個新的高度。2018年年底我國的嫦娥四號讓我國成為了第一個登陸月球背面的國家,這一次我國將探測更加遠的火星,這無論是對於我國,還是全球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時刻。
在發展歷史上,美國、俄羅斯、歐洲、日本和印度進行過火星探測計劃,只有美俄兩國嘗試登陸過火星。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美俄兩國已經執行了18次登陸火星的任務,只有10次成功,其中9次是美國人完成的。前蘇聯雖然在上世紀70年代成功實現了一次著陸,但是探測器在20秒後就失去了通信,甚至沒來得及傳回一張完整的照片。2011年,我國和俄羅斯聯合進行了一次火星探測計劃,但由於俄羅斯探測器出現發動機故障,這次計劃以失敗告終。
而這次我國獨立進行的火星探測計劃,探測器是以嫦娥系列探測器為藍本,針對火星的特點進行了改造升級,如果這次探測計劃能夠取得成功,火星下將只有中美兩國的探測器工作。這一巨大成就將讓我國在火星探測方面,超越印度、歐洲航天局和俄羅斯,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前沿國家,也將為我國接下來開展的太空探測和探索,打開一片新的天地。
而這一次的火星探測任務之後,還有很多令全球驚嘆的計劃,中國空間站就是其中之一。根據計劃,2020年我國將實現火星探測計劃,而在2022年我國的中國空間站也將正式服役。這時一個全新的空間站,計劃在2年內進行12次發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後,我國將先後發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進行空間站基本構型的在軌組裝建造。
期間,規劃發射4艘神州載人飛船和4艘天舟貨運飛船,進行航天員乘組輪換和貨物補給,完成後,這個重達66噸的空間站將一次接待3名太空人的機組人員長達6個月,計劃為期10年,然後再脫離軌道,其中載人空間站命名為「天宮」,貨運飛船命名為「天舟」。
西方的國際空間站計劃將於2028年退役,但是因為國際空間站的故障頻發,很有可能在2024年就提前退役了!而屆時全球就只有中國空間站,對此結果美國和俄羅斯也沒有任何的辦法,只能申請加入中國空間站計劃,但是當年我國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時卻遭到了美國的拒絕,這一次美國也只能吃到閉門羹了!此次中國成功邁出的這一步,將是歷史性的一刻,就連法媒都直言:此次的美俄都不是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