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順利升空 未按計劃變軌

2021-01-13 快科技

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同俄羅斯「福布斯-土壤」探測器於北京時間9日4時16分在位於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搭乘俄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據俄羅斯聯邦航天署發布的消息,將「螢火一號」和「福布斯-土壤」送入太空的是俄羅斯「天頂-2SB」運載火箭。升空後,「福布斯-土壤」探測器上的主發動機將開始工作,並通過3次點火將兩個探測器送入環火星軌道,全部飛行過程將歷時300天左右。

由中國自主研發的「螢火一號」探測器長、寬各約75釐米,高60釐米。兩側太陽帆板展開近8米,質量約115公斤,設計壽命2年。探測器上攜帶等離子體探測包、光學成像儀、磁通門磁強儀、掩星探測接收機等4類有效載荷。它將對火星進行為期一年的在軌探測,其任務包括探測火星及其空間環境、揭示類行星空間演化特徵等。

航天專家認為,儘管其他國家已向火星發射過約20個探測器,然而尋找水和生命痕跡及探究火星表面物理化學特性是這些太空飛行器的探測重點。與之不同的是,「螢火一號」將重點探測火星高層大氣和電離層等空間環境。這不但對揭示火星演化史十分重要,而且還為中國下一步進行深空探測打下基礎。

據俄航天署公布的消息,總質量達13.5噸的俄「福布斯-土壤」探測器將環繞火星軌道飛行數月,並進行一系列探測。隨後,其著陸艙將在火衛一上選擇適合地點並著陸。著陸艙上的兩個機械臂將在火衛一表面收集質量約200克的土壤並將其放置於返回艙內。隨後,「福布斯-土壤」的返回艙將帶著這些樣品離開火衛一,並用10至11個月的時間重返地球。而探測器上的其他星載儀器將繼續對火星的氣候和軌道空間進行長期探測。

據悉,如果「螢火一號」和「福布斯-土壤」兩顆探測器能夠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人類將首次實現利用處於不同位置的兩個太空飛行器來同時對火星電離層和磁場進行研究。俄羅斯聯邦航天署副署長達維多夫此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聯合探測火星對俄中雙方而言意義重大,希望這一項目能夠最終圓滿成功。(文/新華網)

UPDATE——

俄媒體9日援引俄聯邦航天署消息說,搭載有中國「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的「福布斯-土壤」探測器目前未能按計劃變軌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失敗內幕——靠人不如靠己
    經過艱難的等待,2011年11月8日,「熒火一號」在萬眾矚目、期待下順利發射升空,就在人們信心滿滿的情況下,意外突然而至。2011年11月上旬,「螢火一號」未能按計劃變軌,這意味著我們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將無法到達火星而不得不面臨失敗的命運。
  • 「天問一號」啟程火星,它真的是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嗎?並非如此
    2020年7月,可以說是全球航天愛好者的福音——每26個月才出現一次的火星探測窗口期如期到來,阿聯、中國、美國紛紛摩拳擦掌,準備進行火星探測器的發射。7 月 20 日,阿聯先行一步,藉助日本H2A運載火箭,從日本鹿兒島將阿拉伯世界的首個火星探測器送上太空。
  • 從「螢火一號」到「天問一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即將成行
    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是我國行星探測任務的一部分,於2016年1月11日正式立項,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在此計劃前,2011年國家航天局與歐洲、俄羅斯合作發射的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原計劃是為了參與中國國家航天局、歐洲宇航局、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等國合作的探測火星計劃,以此計劃為藍本中方可附帶一顆小型衛星,於是加速開發出迷你探測機螢火一號,原預計於2009年順便搭載俄羅斯的聯盟號運載火箭發射,2012年10月注入火星軌道,進行環繞火星的探測任務。
  • 設計師揭秘中國火星計劃 「螢火一號」10月升空
    我國僅花了23個月就完成了一般5年才能完成的研製任務,如果發射成功,「螢火一號」將在火星首次發回來自中國的問候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金微發自北京 「火星在古代被稱為『熒惑』,中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取其諧音,命名為『螢火一號』。」
  • 專家詳解螢火一號搭俄順風車 還有三天時間搶救
    「螢火一號」未能如約奔火星  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搭俄探測器升空後未實現變軌 還有三天時間「搶救」       本報訊 北京時間昨天凌晨4點16分,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搭載在俄羅斯「福布斯
  • 俄火星探測未能如期變軌 載有中國螢火一號
    俄媒體9日援引俄聯邦航天署消息說,搭載有中國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借力俄羅斯火箭,被推遲兩年發射,最終失敗
    俄羅斯聯盟號運載火箭2009年,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計劃搭載俄羅斯的聯盟號運載火箭天頂-2SB前往火星。因為俄羅斯也要發射火星探測器「福布斯-土壤」,當時的中國「螢火一號」計劃與「福布斯-土壤」攜手同往火星。為什麼需要搭載俄羅斯的火箭?這其中有兩個很客觀的因素。首先,火星探測器首先要脫離地球的引力,就必須獲得超過11.2公裡/秒的第二宇宙速度。
  • 印度首個火星探測器24日將抵火星或成亞洲第一
    NASA的「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探測器已於昨日進入火星軌道;緊接著的是印度「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它將於24日抵達。「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探測器去年11月中旬發射升空,已在太空飛行10個月,旅程約7億公裡。「截至目前,這個探測器的表現一切都好,」項目經理戴維·米切爾當天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的團隊、飛行系統和一切地面儀器都準備好等待它進入火星軌道。」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升空
    央視網消息:關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今天(23日)中午12時41分左右,「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星:人類走出地月系統的首選目標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發射升空,我們希望它一切順利。
  • 我國有望2013年自主火星探測 螢火一號探路
    中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模擬圖  早報訊 中國深空探測的目光已投向距離地球更遠的星體——火星,昨日在北京航天城舉行的主題為「火星探測」的第三屆中國空間技術論壇透露,目前,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以  意義  中國科學院院士、「嫦娥一號」衛星總設計師葉培建指出,中國在順利實施繞月探測,並按規劃啟動後續「落月、採樣返回」任務的同時,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開展進一步走向深空的航天活動是中國未來航天領域發展的必然選擇,月球是深空探測的第一步,而火星探測是行星際探測的開端,深空探測的下一個熱點目標應是火星。
  • 雖然「天問一號」已就位,但是中國的火星探測比原計劃晚了近十年
    早在十年前,我國參與了與歐洲航天局、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共同合作的火星探測計劃。計劃中,中國和俄羅斯可以各自帶一顆衛星,即同時發射兩顆火星探測器衛星。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取名為「螢火一號」。2009年6月,「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的成品抵達俄羅斯,準備搭載俄羅斯的聯盟號運載火箭升空,然而因為俄方的問題,推遲到2011年發射。
  • 專家: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發射推遲與性能無關
    圖片說明:「螢火一號」副總設計師陳昌亞研究員,為市民解讀火星探測的奧秘    東方網記者王銘澤10月29日報導:原計劃今年秋季發射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因多種緣故將發射日期改為陳昌亞在報告中回顧了人類探索火星的歷史: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人類就踏上了徵途;1971年美國「水手9號」成為第一個火星軌道飛行器;1997年7月4日由美國「火星探路者」探測器攜帶的「索傑納」號成為第一部成功在火星著陸的火星車。至今已有40多枚探測器到達過火星。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升空
    央視網消息:關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今天(23日)中午12時41分左右,「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星:人類走出地月系統的首選目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發射升空,我們希望它一切順利。
  •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完成第三次中途軌道修正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可能大家並不陌生,今年7月在我國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將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用長徵五號(大胖妞)火箭順利將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中國火星探測器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火星探測器各系統現在狀態良好,各系統均工作正常正向目標火星奮力前進。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完成深空「變道」
    10月9日23時,在我國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深空機動是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而進行的軌道控制。打個比方,就像駕車過程中,軌道修正是微調方向盤,深空機動就是大拐彎。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火星環繞器團隊介紹,這次深空機動,改變了天問一號的飛行速度和方向,沿著變軌後的軌道,就可以順利飛行到火星了。深空機動難度多大?
  • 求人不如靠己,從螢火一號到天問一號中國航天背後的英雄:感謝你
    在面對質疑和批評,他們的壓力可想而知,從螢火一號到天問一號中國航天背後的英雄:感謝你。我國自主研製的首個火星探測器體重僅110公斤,本體長75釐米、寬75釐米、高60釐米,將攜帶照相機、磁強計等八件神器,肩負中國首次地外行星空間環境探測的重任。2年的星夜兼程,我們成功將探測器交付給俄方。2009年9月29日俄方因許多非技術原因決定將&34;火星探測器的發射時間推遲至2011年10月,這一延遲就是2年。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發射!「恐怖7分鐘」直接決定成敗
    今天來說說備受矚目的天問一號!天問一號是我國計劃在今年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執行的火星探索任務的名稱,今後我國其他行星探測任務,都將用天問系列來命名。長徵五號,也就是最新一代運載火星裡最大個的,將帶著火星探測器升空。預計明年2月抵達火星的引力磁場以內,然後再經過火星的捕獲達到火星。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飛行超過一億公裡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發布消息: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與地球飛行距離累計超過1億公裡。2020年7.23日火星探測器搭載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發射中心升空。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13時17分25秒後器箭分離,準確進入預定地火轉移軌道。
  • 天問一號探測器即將發射,我國有望加入火星俱樂部
    根據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布的消息,「天問一號」探測器將於7月20日至25日在中國南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擇機發射。天問系列是我國對行星探測任務的命名。我國首次對火星進行探測的太空飛行器命名為「天問一號」。它是在今年4月24日正式確定命名的,源於屈原長詩《天問》,承載著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
  • 出師未捷身先死: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以失敗告終!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2007年6月中國與俄羅斯正式籤署合作協議,原計劃2009年10月雙方探測器正式發射。這意味著,研製時間只有兩年多。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取名「螢火一號」螢火一號實際質量為110公斤,主體部分長為75釐米,寬度為75釐米,高60釐米,太陽帆板展開將達到7.85米。設計壽命時長為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