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屬裡的例外:淺談雪豹的特性及生存新危機

2020-12-05 獅虎豹三兄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獅虎的咆哮聲?那種聲音說是振聾發聵都毫不誇張,不管是膽子多麼大的人,只要在近距離聽見獅虎的咆哮聲,都不免會心裡大寒顫。在貓科動物裡面,能夠發出這種咆哮聲音的物種一共有4種,分別是獅子、老虎、花豹及美洲豹,獅子的咆哮聲是貓科豹屬裡面最響亮的,傳播距離也最長,其次是老虎,獅虎的咆哮聲都能夠達到114分貝以上,傳播距離在7公裡左右。

很多人都說區分豹屬與貓科其他動物的方式便是看其能不能發出咆哮聲,這個判斷方式在大多數時候都是適用的,但是卻不是那麼準確,為什麼呢?因為雪豹雖然也屬於貓科豹屬裡面的物種,但是它卻不能發出獅虎般的咆哮聲,雪豹發出的聲音介乎於小型貓科吼叫與大型貓科咆哮之間樣子,我們稱之為嚎叫,這是由於其發聲結構所決定的,同樣的,獵豹雖然體型也蠻大的,但它屬於貓亞科裡面的物種,也不能咆哮。

豹屬裡唯一不會咆哮的物種

可能很多人對「豹屬」一詞不是很熟悉,我們先從貓科動物講起。貓科動物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食肉類動物中的貓形類,貓形類在第三紀早期的時候分化出數個分支,分別是古劍齒虎類、偽劍齒虎類、古獵豹類、古貓類,後來在漫長的演化當中,其他類相繼滅絕,只有古貓類倖存了下來。後來古貓類又演化了三個分支,分別是恐貓類、真劍齒虎類和真貓類,其中真劍齒虎類和恐貓類在第四紀冰河期時滅亡,真貓類得以倖存,後來分化成豹族和貓族兩大類,最終演化成今天我們所見到的豹亞科和貓亞科,而豹屬就隸屬於貓科豹亞科。

雪豹在豹屬裡面的位置算是比較尷尬的,不僅實力最差,且還不能咆哮,可能有人會說了,雪豹要咆哮聲幹嘛?等雪崩嗎?當然,這只是無釐頭的調侃。動物的行為非常複雜,而目前我們人類所掌握的信息還不能說完全了解了它們,動物發出的聲音包含著多種信息,這是它們的溝通方式,正如獅虎的咆哮聲,其中就隱含著對領地主權的宣示,至於雪豹為什麼不能咆哮呢?前面說過,是因為發聲結構的原因。

獅虎豹及美洲豹之所以能夠發出一般小貓不能發出的咆哮聲,主要是因為其舌骨並未完全骨化,而且舌骨中還伴隨著一條韌帶,當空氣穿過的時候,韌帶就會拉伸產生更大的氣流通道,發出的聲音就低沉洪亮。懂醫學知識的朋友可能會說了,聲音低沉洪亮,震動就會加大,長此以往動物的內臟會受不了,但為何草原上的獅子卻頻頻咆哮呢?這主要是因為老虎、獅子等動物的聲帶是正方形的且其固有層側面有膠原蛋白、透明質酸、脂肪等形成的組織,能使得它們在發聲的時候減少肺部所承受的壓力,從而不會影響到內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貓亞科裡面所有不會咆哮的物種,其聲帶都是呈現出三角形,相對於方形來說,能夠拉伸的程度更低,且舌骨完全骨化,延展性很低,自然也就發不出低沉的咆哮聲了。而雪豹雖然也有著一個靈活的舌骨,但是其聲帶缺乏獅虎一樣的彈性組織,所以它發出的聲音很特別,即不像小貓的那種叫聲,也不像獅虎的咆哮聲,而是介乎兩者中間的聲音,類似於喘著粗氣。

「雪山之王」

成年之後的雪豹大多數體重在22-55千克之間,較大的雄性能夠達到75千克,而最小的雌性甚至不超過25千克,身體矮胖,腿短,比豹屬裡面的其他物種都要小一些。雪豹長得十分漂亮,皮毛整體色系是灰白至灰色,上面有黑色斑紋,耳朵很小,主要是為了減少熱量散失;腳掌很大,方便在積雪上面行走;尾巴粗長,令其在懸崖峭壁上也能夠保持平衡,同時尾巴覆蓋濃密蓬鬆的毛髮,可以在睡覺時用來遮擋臉部,為口鼻保暖。

雪豹原產於青藏高原一帶,由於高山上氧氣稀薄,雪豹發展出了適應環境的一套身體機制,它們對氧氣的變化很敏感,能夠精確調節呼吸、分配血液,這使得雪豹能夠在高原上奔跑跳躍,並追逐獵物。雪豹是食肉動物,與獅虎相比,其捕獵的積極度更高,通常採取伏擊的方式,利用身上的偽裝潛伏在環境中,等到獵物靠近時就迅速出擊,捕獵成功之後便將獵物拖到安全的地方開始進食。

在雪山上,雪豹是最大的捕食者,成年之後沒有天敵,是當之無愧的「雪山之王」。通常來說,雪豹是一個機會主義的獵人,其食物來源多種多樣,包括野豬、小熊貓、盤羊、山羊等等,甚至還會吃腐肉,但是由於高原山地裡面本身環境氣候就比較惡劣,野生動物物種沒有平原地區多,所以即便是雪豹能夠吃掉其所見到的大部分動物,但食物來源還是少了一點,特別是一些棲息地受人類影響的區域,獵物減少,雪豹開始捕食村民的牲畜。

雪豹的生活習性

雪豹是典型的貓科動物,其很多行為都跟我們所了解的貓科動物類似,比如生而孤獨,喜歡獨自行動。雪豹的主要活動時間是清晨和傍晚,白天主要在巖石縫、陰影處棲息,但它們在睡覺的時候也保持著較高的警惕性,當有獵物靠近時,會馬上進入到準備捕獵的狀態。由於雪豹身上覆蓋著厚厚的毛髮,被太陽直射之後身體的熱量很難散發出去,所以在夏季時,它們休息的時間更長,白天主要躲在通風的陰影處。

雄性雪豹的領地平均面積為144-270平方千米,雌性為83-165平方千米,一般來說,雄性雪豹與雌性雪豹的領地範圍會重疊一部分,這個比例大約在20%左右,一隻雄性雪豹會同時與2-5隻雌性雪豹的領地有重合。根據獵物的豐富程度,雄性雪豹每天會在半徑0.5-5.45千米範圍內的區域捕食,而雌性的範圍則在0.2-2.25公裡之間,當然,如果獵物太少的話,雪豹的活動範圍會增加。

雪豹在2-3歲的時候會達到性成熟,這就意味著它們有能力繁衍後代了。雪豹的發情期通常為5-8天,發生在冬季末期,典型信號就是標誌性的呼喚聲增加了,雌性妊娠期為90-100天,即幼崽會在來年的4-6月份出生。剛出生的小雪豹與大多數家犬一樣,眼睛是看不見的,直到7天之後,才慢慢睜開。幼崽在5周的時候可以走動,在10周的時候完全斷奶,隨著身體長大,身上的斑點會逐漸長成玫瑰花結般的形狀。

大約2-4個月大的時候,雪豹幼崽就跟隨母親外出了,這個階段是它們學習本領的時候,直到18-22個月後,幼崽變得獨立,這時它們會離開自己的原生家庭,往更遠的地方走,去建立自己的領地。這是雪豹這種動物避免近親繁殖的方式,只有當自己後代散布在更大的範圍內,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近親繁殖。

雪豹的生存現狀

雪豹是屬於高原物種,僅分布在中亞12國內,分布點以青藏高原為中心,向周圍擴散,但並沒有呈現完整的版圖,而是零零碎碎的分布,中國是雪豹數量最多的國家,世界雪豹保護看中國,值得驕傲的是我國這些年對雪豹的保護力度十分大,到目前為止在西藏、青海、川西一帶雪豹棲息地的村民們,普遍有著較高的保護意識,即便是雪豹捕食了牲畜,村民們也不會再像以前一樣報復了,這給世界雪豹保護工作樹立了一個典型榜樣。

不過過去雪豹數量銳減,目前也呈現個體數量下降的趨勢,是不爭的事實,相較於20年前來說,雪豹的數量已經縮減了20%。不過由於雪豹不太好觀測,密度低、分散嚴重等原因,目前尚無比較可靠的全球數量估計,其中以下估計支持的人數較多:

2003年,全球雪豹個體數估計為4080-6500隻;2010年,全球雪豹個體數估計為4500-7500隻;2013年,全球雪豹個體數估計為3920-6390隻。在過去,雪豹最主要的威脅因素是人們的捕殺與棲息地喪失,由於雪豹皮毛華麗且保暖性能極佳,是上好的皮草原料,所以在以前有相當大一部分以捕殺雪豹為自己的主要生計,單單是中國的1990-2012年間,就有432隻雪豹死於偷獵,佔據了非正常死亡率的81%,加上雪豹捕食家畜,遭到人們的報復性殺害,這個比率達到了19%,所以雪豹的死傷的個體數量就更大了。

好在後來人們逐漸開始意識到保護雪豹的重要性,並且付諸行動,到目前為止,雪豹的保護意識已經深入到普通老百姓的心中,依靠來自官方、民間多股力量的作用下,中國雪豹生存得很好。目前來說,阿富汗、不丹、哈薩克斯坦等的雪豹偷獵、非法貿易緝獲量較低,表明需要加強管制了。

「王位」受到挑戰

雖然在2013年的時候,雪豹所在的12國籤署了《比什凱克宣言》,表明了保護雪豹的決心,但是保護工作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目前雪豹所遭受到的威脅依然存在,其中可以分成三大類,分別是牲畜的增加,與野生食草動物競爭資源,導致食草動物數量減少,棲息地退化;雪豹獵殺牲畜,遭到牧民報復性捕殺;非法貿易雪豹皮毛、骨頭及身體其他部位,特別是老虎被列為重中之重的保護動物之後,全球虎骨貿易減少,不法分子紛紛將目光盯向獅骨、雪豹骨等。

當然,以上的三大類威脅則屬於我們早就知曉的威脅,目前並不是雪豹的主要威脅因素,其主要威脅因素來自於全球氣候變暖,雪豹的棲息地逐漸喪失,從而帶來的各種危機。溫室氣體的排放會導致全球氣溫升高,喜馬拉雅山脈的林線會往更高海拔的地方走,雪豹的棲息地會減少30%左右,以往跟雪豹不存在直接競爭關係的動物,後面會直接給雪豹帶來新危機。

在四川岷江以西,大渡河以東的地區,雪豹曾與大熊貓和平共處了很長一段時間,它們之所以能夠和平共處,除了雙方食性不一樣之外,最主要的因素是它們在平面維度上有重疊,但卻在垂直維度上沒有重疊,即是說雪豹和大熊貓都在這片地區生活,但一個活在林線以上,一個活在林線以下,雙方相互之間沒有交集,而林線上移,最可怕的地方也在於此。

四川境內生活著金錢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花豹、豹子,豹子雖然食性與雪豹差不多,但豹子也是生活在林線以下的物種,與雪豹並不會存在交集,可一旦林線上移,豹子的生存區域變大,那就意味著它與雪豹的競爭關係會加強,雙方見面的機會也隨之增大,試想一下,體型小的雪豹,還能是豹子的對手嗎?「雪山之王」的位置勢必會受到挑戰,事實上,這種事情已經在悄然發生了。

在2016年2月份的時候,人們在四川貢嘎山保護區4千米高度山上安裝的相機陷阱,就分別拍攝到了豹子跟雪豹,當時下午4點鐘左右,相機在一處山脊上拍到了豹子,在豹子走後的2小時,又在同一處地方拍到了雪豹,很明顯,豹子的活動範圍已經滲透到雪豹的活動範圍內了,它們之間會不會見面?能不能見面?這一切都是未知數,而我的觀點則更傾向於能。

相比於大熊貓吃素的習性,豹子食肉的本性會直接與雪豹產生強烈的競爭關係,同時無論是在體型還是在獵物的需求量上,都超過雪豹,面對如此強有力的競爭者,雪豹還能安然生活下去嗎?所以保護雪豹,絕不是僅靠打擊偷獵盜獵,減少人們報復性捕殺就夠了,需要全方位考慮,不僅要打擊直接傷害雪豹的活動,同時也要保護好環境,給雪豹一個合適的,賴以生存的家園。

(關注我,了解動物知識,喜歡請給個贊;禁止抄襲、洗稿,違者投訴到底!)

相關焦點

  • 淺談雪山上的生靈:雪豹的歷史變遷與生存挑戰
    貓科豹屬裡面的5種動物雪豹屬於貓科豹屬五種動物裡面的一種,其它4種分別是老虎、獅子、花豹、美洲豹。在分類學上,雪豹其實有相當長一段時間都被錯誤歸類的,曾經人們認為它是單一的一個屬,主要原因就是雪豹並不能發出貓咪等能夠發出的「咕嚕聲」,也不能發出獅虎等發出的「咆哮聲」,它的舌骨基本骨化,且很難與獅虎豹等豹屬裡面的動物雜交。後來根據研究系統發育樹,得出了雪豹屬於豹屬。
  • 雪豹差點被擠出「豹屬」,就因為它叫的像貓咪(文章中音頻佐證)
    雪豹這種動物最近幾年"出鏡率"越來越高了,這是因為食物缺乏之下,讓一直習慣於隱居雪山冰川之中的它們,不得不頻頻下山找食,因此被人們目擊甚至捕獲的機率也就越來越大了。據見過雪豹這種動物人發現一個現象,雖然同屬於豹屬動物,可它的叫聲不但沒有老虎獅子那樣兇猛駭人的,反而更像小奶貓叫聲般,有點"萌萌噠"的感覺。(很想問平臺可以加錄音嗎?結果發現,有視頻與音樂加載,作為一個寫手,我只能自己費力上傳一下,大家聽聽不喜歡就關掉)。
  • 獵豹、美洲豹都不是豹,嚴格意義上的豹只有一類
    ,尤其是獵豹,與「豹」相差甚遠,而將美洲豹認為是豹的一種還情有可原,畢竟它也是豹屬五種動物之一。後來進入分子學領域,從基因層面上再次看獵豹,人們發現它與美洲獅、細腰貓的親緣關係很近,三者共同構成了一個譜系,遂取消了獵豹亞科,而獵豹這一物種也被歸類到貓亞科獵豹屬裡去了。
  • 這種貓科動物屬於豹屬,卻不能和獅子、老虎、豹子、美洲豹雜交
    這種貓科動物屬於豹屬,卻不能和獅子、老虎、豹子、美洲豹雜交貓科豹屬的動物一共有5種,按照體型從小到大的順序分別為雪豹、豹子、美洲豹、獅子、老虎。其中體型相對較小的雪豹,因舌骨基本骨化,不能像獅子、老虎、美洲豹那樣發出吼聲,只能發出嘶嚎,所以曾被單獨歸為一個屬,即雪豹屬。雪豹曾不被歸為豹屬,還有一個原因是它不能和獅子、老虎、美洲豹、豹子這4種大型貓科動物雜交並產生雜交種,而獅子、老虎、美洲豹和豹子之間都能夠進行進行雜交,並能生出後代(後代一般認為是不可育的)。
  • 森林殺手挑戰雪山之王:豹與雪豹同框,背後竟然有這麼多故事……
    豹,俗稱花豹或金錢豹,世界上分布範圍最廣的大型貓科動物,其足跡從亞洲東北部直到非洲最南端;雪豹,活動於亞洲高原地帶,從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蒙古高原到西亞
  • 5種名字帶「豹」的貓科動物戰力排行:雪豹僅第3,第1常秒殺鱷魚
    前面的文章我們已經提到過,名字帶「豹」字的貓科動物有很多種,但是真正的豹只有一種,美洲豹、獵豹、雲豹、雪豹都不能稱為豹。下面,我們一起比較下5種名字帶「豹」的貓科動物戰鬥力吧!第5名:雲豹雲豹因身上遍布雲塊狀的斑塊而得名,它屬於貓科、豹亞科、雲豹屬。在這幾種名字帶「豹」的貓科動物中,雲豹是體重最小的,只有20到35千克重。雖然它的咬合力和獵豹相當,但是鑑於體型的劣勢,它只能排在第5。
  • 豹屬的5個種,別再傻傻分不清
    貓科動物一共有5個屬,豹屬是其中之一。豹屬共分5個種,全部都為大型的貓科動物。很多朋友總是不能正確地說清這5個種都是什麼,你能說清嗎?1.豹基於遺傳學,豹被劃分為9個亞種。亞洲的亞種多指金錢豹,非洲的亞種多指花豹。
  • 《在雪地裡生存的雪豹》浪子-協助拍攝
    在雪地裡生存的雪豹【第1幅圖】此作品由廈門攝影愛好者昌先生在著名的貴陽地區拍攝在雪地裡生存的雪豹【第2幅圖】此作品由江門攝影愛好者鬱先生在著名的山東地區拍攝在雪地裡生存的雪豹【第3幅圖】此作品由洛陽攝影愛好者束先生在著名的濟寧地區拍攝
  • 雪豹寶寶被抓住後頸,瞬間自閉成球體:完了,我大概是豹廢了
    雪豹寶寶被抓住後頸,瞬間自閉成球體:完了,我大概是豹廢了大自然中存在著許多生物,他們在大自然中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對於大型貓科動物來說,人們的第一直覺就是兇猛殘暴,一雙銳利的雙眼令人望而生畏,但是小時候的他們卻異常呆萌可愛
  • 雪豹懷孕是如何捕獵的?
    下面我們就以雪豹為例,淺談一下它是如何度過妊娠期的。,而雪豹則生活在懸崖峭壁且常年被積雪覆蓋的雪線以上,所以,表面上看懷孕之後,雌性雪豹生存挑戰壓力格外的大。>雪豹屬於貓科豹屬下的成員,但是與其他豹屬成員(獅、虎、豹、美洲豹)不同的是,雪豹只能發出撕叫聲,不能像其他豹屬成員那樣發出震撼的吼叫聲,這是因為兩個原因:第一,其他豹屬成員均由喉頭
  • 雪豹、雲豹的存在打破了此說法
    相信許多人都會告訴你一個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直接看它們能不能咆哮,能的話就是豹亞科,不能的話就是貓亞科。這個方法在大多數時候都是適用的,但也有例外,比如雪豹及雲豹屬的兩種動物,都不能發出獅虎般的咆哮聲,然而雪豹、雲豹、巽他雲豹都是豹亞科的成員,因此我們不能說不會咆哮的都是貓亞科動物,但反過來說會咆哮的都是豹亞科動物,這倒是成立的。
  • 最容易混淆的貓科動物分類:獅子屬於貓科,獵豹和雲豹不屬於豹屬
    貓科動物種類繁多,分為多個屬和大約40個種,其中貓科豹屬的動物都是大型貓科動物,它們體型較大,性情兇猛,還能發出吼聲。貓科豹屬共分5個種,但是很多人經常弄混淆,這其中有你嗎?1.虎。很多人對獅子的分類混淆,誤認為獅子屬於犬科而不屬於貓科,其實這是不正確的,事實上獅子不僅屬於貓科,還屬於豹屬。美洲獅雖然名字帶「獅」字,但也不屬於豹屬。3.美洲虎。美洲虎主要分布在美洲,是美洲最大的貓科動物,它的體型、力量、身上的花紋均比豹大。美洲虎也叫美洲豹,不要誤以為它們是兩種貓科動物。
  • 雪豹
    別名:草豹、艾葉豹、荷葉豹分類: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哺乳綱 (Mammalia)目:食肉目 (Carnivora)科:貓科 (Felidae) 豹亞科屬:雪豹屬 (Uncia)外形特徵雪豹因終年生活在雪線附近而得名
  • 美洲豹又稱美洲虎,它是豹還是虎?為什麼是斑塊而不是條紋?
    首先說明:美洲豹既不是豹也不是虎,而是一種特殊的貓科動物。美洲豹,又稱美洲虎。因為它身上布滿斑點,和花豹很像,生活在美洲大陸,所以被稱為美洲豹。又因為身體壯碩,腦袋較圓,故稱為美洲虎。稱它為美洲豹和美洲虎都可以,沒有嚴格規定。
  • 四川石渠發現三隻雪豹幼崽
    新華社成都9月3日電 記者3日從四川省林業廳獲悉,日前在四川省石渠縣一隧洞中發現三隻雪豹幼崽。據了解,在非紅外攝像機的拍攝下,親眼觀察到雪豹並一次性發現三隻幼崽,在全世界都較為罕見。
  • 氣候變化嚴重影響雪豹生存
    本報訊 記者丁洪美報導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科學家發表於《生物保護》上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喜馬拉雅高海拔地區氣候變暖的速度高於全球平均水平,氣候變化將給生活於喜馬拉雅山脈的雪豹造成嚴重威脅。報告認為,如果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持續增加,樹木分布線的不斷上移將會導致喜馬拉雅山區30%的雪豹棲息地喪失。
  • 圖解蘋果雪豹OS十大新特性
    北京時間8月25日,據國外媒體報導,蘋果CEO賈伯斯向外界宣布,蘋果新一代雪豹(Snowleopard)作業系統將於8月28日正式發布。本周二,著名資訊網站InfoWorld向讀者推薦了雪豹OS中的十個新特性:1、自定義搜索圖一這一功能是Finder的深化,用戶可以根據需要自定義搜索範圍,這個範圍可以是所有磁碟,也可以是當前卷,或設定搜索方式為從後向前。
  • 兒童節,5隻貓科豹屬的可愛「兒童」,你最想抱走哪一隻?
    在貓科動物中,貓科豹屬的動物包括獅子、老虎、豹子、雪豹、美洲豹(也叫美洲虎)5種。兒童節到了,在關注人類的兒童的時候,也讓我們看看下面這5隻貓科豹屬的「兒童」是多麼可愛吧!圖為一隻正在樹上玩耍的小獅子。小獅子肥肥的,耳朵圓圓的,眼睛大大的,非常可愛。
  • 貓科豹屬裡面的所有動物,哪種實力最強?哪一種又最弱?
    在動物界,貓科動物是一個大家族,它們所擁有的普遍特性就是身手矯健、攻擊力兇猛,在貓科動物中,涵蓋的所有大類無非就是獅子、老虎、美洲虎、雪豹和花豹這五種。那麼貓科豹屬裡面的所有動物,哪種實力最強?哪一種又最弱?
  • 它是最不怕冷的一種貓科動物,雪山上除了雪豹,就屬它「最橫」
    導讀:它是最不怕冷的一種貓科動物,雪山上除了雪豹,就屬它「最橫」貓科動物在大自然中是廣泛分布的,應該算得上是一個大家族,種族數量比起犬科來說,要多得多了,有3大亞科14屬38種219個亞種,分布在全世界各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