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舟一
2020年,中國在許多領域上有了歷史性的突破。在2020年的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這是我國第一次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國內外華人聽聞此,不禁熱血沸騰。
眾所周知,自中國成立以來,美國一向是世界上眾多領域的榜首,其政治經濟軍事實力讓當時的眾多國家望塵莫及。但是在今年我國在火星探測方面卻首次趕超了美國。天問一號是人類迄今為止是最大噸位的火星飛船,中國邁出了這一步,是一個裡程碑的進步,在「繞、落、尋」的方面,一下子趕超美國,讓人尤為自豪。
目前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擁有在外星球探測的機器,一個是美國,一個是中國。 10年來的漫漫求知路,數百年的上下求索,終於在今天能夠給中國足以問鼎世界的勇氣,讓中國能夠站在世界發展的前沿說話。這是中華民族求知探索精神最直接的表現。
也許很多人還不了解天問一號的意義,也不知道天問一號到底特殊在哪裡。天問之名源於我國的詩人屈原之詩集名《天問》。天問一號是我國第一個行星探測器,也是我國首次進行火星探測的儀器平臺,也就是我國在外空宇宙探索大邁步的一個裡程碑。
太空探索對於人們來說,代表了未來代表對未知的求索和追尋。明朝的萬戶將自己綁在一把有四十七個自製炮仗的椅子上,為了保證平穩著陸他的雙手舉著大風箏,想飛上天空一探究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已經可以名列世界航天大國的前沿。從人造衛星到北鬥導航,從運載火箭到載人航天,中國航天事業的成就已經舉世矚目。
而每一階段都有自己的任務,天問一號不僅代表著中國歷史性的進步,同樣也意味著中國將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將面臨著更多未知的挑戰和更加艱難的困境。當然,無論是如何困難的一件事情,我們相信隨著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會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解到那個神秘的宇宙太空。
天問一號的發射,既是中國領先美國的代表,也是中國實力進步的強有力證據。無論成敗與否,此次向前的邁步,都是值得紀念和慶祝的。我們也希望中國能在火星的探索過程中,找到屬於人類發展最真切的答案,也為我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未來製造更有意義的機遇。
免責聲明:本文由花椒看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