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世界將形成中美兩極

2021-01-20 大河網

  今後十年,國際格局如何演變,地區形勢、中國對外關係如何變化?22日下午,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教授作客「新華國際」微信訪談,就新著《歷史的慣性:未來十年的中國與世界》所作預測和國際熱點問題與網友互動。

  閻學通認為,到2023年,世界將形成中美兩極格局,但不會重現「冷戰」;東亞將取代歐洲,成為世界的中心;中國將調整對外政策,更多地承擔國際領導責任。

  中美兩極非冷戰

  閻學通預測,到2023年,中國經濟實力可能達到美國的水平,但軍事實力、文化實力難以趕上美國,中國無法全面超越美國,因而2023年可能形成中美兩極的國際格局。

  兩極格局的形成並不意味著世界必然再次進入冷戰狀態。閻學通認為,形成冷戰的一個必要條件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相互隔離,沒有往來,而今天全球化使中美之間諸多領域相互交織,冷戰再次發生的基本條件不存在。因此,即便中國和美國都通過結盟的方式展開競爭,也無法形成冷戰。

  閻學通預測,今後十年,中美軍事競爭將體現在武器裝備的改進上,雙方發生直接戰爭的危險會進一步下降,發動代理人戰爭的可能性同樣很小。到2023年,中美就國內政治制度的意識形態分歧將弱化。

  東亞變成世界中心

  閻學通預測,到2023年,東亞將成為世界的中心,一是因為中美都將把東亞視為主導世界的基礎,東亞是戰略價值最大的地區,二是兩國在東亞擁有可相互制衡的力量,都不佔據主導地位。

  屆時,中國一國的經濟規模可達歐盟國家總體經濟規模的80%以上,加上日本、韓國和其他東亞國家,東亞的整體經濟規模必然超過歐洲,當中國成為一個僅次於美國、具有全球戰略影響力的大國時,東亞將具備全球戰略競爭力。

  老牌大國失風採

  閻學通形容歐盟現在是「雞多不下蛋」,成員國增加的同時削弱了歐洲的合作優勢。到2023年,歐盟將失去今天國際合作和區域化樣板的地位,德國將成為世界公認的歐洲領導國家,而法國將成為一個具有輔助領導力的國家。英國將難以保持歐洲地區大國的地位,甚至成為「歐洲的孤兒」。

  就現在的世界第二軍事大國俄羅斯,由於今後十年世界能源價格將呈下降趨勢,中俄綜合實力差距拉大,俄羅斯將接受中國在中亞影響力不斷上升的現實,促使2023年的中俄戰略關係更緊密。

  就另一個老牌大國日本,閻學通預測,今後十年,人口老齡化不僅會從思想上阻礙日本深化改革,而且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會直接妨礙改革。到2023年,日本將是一個心懷不滿卻力不從心的地區大國。

  中國外交謀變革

  閻學通認為,今後十年,中國的海外利益將迅速從經濟領域向非經濟領域擴散,尤其是安全利益和政治利益面臨的威脅會越來越大,將促使中國的外交原則從經濟導向轉為政治導向。

  他說,今後十年,中國在國際格局中的地位將使中國外交越來越難以採取依附、搭車或獨立於各方的政策。中國需要建立良好的國際戰略信譽,需要弘揚謙虛謹慎的戰略文化而不能繼續遵循韜光養晦的戰略原則。

  今後十年,中國將面臨不斷增大的「中國責任論」國際體系壓力。如何克服體系壓力,實現民族復興,將是今後十年中國外交面臨的最大課題。

  安全難題尋解答

  就網友關心的維護海洋權益,閻學通認為,需要改變不結盟原則,通過結盟,向周邊國家提供安全保障,將有利於維護中國自身的安全利益。中國不願意結盟的最主要顧慮是擔心捲入一些面臨美國戰略壓力的周邊國家與美國的對抗。

  就不少網友擔心俄羅斯作為中國的「盟友」或「準盟友」不可靠,閻學通認為,許多人根據上世紀五十年代中蘇結盟的教訓而擔心俄羅斯不可靠,實際是一種弱國心態。強國與弱國結盟,只有弱國擔心強國不可靠,而不是相反,因為弱國依靠強國,而非強國依靠弱國。

  就網友經常議論的如何突破「地緣包圍圈」,閻學通認為,首先要鞏固大後方,即上海合作組織,使中國北部和西部更加安全,然後加大對東南亞國家的外交力度,發展軍事合作關係,使日本更加孤立。

  (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相關焦點

  • 清華院長:到2023年,世界將迎來中美兩極格局
    獨家專訪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世界和平論壇秘書長閻學通:  從韜光養晦到奮發有為,中國崛起勢不可擋  2023年世界將出現中美兩個超級大國  美國竊聽事件給中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經驗教訓:當我們強大以後,絕不能像美國那樣去監控全世界
  • 閻學通:亞太已形成中美兩極格局
    其後,他還談到了中美兩國今後博弈的主要看點:不再是爭奪資源、戰略要地、市場,爭奪的核心是規則制定權。而在亞太地區,中美兩極格局已經比較明顯。這一判斷,實則與他2013年的著作《歷史的慣性》中的預測一脈相承,他曾在書中寫道,到2023年,中美綜合國力將達到同一等級,世界將形成中美兩個超級大國的國際格局。
  • 學者:中美兩極格局或2020年定型 中國需要盟友
    由於中美經濟增長快於歐盟,歐盟的相對衰落不可避免。絕對衰落恐怕也將成必然,因為英國退出將導致歐盟GDP總量縮小。如果再有別的成員國退出,這個基數會進一步縮小。由於相對衰落和絕對衰落可能疊加發生,歐盟的衰落速度將可能更快。環球時報:有人說當前世界處於多極化時代。那麼,歐盟的衰落會讓中美兩極的格局提前到來嗎?閻學通:「化」是一個過程,「格局」是一個定型的態勢。
  • 專家:世界正形成未來技術領域中美兩極競爭格局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2月10日消息 俄羅斯量子中心總經理、俄國家原子能集團量子技術項目辦公室主任魯斯蘭∙尤努索夫認為,如今在量子技術和人工智慧領域這些最有前途的兩種未來技術方面,中美之間的兩極競爭格局正在形成。
  • 2023年中國將成超級大國:至少有3個航母艦隊
    年中國將成超級大國:至少有3個航母艦隊 (1/8) "← →"翻頁
  • 專家:中國崛起勢不可擋 2023年將成超級大國
    中國真的會在十年之內成為世界超級大國嗎?中國的周邊局勢又將走向何方?中國的外交策略正在發生哪些調整?繼續堅持不結盟原則會幫助中國崛起嗎?  帶著這一連串的問題,《中國經濟周刊》日前獨家專訪了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世界和平論壇秘書長閻學通,請他為我們解讀中國乃至世界的未來局勢。
  • 中國崛起締造「兩極多強世界」新格局
    結果有目共睹,一極世界夢想幾乎成昨日黃花,多極世界設想也已經夢斷藍橋。目前的世界格局,已經朝著一個新的既不是冷戰時代的兩極世界,也不是空想的多極世界的,由中美兩個大國主導的「兩極多強」的世界新格局邁進。這出乎人們的預料,卻符合世界發展規律,符合人類歷史的發展方向,值得進一步加以推動。一、一極世界完全行不通。除了少數幾個美國走狗國家,如日本、韓國外,沒有更多的國家贊成美國的一極霸權。
  • 任衛東:世界正形成新的兩極格局
    冷戰後,美國國際戰略的核心任務就是將原社會主義陣營和中間地帶的國家全部納入其勢力範圍,從而將其原本局限在西方世界的霸權體系擴張至全球範圍。在單極霸權時代的前期,霸權力量強,反霸力量弱,美國進攻、其他國家躲避退守的態勢十分明顯。但美國的霸權戰略不僅使霸權與反霸的矛盾空前尖銳化,也嚴重透支國力,加劇內部危機。
  • 人民日報海外版:世界正形成新的兩極格局
    在冷戰後形成的單極霸權體系中,國際關係的基本矛盾特別集中地表現為霸權與反霸的矛盾。其中,中心與外圍的矛盾尤為突出。冷戰後,美國國際戰略的核心任務就是將原社會主義陣營和中間地帶的國家全部納入其勢力範圍,從而將其原本局限在西方世界的霸權體系擴張至全球範圍。   在單極霸權時代的前期,霸權力量強,反霸力量弱,美國進攻、其他國家躲避退守的態勢十分明顯。
  • 瓦爾代之辯|疫情後世界不是兩極是多極,中俄關係是重要保障
    「搖搖欲墜世界」出自「瓦爾代」兩年前發布的題為《搖搖欲墜世界中的生活》的報告。在今年的報告中,作者指出,兩年前報告中提出的「國際制度危機導致無政府狀態加劇——每個國家都將依靠自己去解決生存問題」的判斷,正被今年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所印證。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成為世界已積累的大量問題的催化劑,但世界果真「搖搖欲墜」了嗎?人類將退回到不是由理性而是由本能所主導的激烈鬥爭?
  • 南京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將推遲到2023年舉行
    新華社南京12月10日電(記者王恆志 潘曄)世界田聯官網北京時間10日發布消息稱,原定於2021年3月舉辦的南京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將推遲至2023年3月舉行。記者隨後從南京方面確認了這一消息,這也是原定於今年3月舉辦的該項賽事第二次宣布推遲。
  • 未來將探訪月球兩極!那裡的水冰有多重要?
    作者 | 小小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 未來三年內,至少將有八艘來自俄羅斯、印度、中國、日本和美國的太空飛行器著陸在月球表面,並開始探索月球上最具科學吸引力但又最敏感的區域,比如月球兩極。
  • 兩極格局下的世界
    兩極格局下的世界 2011-03-19 14:18 來源:中學生學習庫 作者:
  • 上海「減塑」在行動:到2023年全市將形成全民參與的塑料汙染多元共...
    上海將通過漸進方式,遏制塑料製品的過度消費,加強循環利用,治理塑料汙染。記者昨天獲悉,今年內,全市商場超市等將不再提供(包括不再銷售)一次性塑料購物袋,全市餐飲行業將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到2023年,全市將形成全民參與的塑料汙染多元共治體系。
  • 成都申辦世界科幻大會委員會成立 全力申辦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成都7月28日電 (王鵬)「成都申幻動員大會」28日上午在成都舉行,成都申辦世界科幻大會委員會正式成立。據了解,成都正全力申辦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此次大會在2020年世界科幻大會開幕前一天舉辦,意在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直播的方式,向全球幻迷展現成都申辦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的意願和決心。
  • 2019年中美十大暢銷抗腫瘤藥對比
    作者 | 菜菜近日,業內相關諮詢機構公布了2019年中美十大暢銷抗腫瘤藥物。從藥物類別看,中美差距較大。2019年,美國十大暢銷抗腫瘤藥均為創新藥,而中國十大暢銷抗腫瘤藥中,有4個為傳統化療藥物。但也可以側面反映,中國十大暢銷抗腫瘤藥升級換代空間巨大,未來將會有更多創新藥取代傳統化療藥而走進榜單。
  • 2023年亞足聯亞洲杯中國組委會成立,北京將承辦2023年亞洲杯開幕式、閉幕式和決賽
    組委會主席、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出席會議並講話陳吉寧表示,舉辦2023年亞洲杯,是中央高瞻遠矚、著眼國家發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北京市作為十個承辦城市之一,通過參與籌辦亞洲杯,將進一步提升北京的國際影響力,加快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建設。
  • 美報:中美--亞洲多極格局中的兩極
    美國《紐約時報》1l月1日文章 原題:多極中的兩極(作者菲利普·鮑林)  首腦會議充其量只是象徵性的會議。但上周在河內舉行的東亞首腦會議具有極其重要的象徵意義。此次會議表明,面對中國崛起,美國認識到需要結交各類非正式的盟友,而中國也認識到鄰國並不相信它作出的和平崛起的承諾。
  • 重慶將承辦2023年亞洲杯
    12-29 07:09:30 來源:重慶兩江新區移動端 (記者 黃琪奧)重慶球迷將能再度在家門口觀看亞洲杯了。12月28日,中國足協發布消息,重慶與北京、天津、上海、成都、西安、大連、青島、廈門、蘇州等城市一起,共同承辦2023年第18屆男足亞洲杯。
  • 英智庫:中國將提前5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英國智庫在對193個國家與地區經濟進行預測後得出結論,經歷新冠疫情後,中國經濟將在2028年完成對美國的「超車」,比去年預計的提前整整5年。 這份報告隨即引發多家外媒關注,俄媒還在新聞標題中使用了「新時代」(new era)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