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崛起締造「兩極多強世界」新格局

2020-12-01 觀察者網

關於後冷戰時代的世界格局,目前的主流說法有兩種,一種是美國的想法,把「後冷戰時代」打造成美國一極獨霸的世界。一種是中國、俄羅斯以及歐盟的設想,把「後冷戰時代」打造成一個民主氛圍濃厚的多極世界。由此決定,蘇聯解體後的國際鬥爭,基本是「一極」路線與「多極」路線的鬥爭。

時間過去20多年,結果如何呢?結果有目共睹,一極世界夢想幾乎成昨日黃花,多極世界設想也已經夢斷藍橋。目前的世界格局,已經朝著一個新的既不是冷戰時代的兩極世界,也不是空想的多極世界的,由中美兩個大國主導的「兩極多強」的世界新格局邁進。這出乎人們的預料,卻符合世界發展規律,符合人類歷史的發展方向,值得進一步加以推動。

一、一極世界完全行不通。除了少數幾個美國走狗國家,如日本、韓國外,沒有更多的國家贊成美國的一極霸權。歐盟自成一極的想法,早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就得到體現。歐元對美元的挑戰,歐盟獨立防務體系對北約的挑戰等,雖然至今不成氣候,但是,歐洲自成一極的願望始終沒有終止;中國一直反對霸權主義,建設沒有霸權主義和帝國主義的新世界的努力始終沒有停頓;俄羅斯雖然實力遠不及前蘇聯,但是,讓它接受美國的霸權也如同與虎謀皮。另外還有伊朗、古巴、朝鮮、委內瑞拉等長期具有反美思想的中等國家的參與,因此,儘管美國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也沒能把世界向「一極化」推動半步。2008年的金融危機,美國的自私自利、與鄰為壑的醜惡嘴臉暴露無遺,更使人懷疑美國的「一極世界」究竟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間地獄。而且,由於美國的實力相對衰落,美國目前的表現多少有點黔驢技窮、一籌莫展。看看中東的革命就知道,那裡爆發的基本不是美國所要的民主革命,而是擺脫美國等西方奴役的第二次民族革命。如今的世界,不僅未向美國的一極世界邁進,相反,與它的夢想背道而馳,漸行漸遠了。

二、多極世界陷入渾沌。中國是力主多極世界的。為了構建多極世界,中國也是很下了一番苦功的。包括提出和諧世界理念;同歐盟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與俄羅斯共同主導上海合作組織;積極參與多邊合作,如G8加G5峰會對話會,亞太合作組織峰會,G20峰會、中非合作論壇,中國東協10+1+3等等,也積極支持歐盟和俄羅斯成為世界一極的努力。但是,結果呢,事倍功半,多極世界已經陷入渾沌狀態。西方對利比亞的空襲,更是「多極世界」受挫的一大標誌性事件。現在的歐洲,再次向美國領導的國際秩序投誠。而俄羅斯,還在為強國苦苦掙扎,何時成為一極,很難預測。多極世界,美好而烏託邦,已經很難成事。

三、兩極多強世界渾然天成。一極世界行不通,多極世界建不成,都未必是壞事,因此大可不必為之而悲哀。因為,一個在「兩條路線」的政治鬥爭中自然形成的,由中美兩國主導的「兩極多強世界」新格局已經展現在世人面前。兩極,即新興力量和傳統力量;多強,即美國(及其走狗日本、韓國)、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歐盟、伊朗等。在多強中,美國和中國發揮領導作用,各自引領一個陣營。美國領導傳統力量陣營,包括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老歐洲等。這個陣營是舊世界格局的最大受益者,因此,努力維護舊格局是這一陣營的努力方向;中國領導新興經濟體陣營,這個陣營是舊格局的革新者、改良者,向舊格局挑戰以擴大自己的發言權、維護新興經濟體的戰略利益,是這一陣營的努力方向。兩極多強世界是在鬥爭中自然形成的,因此,也比較能夠體現當今世界的力量分布。西方空襲利比亞與中國主持金磚國家峰會,可以看作是「兩極多強世界」新格局初步形成的標誌性歷史事件。

四、兩極多強世界之所以比較好,主要有以下幾個理由:第一,既然有兩極,而且兩極中的價值觀、世界觀有存在本質區別,這個世界就存在兩極博弈。舊的力量與新的力量博弈的結果,一定是更平衡、合理的世界規則。第二,不會陷入冷戰,熱戰一時也打不起來。這是由中美兩國的實力對比及相互關系所決定的。由於中美之間還存在合作關係,經濟上有競爭性也有互補性,令兩國在對抗中都有所克制、拿捏,不會把弦繃斷;由於中美兩國的軍事機器都很強大,打仗會兩敗俱傷,因此,選擇戰爭手段解決彼此爭端的可能性不是沒有,但微乎其微。第三,兩極不是兩霸,而是兩大陣營。而且,這兩大陣營內部,也並不是鐵板一塊,兩大陣營之間也沒有「鐵幕」,俄羅斯是獨立的,印度是獨立的,歐盟也是獨立的,組成兩大陣營更多的是「談判」的需要,而不是對抗的需要。這和冷戰時期的兩極概念完全是兩回事。是利大於弊的。

五、中國崛起且不贊成「中美共治」是「兩極多強世界」的直接推手。美國一度想把中國召於麾下,讓中國幫助美國成就一極獨霸美夢,被中國當面拒絕。美國的政治邏輯是,不能成為朋友的高手就是敵人。所以,當中國拒絕「中美共治」的那一剎那,美國就已經把中國視為最大對手了。中國是個大國,自新中國成立那日起,就把「獨立自主」作為自己的國魂,始終沒有放棄過。現在,中國強大了,更不可能屈服於美國的淫威,因此,兩國之間的爭鬥也因美國的挑釁而扶上檯面。由於中國與許多新興經濟體有共同的訴求和感受,中國與美國的爭鬥,也被賦予新興經濟體與舊力量中心的較量之內涵。不少新興經濟體因此也自然而然的向中國靠攏了。這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收穫這樣一種世界格局,是意外,也完全符合世界政治邏輯。

六、面對這樣的形勢,中國應該因勢利導,乘勢而上。要改變原來的依據「多極世界」而設計的軍事和外交策略,依據自然形成的「兩極多強世界」新格局,重新設計或修正自己的軍事外交思路。中國應該更大膽的發揮新興經濟體的領導作用,著力打造由中國主導的多邊合作組織。包括上海合作組織、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金磚國家峰會、中非合作論壇等。通過這些組織,把更多的新興力量團結在中國周圍,與美國領導的舊勢力放手博弈,推動世界朝著更加公平合理的道路前進。當然,這更需要中國走出「養光蹈晦」迷局,更需要把「第二島鏈」變成「太平洋拒止弧」。外交與軍事自古密不可分。中國要在「兩極多強世界」有更大作為,「養光蹈晦」必須丟,強大軍事必須上。軍事不能決定一切,但是,沒有軍事,卻極有可能失去一切。這是歷史所證明的顛撲不破的真理。

相關焦點

  • 任衛東:世界正形成新的兩極格局
    兩大陣營的冷戰格局結束後,世界毫無疑問地進入了單級霸權格局。所謂「一超多強」、「多強一超」的提法迴避矛盾,無視第三世界國家的存在和作用。「多極化」同樣如此。事實上,美國也不反對「多極化」,因為這個概念和「一超多強」一樣,隱含著承認霸權的成分,完全可以把它設想為美國霸權主導下的多極化。
  • 人民日報海外版:世界正形成新的兩極格局
    兩大陣營的冷戰格局結束後,世界毫無疑問地進入了單級霸權格局。所謂「一超多強」、「多強一超」的提法迴避矛盾,無視第三世界國家的存在和作用。「多極化」同樣如此。事實上,美國也不反對「多極化」,因為這個概念和「一超多強」一樣,隱含著承認霸權的成分,完全可以把它設想為美國霸權主導下的多極化。   不過,如今,世界正日益明顯地兩極化。
  • 學者:中美兩極格局或2020年定型 中國需要盟友
    閻學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國家的數量越來越多。聯合國由51個會員國增至194個,加上非聯合國成員的政治實體,已有204個。國家分裂作為主流趨勢尚未到達歷史拐點,還會有更多國家從現有國家分裂出來。政府領導能力強則統一得以維持,領導能力弱則無力阻止國家分裂。這是客觀規律。
  • 一方獨霸到兩極格局,現在朝多極化進發,看看中國搏擊賽事的發展
    一方獨霸到兩極格局,現在朝多極化進發,看看中國搏擊賽事的發展 眾所周知,二戰結束後世界進入美蘇爭霸的兩極格局
  • 膜法傳奇結姻強媒 締造中國個性之美
    膜法傳奇結姻強媒 締造中國個性之美 2014-10-28 15:57:21  30%研發費用,逆襲行業規則  每年拿出利潤的30%作為產品創新研發的經費,奔赴世界各地尋求和收集發現美膚配方、探索新的護膚領域,膜法傳奇這種看似瘋狂的舉措猶如美妝護膚界的」蘋果公司「,他們不僅僅是在生產一件產品,而是創造美的藝術感官價值。
  • 清華院長:到2023年,世界將迎來中美兩極格局
    獨家專訪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世界和平論壇秘書長閻學通:  從韜光養晦到奮發有為,中國崛起勢不可擋  2023年世界將出現中美兩個超級大國  美國竊聽事件給中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經驗教訓:當我們強大以後,絕不能像美國那樣去監控全世界
  • 權威訪談|新格局雙刃劍下,以匠心築夢中國品牌
    導語:對整個中國化妝品行業而言,2020年最大的事便是新版《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新《條例》)的出臺,再加上受疫情影響,國家提出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戰略。Part.02疫情影響,新格局是雙刃劍受疫情影響,我國進入雙循環的新格局,對此,高曉譞認為,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國,這得益於中國的人口紅利,在雙循環的新格局下,進出口受限,很大程度上帶動了內需。但是國人對化妝品的消費理念還沒有特別成熟,在同類型的產品和品牌不斷湧現的情況下,企業和品牌的競爭壓力依然很大。
  • 東南大學舉辦2020年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年會暨「世界經濟新格局與...
    新近日,由中國世界經濟學會主辦,東南大學承辦的「2020年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年會暨『世界經濟新格局與中國經濟對外開放新戰略』理論研討會」在南京召開。中國世界經濟學會會長、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黨委書記姚枝仲,東南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任利劍以及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相關負責人出席了開幕式。
  • ...戰略定位同學會陳昇號之旅:抓住中國崛起大勢,用宏觀視角思考問題
    頂尖普洱老班章締造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展望未來,茶行業又有著怎樣的發展空間?11月14日至15日,定位專家顧均輝攜手陳昇號普洱茶聯合舉辦「顧均輝戰略定位11月同學會」,來自中駿集團、新潮傳媒、七彩人生、晚安家居、德施曼機電、新豐小吃等知名品牌的近百位企業家齊聚雲南勐海,品明星普洱茶韻味,訪百年茶王樹,相互交流各自企業定位的心得體會,共同探討在中國崛起大勢下茶行業的未來。
  • 朱成虎:格局——大國崛起之思
    這個題目實際上包含兩個內容,一個是格局,另一個是大國崛起。1今天的世界戰略格局是一超主導、多強制衡首先我想談什麼是世界戰略格局。我們通常講的格局多極化之類的就是指世界戰略格局。那麼中國到底怎麼辦?中國能做的就是通過不斷地發展自己,使自己與美國之間的力量差距逐漸縮小,使自己成為真正的一極。那個時候就形成兩極格局,這個是比較現實的奮鬥目標,而且我們現在正在朝著這個目標前進。如果發展順利的話,可能10年或者20年之後,未來的世界就是一個兩極世界,而不可能是一個多極世界。
  • 中國崛起與世界權力中心轉移
    除此之外,東亞取代歐洲成為世界權力中心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歐洲不存在具有成為世界超級大國潛力的國家,而位於東亞的中國則具有崛起為擁有世界級影響力的超級大國的潛力。總之,當前這次世界權力中心的轉移是由歐洲和東亞的實力對比轉換推動的。提到美國的衰落,我們需要明確,美國不是絕對衰落而是相對衰落,即美國的絕對實力是上升的,但由於中國實力上升的速度超過了美國,因此其與中國的實力差距在縮小。
  • 「紅色風暴」興起始末:中國的崛起及世界的反應
    該議員警告,現在通用、福特等美國汽車公司都到中國設廠,技術大量外溢,而中國人的模仿能力又非常強,如果美國不就自己的汽車資本轉移政策和進口政策作出調整,那麼中國很有可能繼日本和韓國之後對美國汽車市場和相關就業產生衝擊。   隨著中國與世界經濟關聯度的提高和中國國力的增強,西方媒體對「中國風」關注和報導的增多是必然的。但由「風」而「暴」,則反映出西方社會對中國發展的一種複雜心態。
  • 閻學通:亞太已形成中美兩極格局
    【訪談嘉賓】閻學通,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世界和平論壇秘書長。已出版《歷史的慣性》、《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古代中國思想與當代中國力量》(英文)等多部著作。我認為,目前亞太這個局部地區,形成了中美兩極格局,但在全球範圍內,還僅是中美兩極化的發展過程,兩極格局還沒形成。在這一背景下,美國不認為中國有了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對等實力。即使亞太地區已形成兩極格局,中國的實力仍弱於美國。美國認為中國沒有與美國相同的實力,因此中國不應享有與美國平等的地位,美國不接受「相互尊重對方核心利益」這一條。目前,缺乏相互尊重是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根本障礙。
  • 美報:中美--亞洲多極格局中的兩極
    美國《紐約時報》1l月1日文章 原題:多極中的兩極(作者菲利普·鮑林)  首腦會議充其量只是象徵性的會議。但上周在河內舉行的東亞首腦會議具有極其重要的象徵意義。此次會議表明,面對中國崛起,美國認識到需要結交各類非正式的盟友,而中國也認識到鄰國並不相信它作出的和平崛起的承諾。
  • 2023年世界將形成中美兩極
    今後十年,國際格局如何演變,地區形勢、中國對外關係如何變化?22日下午,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教授作客「新華國際」微信訪談,就新著《歷史的慣性:未來十年的中國與世界》所作預測和國際熱點問題與網友互動。
  •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大國崛起靠政府領導改革的能力
    相比中國,在改革開放後,我國政府在不斷克服各種阻撓改革的障礙。環球時報:和歷史上英美兩國的「大國崛起」相比,今天的中國還面臨哪些全新的考驗?難度是更大,還是更小?閻學通:中國崛起的時代與英美兩國崛起的時代不同。英國是在機械化時代崛起,美國是在電氣化時代崛起,而中國是在數位化時代崛起。
  • 為什麼世界上那麼多國家不擔心美國的強大,反倒忌憚中國的崛起?
    在不斷的發展中,目前我國的經濟以及軍事實力同時排在世界第二位,正是因為我國的迅速崛起,導致一些西方國家嫉妒、甚至感到害怕,可是為什麼他們不害怕位於第一位的美國?曾聽聞俄羅斯的軍事專家說過,中國的崛起可以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而美國卻不會,可有點讓人擔憂的是他們不是害怕強大的美國,而是害怕崛起後可以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的中國。其實在很早的時候,中國也是很強大的,甚至諸多外國,派使者來中國朝拜,帶其各種奇珍異寶、地方特產之物來進獻給我國的帝王,望得到我國的庇佑。
  • 兩極格局下的世界
    兩極格局下的世界 2011-03-19 14:18 來源:中學生學習庫 作者:
  • 世界正形成新的兩極格局
    兩大陣營的冷戰格局結束後,世界毫無疑問地進入了單級霸權格局。所謂「一超多強」、「多強一超」的提法迴避矛盾,無視第三世界國家的存在和作用。「多極化」同樣如此。事實上,美國也不反對「多極化」,因為這個概念和「一超多強」一樣,隱含著承認霸權的成分,完全可以把它設想為美國霸權主導下的多極化。不過,如今,世界正日益明顯地兩極化。
  • 專家:中國崛起勢不可擋 2023年將成超級大國
    中國真的會在十年之內成為世界超級大國嗎?中國的周邊局勢又將走向何方?中國的外交策略正在發生哪些調整?繼續堅持不結盟原則會幫助中國崛起嗎?  帶著這一連串的問題,《中國經濟周刊》日前獨家專訪了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世界和平論壇秘書長閻學通,請他為我們解讀中國乃至世界的未來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