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3 1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如何通過生物多樣性來治理惱人的外來入侵物種、尤其是來勢洶洶入侵中國的草地貪夜蛾(秋粘蟲)?在大自然中,秋粘蟲有許多自然發生的「天敵」或「農民朋友」。這些天然「剋星」吃它們。
中國綠髮會草地貪夜蛾生物防治小組的小夥伴們在梳理國外文件中,將一些已被證實為有效的大自然中的「死對頭」梳理,本篇例舉3種蜂如下,供國內參考。總的來說,已知與秋粘蟲有關的大多數擬寄生物多是黃蜂,很少有蠅類。經歷了對秋黏蟲的漫長適應過程的物種,它們往往宿主範圍很窄。
【案例1】用甲腹繭蜂(Chelonus)防治秋粘蟲防治美國德克薩斯的研究人員Allen Knutson在2011年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甲腹繭蜂(Chelonus)對秋粘蟲防治有效。
(圖1:來源:德克薩斯A&M大學Allen Knutson)
雌蜂把卵放在粘蟲卵裡。一旦孵化,寄生蜂的幼蟲就會吞噬粘蟲。然後,寄生蜂會旋轉一個堅硬的白色繭,並在繭中發育到成蟲階段。在這些寄生蟲吞噬粘蟲的地方,常常可以看到這些白色繭中呈10個(或更多)[1]
【案例2】用Cotesia marginiventris防治秋粘蟲Cotesia marginiventris是一種原產於美洲的蜂,遍布南美洲和中美洲,在北美洲南部也能找到它們的身影。它們的自然分布範圍,跟秋粘蟲原棲息地可以說是覆蓋重合度很高的。它們常常被被引入作為一種生物防治手段,以防治農業害蟲,如粘蟲、非洲粘蟲、草坪粘蟲和捲心菜。 (Ashley, 1986; Lai, 1988)
(圖2:Cotesia marginiventris捕食秋粘蟲。來源/左圖:M.J Sharkey; 右圖:A.S.T Willener)
另外,一篇發表於1984年《化學生態學雜誌》上的文章的結論也支持了以上案例。
【案例3】夜蛾黑卵蜂(Telenomus remus Nixon)(一種小黃蜂)夜蛾黑卵蜂(Telenomus remus Nixon) 是許多鱗翅目夜蛾科害蟲卵期重要寄生性天敵。2009年於廣州地區蔥地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卵塊上首次採獲此蜂。[5] 此後,中國學界關於這種蜂的研究越來越多。
而在國際上,夜蛾黑卵蜂已被證明在幾個南美國家對於秋粘蟲的防治非常有效——寄生率最高可達80%。[6]
文/Littlejane 核/綠茵 編/Angel
【部分參考連結】
1. BIOLOGICAL CONTROL OF INSECT PESTS IN WHEAT(2011)
http://www.soilcropandmore.info/crops/Wheat/Insects/bioinfo.htm2.
https://plantvillage.psu.edu/diseases/fall-armyworm-ipm3. Behavioral and biological responses ofCotesia marginiventris to kairomones of the fall armyworm,Spodoptera frugiperda(1984)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BF009880974. Effect on Cotesia marginiventris (Hymenoptera: Braconidae) when Rearing Host Fall Armyworm (Lepidoptera: Noctuidae) on Meridic Diet Containing Foliage from Resistant or Susceptible Com Genotypes (1992)
5. 唐雅麗. 夜蛾黑卵蜂的應用基礎研究[D]. 2011.
6. Fall armyworm - IPM
https://plantvillage.psu.edu/diseases/fall-armyworm-ipm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