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園展示以蟲治蟲 5000萬隻小蜂消滅毛毛蟲

2020-11-25 騰訊網

上傳照片贏佳能550D單反 | 免費發明信片贏大獎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

早報世博記者 陶寧寧

以蟲治蟲、以菌治蟲……這些奇妙新穎的方法正成為世博園蟲害的剋星。

園林的植物遇到了蟲害怎麼辦?或許,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噴灑殺蟲劑。但單純噴灑殺蟲劑其實並不是一種高效、環保的滅蟲方法。噴灑的殺蟲劑只有30%能夠留存在樹葉上,其餘的70%都進了空氣和土壤中,如果使用了有毒的化學殺蟲劑,無疑是一種傷害不小的汙染。

那麼,有沒有更加清潔有效地控制蟲害辦法呢?在上海世博會的園區中,就能找到答案。園區對於有毒的化學殺蟲劑採取了嚴格的控制,而各種生物防治蟲害的技術則成為了園區綠化防蟲害的最主要方法。

不會影響遊客觀博

世博公園擁有著約500種綠色植物,是上海城區綠地植物中品種最為豐富的公園。然而,夏季的到來卻也給茁壯生長的植物帶來了不小的隱患,因為蟲害的高發季也逐漸接近了。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會看到,一些植物的葉片上多出了大大小小的洞,有的葉片更是顯得殘破不全,這些都是毛毛蟲們的「傑作」。每年的7月、8月、9月是毛毛蟲患的高發季,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會對植物產生很大的危害。過去,控制毛毛蟲的方法往往就是在樹葉上噴灑藥水,但在世博園中,卻有著更為環保科學的方法。

昨天,世博局綠地公園片區部的工作人員在園區投放了周氏齧小蜂共有1500萬隻,這是今年園區首次投放周氏齧小蜂。這些小蜂會將自己的蟲卵產殖在毛毛蟲的體內,在毛毛蟲「長大」之前就吃掉它,從而抑制毛毛蟲的數量。

在整個世博會期間,工作人員們會視具體情況將周氏齧小蜂分批投放入園中,預計總共需要投放5000萬隻。

值得一提的是,周氏齧小蜂並不會對前來觀博的遊客造成絲毫影響。「因為它們的目標很單一,就是毛毛蟲,不會影響到植物或者遊客。」世博局綠地公園片區部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夏希納說。

成本低於殺蟲劑

在世博園區內,生物防治蟲害的各項技術得到了很好的展示,但在國內,這種環保的防蟲害方式的運用卻並不廣泛。夏希納透露,這其中的最大原因是許多人已經習慣了一遇蟲害就打藥的治蟲模式。

「從短期來看,化學藥水花費不多,還可能取得不錯的效果。但事實上,這卻並不是一種好的選擇。化學藥水不僅會對環境造成汙染,而且並不是一種長效的控制蟲患手段。」夏希納說,生物防治蟲害的方法則是一種長效的治理手段,可以形成一種天然的生物鏈,調整害蟲與天敵的比例,達到生態平衡。而從長期投入上來看,運用生物防蟲害方式所需要的成本其實要低於使用化學殺蟲劑。

夏希納介紹,在一些歐洲國家,生物防治蟲害的方法已經得到了廣泛推廣。例如在德國,即使在街上普通的花木店也有出售害蟲的天敵昆蟲卵卡,而普通人則會將這種方法運用到自家的花園中。但在中國,這種新式的方法還需要進一步宣傳普及,一改人們使用低價化學殺蟲劑的老觀念。「從去年8月綠地公園片區部成立以來,就堅持開展以生物防治蟲害的治理方式,並希望憑藉上海世博會這個窗口,推廣這一環保的防蟲害理念。」夏希納表示,目前世博園區三個公園的51公頃綠地都運用了以生物防治蟲害為主的治理方式,這在全國園林中尚屬首次。

除了世博園區中,生物防治蟲害的理念在上海的各區縣的各大綠地中也得到了較好的推廣,夏希納告訴記者,現在,滬上有越來越多的綠地已經開始運用以蟲治蟲、以菌治蟲等各種生物防治蟲害方式。

誘捕器發虛假信息誤導雄夜蛾

世博園中用夜蛾誘捕器控制夜蛾數量。

斜紋夜蛾是一種對草坪存在巨大危害的昆蟲,它們在夜間出沒,如果不加以有效控制,成災的夜蛾一夜之間就能把大片草坪啃食乾淨。斜紋夜蛾在上海的危害期一般在每年的7月至11月,8月9月時達到蟲患高峰期。為了抵禦世博園區中的夜蛾,園區採取了一種名為斜紋夜蛾性信息素的防蟲害方式。

細心的遊客可能會發現,園區的一些樹幹上裝著一個個瓶狀的裝置,這就是世博園區中用到的夜蛾誘捕器。在誘捕器中,裝著一根長度8釐米左右,直徑約1毫米的紅色誘捕芯。可別小看這根「小紅線」,它能向雄性夜蛾散發出一種虛假的雌性夜蛾性信息,使雄性夜蛾以為前方有著雌性夜蛾,飛入誘捕器的小孔中試圖與之交配。

雄性夜蛾不知道,飛入誘捕器就再也無法飛出了,它們最終會掉入誘捕器底部裝的水中淹死。誘捕器不僅捕住了雄性夜蛾,更使得夜蛾無法正常交配,因而有效地控制了夜蛾的數量,使其不會引起蟲患。

目前,性信息素的防蟲害方式已經在世博園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後灘公園,夜蛾誘捕器已經有了一夜捕捉20多隻夜蛾的記錄。而在8月夜蛾高發期,一隻誘捕器預計可以一夜捕捉200多隻夜蛾。

花絨寄甲「克」天牛

殘害柳樹的天牛。 IC 圖

毛毛蟲的天敵是周氏齧小蜂,而殘害柳樹的天牛也有著它們的天敵——花絨寄甲。與周氏齧小蜂的「工作原理」相似,花絨寄甲幼蟲也是寄生在天牛幼蟲的體內,在天牛變成成蟲之前就消滅它。在今年的2月、4月和6月,園區內先後投放了10000隻成蟲和73萬粒蟲卵,以有效地控制住天牛的數量。

周氏齧小蜂寄生吃掉毛毛蟲

寄生在蠶蛹中的周氏齧小蜂破繭而出後開始尋找毛毛蟲。 早報世博記者 魯海濤 圖

昨天上午,世博局綠地公園片區部的工作人員們正在小心翼翼地用鐵絲穿著一個個白色的「蛋」,這些白色的「蛋」其實是一個個蠶繭,而蠶蛹中則孕育著毛毛蟲的天敵昆蟲——周氏齧小蜂。

周氏齧小蜂的個頭不大,確切地說它們甚至比一粒芝麻還小。但是,這些身量小小的昆蟲卻有著「森林小衛士」的美名。在世博局綠地公園片區部植保技術人員的培育之下,周氏齧小蜂「住」進了肥碩的蠶蛹體內,而蛋白質含量豐富的蠶蛹則成為了周氏齧小蜂幼蟲們的美餐,它們就寄生在蠶蛹中,通過吸取蠶蛹的營養茁壯成長著。

「培育這些蠶蛹中的周氏齧小蜂必須將溫度始終控制在25℃左右,大約在20至25天之後,蠶蛹體內的周氏齧小蜂就基本發育成熟了。」 前來送天敵進園的上海市綠化管理指導站的技術人員解釋,這時就可以把裝著蠶蛹的蠶繭穿在一起,掛在樹上,等待周氏齧小蜂們「破繭而出」。

每個蠶繭中都「住」著8000至1.2萬隻周氏齧小蜂,當它們吃完了蠶蛹之後,就會從蠶繭中飛出,並為它們的後代尋找新的寄生體——毛毛蟲。周氏齧小蜂會將自己的蟲卵產殖在毛毛蟲的體內,在毛毛蟲「長大」之前就吃掉它,從而抑制毛毛蟲的數量。

玉米植入細菌治蟲患

與以蟲治蟲方式相類似的還有以菌治蟲的防治蟲害方法。以菌治蟲的方法在後灘公園中被廣泛地運用。「後灘有大片的玉米地,我們把一種含有蘇雲金杆(細菌)的製劑插入有蟲患的玉米「喇叭」口中,害蟲就會因此感染生病,最終死亡。」 夏希納介紹,這種投放入玉米地中的製劑目標也非常單一,它只對一種害蟲起作用,除此之外,既不會危害到人體,也不會對水或土壤造成影響。

相關焦點

  • 南京廣泛運用生物防治技術 「以蟲治蟲」顯神威
    身長僅1毫米的周氏齧小蜂四處尋找美國白蛾的蛹,並將產卵器刺入,它們的卵會在蛹內發育成蟲,吸盡蛹體內的全部營養,從源頭消滅這種害蟲。 美國白蛾是目前唯一一種農業和林業共同檢疫的外來有害生物,可在一夜之間吃光成片的綠色植物,最愛的食物是綠化帶的行道闊葉樹。浦口區有林地面積近48萬畝,林木覆蓋率達37.6%,是全省五大苗木基地之一,同時也是美國白蛾重點防禦區。
  • 700多萬隻蟲子「降落」鄭州 它們「以蟲治蟲」主力軍
    這些比米粒兒還小的蟲子,可是天牛的天敵。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裡/攝河南商報記者 高鵬昨天,對於鄭州的天牛、蚜蟲、紅蜘蛛這些害蟲來說,有一個壞消息,它們迎來了數量龐大的天敵,700多萬隻益蟲正在趕來!從傳統的以農藥治害蟲的辦法,到現在的「以蟲治蟲」,這種生物防治園林害蟲的辦法到底好在哪裡呢?
  • 防治天牛等害蟲 李滄區連續第二年"以蟲治蟲"
    8月11日,為防治天牛等害蟲,李滄區連續第二年實施「以蟲治蟲」,本次計劃投放2萬管共200萬隻管氏腫腿蜂,可有效防治5000畝山林。  11日上午,在李滄區天水路竹子庵公園裡,幾名工作人員正在小心翼翼地投放管氏腫腿蜂。管式腫腿蜂在投放之前放置在指形管裡,管口塞著棉花,投放時工作人員將棉塞拔掉,將指形管倒掛在數目的枝杈上,讓蜂自行爬出。每棵松樹上放一管,一管有100隻蜂。
  • 無錫:園林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 以蟲治蟲
    中國園林網8月9日消息:烈日下,大片大片的樹陰成了行人們的遮陽傘,可躲得了似火驕陽,卻躲不了大樹底下的「毛毛蟲雨」。「去年有一次我在健康路上開電動車,不曉得什麼時候,脖子後面被樹上掉下來的刺毛蟲蜇了一下。哎呀,癢了我一個禮拜呢!」說起被蟲咬這件事,家住無錫小木橋小區的蘇小姐至今發怵。
  • 以蟲治蟲,「生物兵」將上樹鬥天牛
    南京企業用新的代替寄主繁育,腫腿蜂戰鬥力倍增以蟲治蟲,「生物兵」將上樹鬥天牛以蟲治蟲,派遣腫腿蜂、花絨寄甲、蒲蟎等「生物兵」上樹鬥天牛,是我市綠化園林部門多年來廣泛使用的生物防治技術。今年,南京一家園林企業嘗試用新的代替寄主繁育腫腿蜂,使其戰鬥力倍增。今天(4月9日),記者走進南京登博生態科技公司實驗室,約3萬管腫腿蜂正在繁育。「與往年南京自主繁育的腫腿蜂相比,現在每一管腫腿蜂的數量增加了一倍,而且色澤更加黑亮。」
  • 探秘「天敵昆蟲工廠」以蟲治蟲 無汙染更環保
    據介紹,這個已經建成的「天敵昆蟲工廠」目前可年生產腫腿蜂200萬頭、花絨寄甲成蟲40萬和卵100萬。  原理  「以蟲治蟲」無汙染更環保  據了解,天牛作為一種蛀幹類害蟲,被園林界喻為「不冒煙的火災」,天牛的幼蟲隱藏在樹幹內,生長時會蛀蝕樹幹和樹枝,在悄無聲息中吞噬樹木,使樹木長勢衰弱,容易被風折斷。受害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整株樹木死亡。
  • 以蟲治蟲減少農藥使用 南京廣泛運用生物防治技術
    原標題:搬來「生物兵」,「以蟲治蟲」顯神威 昨天上午,浦口區西江社區,路邊一片茂密的楊樹林枝繁葉茂。在肉眼看不見的微觀世界裡,樹林裡正悄悄發生著一場「戰鬥」。身長僅1毫米的周氏嚙小蜂四處尋找美國白蛾的蛹,並將產卵器刺入,它們的卵會在蛹內發育成蟲,吸盡蛹體內的全部營養,從源頭消滅這種害蟲。
  • 以蟲治蟲!瀘州請來10多萬救兵祛除天牛
    「我們的目的,就是以蟲治蟲。」瀘州市園林綠化科研中心工作人員曾貞說。 赤眼蜂蟲卵比芝麻還小,一張赤眼蜂蟲卵卡就有3000頭。有趣的是,有的赤眼蜂幼蟲已經孵化出來,雖然個子微小,但憑肉眼也能清楚地看到它們在爬行。不過,昆蟲病原線蟲只能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 在瀘州常見的園林綠化植物中,皂莢、柳樹、藍花楹等容易受到天牛的侵害;小葉榕、桂花、楨楠、梨樹等易染蚜蟲、粉蝨、蚧殼蟲等。
  • 以蟲攻蟲防治梧桐,180萬隻腫腿蜂「鬥」天牛
    目前,共計約180萬隻腫腿蜂已投放完畢。由於武漢市天氣變化較大,氣溫日漸上升,植物病蟲害進入卵和幼蟲初伏期,常見的天牛、網蝽等病蟲害滋生和蔓延將嚴重威脅苗木的健康生長。其中天牛的幼蟲大都潛伏在樹幹深處,成蟲會深鑽並啃食樹幹,對樹木產生極大損傷,嚴重的會導致整株死亡。針對此情況,青山區園林綠化隊採取了「以蟲攻蟲」的方式,投入天牛幼蟲的天敵腫腿蜂進行防治。
  • 以蟲治蟲!6.5億「天敵」投入戰鬥
    「公園裡侵害樹木的害蟲可分蛀莖類、食葉類、刺吸類三類,我們對症下藥,分別有專門的天敵來對付;但以蟲治蟲並不能100%讓害蟲絕跡,因為讓一個物種(哪怕是害蟲)滅絕同樣會帶來災難;雖然我國是世界上以蟲治蟲防控技術的『鼻祖』,但產業化始終是邁不過去的大坎。」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國家天敵昆蟲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鄭禮研究員表示。
  • 以蟲治蟲——害蟲,看你往哪裡逃
    快和糰子老師一起學習下《夢溪筆談》中的經典篇目《以蟲治蟲》,看看這場田野裡的蟲蟲大作戰吧:以蟲治蟲元豐中,慶州界生子方蟲,方為秋田之害。忽有一蟲生,如土中狗蠍(xiē),其喙(huì)有鉗,千萬蔽地;遇子方蟲,則以鉗搏之,悉為兩段。旬日子方皆盡,歲以大穰(ráng)。其蟲舊曾有之,土人謂之「傍(páng)不肯」。
  • 北京「以蟲治蟲」防控害蟲 可年產天敵昆蟲3000億頭
    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 通訊員 侯崢嶸 謝愛婷)今年5月1日,《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正式施行,記者從北京市植物保護站了解到,北京市利用天敵昆蟲,通過「以蟲治蟲」的方式來防控害蟲,效果良好。如果這時釋放卵寄生蜂,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利用螟黃赤眼蜂,可以同時防治草地貪夜蛾和玉米螟,起到「一箭雙鵰」的效果。目前,北京市擁有成熟的螟黃赤眼蜂生產線,可年產1億頭,主要應用於蔬菜上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等多種鱗翅目害蟲的防治。針對草地貪夜蛾幼蟲,市植保站應用東亞小花蝽進行防治。
  • ①毛毛蟲被寄生蟲擠爆;②越南椰子蟲的吃飯揭曉;③鐵柱刺穿胸
    寄生蜂幼蟲摧毀寄主!!寄生蜂會把卵產在毛毛蟲的體內,幼蟲孵化出來後就在體內吃毛毛蟲的體液生長,當足夠大的時候就鑽出毛毛蟲體內,樣子非常壯觀~~有趣的是,這種寄生蟲還會控制毛毛蟲的行為,毛毛蟲不僅被吃,還會幫助防禦寄生的幼蟲~-
  • 騎過大青蟲,不怕毛毛蟲——看「青蟲滑車」
    毛毛蟲是醜陋的,可惡的,沒有一個孩子會喜歡,只會害怕。在杭州少兒公園裡有這麼一個「青蟲滑車」項目,以大青蟲豔麗的色彩,動漫特色的裝飾,吸引家長帶著孩子來玩。大青蟲實際上也是小火車類型的車廂,接通電源後,就會沿著軌道滑行,「咔嚓、咔嚓」很響,孩子騎在它身上感覺很威風,很有點得意感。大青蟲鑽入大紅蘋果的孔洞中去了,也符合孩子知道蟲要吃水果的思維能力。大青蟲你再厲害,也不是讓我騎在你身上,孩子就會有一種自豪感,會興奮起來。這張片子是不小心,拉焦了,但看看大人、孩子的表情還是清晰的。
  • 以蟲治蟲 利用天敵昆蟲可防控草地貪夜蛾
    植保所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草地貪夜蛾目前可防可控,主要將以「以蟲治蟲」和「以藥治蟲」為主。植保所在雲南安寧、尋甸、墨黑、勐海等地開展的田間試驗和室內試驗,表明蠋蝽對草地貪夜蛾具有顯著防治作用。而在雲南保山、德宏、楚雄、曲靖、紅河、文山、玉溪、大理、臨滄、西雙版納、普洱、昆明開展的天敵昆蟲資源調查,植保所發現了草地貪夜蛾寄生性天敵昆蟲繭蜂、姬蜂各一種,目前正開展後續生物學觀察和擴繁技術探索。本次釋放應用的蠋蝽、益蝽均是中國農科院植保所近年開發的捕食性天敵昆蟲,屬半翅目蝽科,在各地廣泛分布。
  • 以蟲治蟲:天敵防控草地貪夜蛾有戲
    科技日報訊 (記者瞿劍)據中國農科院最新消息,針對草地貪夜蛾正在我國自南向北蔓延的危急情況,該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緊急啟動利用蠋蝽、益蝽等天敵昆蟲進行防控的田間和室內試驗,調查採集我國草地貪夜蛾天敵昆蟲種類並評估防治潛能,為「以蟲治蟲」開展草地貪夜蛾生物防治提供技術支撐。
  • 對付茶葉病害:以菌治蟲以蟲治蟲
    茶園中釋放捕食蟎,對紅蜘蛛、茶葉蟎、小綠葉蟬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二是雞茶共作。在茶園中放養雞不僅可以控制雜草生長,還可以捕食部分土壤中的幼蟲;三是以菌治蟲。在茶園中噴施白僵菌製劑防控小綠葉蟬、茶毛蟲、尺蠖、捲葉蛾等害蟲,施用韋伯蟲座孢菌防控黑刺粉蝨,致死率可達80%以上;四是病毒治蟲。主要有防治尺蠖、毒蛾、刺蛾的核型多角體病毒和防治捲葉蛾的顆粒體病毒;五是以蟲治蟲。
  • 2018初中語文閱讀題之以蟲治蟲
    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閱讀題之以蟲治蟲》,僅供參考!   二、作者及作品簡介     1.沈括,北宋 。字 ,杭州錢塘人,他博學多聞,於天文.地理.律歷.音樂.醫藥等多有成就。他被英國學者李約瑟譽為「 」。     2.《夢溪筆談》,共 卷。分故事、辨證、象數、等609條。內容涉及天文、數學、物理、地理等。其中自然科學部分。
  • 道縣:「以蟲治蟲」 釋放3.2萬個赤眼蜂卵卡防治馬尾松毛蟲
    據在場的負責人介紹,今年3月以來,道縣林業局分別在梅花鎮、橋頭鎮、萬家莊街道等地,採取人工投放方式,釋放赤眼蜂卵卡3.2萬個,防治馬尾松毛蟲面積5000餘畝。馬尾松毛蟲是以松針為主食的害蟲,輕則影響松木生長,重則導致松樹死亡,遠看就像被火燒過,又被譽為「無煙的火災」。該蟲害是道縣歷史性害蟲,因氣候、地理等特殊原因,而呈現周期性發生規律。
  • 蟲!
    靠近樹幹一看 更是有很多類似的毛毛蟲 在樹幹上爬動數量很多、很密集十分瘮人大的有2釐米這麼長蟲子身體的顏色呈黃褐色和樹幹顏色很接近要是不走近點看 還真的難以發現 竟然樹幹上都有這麼多蟲子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群毛毛蟲是什麼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