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這種動物最近幾年"出鏡率"越來越高了,這是因為食物缺乏之下,讓一直習慣於隱居雪山冰川之中的它們,不得不頻頻下山找食,因此被人們目擊甚至捕獲的機率也就越來越大了。
據見過雪豹這種動物人發現一個現象,雖然同屬於豹屬動物,可它的叫聲不但沒有老虎獅子那樣兇猛駭人的,反而更像小奶貓叫聲般,有點"萌萌噠"的感覺。(很想問平臺可以加錄音嗎?結果發現,有視頻與音樂加載,作為一個寫手,我只能自己費力上傳一下,大家聽聽不喜歡就關掉)。
在傳統想法當中,人們常認為動物的叫聲跟它們的大小和性情成正比,例如體型碩大的老虎叫起來就應該是嘯聲震天、威風凜凜,而小花貓的叫聲無論如何也沒有那種氣勢。但這種想法用在雪豹身上顯然不成立,因為這種同樣十分兇猛的動物,個頭雖然不足老虎的三分之一(成年雪豹體重80公斤左右),但它就這體重跟母獅卻相差不多,它卻在「喵喵喵」。
其實只能"喵喵"叫的並非只有雪豹一種,包括獵豹、美洲豹在內的許多體型較大的貓科動物,也不擅長吼叫。根據解剖發現它們都擁有一個十分相似的特點:聲帶纖薄而缺少彈性。
這些動物最主要的發聲器官,其實和人類一樣依靠聲帶,聲帶的生理性狀對這些動物的發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相關研究發現貓科豹屬的其它四位成員中,聲帶都含有十分豐富的脂肪,這種聲帶相對較"厚重",形狀呈近似的四方形。當氣流通過時,彈性十足的聲帶可以做更大幅度的拉伸和震動,因此發出的聲音也就更加渾厚、響亮。(為雪豹默哀,它好像輸在進化論上了。)
雪豹的聲帶與其它豹屬成員差別很大,因為缺少脂肪組織的支撐,它的結構看起來更加單薄脆弱,形狀也是相對細小的三角形。當氣流通過這樣的聲帶時,所發出的聲音自然就顯得短促了許多,這也正是雪豹為何只能"學貓叫"的主要原因。
由於雪豹不能發出威猛嘯聲,它差點被人排擠出"豹屬"的範圍。不過好在動物學家們經過仔細解剖研究發現,雪豹在生理特徵上跟老虎更加接近,這才保住了它"王者"級別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