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類地行星,與地球距離最近時約5500萬公裡,最遠距離可達4億公裡。
火星是太陽系與地球最為相似的一顆行星,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一顆行星。
對火星進行探索一直是世界各航天強國所努力和堅持的事業,而我們中國也不例外。
其實,早在2007年,我們便開始在火星探測上與俄羅斯進行合作,以期藉助俄羅斯的運載火箭和探測優勢將我們中國自己的火星探測器送上火星。
同年9月,我們與俄羅斯籤署合作協議,決定「螢火一號」將搭載「福布斯-土壤」號火星探測器前往火星,隨後,我們便開始進行我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的研製工作。
我國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被命名為「螢火一號」,取自我國古代對火星的稱呼「熒惑」之諧音。
螢火一號
按計劃,「熒火一號」應於2009年10月左右在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 但是因俄羅斯方面原因,發射被推遲至2011年。
經過艱難的等待,2011年11月8日,「熒火一號」在萬眾矚目、期待下順利發射升空,就在人們信心滿滿的情況下,意外突然而至。
2011年11月上旬,「螢火一號」未能按計劃變軌,這意味著我們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將無法到達火星而不得不面臨失敗的命運。
對此,俄羅斯聯邦航天署署長波波夫金失望的說道:
「我們度過了一個非常沉重的深夜,我們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找到這個太空飛行器。終於確定了它的位置,並且查明,其發動裝置沒有工作,兩次點火都沒有成功。」
這意味著,中國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發射以失敗告終,在堅持近兩個月的努力後,項目正式宣告失敗,「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測器及中國「螢火一號」墜落太平洋。
其實,這一次火星探測失敗的原因不在於我們中國,我們的「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未出現任何問題,出現問題的是搭載「螢火一號」的俄羅斯「福布斯-土壤」號火星探測器。
「福布斯-土壤」號火星探測器在升空後變軌失敗,進而失去動力,地面與其聯繫中斷,最後只能眼睜睜看其墜落地球而無能為力。
俄探測器攜帶螢火一號
說到我們為什麼不自己發射「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其實,我們又何嘗想在航天事業上求助於人,但是我們受制於自己的技術和能力,是不得已而為之。
眾所周知,火星距離地球遙遠,發射火星探測器需要一定的深空測控能力,需要對探測器進行跟蹤、控制等等,但是我們在當時還沒有形成完備的深空測控網,深空測控能力不足。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我們也才會去與俄羅斯合作,讓其火星探測器攜帶我們的「螢火一號」到火星去探測。
火星
「螢火一號」發射的失敗,告訴我們,航天技術絕不能依賴外國,我們只有形成獨立自主的航天科技能力,才有可能在世界的航天發展上佔據一席之地,也才不會受制於人。
今天,我們將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這是一個嶄新的開始,標誌著我們在行星探測上邁出重要一步,也預示著我們中國將在深空探測上做出重大行動。
希望我們中國的航天事業,發展得更加順利而強大。
天問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