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火星探測未能如期變軌 載有中國螢火一號

2021-01-13 網易教育

俄媒體9日援引俄聯邦航天署消息說,搭載有中國「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的「福布斯-土壤」探測器目前未能按計劃變軌。(來源:新華網)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順利升空 未按計劃變軌
    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同俄羅斯「福布斯-土壤」探測器於北京時間9日4時16分在位於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搭乘俄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據俄羅斯聯邦航天署發布的消息,將「螢火一號」和「福布斯-土壤」送入太空的是俄羅斯「天頂-2SB」運載火箭。
  • 從「螢火一號」到「天問一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即將成行
    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是我國行星探測任務的一部分,於2016年1月11日正式立項,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螢火一號。螢火一號原計劃是為了參與中國國家航天局、歐洲宇航局、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等國合作的探測火星計劃,以此計劃為藍本中方可附帶一顆小型衛星,於是加速開發出迷你探測機螢火一號,原預計於2009年順便搭載俄羅斯的聯盟號運載火箭發射,2012年10月注入火星軌道,進行環繞火星的探測任務。
  • 我國有望2013年自主火星探測 螢火一號探路
    中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模擬圖  早報訊 中國深空探測的目光已投向距離地球更遠的星體——火星,昨日在北京航天城舉行的主題為「火星探測」的第三屆中國空間技術論壇透露,目前,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以「嫦娥一號」衛星平臺為基礎,綜合應用月球探測一、二期工程技術,已經研究並提出了中國自主火星環繞探測的技術方案,有望最早在2013年11月實現首次火星探測器發射。
  • 中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失敗內幕——靠人不如靠己
    其實,早在2007年,我們便開始在火星探測上與俄羅斯進行合作,以期藉助俄羅斯的運載火箭和探測優勢將我們中國自己的火星探測器送上火星。經過艱難的等待,2011年11月8日,「熒火一號」在萬眾矚目、期待下順利發射升空,就在人們信心滿滿的情況下,意外突然而至。2011年11月上旬,「螢火一號」未能按計劃變軌,這意味著我們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將無法到達火星而不得不面臨失敗的命運。
  • 專家詳解螢火一號搭俄順風車 還有三天時間搶救
    「螢火一號」未能如約奔火星  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搭俄探測器升空後未實現變軌 還有三天時間「搶救」       本報訊 北京時間昨天凌晨4點16分,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搭載在俄羅斯「福布斯
  • 我國「螢火一號」2011年發射
    我國「螢火一號」2011年發射原定今年秋季升天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由於種種非技術原因,不得不將升天時間推至2011年。在近日舉行的上海第24期院士專家講壇上,剛從俄羅斯回國的該探測器副總設計師、上海航天局研究員陳昌亞表示:「2011年,『螢火一號』將與俄羅斯火星探測器『福布斯』相互配合,對火星電離層開展全球首次掩星探測。」 下次發射為何要等兩年?據介紹,這是由發射窗口決定的。
  • 從螢火一號到天問,從絕望到充滿希望,挑戰火星探測的地獄難度
    一、「螢火一號」,「借腹生子」的絕望螢火一號,是我國火星探測計劃中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火星在古代被我們稱為『熒惑』,我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取其諧音,命名為「螢火一號」。一個有技術缺錢,一個有錢沒技術,就這樣,一拍即合,我們的「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搭載在俄羅斯「福布斯-土壤」探測器內部,由俄羅斯「天頂號」運載火箭在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射場點火發射。
  • 專家: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發射推遲與性能無關
    圖片說明:「螢火一號」副總設計師陳昌亞研究員,為市民解讀火星探測的奧秘    東方網記者王銘澤10月29日報導:原計劃今年秋季發射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因多種緣故將發射日期改為儘管今年留下遺憾,但「螢火一號」技術上已經「萬事俱備」。今天下午,由上海院士中心、上海市宇航學會、盧灣區教育局共同主辦的第24期院士專家講壇,邀請了剛從莫斯科歸來的「螢火一號」副總設計師陳昌亞研究員,為市民解讀火星探測的奧秘。
  • 「天問一號」啟程火星,它真的是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嗎?並非如此
    2020年7月,可以說是全球航天愛好者的福音——每26個月才出現一次的火星探測窗口期如期到來,阿聯、中國、美國紛紛摩拳擦掌,準備進行火星探測器的發射。7 月 20 日,阿聯先行一步,藉助日本H2A運載火箭,從日本鹿兒島將阿拉伯世界的首個火星探測器送上太空。
  • 雖然「天問一號」已就位,但是中國的火星探測比原計劃晚了近十年
    早在十年前,我國參與了與歐洲航天局、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共同合作的火星探測計劃。計劃中,中國和俄羅斯可以各自帶一顆衛星,即同時發射兩顆火星探測器衛星。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取名為「螢火一號」。3為「螢火一號」中國的螢火系列火星探測計劃,原本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繞、落、巡、回。
  • 「螢火一號」臺前幕後
    「螢火一號」副總設計師、上海航天局研究員陳昌亞把火星探測稱為「中國繼載人飛船、嫦娥探月工程之後的又一重大航天科學計劃」  中國與俄羅斯聯手展開的火星探測之旅已經蓄勢待發。  據報導,目前中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正樣星已啟運赴俄,將開展一系列相關測試工作。
  • 天問一號-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
    &34;是中國正在計劃進行中的一項火星探測任務,是隸屬於中國火星探測計劃中的一部分。曾經的「螢火一號」火星探測任務早在2011年,我國便研製過一顆火星探測衛星&34;,當時是與歐洲航天局以及俄羅斯等國一起進行的國際合作探測計劃。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它到底有多厲害?
    ,真正的第一應該頒給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螢火一號」,這是中國首次與歐洲和俄羅斯展開的國際深空合作計劃,中國將按俄羅斯「福布斯-土壤」號的空間,開發一個「螢火一號」的探測器,搭便車前往火星!,剩餘燃料理論上可以完成任務但難度極高,之後嘗試變軌多處,但最後軌道衰減,於2012年1月15日墜入太平洋,中國第一次火星探測魂斷藍天!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它到底有多厲害?
    ,真正的第一應該頒給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螢火一號」,這是中國首次與歐洲和俄羅斯展開的國際深空合作計劃,中國將按俄羅斯「福布斯-土壤」號的空間,開發一個「螢火一號」的探測器,搭便車前往火星!,剩餘燃料理論上可以完成任務但難度極高,之後嘗試變軌多處,但最後軌道衰減,於2012年1月15日墜入太平洋,中國第一次火星探測魂斷藍天!
  • 2020 再掀火星探測熱潮
    「螢火」熄滅 中國再發「天問」2011年,中國首枚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曾隨俄羅斯「天頂2SB」火箭發射升空,之後卻因俄羅斯太空飛行器未能成功變軌而宣告終。時隔9年,中國火星計劃捲土重來,取名自屈原長詩的「天問一號」探測器也比當年的「螢火一號」複雜得多:不僅將環繞火星飛行,還將在火星表面著陸一臺探測車,研究火星地表之下的土壤。
  • 2020群雄逐鹿 探測火星再掀高潮
    今年夏天的火星探測發射窗口中,美國、中國、阿聯分別派出了自己的探測器。由於公轉軌道的原因,一旦錯過了本次發射窗口,火星探測任務就得再等26個月。「螢火」熄滅 中國再發「天問」2011年,中國的首枚火星探測器「
  • 出師未捷身先死: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以失敗告終!
    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這是中國首次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注意字樣,自主二字。然而許多媒體在報導的時候都把這二字都忽略了,也就成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取名「螢火一號」螢火一號實際質量為110公斤,主體部分長為75釐米,寬度為75釐米,高60釐米,太陽帆板展開將達到7.85米。設計壽命時長為兩年。
  • 設計師揭秘中國火星計劃 「螢火一號」10月升空
    我國僅花了23個月就完成了一般5年才能完成的研製任務,如果發射成功,「螢火一號」將在火星首次發回來自中國的問候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金微發自北京 「火星在古代被稱為『熒惑』,中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取其諧音,命名為『螢火一號』。」
  • 天問一號發射!火星,我們來了
    據新華社報導,7月23日,承擔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升空。不過,雖然天問一號才初露鋒芒,但中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早就引起了海內外的廣泛的關注。
  • 「天問一號」肩負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是挑戰歐美未完成的火星任務
    這架火箭今天執行的任務是送一輛火星車和一架軌道飛行器組成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上天。這意味著中國人4年前立項的靠自己登陸火星的計劃正式實施了。這次發射任務要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個技術難點。就是先繞火星軌道運行,然後降落在火星上,最後用火星車在火星上巡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