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天氣預報專網正式上線
本報北京1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氣象局獲悉,由我國自主研發、覆蓋137個籤約國家(地區)的「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城市天氣預報服務專網於近日正式開通上線,公眾可登錄中國「一帶一路」官網、中國氣象局網,實時獲取目標城市未來5天天氣預報。
-
我國自主研發覆蓋137個國家(地區)「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天氣預報...
1月1日,由我國自主研發、全覆蓋137個籤約國家(地區)的「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城市天氣預報服務專網(http://ydyl.cma.gov.cn/)正式開通上線,公眾可登錄中國一帶一路官網、中國氣象局網,實時獲取目標城市未來5天天氣預報。
-
風雲氣象衛星服務一帶一路
中國國家領導人在多次主場外交中提到利用氣象衛星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數據和遙感應用服務。2018年4月,中國氣象局、國防科工局和亞太合作組織共同籤署《風雲氣象衛星應用合作意向書》,發布並啟動《風雲氣象衛星國際用戶防災減災應急保障機制》(FY_ESM)。
-
> 氣象與一帶一路
該網站是本批認定的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英國、加拿大、日本及中國北京5家世界氣象中心中,目前開設的唯一一家門戶網站,將為世界各國用戶實時提供多項氣象預報預測業務產品及支持。 兩年來,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做好頂層設計,不斷攻堅克難,努力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踐行中國氣象走向「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的目標,帶頭落實無縫隙全球資料處理以及預報系統的世界氣象業務「新戰略」,以期滿足我國及全球用戶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升氣象防災減災水平的更高需求。
-
「風雲二號」最後一星完成出廠評審 將專注為中國西部和「一帶一路...
中國氣象報記者盧健報導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組織召開衛星出廠評審會。「風雲二號」09星順利完成出廠評審,將於今年上半年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擇機發射。在軌測試完成後,這顆衛星將專注為中國西部地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天氣預報、防災減災等提供支撐。
-
我國成功發射風雲二號H衛星,將替補歐洲衛星監控印度洋氣象
這樣一來風雲二號H不但可以監控我國全境氣象,也可以避免歐洲氣象衛星退役後,印度洋上空出現氣象衛星監測空白。同時也意味著該星可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員國等提供氣象衛星監測服務。風雲二號H星在原定軌道上完成在軌測試後,將進行軌道向西調整。
-
從接收國外衛星雲圖,到中國衛星服務世界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氣動力和數值預報專家李澤椿憶及那個時期時說:「通過衛星對雲和地面拍攝的照片,堪察加半島地形地貌和颱風系統清晰可見。我們就在想,能否利用衛星雲圖來監測颱風?」 短短幾年時間裡,《衛星雲圖的接收與分析》專刊出版,衛星雲圖在天氣分析和預報中應用的各種研究陸續發表,熱帶海洋和高原氣象資料缺少地區天氣系統演變的新事實被發現了,人們對利用雲圖預報颱風發生發展的方法進行總結,1975年我國衛星氣象領域最早的專著《衛星雲圖使用手冊》出版。
-
跨國地理科考:「一帶一路」新支撐——專訪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
啟動於2007年的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重點項目——中國北方及其毗鄰地區綜合科學考察,在十年之間不斷開花結果,更是為「一帶一路」倡議在中蒙俄區域落地生根夯下了堅實的基礎。日前,綜合科學考察成果之一的《中國北方及其毗鄰地區綜合科學考察》叢書陸續出版。
-
為「一帶一路」地區「通風報信」 滬研風雲二號09星成功發射
這是我國第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二號的最後一顆衛星,也是我國成功發射的第17顆風雲系列氣象衛星。風雲二號09星完成在軌測試後,將專注為中國西部地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天氣預報、防災減災等提供信息支撐。
-
「一帶一路」財經資訊:中國-阿曼產業園啟動
」的電力機車將服務於巴爾幹最繁忙的貨運線路。大美絲路之旅不再遙遠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沿線各國都在推行對中國公民的旅遊便利政策,中國遊客赴沿線國家的旅遊將越來越方便。不如,就從4個沿線免籤國家開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大美絲路」之旅吧!
-
外國天氣預報離不了中國衛星,揭秘我國氣象衛星到底多強大!
「風雲三號」D星的在軌運行將使我國全球數值天氣預報模式預報精度再提高3%左右,預報時效延長2到3天左右,可使登陸颱風等高影響天氣預報時效提前到5至7天。不僅如此,「風雲三號」系列衛星已被世界氣象組織納入全球對地觀測氣象衛星序列。隨著D星的加入,「風雲三號」衛星將進一步為區域各國的防災減災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重要作用。中國「風雲」系列氣象衛星已經與美國、歐洲氣象衛星成為世界公認的氣象衛星界的「三駕馬車」,共同服務世界各國的天氣預報。
-
靠它,天氣預報更靠譜
陰晴雨雪等天氣預報信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每天看到、聽到的氣象預測,主要來自「數值天氣預報」,這是基於數學、物理學方法,利用高性能計算機客觀定量計算未來天氣演變的科學技術。在數值天氣預報的基礎上,預報員們再根據自己的經驗做出判斷,加以訂正,就形成了我們獲得的預報信息。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將進一步拓展全球業務 提升全球監測預報服務...
中國氣象報記者谷星月報導3月30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今年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將圍繞國家總體外交大局和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結合「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需求,著眼全球著力區域積極拓展全球業務,形成統籌協調、規範高效、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為「一帶一路
-
風雲衛星服務覆蓋47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截至目前,中國風雲衛星正在為47個「一帶一路」國家提供遙感數據和定量產品,一種更趨於定製化的衛星遙感服務模式正逐步形成。 據國際災害資料庫的統計,「一帶一路」沿線相對災害損失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以上,且以氣象災害居多。這些地方多山地、高原、沙漠、海洋等無人區,氣象觀測盲點多。運行於「天外」的氣象衛星可對大氣進行全天候、立體化觀測,有效彌補地面觀測短板。
-
上海市局協助緬甸開發平臺 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朱曄報導 日前,上海市氣象局成功協助緬甸氣象和水文局開發完成緬甸預報預測平臺,為提升當地氣象預報和防災減災能力提供業務支撐。 據悉,緬甸預報預測平臺應用了上海市氣象局研發的緬甸區域數值預報系統和區域模式檢驗系統,併集成風雲四號氣象衛星監測產品。該平臺構建了數值預報與衛星產品展示系統,可提供更為精細、迅捷的模式預報和衛星觀測資料。上海氣象專家團隊在訪問緬甸期間,面向當地業務技術人員開展數值預報技術和衛星產品應用培訓,協助其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
-
風雲四號衛星成功發射天氣預報準確度將提高
中國天氣網訊 新一代靜止軌道衛星風雲四號12月11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此次發射的風雲四號衛星實現了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升級換代。1分鐘一次的區域觀測,1℃的溫度測量誤差,1秒鐘500張的閃電觀測……創新科技的運用將使天氣監測與預報、數值預報應用等領域取得重大進步。
-
北鬥「一帶一路」服務性能增強技術研究
(三)北鬥「一帶一路」應用存在的主要困難1.受服務覆蓋區域的限制,目前「一帶一路」沿線大部分地區尚未實現星基增強服務的推廣,需加快搶佔這一空白市場。為更好地推進北鬥在「一帶一路」沿線應用落地,應加強北鬥系統服務建設,為其提供必要的系統開放服務平臺,讓北鬥特色服務儘快走出國門,走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
...變臉」,啟動頁由NASA《藍色彈珠》換為我國風雲四號衛星雲圖
新畫面的原圖 拍攝背景照片的風雲四號,它搭載了全球首個大氣垂直探測儀,並是國際上首次在單星上同時搭載了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和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以一顆衛星實現了兩顆衛星的功能 靜止衛星在地球赤道上空,與地球自轉同步運行,能對局部地區進行高頻次的觀測,對中尺度強對流天氣進行預報。風雲氣象衛星,為我國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等做出了重要貢獻。 風雲四號衛星整星研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從「並跑」向「領跑」的跨越。
-
「天氣預報之父」曾慶存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遙感衛星行業迎突破
來源:一財網10日上午,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研究員和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黃旭華研究員一同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曾慶存的學術貢獻以數值天氣預報為代表。
-
中國氣象局將釣魚島天氣預報納入國內城市預報
發言人表示,自9月11日起,中央氣象臺在國內城市預報中發布釣魚島及周邊海域的天氣預報,內容包括溫度、溼度、風速、風向、降雨量等氣象要素。預報除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外,還將通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氣象局門戶網站、中國天氣網、中國氣象報、海洋氣象廣播電臺等渠道進行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