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俄媒:俄羅斯準備向中國出口火箭發動機

2020-11-30 央視網

俄媒:俄羅斯準備向中國出口火箭發動機

原標題:

  參考消息網10月14日報導 外媒稱,塔斯社援引俄羅斯副總理德米特裡·羅戈津的話說,俄計劃在梅德韋傑夫總理12月訪華前起草完畢向中國提供火箭發動機的文件。羅戈津在哈爾濱舉行的第二屆中俄博覽會上發表了相關聲明。

  據俄羅斯《生意人報》網站10月12日報導,羅戈津說:「在航天領域首先有兩個項目,我們希望在梅德韋傑夫12月的訪華之行前籌備完協議。這指的是有關對華提供俄火箭發動機的協議,以及中國向俄提供微電子產品,這對我們製造太空飛行器來說也是必要的。」他表示,「計劃在俄境內建立俄中聯合企業,製造『北鬥』和『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的接收模塊和晶片組」。

  報導稱,8月25日羅戈津談到了與中國進行聯合項目的計劃,包括在航天領域的合作。7月,這位副總理稱,中國可能為本國太空計劃採購俄火箭發動機。

  據俄羅斯《莫斯科時報》網站10月12日報導,俄羅斯副總理羅戈津12日稱,俄準備與中國籤訂火箭發動機出售協議,以便從中國獲取它建造太空飛行器所需的電子元件。

  報導稱,羅戈津出席了一個在中國哈爾濱舉行的博覽會,在討論俄中經濟合作前景時,他表示,俄中正尋求在航天領域的合作,而航天領域是兩國都在極力發展的領域。

  羅戈津說:「我們討論要達成的協議是,俄羅斯向中國出售火箭發動機,同時從中國購買俄羅斯發展太空飛行器所需的電子元件。」

  報導稱,這項協議對俄羅斯衰老的航天工業而言將是個大利好。儘管俄羅斯生產的火箭發動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之一,但其國外客戶只有美國,美國將其用於軍事和民用衛星發射。

  美國與俄羅斯航天工業的這一聯繫因烏克蘭危機變為兩國緊張關係的一個方面,作為對西方制裁俄羅斯的一個回應,羅戈津曾威脅停止向美國出售火箭發動機。

  報導稱,與中國籤署協議將使俄羅斯在與美國的航天領域博弈中獲得額外的籌碼。

  羅戈津12日表示,中俄正在繼續推敲該協議,該協議將在俄總理梅德韋傑夫12月訪華期間籤署。

  羅戈津還宣布,中俄計劃成立合資企業,專門生產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和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所需的接收模塊和晶片組。這兩個導航系統都是作為美國全球定位系統的替代品而開發的。

  在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因烏克蘭問題變得緊張後,中俄經濟及技術關係日益加強。羅戈津表示,中俄還討論了數個雙方可以合作的雄心勃勃的長期太空項目,包括月球探索項目等。

  據俄羅斯《生意人報》網站10月12日報導,俄羅斯副總理羅戈津宣布,中俄商定中方將向兩國合作生產遠程寬體客機和重型直升機的項目提供優惠貸款。他是在哈爾濱舉行的第二屆中俄博覽會上作出相關聲明的。

  羅戈津說:「至於兩國領導人談論的重要項目——我指的是航空領域的聯合項目:製造遠程寬體客機和重型直升機,我們已就中方可能提供優惠貸款一事談妥,這樣便能加速開展這項工作。」

  他還表示,中俄合造的飛機不應是對波音或空客飛機的重複。他認為,新產品應當「令潛在買家大吃一驚」。

資料圖:採用俄羅斯發動機的美國「阿特拉斯5」火箭。

  參考消息網11月18日報導 外媒稱,俄羅斯聯邦航天署署長奧列格·奧斯塔片科向記者表示,中國希望在本國境內生產俄羅斯火箭發動機,還對載人航天、衛星導航和地球遙控探測領域合作感興趣。

  據俄新網11月18日報導,奧斯塔片科說:「我們在訪華期間與夥伴們討論了各種合作方向,包括衛星導航、地球遙控探測、生產電子元件基座、材料學、生產飛行器、載人航天計劃、火箭發動機製造。我將向政府報告工作訪問的結果,之後可以說我們將在哪些方向開展積極合作。」

  俄航天署署長不排除將來互派載人飛船前往俄羅斯和中國的軌道站,以及組織聯合研究外太空的任務。

  奧斯塔片科指出:「我們在工作中歡迎合作,但需在平等基礎上。」

  【延伸閱讀】美軍陷入困境:俄火箭發動機公認最棒 卻遭美國會禁購

資料圖片:採用RD-180發動機的美國「阿特拉斯5」火箭(圖片源於網絡)。

  參考消息網12月17日報導 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2月15日題為《禁購俄羅斯火箭後,美國衛星被困在發射臺上》的報導稱,近15年來,美國一直依靠俄羅斯的優質火箭發動機來發射軍用衛星。但美國國會已經禁止再訂購俄羅斯火箭,美國與俄羅斯的緊張關係已加劇到了如此地步。

  這一舉措令美國軍方領導人陷入困境。多年來,專家們一直承認俄羅斯的火箭發動機是最好的。

  美國企業將爭相填補這一空缺,但國防工業界的部分企業將遭受打擊:有兩家公司自2000年起就與俄羅斯建立了合資企業。

  這項禁令只是美國參議院12日通過的國防授權法案中的一小部分。該法案批准了明年5800億美元的軍事開支。

  美國國會表示,面對太空中來自俄羅斯的與日俱增的威脅,未來使用的火箭系統應該是「美國製造」。在莫斯科附近製造火箭發動機的公司主要歸俄羅斯政府所有。

  供給美軍的俄羅斯RD-180發動機的生產線不會馬上停止運轉,因為目前的訂單上仍有大約30臺這種發動機。

  組建聯盟從俄羅斯採購這種發動機的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將使用這批發動機來發射「宇宙神」運載火箭。每臺RD-180發動機的價格為4.2億美元。

  參考消息網7月9日報導 俄羅斯總統普京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7月8日在烏法開幕的上海合作組織和金磚國家論壇上探討擴大俄中關係,其中會重點談及航空航天領域。俄副總理德米特裡·羅戈津表示,莫斯科和北京正在籌備相關政府間協議。

  據俄羅斯《獨立報》7月8日報導,羅戈津提到了對聯合重型直升機(在米-26基礎上)和寬體客機(在MS-21基礎上)的研發和生產,以及共同的航天項目。羅戈津透露,中國或將購買俄火箭發動機並向俄供應航天電子元器件。

  報導稱,俄羅斯副總理是在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參觀伊爾庫茨克航空企業伊爾庫特集團時作上述表態的。該集團將參與研製俄中飛機。7日,羅戈津和汪洋抵達葉卡捷琳堡出席第六屆俄羅斯國際創新工業展,俄創新企業將在其中展出自己前景廣闊的研發成果。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州長葉夫根尼·庫伊瓦舍夫表示,中國參展「將提高展會地位,並幫助探索新的工業和經濟增長點,有助於烏拉爾企業更積極地將產品推向國際市場」。

  報導稱,在西方對俄制裁背景下,莫斯科和北京均認為俄中工業協作是迫切且合理的。俄羅斯可能建議中國略微進行軍事技術一體化,包括航空和航天項目。在該領域,至少目前俄羅斯在世界上並不落後,某些方面(火箭發動機製造)甚至還超過了航天對手。

  報導認為,中國當然對這些項目感興趣。但吸引該國的不是終端產品,而是技術。中國人很不情願籤署具有相互約束力的智慧財產權協議。中方人員在向俄購買某些成品(飛機、戰機、防空系統)後進行仿製,而後在本國組織盜版生產並貼上自己的品牌,這種事情不乏其例。一些俄羅斯科學家因向中國提供軍事技術「幫助」而鋃鐺入獄。俄領導層對此心知肚明,但現在不是莫斯科擺姿態的時候。

  俄羅斯領導人希望對華開展認真長期的技術和工業合作。羅戈津在談到讓中國參與解決進口替代問題的前景時說:「我們對航天電子元器件有興趣。我們正與他們制定所需的電子設備名錄。由於中國早就實現了太空飛行,他們有這樣的電子設備。在這方面,他們是我們當之無愧的夥伴。」

  羅戈津宣布,中國可能向俄購買火箭發動機。這位官員表示:「應加速起草最棘手的政府間協議,文件旨在調節保護可能賣給中國的俄高科技產品的智慧財產權問題。這首先涉及火箭發動機,中國人對其興趣濃厚。」俄羅斯副總理稱,中方還青睞「對發展中國航天業,首先是探月計劃具有重要意義的其他一系列服務和產品」。若無俄方特定產品的供應,中國探月計劃「幾乎將寸步難行」。

  據國際文傳電訊社報導,中國有意採購位於莫斯科郊區的動力機械科研生產聯合體研製的火箭發動機RD-180。此款發動機過去曾出口美國。後者藉助它啟動了月球、火星、冥王星和木星探測任務。中國也想實施此類計劃。消息人士表示:「可能對華出售生產許可證。但這種方案對我們來說並不理想。現在一切依賴於完成政府間技術保護協議的磋商。雙方存在顯著矛盾:中國人想自行利用我們的發動機,而我們不能接受這一點。根據火箭技術擴散監督制度,我們要為這種技術被不是該制度成員的國家使用承擔全部責任。」

  報導稱,中國人短期內未必能研製出類似RD-180的發動機。美國同類自主火箭發動機的研發、製造和通過質量驗證預計都不會早於2022年。這樣一來,除了接受俄羅斯的條件,在本國航天計劃中使用RD-180時遵守智慧財產權和其他權利外,中國顯然別無選擇。

  中新網3月14日電 據俄新網報導,美國國防部長查克·哈格爾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五角大樓或因烏克蘭危機,重新審議「大力神」系列運載火箭(Atlas)使用俄羅斯RD-180型發動機的問題。

  被問及美國是否應發展製造火箭發動機的能力時,哈格爾說:「您顯然是指我們與俄羅斯在這一領域的關係。我認為,我們將不得不研究這一問題。我認為,在此問題上不應有任何疑問。」

  美國五角大樓於3月初表示,在烏克蘭事件背景下,暫停與俄羅斯軍方的合作。

  此前據報導,俄羅斯曾考慮過停止向美國供應RD-180型發動機。但是,生產此類發動機的能源機械科研生產集團執行董事索恩採夫於2013年8月表示,停止向美國供應或導致企業效能急劇下降,最終或導致企業關門。

相關焦點

  • 俄將推出「全球最強」火箭發動機
    來源:中國國防報微信公眾號 作者:柳軍據俄媒日前報導,俄羅斯開始生產世界上推力最大的液體火箭發動機RD-171MV「沙皇」發動機,它將用於正在製造的「聯盟-5」中型運載火箭和「葉尼塞」重型運載火箭。
  • 俄媒:中國研製出史上最強大離子噴氣發動機
    參考消息網1月14日報導 俄媒稱,中國研製出世界上最強大的離子噴氣發動機。  據俄羅斯衛星網1月14日援引香港《南華早報》報導,據中國《科技日報》消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502所專家向客戶展示了新一代離子發動機。
  • 【俄媒:俄羅斯可重複使用火箭「阿穆爾」將於2026年首次飛赴太空...
    【俄媒:俄羅斯可重複使用火箭「阿穆爾」將於2026年首次飛赴太空】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阿穆爾液化天然氣式」中型兩級火箭將配備可重複使用返回式一級和以氧和液化天然氣為燃料的RD-0169發動機。
  • 俄媒:中國2022年發射空間站 並向外國太空人開放
    原標題:中國計劃2022年發射天宮空間站俄媒:航天將實現跨越式發展參考消息網8月9日報導俄媒稱,中國計劃2022年發射天宮空間站。天宮預計將遵循與國際空間站類似的設計標準,並向外國太空人打開大門。
  • 俄羅斯將於2021年向美國交付10臺火箭發動機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23日消息,俄羅斯國家採購官網發布的文件顯示,俄航天國家集團旗下的動力機械科研生產聯合體(NPO Energomash)計劃在2021年向美國交付6臺RD-180「阿特拉斯-5」火箭專用和4臺RD-181「安塔瑞斯」火箭專用發動機。
  • 俄媒:中國擴大石油進口 俄羅斯沙特展開市場爭奪戰
    原標題:俄媒:中國擴大石油進口 俄羅斯沙特展開市場爭奪戰參考消息網11月22日報導據俄羅斯《專家》周刊網站11月20日報導,沙特與俄羅斯奮力爭當中國的第一大供油國。報導稱,儘管新冠疫情在世界範圍內造成石油需求下降,但中國對「黑金」的胃口沒有減弱。
  • 美媒稱克裡米亞危機拖累中國買野牛氣墊登陸艇
    原標題:美媒稱克裡米亞危機拖累中國買野牛 烏對華憤怒 近日曝光的圖片顯示,第一艘由烏克蘭交付中國的 美國《華盛頓時報》網站12月4日文章,原題:與基輔的金錢爭執威脅中國未來軍備採購 中國正在與俄羅斯合謀,不向烏克蘭政府支付購買第二艘「野牛」級氣墊登陸艇所需的1400萬美元。基輔已於今年3月初向解放軍交付該艘登陸艇,但就在交付幾天之後,登陸艇的生產地——克裡米亞便併入俄羅斯。現在的問題是,誰將得到這1400萬美元。
  • 俄登月火箭發動機:超土星五號F1發動機,熱功率相當於一座水電站
    撰文:聞刀據環球時報報導,俄羅斯正在生產一款人類史上推力最大的航天發動機,這款被稱為"沙皇引擎"的新型液體火箭發動機可以產生800噸的推力,當發動機運轉時燃燒室裡產生的2700萬千瓦的熱功率幾乎相當於一座大型水電站工作時的功率。
  • 新聞分析:美國為何深度依賴俄制火箭發動機
    新華社北京9月13日電 新聞分析:美國為何深度依賴俄制火箭發動機  新華社記者趙嫣 劉莉莉  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在未來10年內將不得不繼續使用俄羅斯RD-180火箭發動機發射本國火箭。近年來美國政界多次傳出聲音,質疑美國軍方在美國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同時仍然使用俄制火箭發動機。
  • 俄發動機提供不了中國所需推力,中國自己動手了!俄:美密切注視
    很明顯,俄羅斯人在當年伊爾-76運輸機無法滿足中國採購需求之後,出現了新的類似問題,D-30KP-2發動機提供不了中國運輸機所需要的推力,但除此之外,俄羅斯沒有更強大的發動機提供了。●中國人說幹就幹2005年,中國向俄羅斯採購38架的伊爾-76運輸機和伊爾-78加油機,俄羅斯不是不想賣,而是沒有生產能力滿足中國的需求。
  • 俄測試爆震火箭發動機 燃料效率提高一倍
    俄《衛星網》26日報導,俄羅斯科研機構開始測試以液氧/煤油為燃料的新原理火箭發動機,該型發動機採用脈衝爆震原理,如果成功,這種原理的火箭發動機燃料利用效率將比現有火箭發動機翻倍。不過這種發動機研製難度極高,雖然早在現代液體火箭發動機研製之初就有人提出這一原理,但從未真正實現。如果俄羅斯的測試取得成功,將可能是一個劃時代的事件。
  • 俄羅斯 火箭事故難撼航天雄心
    俄羅斯聯邦航天署5月18日宣布,俄「進步—26M」貨運飛船17日夜間已成功將國際空間站調整到預定軌道,為3名太空人在下月初返回地球做好了準備。這項調整本應於5月16日完成,然而信號顯示該飛船上的一臺發動機未能按照計劃時間啟動,軌道調整任務被迫暫停。軌道調整的成功,讓俄羅斯航天部門鬆了一口氣。
  • 離子發動機問世,中國突破最大裝備難題!俄媒感嘆將失去最大客戶
    中國如今研製出自己的五代機、大型運輸機、預警機、民用大客機,但是在傳統航空發動機領域,中國依然處於弱勢,長期依靠進口發動機作為動力源。但是在最近,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離子發動機據簡氏防務觀察發表文章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502所專家展示了新一代離子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的加速度據說可以達到30公裡/秒,它的工作原理與普通火箭發動機有很大區別,可以在低溫環境運行,重量更輕,燃料消耗更少。在未來,中國離子發動機將被應用於空天飛機和火箭設備上。
  • 中國衛星將服務「一帶一路」 俄媒:東半球天氣預報主要靠它
    參考消息網6月25日報導 俄媒稱,中國向軌道成功發射風雲二號H星,它能對地球三分之一的面積進行氣象監測及其數據搜集。風雲二號H星將位於印度洋上空,取代在那裡超期服役的歐洲氣象衛星。俄羅斯記者兼中國問題專家米哈伊爾·科羅斯季科夫為衛星通訊社撰寫此文就此加以評論。
  • 俄媒:中美貿易摩擦「也是俄羅斯的戰爭」
    原標題:中美貿易摩擦「也是俄羅斯的戰爭」——俄媒如是說文章導讀俄羅斯《觀點報》網站近日刊發文章,對中美貿易摩擦背景及走向進行分析,並對俄方立場提出建議,其概要如下:1。中美貿易戰是2018年世界經濟最重要的事件,當前的中美博弈表明,中國的現代化趕超模式非常有效。2。美國高科技企業將資金用於回購股票而非研發的模式,將拖累美技術進步速度,削弱其競爭優勢。3。川普個人因素值得重視,川普的「非理性」背後可能是高度的現實主義。4。川普在其國內的「體制內敵人」——亦即美金融資本和政治對立力量——更希望優先維持現有秩序。
  • 俄羅斯毒販自製氣槍 向監獄「發射」毒品(圖)
    原標題:俄羅斯毒販自製氣槍 向監獄「發射」毒品(圖)俄男子自製氣槍發射毒品(圖源:俄LIFE新聞網)海外網1月15日電 日前,一段俄羅斯「高技術」犯罪的視頻引發關注。俄羅斯LIFE新聞網14日消息稱,俄羅斯外貝加爾邊疆區3名男子涉嫌販賣毒品被逮捕,他們製造了一支氣步槍,遠程向監獄發射毒品。
  • 俄鯨魚監獄遭抗議 鯨魚監獄是什麼關押了多少鯨魚
    俄鯨魚監獄遭抗議 鯨魚監獄是什麼關押了多少鯨魚時間:2019-04-09 23: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俄鯨魚監獄遭抗議 鯨魚監獄是什麼關押了多少鯨魚 俄媒去年秋天爆料,遠東海域離中國邊境不遠的納霍德卡(Nakhodka)港附近,有一座地下鯨魚監獄,裡面關了上百頭
  • 中國航天新突破,新型火箭發動機啟動!俄專家:距載人登月不遠了
    中國航天技術,這六個字如今放在全球各國中都是舉足輕重的存在,今時不同往日,五六十年前的時候,中國甚至連發射一顆衛星都比較困難,但是在2021年的如今,中國航天技術可能除了美國之外,少有國家能夠與其並肩了。
  • 俄羅斯傳出一件大事,斯諾登作出決定,俄媒向全球揭露美醜陋面目
    美國擅長"賊喊捉賊"伎倆中美關係日益惡化,美國在國際社會上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打擊中國高科技企業,將中國技術稱之為"洩密威脅"。正如美國打擊華為一樣,以所謂"國家安全"對華為進行全面制裁,同時還要求其他國家也共同抵制華為。
  • 俄媒:金正恩宣布朝鮮已有氫彈 將用於維護主權
    俄媒報導截圖  原標題:俄媒:金正恩宣布朝鮮已有氫彈 將用於維護主權  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10日報導,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宣布該國已有氫彈,並準備好將該武器用於維護國家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