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7月24日援引俄羅斯學者發布的一篇名為《世界會出現全新「兩極格局」嗎》的文章中指出,美國政府持續挑動跟中國的對抗,或許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最重要的地緣政治變化。
由俄羅斯-歐亞計劃卡內基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高級研究員、主任尤金·魯默和高級訪問學者理察·索科爾斯基寫的這篇文章中稱,自冷戰以來,俄美關係的衰退前所未有。兩國之間最高級別的認真對話實際上已經停止,預計兩國關係近期將不會得到改善,但也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不斷變化的國際關係
美國和中國將繼續是全球舞臺上最大的參與者,與此同時,許多重要的國家和地區主體將繼續對區域和全球進程產生重大影響,歐亞大陸仍將是世界的戰略重心。在作者看來,歐亞大陸及其邊界上的衝突可能會加劇,衝突本身也會更加激烈。其中許多都將成為莫斯科和華盛頓的危險因素。
美國和俄羅斯正在開發不受現有軍備控制協議約束且不受任何規則限制的軍事技術。然而,這種沒有管控的局面將會直接增加失誤或誤判的風險。此外,各國將實現技術突破,如人工智慧、5G網絡和可再生能源等方面,這將不可避免地加劇美俄間的競爭。
風雲變幻,兩極格局受限
索科爾斯基和魯默指出,日後可能出現的兩極格局與20世紀美蘇集團對抗不同。美國在全球擁有許多盟友,這些國家依然希望得到美國保護,尤其歐洲國家。與此同時,歐洲清楚地意識到與中國保持聯繫的重要性,也不想真正在安全上與北京產生對抗。其次,它們還想躲避美國在貿易和科技等議題上強加的限制。
美國已不復從前,它再也無法像上世紀70年代那樣,讓中美俄大三角關係向著有利於它自己的方向轉變。對俄羅斯來說,莫斯科一直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主權和自主行事的權力,不願成為任何人的跟班,也不願捲入其他人的衝突中去。俄羅斯是中國的緊密夥伴。兩國在諸多國際問題上立場一致。這包括尊重各方利益的整體國際秩序觀,圍繞一系列議題進行積極合作和友好磋商等等。未來,俄中關係將會更加密切,更加富有成效。
俄美關係持續緊張,俄學者指出要害
正是由於俄美關係可能會保持緊張狀態,莫斯科和華盛頓需要解決兩國之間的分歧。為了使關係保持一致,各國至少在這些問題上將必須恢復高層對話。這項措施不是解決現有問題的靈丹妙藥,但它至少可以創造有限的合作渠道。
索科爾斯基和魯默提出,在這種對話關係中,兩國要花費漫長的時間來恢復信任關係。美國應該優先考慮以下目標:俄羅斯和美國避免在歐洲大西洋地區之間發生衝突,並減少失控升級的風險;維持中東特別是波斯灣的和平與穩定;規範俄羅斯和美國在網絡空間和外層空間之間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