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關係降至冰點!兩極格局再現?俄學者:歐洲不想和中國對抗

2020-12-01 騰訊網

據環球網7月24日援引俄羅斯學者發布的一篇名為《世界會出現全新「兩極格局」嗎》的文章中指出,美國政府持續挑動跟中國的對抗,或許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最重要的地緣政治變化。

由俄羅斯-歐亞計劃卡內基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高級研究員、主任尤金·魯默和高級訪問學者理察·索科爾斯基寫的這篇文章中稱,自冷戰以來,俄美關係的衰退前所未有。兩國之間最高級別的認真對話實際上已經停止,預計兩國關係近期將不會得到改善,但也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不斷變化的國際關係

美國和中國將繼續是全球舞臺上最大的參與者,與此同時,許多重要的國家和地區主體將繼續對區域和全球進程產生重大影響,歐亞大陸仍將是世界的戰略重心。在作者看來,歐亞大陸及其邊界上的衝突可能會加劇,衝突本身也會更加激烈。其中許多都將成為莫斯科和華盛頓的危險因素。

美國和俄羅斯正在開發不受現有軍備控制協議約束且不受任何規則限制的軍事技術。然而,這種沒有管控的局面將會直接增加失誤或誤判的風險。此外,各國將實現技術突破,如人工智慧、5G網絡和可再生能源等方面,這將不可避免地加劇美俄間的競爭。

風雲變幻,兩極格局受限

索科爾斯基和魯默指出,日後可能出現的兩極格局與20世紀美蘇集團對抗不同。美國在全球擁有許多盟友,這些國家依然希望得到美國保護,尤其歐洲國家。與此同時,歐洲清楚地意識到與中國保持聯繫的重要性,也不想真正在安全上與北京產生對抗。其次,它們還想躲避美國在貿易和科技等議題上強加的限制。

美國已不復從前,它再也無法像上世紀70年代那樣,讓中美俄大三角關係向著有利於它自己的方向轉變。對俄羅斯來說,莫斯科一直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主權和自主行事的權力,不願成為任何人的跟班,也不願捲入其他人的衝突中去。俄羅斯是中國的緊密夥伴。兩國在諸多國際問題上立場一致。這包括尊重各方利益的整體國際秩序觀,圍繞一系列議題進行積極合作和友好磋商等等。未來,俄中關係將會更加密切,更加富有成效。

俄美關係持續緊張,俄學者指出要害

正是由於俄美關係可能會保持緊張狀態,莫斯科和華盛頓需要解決兩國之間的分歧。為了使關係保持一致,各國至少在這些問題上將必須恢復高層對話。這項措施不是解決現有問題的靈丹妙藥,但它至少可以創造有限的合作渠道。

索科爾斯基和魯默提出,在這種對話關係中,兩國要花費漫長的時間來恢復信任關係。美國應該優先考慮以下目標:俄羅斯和美國避免在歐洲大西洋地區之間發生衝突,並減少失控升級的風險;維持中東特別是波斯灣的和平與穩定;規範俄羅斯和美國在網絡空間和外層空間之間的競爭。

相關焦點

  • 馮玉軍:俄戰略界縱論「後疫情時代」國際格局與世界秩序
    圍繞疫情之後世界是否會形成類似冷戰的兩極格局,俄羅斯戰略界存在不同看法。一種觀點以瓦爾代俱樂部項目主管、高等經濟大學歐洲與國際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季莫菲·博爾達切夫為代表。其核心觀點是,以中國和美國為中心的新兩極格局將是國際政治在2020年以後面臨的最大風險。他同時強調:「與冷戰時期的兩極格局相比,正在形成的新兩極格局或將成為世界大戰的前提。
  • 戰略焦慮致「安全困境」 俄與西方仍問題纏身?
    馮玉軍(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俄羅斯研究所所長)  沈驥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列昂尼德·古謝夫(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分析中心高級研究員)  左鳳榮(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哈桑·納法(埃及開羅大學政治系教授)  安東尼·科德斯曼(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學者)
  • 學者:中美兩極格局或2020年定型 中國需要盟友
    日前有印度學者稱,由中印崛起而主導的「亞洲世紀」或提前到來,英國「脫歐」會帶來什麼樣的世界格局變化?對中國是利大還是弊大?《環球時報》記者就此專訪清華世界和平論壇秘書長、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聽他分析英國「脫歐」將帶來的各種影響。3年前,他就對英國「脫歐」作出了預測。
  • 閻學通:亞太已形成中美兩極格局
    【訪談動機】作為國內知名的國際戰略問題研究學者,閻學通的每一次發言,幾乎都能掀起學術界的一場爭論——從早前倡導的放棄不結盟政策、放棄韜光養晦……到如今公開表示,對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有疑慮。    1月中旬,他在中國記協舉行的新聞茶座上表示,兩年來,中美並未構建起新型大國關係,究其原因在於,美國仍認為中國不能和美國平起平坐。
  • 俄副外長:俄美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可能性正趨向於零
    中新社莫斯科5月31日電 (記者 王修君)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裡亞布科夫30日在接受美國《國家利益》雜誌採訪時表示,俄美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可能性正趨向於零。裡亞布科夫說,《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將在2021年2月5日到期。
  • 中國與菲律賓關係降至冰點,杜特爾特上臺後,一系列操作扭轉乾坤
    但同時,也有另外一位國家領導人堪此雅稱,他就是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正是他的「豪橫操作」把中菲關係從冰點拉回正軌,把菲律賓的國運從海底拉到了水面之上,讓這個國家的未來重新見到了光明。現代中菲關係源起:無可奈何的錯誤站隊二戰之後,世界的牌桌上處處上演著大洗牌,東南亞也不例外。
  • 瓦爾代之辯|疫情後世界不是兩極是多極,中俄關係是重要保障
    和盛世良先生、左鳳榮教授的看法一樣,我也認為,新冠疫情後世界發展主要趨勢並非「兩極化」,而是「多極化」。美、中、俄、歐盟、日、印度、東協等國家或國家聯合體各有特點和優勢,也各有弱點和不足。隨著美國實力下降而遏制中國的步伐加快,美國對中國的挑釁正在增加。
  • 任衛東:世界正形成新的兩極格局
    霸權力量衰落和反霸力量增長的趨勢,使得霸權與反霸力量開始初步形成相互對峙和僵持的態勢,即新的兩極格局。新的兩極格局的基本矛盾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抗,也不是雙方爭奪世界霸權,而是霸權主義與獨立自主的矛盾。這個矛盾不僅在中心與外圍之間存在,在中心與半中心之間,在半中心與外圍之間也存在。如果說霸權體系的中心是第一世界,那么半中心的西方發達國家就是第二世界,外圍則是第三世界,中俄同屬第三世界。
  • 人民日報海外版:世界正形成新的兩極格局
    霸權力量衰落和反霸力量增長的趨勢,使得霸權與反霸力量開始初步形成相互對峙和僵持的態勢,即新的兩極格局。   新的兩極格局的基本矛盾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抗,也不是雙方爭奪世界霸權,而是霸權主義與獨立自主的矛盾。這個矛盾不僅在中心與外圍之間存在,在中心與半中心之間,在半中心與外圍之間也存在。如果說霸權體系的中心是第一世界,那么半中心的西方發達國家就是第二世界,外圍則是第三世界,中俄同屬第三世界。
  • 姜鵬:兩極格局下同盟政治中的「科林斯難題」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臘國際政治體系中的兩極格局與美蘇兩極格局存在著根本差異。前者所處的國際體系是開放的。在古希臘兩極格局背後,隱含著波斯帝國、馬其頓、敘拉古等龐大的側翼強權。因此,雅典人與拉棲代夢人均非常珍視「第一次伯羅奔尼撒戰爭」後雙方達成的「三十年和約」。這一和約就像今天美蘇之間約定歐洲現狀不可破壞的《赫爾辛基協定》一樣,構成了雙方共同的安全利益。
  • 兩極格局下的世界
    兩極格局下的世界 2011-03-19 14:18 來源:中學生學習庫 作者:
  • 中國崛起締造「兩極多強世界」新格局
    兩極,即新興力量和傳統力量;多強,即美國(及其走狗日本、韓國)、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歐盟、伊朗等。在多強中,美國和中國發揮領導作用,各自引領一個陣營。美國領導傳統力量陣營,包括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老歐洲等。
  • 角力北極 俄加強北極軍事建設
    北極資源的開發及北極航道的開通,將給環北極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世界航運體系帶來深刻變革,對全球經濟貿易格局也將產生巨大影響。政治方面,目前關於北極地區如何開採利用,周邊國家各有盤算,國際上尚未達成有效共識,缺乏相關國際法,並且也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國際協調機制。隨著北極地區戰略價值的日益凸顯,北極地區諸國已按捺不住,相繼宣布對鄰近北極地區擁有主權,並將北極納入本國的國家戰略規劃之中。
  • 冷戰為何沒有變成「熱戰」:均勢、思想與兩極體系的穩定
    1848年歐洲再次爆發了規模宏大的民族主義運動。這次運動迫使梅特涅下臺、促成拿破崙三世上臺,從而徹底改變了歐洲的國際關係格局。威廉二世最初的想法是與英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結盟,為此不惜終止俾斯麥結盟體系的基石德俄再保險條約。如此一來就迫使俄國與法國達成協約。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歐洲形成了短暫的「三個支點」——法俄協約、德奧同盟和若即若離的英國,並最終被協約國和同盟國的兩個支點所取代。
  • 北京今日北風增寒意 夜間最低氣溫將降至冰點以下
    北京今日北風增寒意 夜間最低氣溫將降至冰點以下  中國天氣網訊 昨天(11月18日),北京經歷了一整天的悽風冷雨,雨水淅淅瀝瀝下到入夜後才基本停止,體感上十分陰冷。今天降雨雖然停歇,但風寒效應明顯,氣溫「一蹶不振」,較前幾天大幅下滑,夜間最低氣溫將降至冰點以下,體感寒冷,公眾防寒保暖工作仍不可懈怠。
  • 北極寒風襲來,歐洲氣溫「驟降」至冰點
    本周,一股刺骨的「寒流」將席捲歐洲,預計歐洲部分地區氣溫將普遍「驟降」,接近冰點。隨著「寒流」席捲英國,英國各地的溫度計本周將會下降。平靜、晴朗的天空將為寒冷刺骨的北極空氣打開大門,這股冷空氣將向南移動,橫掃英國。
  • 專家:世界正形成未來技術領域中美兩極競爭格局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2月10日消息 俄羅斯量子中心總經理、俄國家原子能集團量子技術項目辦公室主任魯斯蘭∙尤努索夫認為,如今在量子技術和人工智慧領域這些最有前途的兩種未來技術方面,中美之間的兩極競爭格局正在形成。
  • 俄媒:俄美擬共建月球「深空門戶」
    參考消息網9月29日報導 俄媒稱,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經理伊戈爾·科馬羅夫在澳大利亞舉行的國際宇航大會上告訴記者,俄美航天機構負責人商定在月球軌道建設新的空間站——「深空門戶」。據塔斯社9月27日報導,科馬羅夫說:「我們商定共同參與建設『深空門戶』月球空間站項目。
  • 河北最高氣溫集體跌下冰點,北部地區最低氣溫或降至-30℃
    中國天氣網訊 近段時間的冷空氣可以說是一波接一波,上一次「跨年寒潮」感覺剛剛過去沒幾天,今天(1月6日),又將有一波較強冷空氣侵襲河北。河北省氣象臺於今天早上繼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預計在這波冷空氣的影響下,河北全省的最高氣溫將集體跌破冰點,最低氣溫更是冷到讓人崩潰,明天早晨,北部部分地區的最低氣溫或將降到-30℃以下。昨天早晨,河北各地的降溫帷幕已經悄然拉開,大部地區早上8點左右的氣溫較前一天同一時次都下降了1~10℃左右,其中秦皇島降幅最大,達到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