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蟲治蟲 利用天敵昆蟲可防控草地貪夜蛾
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針對草地貪夜蛾蔓延危害的緊急情況,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開展田間和室內試驗,利用蠋蝽、益蝽等天敵昆蟲防控草地貪夜蛾,並取得成效。植保所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草地貪夜蛾目前可防可控,主要將以「以蟲治蟲」和「以藥治蟲」為主。
-
北京「以蟲治蟲」防控害蟲 可年產天敵昆蟲3000億頭
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 通訊員 侯崢嶸 謝愛婷)今年5月1日,《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正式施行,記者從北京市植物保護站了解到,北京市利用天敵昆蟲,通過「以蟲治蟲」的方式來防控害蟲,效果良好。據悉,目前北京市擁有14條生物天敵生產線,能生產20餘種生物天敵,年產天敵數量達3000億頭。2019年,草地貪夜蛾成為禍害糧食的首要害蟲。北京植保部門第一時間開展了應用天敵昆蟲防控草地貪夜蛾的相關研究,篩選出能夠大量供應的本地天敵。
-
草地貪夜蛾在江蘇發生範圍將進一步擴大,「蛾口奪糧」全力防蟲治蟲
中國江蘇網訊 草地貪夜蛾是今年由境外侵入我國的重大遷飛性農業害蟲。記者3日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從我省情況來看,6月其份擴散蔓延速度明顯加快,已查見發生的21個縣區中有19個是在6月份確認的,這主要是由於我省處於草地貪夜蛾的遷飛過渡區,其蟲源基本來自南方地區。
-
草地貪夜蛾呈重發態勢,中國農科院發布防控手冊「蟲口奪糧」
唐華俊表示,發布《草地貪夜蛾防控手冊》,交流研討草地貪夜蛾科學防控的做法和經驗,進一步推動草地貪夜蛾科學防控技術體系的建立與完善,「為『蟲口奪糧』保豐收提供了堅強的科技支撐。」其中,安排草地貪夜蛾防控4.9億元,用於支持雲南、廣西等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做好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世界性重大害蟲,中國今後幾年將呈重發態勢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對草地貪夜蛾的描述為:一種危險的跨境害蟲,由於其自身天然的傳播能力以及國際貿易帶來的機會,草地貪夜蛾具有迅速傳播的潛力。
-
與蟲爭糧的250天:草地貪夜蛾的剋星被找到,但很難廣泛應用
昨日,農業農村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草地貪夜蛾的防控工作:目前,南方玉米已經收穫,北方玉米灌漿成熟,草地貪夜蛾對玉米主產區的威脅已經全面解除。 「蟲口奪糧」首戰告捷,背後是農戶、專業植保人士和政府部門八個月的艱辛鏖戰。 「只要是綠的,它就吃。」
-
草地貪夜蛾呈重發態勢 中國農科院發布防控手冊除蟲
工作人員或種植戶可以將這些數據輸入草地貪夜蛾種群填報系統的網絡版,「網絡版的模型就可以自動分析、預測種群動態,並根據種群的密度和年齡的結構,根據防治指標提供防控的決策措施。」10種天敵,綠色防控草地貪夜蛾針對草地貪夜蛾入侵,科學家們採取了多種防控措施,其中包括生物防治的辦法,即篩選和繁殖草地貪夜蛾的天敵,用昆蟲對付昆蟲。
-
中國農業科學「草地貪夜蛾防控手冊」報告會紀實
七、草地貪夜蛾的綜合防治技術草地貪夜蛾它核心的問題是冬季在我們國家絕大多數地區不能越冬,主要是在我們國家南方的周年繁殖區。所以源頭遏制是草地貪夜蛾一個最核心的工作,我們如果控制住了雲南、廣東、廣西和海南冬季的蟲源,那我們就消滅了本土的蟲源和來自於中南半島、緬甸遷入的蟲源,因為這些遷入的蟲源第一站也是在華南地區,所以華南地區的防控是關係到全國性防控成敗的一個核心問題。
-
草地貪夜蛾即將入侵!小心玉米絕產!
據監測,今年草地貪夜蛾基數大,北遷時間要提早,預計是一個重發生的態勢。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草地貪夜蛾確實已經入侵我國。農業農村部:草地貪夜蛾已入侵我國 今年預計呈現重發生態勢$$$$我們視頻的視頻原聲草地貪夜蛾長什麼樣?
-
玉米草地貪夜蛾防控意見
玉米草地貪夜蛾防控意見 來源: 南通市耕地質量保護(植物保護)站 發布時間:2020-08-24 字體:[ 大 中 小 ] 草地貪夜蛾,俗稱秋黏蟲,屬於鱗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屬,是一種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雜食性害蟲,廣泛分布於美洲大陸,被國際農業和生物科學中心評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
-
農業農村部:打好草地貪夜蛾防控攻堅戰 實現蟲口奪糧
中新網6月26日電 針對草地貪夜蛾等病蟲危害對秋糧生產的影響,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26日表示,從前期防控情況和專家分析看,防治草地貪夜蛾有藥劑可用,有技術可支撐,有力量可調配,有經驗可借鑑,只要監測到位、防控及時,草地貪夜蛾還是可防可控的。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堅決打好草地貪夜蛾防控攻堅戰,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
-
草地貪夜蛾威脅,雅本化學氯蟲苯甲醯胺殺蟲劑為應急防治用藥
草地貪夜蛾起源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2016年起從美洲散播至非洲、亞洲,對多國或地區造成巨大的農業損失。其有四大生物學特型:多食性、危害嚴重性、遷飛性、快速繁殖性,使得防治難度很大。2019年1月,草地貪夜蛾自東南亞遷飛入我國雲南省,自此正式入侵我國。
-
草地貪夜蛾遷飛時間會比今年提前一代,防控形勢非常嚴峻!
草地貪夜蛾自今年1月份入侵以來,便受到了農業農村部的高度重視。農村部聯動全國各省級單位迅速響應,開展各類防控手段的研究、試驗和推廣,打響了全國草地貪夜蛾「狙擊戰」,並獲得階段性成果。今年我國玉米綜合防治效果平均在90%以上,發生區域平均產量損失控制在5%以內,達到預期目標。
-
科學防治草地貪夜蛾
草地貪夜蛾是一種新入侵我省的害蟲,預計2020年6月-7月草地貪夜蛾成蟲將會飛入我省,從目前掌握的資料看,我省的草地貪夜蛾是由南方省份(甚至國外)遷飛而來,而且有可能是分批多次遷入,防控形勢不容忽略。
-
農業農村部嚴防草地貪夜蛾蔓延
今年1月,我國雲南省首次發現草地貪夜蛾入侵危害。農業農村部對此高度重視,要求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加密監測預警,落實好屬地防控責任,全力做好防控應對工作,努力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據悉,草地貪夜蛾俗稱秋粘蟲,食性雜,繁殖能力強,遷飛擴散快,原產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是玉米上的重大遷飛性害蟲,玉米苗期受害一般可減產10%-25%,嚴重危害田塊可造成毀種絕收。2016年初,草地貪夜蛾首次被發現入侵非洲西部並暴發成災,2018年在非洲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0-30億美元,玉米毀種面積佔總播種面積的5%-6%。2018年7月,草地貪夜蛾首次傳入亞洲地區。
-
還將有大量成蟲遷入 山東成立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專家組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據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官網消息,為做好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今日(30日)發布了《關於開展草地貪夜蛾等秋季重大病蟲防控指導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草地貪夜蛾已在山東部分市縣為害,隨著雨季到來,還將有大量成蟲遷入,對秋糧生產構成重大威脅,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已經成立專家組
-
陝西省植保專家來澄城督查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工作
6月2日下午,陝西省植保總站副站長馮小軍、陝西省動物研究所副所長陳志傑及植保站防治科科長郭海鵬一行,在渭南市農技中心主任劉博、副主任馬小平、植保站站長劉艾英等的陪同下,來澄城縣督查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工作。
-
「蟲口奪糧」,我們一直很認真
不少農民曾經一度談「蛾」色變,在農民口中「一頭幼蟲就能破壞一根玉米,一頭蛾就能產1000粒卵,一個晚上隨氣流可遷飛100至500公裡……」這一期,我們就來看看,為了我們14億人的糧食安全,勞動人民是怎樣和這位「殺手」——草地貪夜蛾鬥智鬥勇的。草地貪夜蛾是什麼?草地貪夜蛾是飛蛾產卵孵化出來的小肉蟲,黑腦袋,綠身子,小一點的只有米粒大小,大一點的有指節那麼長。
-
農村農業部:2020草地貪夜蛾將重發 京博茚蟲威狙擊「妖蛾」責無旁貸!
2020年2月21日,農村農業部印發《2020年全國草地貪夜蛾防控預案》的通知,預案中重點指出:預警2020年草地貪夜蛾發生態勢更加嚴峻,防控任務更加艱巨。 據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監測網調查監測和專家會商分析,預測2020年草地貪夜蛾呈重發態勢,各地區均有集中危害的可能。
-
草地貪夜蛾危害玉米水稻作物安全,如何防治?聽聽專家怎麼說!
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又稱秋粘蟲,鱗翅目夜蛾科,是一種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雜食性害蟲。從加拿大南部到阿根廷均有分布,廣泛分布於美洲大陸,為害多種農作物[1]。草地貪夜蛾在我國最先傳播至廣西、貴州、雲南等省,後向北發展到江淮、 東北、西北等地[2]。
-
羅田縣開展草地貪夜蛾防治工作
5月29日,羅田縣農業農村局在白廟河鎮付家廟村舉行草地貪夜蛾防治現場會,邀請專業技術人員現場指導草地貪夜蛾病蟲害防治。 自5月10日以來,羅田縣農業農村局植保站一直開展系統調査,於5月28日在白廟河鎮付家廟村玉米地中首次發現草地貪夜蛾幼蟲,平均百蔸蟲量2頭,最高百蔸蟲量15頭,平均危害率2%,最高危害率10%。同日在大河岸鎮閔家河村玉米地也發現草地貪夜蛾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