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火星探測計劃首席科學家萬衛星逝世

2020-12-06 央視網新聞

我國著名空間科學與行星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國火星探測計劃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萬衛星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5月20日21時3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2歲。

作為我國行星物理學奠基人,他擔任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首席科學家,對中國行星科學發展做出了開拓性貢獻。即使病重期間,萬衛星先生仍堅持工作,他還十分重視科普工作,曾表示,弘揚科學精神是比傳播科學知識更重要的事。

(央視記者帥俊全)

相關焦點

  • 中國火星探測首席科學家萬衛星逝世,天問一號發射,他卻看不到了
    天問,是在2020年4月24日中國航天日時,被正式選為整個中國行星探測計劃的總稱,這個龐大計劃的首個任務,就是前往火星的&34;在今年7月底發射。原本是個激動人心的時刻,但負責這整個計劃的中國火星探測首席科學家萬衛星,卻在2020年5月20日因身患重病溘然長逝。天問一號發射,付出無數心血的他再也看不到了。
  • 追風·頌 | 火星院士萬衛星——巨星隕落在「天問」升空之前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兩個月前的5月20日晚,中國火星探測計劃首席科學家他62歲的生命,定格在「天問一號」升空之前,定格在中國第一次奔向火星的前夕。萬衛星為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作出了開拓性貢獻,然而命運弄人,他最終未能親眼見證「天問一號」的發射。
  • 他為火星探測奉獻了一生卻無人知曉,中華兒女都該銘記他
    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首席科學家萬衛星。5月20日,為中國的空間探測,為中國的火星探測奉獻了一生的萬衛星,在火星探測器上天的2個月前,帶著遺憾與世長辭,年僅62歲。,他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首席科學家。
  • 「緬懷」萬衛星院士的「天問」
    據中國科學院官方微博5月21日消息,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首席科學家,萬衛星,因病於2020年5月20日晚在北京逝世,享年62歲。先從一篇團中央《中華兒女》報刊社2013年9月對萬衛星院士的採訪文章說起,這篇文章的題目叫做《天問-空間物理學家萬衛星院士人生探訪》。
  • 《Nature Astronomy》刊發兩篇文章紀念萬衛星院士
    《Nature Astronomy》刊發兩篇文章紀念萬衛星院士我國首次火星探測計劃「天問一號」首席科學家萬衛星院士逝世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及社會各界紛紛表達了悼念和關注一篇文章題為China's first mission to Mars,介紹了「天問一號」的科學研究計劃概況。由「天問一號」有效載荷總指揮、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王赤院士(通訊作者)和「天問一號」工程副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臺長李春來研究員等共同撰寫,萬衛星院士為第一作者。
  • 你所不知道的「火星院士」萬衛星
    6月1日,我國將在7至8月執行首次火星探測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當人們為此歡欣鼓舞時,這項重大任務的「主帥」卻已不在人世。5月20日,中科院院士、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首席科學家萬衛星在京病逝,享年62歲……5月20日晚上,一場暴雨毫無徵兆地傾盆而下。
  •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萬衛星昨晚病逝 享年62歲
    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萬衛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5月20日晚在北京去世。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秘書處對萬衛星代表的去世表示哀悼。此前報導中國科學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聲」21日發訃告說,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萬衛星,因病於2020年5月20日晚在北京逝世,享年62歲。
  • 萬衛星院士:從深空探測大國邁向行星科學強國
    以下文章來源於中國科學院院刊 ,作者萬衛星 等 中國科學院院刊國家科學思想庫核心媒體編者按我國著名空間科學與行星物理學家、中國火星探測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國科大博士導師
  • 致敬先賢|趙九章與萬衛星,兩代九三人的空間物理夢
    九三學社社員趙九章與萬衛星,一位是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的總設計師,一位是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的首席科學家。2020年7月23日,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就在發射前幾個月,火星探測計劃的「主帥」已不在人世。
  • 探索火星前夕,巨星隕落了
    「天問一號」是我國太陽系行星探測的開端。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7月20日至7月25日擇機實施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
  • 他們倒下了,卻讓中國站起來了!紀念2020離開我們的國家脊梁
    中國火星探測首席科學家萬衛星>當我國航空航天把目標鎖定火星的時候,中國科學院院士萬衛星掛帥出徵,扛起了星辰大海的中國夢。當他規劃好我國火星探測10年的偉大藍圖,進行全面科研攻堅的時候,卻突然天降噩耗。2017年,日益消瘦的他被查出腫瘤晚期,命運給他開了個玩笑,也給我國火星探測計劃開了個玩笑。但他卻拖著病體,帶領著團隊繼續攻堅,直到2020年1月做完最後一次學術報告後,不得不住院。4月,他在病床上等到了我國火星探測器的名字「天問一號」。
  • 美國的歡呼 和中國巨星的沉默
    中國的航空路線和美國路線是有所不同,因此難以用別的路線標準,去衡量中國的路線發展狀況。但是,真正讓人感到困惑的,不是技術的差別,而是對科學的態度。中國巨星的沉默同是本月,5月21日,中國科學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聲」21日發訃告,中國首次火星探測首席科學家萬衛星逝世 享年62歲。
  • 中國成功發射大型火箭,火星計劃正式拉開序幕
    肩負著中國首個登陸火星使命的大型運載火箭抵達發射臺,已經於周四發射。此次的火星登陸計劃是一個極有野心的嘗試,它將在火星的軌道上放置一個軌道航行器,並在地面放置一個機器探測器。近年來,中國向月球發射了兩個探測器,其中包括第一個能夠探索月球背面的探測器。中國的下一個月球探測任務——嫦娥五號,將於本年末發射,其任務是攜帶月球的樣本歸航。中國於2016年啟動l火星探測計劃的開發。
  • 中國火星探測計劃歷程
    中國探月成功後,啟動了探索火星的計劃。2016年1月11日,中國正式批覆火星探測任務;2020年4月24日,首顆探測衛星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依次編號;2020年7月6日,百度APP與中國火星探測公司推出「追蹤火星計劃」;2020年7月23日,也就是今天12時41分,
  • 中國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能在火星上做什麼
    在火星探測任務發射前幾天,一篇新的論文稱,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可能會嘗試在火星東北部的某個地點著陸。這篇論文於上周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由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小組成員撰寫。「天問一號」火星探測計劃的目標是將一個軌道飛行器和一架著陸器/火星車送往火星。
  • 飛向火星,中國這樣的方式前所未有!美國人:中國人表現相對克制
    中國是探測火星的後來者,亞洲另外一個大國印度在2013年就成功地發射了一個火星探測器,為什麼中國的火星任務更讓全球廣泛關注?毫無疑問,過去數十年,中國在探索太空的發展讓人矚目,載人航天、北鬥導航、史無前例的探測器登陸月背,以及這一次前所未有的方式探測火星,都讓更多的航天科學家為之驚嘆。
  • 天問一號-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
    &34;是中國正在計劃進行中的一項火星探測任務,是隸屬於中國火星探測計劃中的一部分。,我國航天局重新制定了我國自己的行星探測任務(PEC),並於2016年1月11日正式立項,而其中的一部分就是火星探測計劃。
  • 中國2020年探火星 太空探測概念股有哪些?
    科技改變世界,人類對外太空的探索一直沒有停止,相反還有新的太空探測計劃。在2019年軟體定義衛星高峰論壇上,中國2020年探火星計劃引起業內高度關注,那太空探測概念股有哪些?一起來看看詳細內容吧。外太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在報告中透露:中國將於2020年探測火星。
  • 登錄火星,了解火星探測歷史及我們的行星探測計劃
    作者·山南翁火星探測起始於上世紀70年代,以發射火星探測器為主要途徑。前蘇聯、美國曾是開展火星探測的「主力國家」。進入本世紀我國的空間技術取得突破發展,我國的火星及行星探測計劃開始實施。我國的火星探測及行星探測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