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防治草地貪夜蛾

2020-12-04 騰訊網

草地貪夜蛾是一種新入侵我省的害蟲,預計2020年6月-7月草地貪夜蛾成蟲將會飛入我省,從目前掌握的資料看,我省的草地貪夜蛾是由南方省份(甚至國外)遷飛而來,而且有可能是分批多次遷入,防控形勢不容忽略。

為使農民朋友及時掌握草地貪夜蛾的防治方法,日前,省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總站研究員、山西農科110專家方果就針對草地貪夜蛾的防治技術進行了介紹。

(一)成蟲誘殺技術。在成蟲發生高峰期,採取誘蟲燈、性誘捕器等理化誘控措施,誘殺成蟲、幹擾交配,減少田間落卵量,壓低發生基數,減輕危害損失。

(二)生物防治技術。在草地貪夜蛾卵孵化初期選擇噴施蘇雲金桿菌、球孢白僵菌、金龜子綠僵菌、印楝素、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等生物農藥開展防治。

(三)化學防治技術。化學防治是目前草地貪葉蛾幼蟲防治最有效措施,抓住低齡幼蟲防治最佳時期,施藥時間最好選擇在清晨或者傍晚,注意噴灑在玉米心葉、穗部。根據2019年南方省份對草地貪夜蛾的防治經驗,草地貪夜蛾的抗藥性較強,已對有機磷農藥、菊酯類農藥產生抗性,為此按照全國農技中心的指導意見,可採用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氯蟲苯甲醯胺、乙基多殺菌素、茚蟲威、蝨蟎脲等藥劑,及時開展防治,但要注意輪換用藥和安全用藥。

據農科110

相關焦點

  • 羅田縣開展草地貪夜蛾防治工作
    5月29日,羅田縣農業農村局在白廟河鎮付家廟村舉行草地貪夜蛾防治現場會,邀請專業技術人員現場指導草地貪夜蛾病蟲害防治。 自5月10日以來,羅田縣農業農村局植保站一直開展系統調査,於5月28日在白廟河鎮付家廟村玉米地中首次發現草地貪夜蛾幼蟲,平均百蔸蟲量2頭,最高百蔸蟲量15頭,平均危害率2%,最高危害率10%。同日在大河岸鎮閔家河村玉米地也發現草地貪夜蛾幼蟲。
  • 中國農科院發布草地貪夜蛾防治新技術
    中國農業科學院9日發布草地貪夜蛾防治新技術,為各地農技和植保等相關機構提供技術支持。 由中國農業科學院編寫的《草地貪夜蛾防控手冊》,以農業生產需求及指導基層防治實踐為目標,推廣一整套草地貪夜蛾防控技術。
  • 中國農業科學「草地貪夜蛾防控手冊」報告會紀實
    同時研究明確了草地貪夜蛾各蟲態發育起點溫度,建立了發育歷期的預測模型,預測了越冬繁殖區域,為草地貪夜蛾發生區域、發生期和世代提供了科學依據。草地貪夜蛾具有較強的抗寒能力,在冬季到來之前它的低溫鍛鍊有利於老齡幼蟲和蛹的越冬,這些為草地貪夜蛾越冬區劃和監測預警提供了科學依據。
  • 玉米草地貪夜蛾防控意見
    玉米草地貪夜蛾防控意見 來源: 南通市耕地質量保護(植物保護)站 發布時間:2020-08-24 字體:[ 大 中 小 ] 草地貪夜蛾,俗稱秋黏蟲,屬於鱗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屬,是一種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雜食性害蟲,廣泛分布於美洲大陸,被國際農業和生物科學中心評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
  • 關於草地貪夜蛾的兩則最新消息
    32000 IU/毫克蘇雲金杆可溼性粉劑(登記證號為PD20084969)之後,近期,武漢科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32000 IU/毫克蘇雲金桿菌G033A可溼性粉劑(登記證號為PD20171726)獲批擴作登記,新增登記作物和防治對象為玉米草地貪夜蛾、番茄棉鈴蟲、蘿蔔黃條跳甲,其中防治玉米草地貪夜蛾,建議於害蟲卵孵盛期至低齡幼蟲期噴霧施藥1次,推薦使用劑量為150-300克/畝。
  • 草地貪夜蛾危害玉米水稻作物安全,如何防治?聽聽專家怎麼說!
    3.草地貪夜蛾的防治方法3.1 農業防治[5-6]調整種播期,將苗期與草地貪夜蛾發生高峰期錯開,減輕受害。在北方地區,要適當早播,以減輕草地貪夜蛾和黏蟲對幼苗的危害。在種植禾本科作物時套用抗性較強的其他作物,減少損失,合理施肥,保持合理墒情,也可有效預防草地貪夜蛾。
  • 讓農技人員談虎色變的「么蛾子」——草地貪夜蛾
    這種蟲子,就是今年讓農技人員談虎色變的草地貪夜蛾。這是9月6日,河南省滑縣農技推廣中心植保植檢站農技人員在田間篩查時,發現草地貪夜蛾實體。草地貪夜蛾為什麼讓專業人員談虎色變?這是因為,這種害蟲危害太大。
  • 草地貪夜蛾威脅,雅本化學氯蟲苯甲醯胺殺蟲劑為應急防治用藥
    草地貪夜蛾起源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2016年起從美洲散播至非洲、亞洲,對多國或地區造成巨大的農業損失。其有四大生物學特型:多食性、危害嚴重性、遷飛性、快速繁殖性,使得防治難度很大。2019年1月,草地貪夜蛾自東南亞遷飛入我國雲南省,自此正式入侵我國。
  • 3種寄生蜂對草地貪夜蛾(秋粘蟲)防治有效 | 生物防治
    3種寄生蜂對草地貪夜蛾(秋粘蟲)防治有效 | 生物防治 2019-05-23 1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農業農村部嚴防草地貪夜蛾蔓延
    今年1月,我國雲南省首次發現草地貪夜蛾入侵危害。農業農村部對此高度重視,要求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加密監測預警,落實好屬地防控責任,全力做好防控應對工作,努力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據悉,草地貪夜蛾俗稱秋粘蟲,食性雜,繁殖能力強,遷飛擴散快,原產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是玉米上的重大遷飛性害蟲,玉米苗期受害一般可減產10%-25%,嚴重危害田塊可造成毀種絕收。2016年初,草地貪夜蛾首次被發現入侵非洲西部並暴發成災,2018年在非洲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0-30億美元,玉米毀種面積佔總播種面積的5%-6%。2018年7月,草地貪夜蛾首次傳入亞洲地區。
  • 以蟲治蟲:天敵防控草地貪夜蛾有戲
    科技日報訊 (記者瞿劍)據中國農科院最新消息,針對草地貪夜蛾正在我國自南向北蔓延的危急情況,該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緊急啟動利用蠋蝽、益蝽等天敵昆蟲進行防控的田間和室內試驗,調查採集我國草地貪夜蛾天敵昆蟲種類並評估防治潛能,為「以蟲治蟲」開展草地貪夜蛾生物防治提供技術支撐。
  • 草地貪夜蛾呈重發態勢,中國農科院發布防控手冊「蟲口奪糧」
    唐華俊表示,發布《草地貪夜蛾防控手冊》,交流研討草地貪夜蛾科學防控的做法和經驗,進一步推動草地貪夜蛾科學防控技術體系的建立與完善,「為『蟲口奪糧』保豐收提供了堅強的科技支撐。」源頭遏制:華南地區防控關係到全國性防控成敗草地貪夜蛾入侵之後,吳孔明等人在內的研究團隊開展緊急攻關研究。中國農業科學院目前已研發形成了一整套草地貪夜蛾防控技術,把草地貪夜蛾在中國的發生區域分為周年繁殖區、越冬區和遷入區,為「分區治理」提供了科學依據。據吳孔明詳細介紹,草地貪夜蛾核心的問題是冬季在中國絕大多數地區不能越冬,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周年繁殖區。
  • 草地貪夜蛾呈重發態勢 中國農科院發布防控手冊除蟲
    手冊同時也制定了生物、化學等綜合防治策略,已於4月9日出版。據介紹,中國農科院將推動新技術廣泛應用於技術培訓與生產指導。《草地貪夜蛾防治手冊》200多萬畝,去年22省份發現草地貪夜蛾幼蟲草地貪夜蛾原生於美洲,2016年1月份從美國的南部地區侵入到非洲的西部,然後迅速發展蔓延。2018年12月,草地貪夜蛾從緬甸進入我國雲南普洱,隨後蔓延多省份。
  • 草地貪夜蛾即將入侵!小心玉米絕產!
    據監測,今年草地貪夜蛾基數大,北遷時間要提早,預計是一個重發生的態勢。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草地貪夜蛾確實已經入侵我國。農業農村部:草地貪夜蛾已入侵我國 今年預計呈現重發生態勢$$$$我們視頻的視頻原聲草地貪夜蛾長什麼樣?
  • 以蟲治蟲 利用天敵昆蟲可防控草地貪夜蛾
    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針對草地貪夜蛾蔓延危害的緊急情況,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開展田間和室內試驗,利用蠋蝽、益蝽等天敵昆蟲防控草地貪夜蛾,並取得成效。植保所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草地貪夜蛾目前可防可控,主要將以「以蟲治蟲」和「以藥治蟲」為主。
  • 沙漠蝗蟲VS草地貪夜蛾,誰的危害更大
    相似的時間和遷徙路徑,這不禁讓人想起了2019年年初入侵我國的草地貪夜蛾,從印度擴散至緬甸再入侵到我國雲南,經過大半年時間遷飛至大半個中國。但草地貪夜蛾與蝗蟲在分類學上屬於不同目,習性和為害都存在很大差別。 寄主範圍 入侵我國的玉米型草地貪夜蛾(以下簡稱「草地貪夜蛾」)寄主廣泛,可取食300多種植物。
  • 草地貪夜蛾入侵廣州花都 被列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
    草地貪夜蛾入侵廣州花都 被列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工作人員檢視玉米田玉米飽受摧殘金羊網訊 記者宋昀瀟、通訊員花宣攝影報導:自今年1月,起源於美洲的害蟲草地貪夜蛾首次入侵我國
  • 草地貪夜蛾在江蘇發生範圍將進一步擴大,「蛾口奪糧」全力防蟲治蟲
    中國江蘇網訊 草地貪夜蛾是今年由境外侵入我國的重大遷飛性農業害蟲。記者3日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從我省情況來看,6月其份擴散蔓延速度明顯加快,已查見發生的21個縣區中有19個是在6月份確認的,這主要是由於我省處於草地貪夜蛾的遷飛過渡區,其蟲源基本來自南方地區。
  • 草地貪夜蛾呈偏重發生趨勢,這些概念股或將受益丨牛熊眼
    草地貪夜蛾概念今日盤中表現活躍,截至發稿,豐山集團、中農立華、湖南海利、華邦健康等多股上漲。華泰證券表示,草地貪夜蛾歸類於夜盜蛾屬的夜蛾科,起源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缺少自然控制條件或防控管理不善的情況下,會對作物造成嚴重威脅,尤其喜食玉米。2016年起,草地貪夜蛾從美洲散播至非洲、亞洲,對多國或地區造成巨大的農業損失。
  • 中國科學家破解草地貪夜蛾耐藥基因組
    2020-11-03 05:15:20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趙漢斌)草地貪夜蛾對我國糧食安全生產構成極大威脅,了解其遺傳背景及其抗藥性對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義。記者10月28日從雲南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盛軍教授團隊聯合國內外研究機構,首次破解了草地貪夜蛾耐藥基因組。當地時間10月27日,國際權威期刊《蛋白質與細胞》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