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火星探測首席科學家萬衛星逝世,天問一號發射,他卻看不到了

2020-09-05 扒啦啦娛樂

天問,是在2020年4月24日中國航天日時,被正式選為整個中國行星探測計劃的總稱,這個龐大計劃的首個任務,就是前往火星的&34;在今年7月底發射。原本是個激動人心的時刻,但負責這整個計劃的中國火星探測首席科學家萬衛星,卻在2020年5月20日因身患重病溘然長逝。天問一號發射,付出無數心血的他再也看不到了。

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偉大的科學家,關於萬衛星院士的人生經歷和偉大貢獻,能從團中央《中華兒女》報刊社2013年9月對萬老的採訪文章中摘取一部分:

&34;百千萬人才工程&34;電離層和高層大氣&34;全世界最大的電離層組&34;

那麼,為什麼萬院士會成為火星探測任務的首席科學家?

探索宇宙,人類到現在還處於蹣跚學步的階段,搖搖晃晃的試圖從地球搖籃翻過去,我們期待未來能夠熟練地走路『奔跑、跨越,甚至能在宇宙中飆車,那麼不斷的練習是必須的。大家都知道,從地球到火星,光是變軌到火星都要變軌數次,這個期間就可能會有很多問題,所以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具體有多難,可以打開西瓜視頻,搜索&34;發布的視頻《天問一號如何降落在火星表面?&34;直接決定成敗》,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某些方面,萬衛星院士本身的知識層面已經是中國頂尖,在加上他的團體在高層大氣方面的研究經驗,毫無疑問沒有人比他們更專業。萬老作為領頭羊,不僅能儘量保證這次發射天問的成功概率之外,也能把在火星的研究成果最大化,同時這也是全人類最想要的。

2020年7月23日12時,&34;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34;探測器,點火升空,發射成功!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可是這一幕,萬院士卻看不到了。

萬院士逝世時年僅62歲,作為院士來說,算是正值壯年,正是發揮自己能力的巔峰時期,尤其是在天問一號即將發射的關鍵時刻,實在有點可惜。

雖然萬老已經去世,但是他傳承下來的探索和研究精神,值得我們去繼承,而且要相信他的團隊能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倒了一個,還有千千萬萬個科研工作者補上。除了對萬老表示惋惜之外,我們要更加關注天問系列的任務,畢竟探索火星是造福全人類的項目,更是中華民族千年來的夢想。

文末,萬院士千古

相關焦點

  • 中國火星探測計劃首席科學家萬衛星逝世
    我國著名空間科學與行星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國火星探測計劃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萬衛星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5月20日21時3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2歲。
  • 追風·頌 | 火星院士萬衛星——巨星隕落在「天問」升空之前
    他62歲的生命,定格在「天問一號」升空之前,定格在中國第一次奔向火星的前夕。萬衛星為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作出了開拓性貢獻,然而命運弄人,他最終未能親眼見證「天問一號」的發射。深空探測承載著人類對宇宙的好奇,以及尋求判據的希望,火星作為地球的孿生兄弟,一直是人們心中的應許之地,藏有太多科學的秘密,也是萬衛星一生的追求所在。2016年,中國正式批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立項。萬衛星作為中國火星探測計劃首席科學家主導該次任務,萬衛星挽起袖子,打算將畢生所學悉數貢獻。
  • 「緬懷」萬衛星院士的「天問」
    據中國科學院官方微博5月21日消息,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首席科學家,萬衛星,因病於2020年5月20日晚在北京逝世,享年62歲。先從一篇團中央《中華兒女》報刊社2013年9月對萬衛星院士的採訪文章說起,這篇文章的題目叫做《天問-空間物理學家萬衛星院士人生探訪》。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這一刻,我們更加懷念他
    7月23日12點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類的共同夢想。
  • 他為火星探測奉獻了一生卻無人知曉,中華兒女都該銘記他
    7月23日,我國將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中國首次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帶著14億中華兒女的期盼,駛向火星,駛向宇宙。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首席科學家萬衛星。5月20日,為中國的空間探測,為中國的火星探測奉獻了一生的萬衛星,在火星探測器上天的2個月前,帶著遺憾與世長辭,年僅62歲。
  • 中國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能在火星上做什麼
    在火星探測任務發射前幾天,一篇新的論文稱,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可能會嘗試在火星東北部的某個地點著陸。這篇論文於上周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由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小組成員撰寫。「天問一號」火星探測計劃的目標是將一個軌道飛行器和一架著陸器/火星車送往火星。
  • 面壁十年圖破壁,「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探火之旅比你想像的更難
    沒能看見「天問一號」升空的首席科學家2016年,中國重啟火星探測任務計劃,背負這項國家重大使命和任務的「主帥」名叫萬衛星。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也是中國這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首席科學家。」火星探測任務要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大任務,然而,就在發射前兩個月,萬衛星已經因病在北京遺憾離世了,年僅62歲。
  • 《Nature Astronomy》刊發兩篇文章紀念萬衛星院士
    《Nature Astronomy》刊發兩篇文章紀念萬衛星院士我國首次火星探測計劃「天問一號」首席科學家萬衛星院士逝世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及社會各界紛紛表達了悼念和關注一篇文章題為China's first mission to Mars,介紹了「天問一號」的科學研究計劃概況。由「天問一號」有效載荷總指揮、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王赤院士(通訊作者)和「天問一號」工程副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臺長李春來研究員等共同撰寫,萬衛星院士為第一作者。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注意:若威鋒 App 端無法直接點開連結,請嘗試長按)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位於海南島東北部的文昌航天發射場迎來了歷史性時刻,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成功將執行我國首次火星任務的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預計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 7 個月後抵達火星附近。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之旅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北京時間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據中國官媒新華社消息,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將託舉「天問一號接下來,「天問一號」將經過地火轉移段、火星捕獲段、離軌著陸段、中繼通信段及科學探測段,飛行超過4億千米,預計2020年2月份最終抵達火星並開展科學探測任務。
  • 發射成功!中國「天問一號」將對火星進行全球探測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許,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成功。人類已經進行了47次火星探測,探測火星要比月球難多了。作為中國首次獨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如何對火星進行全球探測?
  • 中國探火出發!長五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10分鐘窄窗口,預裝42條發射軌道在世界各國首次探測火星的太空飛行器中,「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以5噸的體重位列第一,比「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重了一噸多,是目前我國發射的重量最重的深空探測太空飛行器。
  • 你所不知道的「火星院士」萬衛星
    6月1日,我國將在7至8月執行首次火星探測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當人們為此歡欣鼓舞時,這項重大任務的「主帥」卻已不在人世。5月20日,中科院院士、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首席科學家萬衛星在京病逝,享年62歲……5月20日晚上,一場暴雨毫無徵兆地傾盆而下。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剛剛,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開啟了我國對火星的首次探測之旅,中國的深空探索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北京時間 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火箭飛行約 2167 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邁出我國火星探測第一步
    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左右,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中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成功。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左右,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中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目標宏大
    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此次發射任務也成為中國航天走向深空的重要裡程碑。從早前公布的消息來看,世界範圍內有4個火星專案計劃正在開發和製造的最後階段,擬在2020年發射前往火星。這其中包括歐洲空間局和俄羅斯的ExoMarsRosalind Franklin rover、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2020探測車任務、中國的天問一號發射任務、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Hope Mars Mission。
  • 探索火星前夕,巨星隕落了
    北鬥剛剛組網成功,「天問一號」已就位。「天問一號」是我國太陽系行星探測的開端。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7月20日至7月25日擇機實施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
  • 火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火星探測承載了中國無數天文工作者的夢想,一代一代的航天人為之努力奮鬥,終於在今天邁出了第一步。23日12時41分,地點是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裝載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這是歷史性的一刻,也是我國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的第一步!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中國這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美國媒體卻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奧媒:中國開啟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
    【歐洲時報奧地利版羅德維、李靜編譯報導】據《奧地利國家電視臺》發表的一篇題為《中國首次進入紅色星球》的文章稱,繼歐洲、美國、印度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之後,中國現在也開始進軍火星。隨著「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中國正式開啟了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於2021年2月成功抵達火星軌道。
  • 致敬先賢|趙九章與萬衛星,兩代九三人的空間物理夢
    九三學社社員趙九章與萬衛星,一位是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的總設計師,一位是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的首席科學家。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一曲《東方紅》響徹寰宇,向世界宣告中國航天史新紀元開啟。可惜,趙九章未能等到這一刻。他已於一年半前去世。歷史不會將他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