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測火星究竟有多難?「天問一號」意味什麼?

2020-07-24 怪羅科普
探測火星究竟有多難?「天問一號」意味什麼?

外太空一直對人類有著強烈的吸引力,人類為探索外太空做出了種種的努力。為了踏上地球以外的星球,人類嘗試過很多的辦法,也為此做足了準備。前有各國爭相探索月球,而如今,火星也成為了人類情有獨鐘的一個星球。

但是探測火星並非是易事,自1960年來先後進行了44次火星探測活動,但是成功和部分成功的次數卻只有23次。

今年七月,是火星探測期到來的時期,世界各國紛紛選擇今年七月對火星進行探測,而我國則是在今年首次參與火星探測。

探測火星究竟有多難?「天問一號」意味什麼?

探測火星有多難

火星探測任務十分艱難,雖然很早以前就有國家對火星進行探測,但是直到現在真正完成對火星探測的國家或者組織也僅僅只有四個。

為何探測火星如此艱難,主要是有以下幾種因素,一是著陸火星難度十分大。

當飛行器進入火星的大氣層後,檢測和遙控的信號就已經十分弱了,從而導致會有通訊延時的影響,因為它的影響,所以探測器要自主的完成火星著陸的全過程。進入火星大氣層後探測器要經歷所謂的「恐怖7分鐘」,這對探測器來說更是一項巨大的考驗,探測器要擁有良好的防熱措施,以及降落傘、氣囊和緩衝火箭等在這個過程中都能按程序進行工作並且非常精確確,才能保證探測器可以順利達到火星。

探測火星究竟有多難?「天問一號」意味什麼?

二是地月距離遙遠,通信困難,信號弱。

火星雖然與地球是相鄰星球,但是兩者之間的距離並不小,由於環繞太陽的軌道半徑和周期的不同,使得火星與地球的距離時遠時近。最遠的距離更是長達4億公裡,即使是火星和地球最近的時候,它們也還是相隔了5600萬公裡。由於火星與地球的距離遙遠,所以探測器要飛幾億千米才能到達,這也對其發射、控制、通信等技術提出了很高要求。再加上每隔26個月才會出現火星的探測窗口,如果錯過了探測窗口,那將無法到達火星。

探測火星究竟有多難?「天問一號」意味什麼?

被稱為「袖珍地球」的火星讓人類對它充滿了嚮往

火星,作為人類繼月球後發現的又一塊「新大陸」,人們對他一直都充滿著嚮往。雖然火星探測之路十分坎坷,但這並不影響人們對他的嚮往。

火星是我們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相似的行星。火星曾經是一個像地球一樣溫暖潮溼的星球,那時火星的大氣層比今天的大氣層厚得多。這也引發了我們的思考,火星發生了什麼事——地球上可能會發生同樣的事情嗎?

火星也是人類在可預見的將來可以到達的太陽系中最科學有趣的位置。儘管在過去50多年的時間裡,機器人對火星的探索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和令人難以置信的發現,但大多數專家都認為,人類探索者可能需要確定火星上是否存在或仍然存在生命,並進行許多活動。這是單靠機器人是無法完成的其他科學研究。

探測火星究竟有多難?「天問一號」意味什麼?

震撼人心!【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2020年7月23日,中午12時41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這是中國歷史性的一刻,是我國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

天問一號探測任務的最大亮點有哪些?

本次【天問一號】本次進行火星檢測的探測器,主要由著陸巡視器(包括進入艙和火星車)與環繞器組成。不僅如此,還有我國自主研發的多種「黑科技」也被使用在了【天問一號】的火星探測器中,納米氣凝膠作為一種新型的保溫材料本次火星車使用它作為了熱控材料,它質量很輕,還具有很好的隔熱性能。

探測火星究竟有多難?「天問一號」意味什麼?

【天問一號】還具有著複雜的降落系統,火星探測車重量達到240公斤,幾乎是我們登月車——「玉兔號」的兩倍那麼重,也同樣具有更高的技術含量。

本次火星探測任務的最大亮點,就是通過一次發射來對整個火星進行全球觀測、成功著陸火星,以及火星車進行巡視勘測,也就是一次發射實現「巡著繞」,這也是在火星探測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突破。

探測火星究竟有多難?「天問一號」意味什麼?

【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具有重大的意義

【天問一號】探測火星是我國首次參與對火星的探測活動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不僅可以幫助我國增加對火星的認知,還拉開了我國深空檢測、太陽系行星探測的序幕,而且可以藉此促進和帶動我國航天領域的發展以及相關高科技技術的快速發展,「一舉三得」的探測方式更是中國的一項重大的技術突破。

我們對地球可能發生的情況的分析不能僅基於一個數據點—地球的數據點。必須了解其他行星的演化,尤其是像地球這樣的行星的演化,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加明智地照顧自己的家園。

探測火星,了解火星,不僅可以讓我們了解到更多的太空文化,更可以讓我們更加學會如何更好地照顧我們的地球母親。

相關焦點

  • 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火星探測到底有多難?
    首先,祝賀我國首個火星探測衛星由長徵五號火箭搭載並發射成功!從此我國深空探測將進入一個新的篇章。此次天問一號的發射是我國火星探測任務的第一步,主要是完成環繞火星探測、火星著陸以及巡視探測。第二步計劃完成探測器對火星的採樣,並返回地球,這個目標將定於2030年左右實現。火星作為地球的鄰居,人類探索火星究竟會有多難?
  • 火星探測有多難?揭秘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
    接下來,天問一號探測器將開啟7個月的漫漫徵途。目前,人類火星探測的成功率只有50%左右。在飛往火星的路上,無數挑戰正在等著我們。天問一號是否能順利抵達火星?我們期待,我們等待。7個月,這是一趟漫長又艱難的旅程。人類對火星的探測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目前已實施40餘次探測任務,但只成功20餘次,成功率只有50%左右。
  • 火星探測究竟有多難?難在哪?航天液氧煤油發動機專家:「天問一號...
    西安發布訊 火星,在很多科幻電影裡,一直是一種神奇的存在,那裡有長相怪異的外星人,有神秘的科研基地,甚至還有蘊含著某種特異能量的發光寶石。這些,無不表達著人類在現實生活中渴望了解火星、走近火星的強烈求知慾。
  • 「天問一號」探測火星有多難?西瓜視頻揭秘決定成敗的七分鐘
    天問一號是我國計劃在今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執行的火星探測任務的名稱,今後我國其他行星探測任務都將用天問系列來命名,長徵五號,也就是新一代運載火箭,將帶著火星探測器升空,預計明年2月抵達火星的引力勢場以內。今天我就來說說到火星探測到底有多難,難在哪裡。
  • 火星,中國來了:去火星究竟有多難?
    但是去火星究竟有多難?火星上有可能會發現什麼?今天就來說說...登陸火星到底難在哪裡?天問一號著陸器前端有一個整流罩,這是一個隔熱裝置,用於保護天問一號的著陸器,其使用的是航天級的耐熱材料製造,這方面我們不存在技術瓶頸。
  • 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的發射代表什麼
    我想很多小夥伴對此都是有疑惑的。有些讀者朋友看過小說《三體》,三體人為了生存來搶奪地球,以謀求三體人的生存空間,類似的電影小說有很多,這也從側面體現出人類對於來自宇宙深處的隱憂。大家也就自然猜到了,我們選擇火星作為研究對象,是因為它是太陽系行星中,各方面與地球最為接近的行星了。那麼2020年7月23日發射的「天問一號」探測器,究竟代表著什麼?
  • 火星探測究竟有多難?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屬於中國人的火星探測之旅。「儘管人類對火星嚮往已久,但火星探測並非易事。」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說,火星被稱為人類探測器的「墳場」。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程,「天問一號」發射
    剛剛,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啟程。隨著長徵五號遙四火箭點火升空,我國拉開了向更遙遠的深空探測的序幕。人民日報經濟社會微信公號記者為您帶來新鮮出爐的火星探測全解讀!
  • 火星探測究竟有多難?
    今天,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屬於中國人的火星探測之旅。「儘管人類對火星嚮往已久,但火星探測並非易事。」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說,火星被稱為人類探測器的「墳場」。幾十年來,火星探測成功率不到50%。「蘇聯在1960-1988年間進行了近20次探測任務,但沒有一次取得完全成功。
  • 「天問一號」這一趟火星之旅是為了什麼?這是中國深空探測的新起點
    「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天問一號」首開中國火星探測一次性完成「繞、著、巡」三大任務有多難?現代天文學崛起後,人類一直行進在通往火星的道路上。「天問一號」升空各國爭相「探火」是為了資源爭奪?專家:火星更具有探索價值,能幫助人類更了解地球可以說,7月是人類進行火星探測的「高光時刻」。包括「天問一號」在內,陸續有三艘太空飛行器計劃於7月底至8月初的發射窗口前往火星。
  • 「天問一號」這一趟火星之旅是為了什麼?這是中國深空探測的新起點
    「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天問一號」首開中國火星探測一次性完成「繞、著、巡」三大任務有多難?現代天文學崛起後,人類一直行進在通往火星的道路上。從1964年「水手4號」火星探測器發射,1965年回傳第一張火星表面照片開始,50多年時間裡,人類已先後開展了約50次火星探測。
  • 「天問一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是我國完全自主實施的火星探測任務標誌著我國行星探測的大幕正式拉開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 火星天氣是怎樣的?象博士說科普 ️氣溫火星表面平均氣溫-63℃。由於火星大氣層很薄,無法保留很多熱量,所以地表日夜溫差很大。氣壓火星大氣十分稀薄,平均地表氣壓在6百帕上下波動,不到地球大氣層的1%。但是,隨著季節的變化,火星氣壓變化幅度可達20%。風火星上每年都要刮一次讓人難以想像的特大風暴。
  • 我國天問一號的任務是什麼?為何火星登陸被稱為恐怖的7分鐘
    截至到國慶佳節,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運行超70天,也迎來了在太空中的第一個中秋節日,從7月23日,天問一號搭載著長徵五號火箭在文昌正式升空,根據9月20日的數據,探測器的飛行路程已經達到1.6億公裡,在離地球約1990萬千米的地方。
  • 中國火星探測首席科學家萬衛星逝世,天問一號發射,他卻看不到了
    天問,是在2020年4月24日中國航天日時,被正式選為整個中國行星探測計劃的總稱,這個龐大計劃的首個任務,就是前往火星的&34;在今年7月底發射。原本是個激動人心的時刻,但負責這整個計劃的中國火星探測首席科學家萬衛星,卻在2020年5月20日因身患重病溘然長逝。天問一號發射,付出無數心血的他再也看不到了。
  • 探測火星有多難?8分鐘減速2萬公裡!天問一號仍需面臨3次考驗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7月23日,中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也是第一顆地外行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順利切入了赫曼轉移軌道,完成了它火星徵程的第一步幸而中國有長徵五號強大的運力可以直送地火轉移軌道,無需讓探測器先在地球停泊軌道先加速一個月,否則這個時間會更長。在這7個月中,由於探測器距離地球越來越遠,通訊延遲也會越來越嚴重,大量細節姿態調整就必須依賴設計好的自動飛行程序了,這也是對天問一號的第一項挑戰。
  • 探測火星有多難?8分鐘減速2萬公裡!天問一號仍需面臨3次考驗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7月23日,中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也是第一顆地外行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順利切入了赫曼轉移軌道,完成了它火星徵程的第一步。幸而中國有長徵五號強大的運力可以直送地火轉移軌道,無需讓探測器先地球停泊軌道先加速一個月,否則這個時間會更長。在這7個月中,由於探測器距離地球越來越遠,通訊延遲也會越來越嚴重,大量細節姿態調整就必須依賴設計好的自動飛行程序了,這也是對天問一號的第一項挑戰。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
    天問一號大家都聽說了吧,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喜歡歡迎點讚2020年7月23日下午,我國首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從海南文昌發射場,搭乘長徵五號遙四火箭順利發射升空,奔赴火星。先給介紹一下啊,這個登錄火星要幹啥,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天問一號的目標第一步:繞我們先在火星上空看看有啥
  • 外媒:中國首次執行的火星探測「天問一號」,意味著什麼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按計劃即將發射,德國媒體7月4日刊文解析,中國首次火星任務「天問一號」,背後一些重要信息你了解多少?」火星探測任務的目標是環繞並探測火星。「天問一號」這個名稱因何而來?何時發射?在哪裡發射?德國之聲7月4日指出,中國2020年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將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天問一號」預定於2020年7月至8月間擇機發射,2021年2月開始執行火星探測任務。
  • 你知道「天問一號」有多難嗎?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臥薪嘗膽9年,我國在「天問一號」的建設上直接大膽設立一次性完成3大任務的目標。要知道,人類探測火星分為探測器掠飛探測、繞、落、巡、採樣返回、載人登火6個階段,而本次作為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不僅直接跳過掠飛探測這第一階段,還計劃通過一次發射就實現繞、落、巡三大任務,如此挑戰,在世界航天史上屬首次。所以什麼是繞、落、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