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將進一步拓展全球業務 提升全球監測預報服務...

2020-12-04 瀟湘晨報

中國氣象報記者谷星月報導3月30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今年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將圍繞國家總體外交大局和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結合「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需求,著眼全球著力區域積極拓展全球業務,形成統籌協調、規範高效、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優質氣象保障服務,不斷擴大國際影響力和技術輻射力。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將加強核心業務頂層設計,持續跟蹤全球資料加工和預報系統最新發展,結合公共氣象服務、減輕災害風險以及航空、農業、水文、海洋、氣候等專業領域服務新需求,聚焦服務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建設,著眼全球業務能力提升,進一步制定發展規劃。

圍繞能力建設,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將進一步豐富全球數值預報產品,提高基於GRAPES全球數值預報模式的產品頻次,增加西北太平洋和北印度洋颱風路徑預報等特色產品,以及全球多模式集合等預測產品;開展全球極端天氣監測業務試運行,重點提升對全球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颱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極端性的業務化監測影響評估服務能力;建立風雲衛星全球應急服務、「一帶一路」重點區域災害性天氣聯防機制,提升對亞洲區域重點用戶的服務能力,強化重要建設項目管理。

在國際培訓與技術交流方面,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將不斷提高針對性,啟動面向亞洲年輕預報員培訓的「災害性天氣預報示範」項目,積極參與中國氣象對外援助項目,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GRAPES中尺度數值預報系統等。該中心還將制定業務運行規範並開展考核,建立科學發展諮詢機制,成立業務研發專門臨時攻關技術團隊,不斷提升運行保障能力;同時在強化資源保障等方面統籌發力,推動各項重點任務落實落地。

【來源:中國氣象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將進一步拓展全球業務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將進一步拓展全球業務提升全球監測預報服務能力 強化國際影響與技術輻射3月30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今年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將圍繞國家總體外交大局和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結合「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需求,著眼全球著力區域積極拓展全球業務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拓展業務強化影響與技術輻射-中國氣象局政府...
    中國氣象報記者谷星月報導 3月30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今年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將圍繞國家總體外交大局和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結合「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需求,著眼全球著力區域積極拓展全球業務,形成統籌協調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履職盡責 為全球提供精準預報服務
    對此,世界氣象中心(北京)(WMC-BJ)通過業務網站,為世界氣象組織(WMO)提供針對莫三比克等受此次風暴影響的非洲東南部國家的最新颱風監測和預報產品。事實上,這樣的服務自2017年中國氣象局被正式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的那一刻起,就已在不斷推進。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今年將展開多項「自選動作」
    中國氣象報記者黃彬 通訊員周慶亮報導 記者近日從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運行辦公室獲悉,今年,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將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氣象防災減災為重點,踐行「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理念,為世界氣象組織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的榮光與責任
    一年前,2017年5月17日,在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上,中國氣象局被正式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這是一次巨大的鼓舞,標誌著我國氣象業務服務的整體水平邁入世界先進行列。歷經一年的準備,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正式實現業務運行,開始體現我國在世界氣象業務組織、技術交流等方面的骨幹和牽頭作用,進一步彰顯了我國在世界氣象舞臺上的顯示度、國際影響力和國際貢獻。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
    就在昨天,世界氣象組織(WMO)認定的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正式授牌啦!去年5月,在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上,中國氣象局被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其業務運行掛靠國家氣象中心(中央氣象臺),對沒錯就是萌臺的臺裡,高大上有木有?!呱呱叫有木有?!世界氣象中心誒!(挺胸抬頭驕傲臉)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
    對此,世界氣象中心(北京)(WMC-BJ)通過業務網站,為世界氣象組織(WMO)提供針對莫三比克等受此次風暴影響的非洲東南部國家的最新颱風監測和預報產品。  事實上,這樣的服務自2017年中國氣象局被正式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的那一刻起,就已在不斷推進。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門戶網站上線
    中國氣象報報導 6月6日,已通過審定的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門戶網站正式上線。這標誌著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正式實現業務運行。該網站是本批認定的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英國、加拿大、日本及中國北京5家世界氣象中心中,目前開設的唯一一家門戶網站,將為世界各國用戶實時提供多項氣象預報預測業務產品及支持。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是目前設在發展中國家唯一的世界氣象中心,在2017年5月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上獲得正式認定。
  •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
    為保證颱風海洋預報業務可持續發展,臺海中心十分重視業務規範及相關標準制修訂工作,先後完成《熱帶氣旋等級國家標準》《熱帶氣旋名稱國家標準》《全球熱帶氣旋等級》《全球熱帶氣旋中文名稱》《颱風業務和服務規定》《國家級颱風及海洋氣象現代化發展規劃(2012-2020年)》等國家標準或發展規劃的制修訂工作。
  • 中國衛星能監測全球氣象
    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     中國新一代極軌氣象衛星――「風雲三號」將於今年5月發射升空。由於被賦予了奧運氣象服務主力衛星的重任,「風雲三號」正引起人們越來越濃厚的興趣。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楊軍告訴《世界新聞報》記者,「風雲三號」的能力並不只是生成一張衛星雲圖那麼簡單,「它最大的特點是能夠把全球的氣候變化都監測到」。
  • 坐標北京!看它如何成長為九大世界氣象中心之一
    這是一次巨大的鼓舞,意味著我國氣象事業從奮起直追到並列領跑,也標誌著我國氣象業務服務整體水平邁入世界先進行列。2018年1月16日,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將「世界氣象中心(北京)」牌匾正式授予國家氣象中心。自此,新的責任和使命落在了我國氣象工作者的肩上——不僅要提升自身各項預報預警能力和服務水平,還要幫助世界上其他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提升氣象預報能力。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門戶網站正式上線
    人民網北京6月7日電 (施麟)據中國氣象局消息,6月6日,已通過審定的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門戶網站正式上線。這標誌著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正式實現業務運行。該網站是本批認定的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英國、加拿大、日本及中國北京5家世界氣象中心中,目前開設的唯一一家門戶網站,將為世界各國用戶實時提供多項氣象預報預測業務產品及支持。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是目前設在發展中國家唯一的世界氣象中心,在2017年5月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上獲得正式認定。
  • 全球客觀天氣預報產品投入業務運行 覆蓋全球11621個城市
    中國氣象報記者谷星月報導近日,中國氣象局自主研發的全球客觀天氣預報產品(簡稱「全球預報產品」)投入業務化應用,可實時提供未來10天逐3小時全球10公裡網格預報、全球11621個城市精細化天氣預報以及當地時間的逐12小時天氣預報。
  • 中國衛星能監測全球氣象(圖)
    由於被賦予了奧運氣象服務主力衛星的重任,「風雲三號」正引起人們越來越濃厚的興趣。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楊軍告訴《世界新聞報》記者,「風雲三號」的能力並不只是生成一張衛星雲圖那麼簡單,「它最大的特點是能夠把全球的氣候變化都監測到」。
  • 天氣預報準確率不斷提高 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
    新華社記者 孫 非攝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氣象觀測實時業務平臺上,工作人員正在分析觀測數據。本報記者 郭靜原攝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覆蓋最全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和先進的氣象信息系統,建成了無縫隙智能化的氣象預報預測系統,還將進一步加快科技創新,做到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提高氣象服務保障能力,推動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受偏南暖溼氣流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12月15日,本市將有大雪、道路結冰和大霧天氣。
  • 青島提升氣象監測預報和業務能力 推進研究型業務發展
    近日,從青島市氣象業務工作中獲悉,青島市氣象局進一步強化氣象監測預報和業務能力,全面推進研究型業務發展。青島市氣象局進一步推動智能網格預報業務,開展基於智能網格的多要素數值模式檢驗,優化智能網格預報質量檢驗,完成逐日、逐三小時考核站點與網格預報檢驗工作;推進數值模式產品釋用和客觀預報方法研發,基於 EC 集合預報產品的降水最優集成預報技術方法進入試運行中。
  • 中國氣象局加快推進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建設
    中國氣象報記者黃彬報導 記者日前了解,中國氣象局正進一步明確世界氣象中心(北京)的運行機制、職責分工及建設目標等內容,加快推進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建設,著力提升中國氣象事業的國際影響力。
  • 氣象服務覆蓋南海邁向全球 海南省局創新手段機制發展海洋氣象業務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吳潔飛 宋琳琳 記者 符曉虹南海,國際戰略通道,有著世界上最繁忙的商業航線。近年來,在全球氣候變暖和災害天氣頻發的背景下,天氣對海洋經濟貿易的影響越發嚴重。為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海南省氣象局加強南海「一中心三基地」海洋氣象綜合觀測體系建設,實現了南海重點地區災害性天氣監測全覆蓋;依託智能網格預報業務,大力開展預報服務,更好地滿足海洋經濟發展各方面不斷提升的服務需求。
  • 中國氣象事業邁入世界先進行列——從依賴國外到服務全球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攝到今天,我國風雲氣象衛星為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2500多家用戶提供衛星資料和產品,還建立了風雲氣象衛星國際用戶防災減災應急保障機制,可以根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防災減災需求,為其啟動應急加密觀測,並能以良好的觀測視角和定製化的高頻次區域觀測,提供颱風、暴雨、沙塵暴等災害監測預報,服務世界各國的防災減災救災。
  • 颱風監測與預報-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其中最為先進的風雲4號A星已投入業務運行,並向全球開放資料、為區域提供服務。  2017年5月12日,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認定中國氣象局為世界氣象中心。這標誌著中國氣象預報業務能力總體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體現了中國在世界氣象業務的組織和技術交流等方面的牽頭、骨幹作用,彰顯了我國在世界氣象舞臺上的顯示度、國際影響力和國際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