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記者黃彬 通訊員周慶亮報導 記者近日從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運行辦公室獲悉,今年,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將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氣象防災減災為重點,踐行「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理念,為世界氣象組織(WMO)成員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絲綢之路經濟核心區提供長中短期天氣預報業務指導和氣象服務。
今年,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在滿足WMO對世界氣象中心基本要求的同時,也將展開多項「自選動作」,實施中國氣象局「全球預報業務能力建設」項目是其中的一大重點。該項目旨在進一步推進全球無縫隙天氣預報產品體系、氣候預測產品體系和衛星產品體系、全球災害性天氣監測和預報示範國際平臺、高交互全球氣象預報服務平臺等業務能力建設,以及區域颱風預報中心、亞洲沙塵暴預報中心、航空氣象預報、核應急服務保障業務能力建設。
針對全球監測和預報業務,該中心增加風雲衛星全球監測定量分析產品,開發更多基於GRAPES-GFS和GRAPES-EPS業務天氣預報模式系統的全球高影響天氣預報、診斷產品,增加多種全球氣候監測產品以及基於我國多源資料再分析的全球基本天氣監測產品;完善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門戶網站,開展基於雲平臺的高交互世界氣象中心門戶網站試驗和區域國際會商平臺試運行。
該中心將繼續做好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預報員業務培訓、亞洲區域氣候監測預測評估論壇、風雲衛星資料應用以及數值預報等國際培訓;開展新一代中國氣象局衛星廣播系統升級,加強氣象信息綜合分析處理系統和衛星天氣應用平臺的國際應用;啟用世界氣象中心(北京)「災害性天氣預報示範」國際平臺;做好亞洲區域多災種預警系統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推廣和應用。此外,該中心還將積極向聯合國及其他人道主義機構提供氣象、水文和氣候信息產品。
據悉,今年3月26日至29日,WMO首屆世界氣象中心研討會將在中國召開。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將積極參與其中,展示中國無縫隙預報業務實踐與經驗、氣象業務現代化成果,進一步提升國際影響力。
(責任編輯:欒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