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多處玉米地發現草地貪夜蛾幼蟲 已得到有效控制

2021-01-08 每日甘肅網

  每日甘肅網天水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劉東亮)近日,在張家川縣大陽鎮、胡川鎮,麥積區琥珀鎮霍家川村、渭南鎮王新村、花牛鎮董塬村的玉米地裡相繼發現了草地貪夜蛾的幼蟲。天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蟲情動態,全市立即啟動了應急防控預案,採取措施進行防控和集中撲滅,組織技術人員開展拉網式田間普查採取專業測報與群眾測報相結合、燈下監測與性誘監測相結合、系統調查與大田普查相結合等方式,密切監測草地貪夜蛾遷入情況。全市共設立監測點421個,安裝性誘和光誘等監測設備1463個,出動監測人員4500餘人次。

  據張家川縣農業部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已發現的幾處防治效果良好,殺蟲效果接近90%,有效控制了草地貪夜蛾的繁殖和危害。武山、秦安等縣區也召開相關會議,多措並舉全面打響草地貪夜蛾防控戰。

  目前,張家川縣已對胡川、張川、大陽、龍山等4個鄉(鎮) 的1.1萬多畝不同生態類型的玉米田進行了全面排查,未發現新的草地貪夜蛾幼蟲和為害植株樣。麥積區發生病害的8個鄉鎮18.6畝玉米地通過打防治藥品等措施,蟲害已得到有效控制。根據天水市農業農村局數據,截至目前,全市共舉辦培訓班115次,培訓技術人員及群眾8750餘人次,採購防治農藥23.4噸,累計防治面積3009.5畝,蟲情得到有效控制,沒有造成大面積擴散和損失。

  新聞背景:

  草地貪夜蛾(學名:Spodoptera frugiperda):是夜蛾科灰翅夜蛾屬的一種蛾。成蟲在夜間活動,在植物葉子頂部產約100粒卵,卵階段是在25℃的溫度下持續3天。新孵出的幼蟲以卵殼本身為食,然後靜置2-10小時。幼蟲即毛毛蟲更喜歡以新葉為食,由於它們的食性習慣,通常會各自找到一片新葉。幼蟲改變皮膚七次,並在最後的一次離開墨囊,穿透0.5釐米深的土壤,在那裡它們變成蛹。蛹階段在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持續約10-12天。成蟲的壽命約為12天,該有害生物的完整周期僅為30天。

  該物種可能正發生同域種化,漸分化為分布地區與外形沒有明顯差異的兩個亞型,其幼蟲分別以玉米和水稻為主要食草。

  草地貪夜蛾在農業上屬於害蟲,其幼蟲可大量啃食禾本科如水稻、甘蔗和玉米之類細粒禾榖及菊科、十字花科等多種農作物,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其發育的速度會隨著氣溫的提升而變快,一年可繁衍數代,一隻雌蛾即可產下超過1000顆卵。

  該物種原產於美洲熱帶地區,具有很強的遷徙能力,雖不能在零攝氏度以下的環境越冬,但仍可於每年氣溫轉暖時遷徙至美國東部與加拿大南部各地,美國歷史上即發生過數起草地貪夜蛾的蟲災。2016年起,草地貪夜蛾散播至非洲、亞洲各國,並於2019年出現在中國內地18個省份與臺灣島,已在多國造成巨大的農業損失。

相關焦點

  • 草地貪夜蛾即將入侵!小心玉米絕產!
    據監測,今年草地貪夜蛾基數大,北遷時間要提早,預計是一個重發生的態勢。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草地貪夜蛾確實已經入侵我國。農業農村部:草地貪夜蛾已入侵我國 今年預計呈現重發生態勢$$$$我們視頻的視頻原聲草地貪夜蛾長什麼樣?
  • 讓農技人員談虎色變的「么蛾子」——草地貪夜蛾
    這種蟲子,就是今年讓農技人員談虎色變的草地貪夜蛾。這是9月6日,河南省滑縣農技推廣中心植保植檢站農技人員在田間篩查時,發現草地貪夜蛾實體。草地貪夜蛾為什麼讓專業人員談虎色變?這是因為,這種害蟲危害太大。
  • 羅田縣開展草地貪夜蛾防治工作
    5月29日,羅田縣農業農村局在白廟河鎮付家廟村舉行草地貪夜蛾防治現場會,邀請專業技術人員現場指導草地貪夜蛾病蟲害防治。 據全省草地貪夜蛾監測平臺預報,草地貪夜娥幼蟲已於5月18日在湖北省石首市玉米田中首次發現。
  • 玉米草地貪夜蛾防控意見
    玉米草地貪夜蛾防控意見 來源: 南通市耕地質量保護(植物保護)站 發布時間:2020-08-24 字體:[ 大 中 小 ] 草地貪夜蛾,俗稱秋黏蟲,屬於鱗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屬,是一種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雜食性害蟲,廣泛分布於美洲大陸,被國際農業和生物科學中心評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
  • 草地貪夜蛾危害玉米水稻作物安全,如何防治?聽聽專家怎麼說!
    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又稱秋粘蟲,鱗翅目夜蛾科,是一種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雜食性害蟲。從加拿大南部到阿根廷均有分布,廣泛分布於美洲大陸,為害多種農作物[1]。草地貪夜蛾在我國最先傳播至廣西、貴州、雲南等省,後向北發展到江淮、 東北、西北等地[2]。
  • 科學防治草地貪夜蛾
    草地貪夜蛾是一種新入侵我省的害蟲,預計2020年6月-7月草地貪夜蛾成蟲將會飛入我省,從目前掌握的資料看,我省的草地貪夜蛾是由南方省份(甚至國外)遷飛而來,而且有可能是分批多次遷入,防控形勢不容忽略。
  • 中國農業科學「草地貪夜蛾防控手冊」報告會紀實
    在玉米抽雄前,草地貪夜蛾的卵主要是產在玉米的上部葉片正面,抽雄後多產於葉背。幼蟲孵化以後,它會隨風或者吐絲向四周的植株進行危害,一塊卵在田間我們見到最多有18株玉米危害。低齡幼蟲有聚集區分的特性,3齡以後幼蟲開始分散危害,後期大量幼蟲分散嚴重。同時我們這一年通過研究明確了草地貪夜蛾在玉米上不同生育期的危害特點,在苗期,玉米苗頸部大量幼蟲咬食,會形成空心苗。
  • 草地貪夜蛾呈重發態勢 中國農科院發布防控手冊除蟲
    手冊同時也制定了生物、化學等綜合防治策略,已於4月9日出版。據介紹,中國農科院將推動新技術廣泛應用於技術培訓與生產指導。《草地貪夜蛾防治手冊》200多萬畝,去年22省份發現草地貪夜蛾幼蟲草地貪夜蛾原生於美洲,2016年1月份從美國的南部地區侵入到非洲的西部,然後迅速發展蔓延。2018年12月,草地貪夜蛾從緬甸進入我國雲南普洱,隨後蔓延多省份。
  • 草地貪夜蛾遷飛時間會比今年提前一代,防控形勢非常嚴峻!
    2019年以來,草地貪夜蛾的遷徙引起了我國農業部門的高度緊張。草地貪夜蛾是鱗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屬的一種昆蟲,又稱秋粘蟲,原產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主要危害玉米、水稻、甘蔗、高粱等禾本科植物,已在近100個國家發生。它可以導致作物苗期受害,減產10%~25%,嚴重時造成絕收。
  • 花都發現新外來入侵生物「草地貪夜蛾」,被列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
    據花都區農業技術管理中心信息,花都區於4月28號確認發現草地貪夜蛾入侵危害該區玉米農作物,截至5月8日,危害面積已達到1568畝。世界十大植物害蟲玉米備受摧殘草地貪夜蛾是一種遷飛性害蟲,2017年被列入世界十大植物害蟲「黑名單」。
  • 沙漠蝗蟲VS草地貪夜蛾,誰的危害更大
    相似的時間和遷徙路徑,這不禁讓人想起了2019年年初入侵我國的草地貪夜蛾,從印度擴散至緬甸再入侵到我國雲南,經過大半年時間遷飛至大半個中國。但草地貪夜蛾與蝗蟲在分類學上屬於不同目,習性和為害都存在很大差別。 寄主範圍 入侵我國的玉米型草地貪夜蛾(以下簡稱「草地貪夜蛾」)寄主廣泛,可取食300多種植物。
  • 涪陵首次發現外來物種「草地貪夜蛾」 醜到爆的它可是「玉米剋星」
    前正值玉米、水稻等農作物的生長期,近日,涪陵區農業農村委農技人員在轄區內陸續發現玉米的「剋星」——草地貪夜蛾。這是該區首次發現這一外來物種,涪陵區農業農村委立即報告給重慶市農業農村委,並積極採取防控措施。
  • 與蟲爭糧的250天:草地貪夜蛾的剋星被找到,但很難廣泛應用
    編者按 草地貪夜蛾,世界十大植物害蟲之一,幼蟲能取食350多種植物。今年1月11日,草地貪夜蛾首次在我國被發現,隨後迅速從雲南擴散,已經入侵全國25個省份,實際危害面積246萬畝,對玉米、甘蔗、高粱、香蕉、水稻等多種作物造成影響。
  • 草地貪夜蛾呈重發態勢,中國農科院發布防控手冊「蟲口奪糧」
    據介紹,草地貪夜蛾幼蟲一般有6個齡期,其中以6齡幼蟲為害最為嚴重。在它們偏愛的玉米上,低齡幼蟲取食葉片形成半透明薄膜「窗孔」,高齡幼蟲取食葉片形成不規則的長形孔洞,甚至長出的新葉嚴重被害,呈破爛狀,也可取食未抽出玉米雄穗和幼嫩果穗。根據對不同寄主植物的適應性,草地貪夜蛾包括「玉米品系」(Corns train)和「水稻品系」(Rice strain)。
  • 草地貪夜蛾實拍高清圖鑑(整理轉載)
    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別稱:草地貪夜蛾,偽黏蟲、秋行軍蟲、秋粘蟲、草地夜蛾  蛹中的寄蠅(寄蠅成蟲、寄蠅蛹殼、被寄生的草地貪夜蛾蛹) 被寄生死亡的草地貪夜蛾幼蟲被寄生死亡的草地貪夜蛾幼蟲07 習性
  • 沙漠蝗蟲VS草地貪夜蛾,誰的危害更大?
    」草地貪夜蛾(以下簡稱草地貪夜蛾)寄主廣泛,可取食300多種植物。 取食方式 草地貪夜蛾是鱗翅目昆蟲,而蝗蟲是直翅目昆蟲,二者從生理上具有較大差別。草地貪夜蛾取食量最大的是高齡幼蟲(4-6齡),而蝗蟲成蟲期補充營養強烈,食量最大,約佔一生總食量的75%以上。
  • 草地貪夜蛾飛得遠、吃得兇、繁殖快、藥不死!雲南農大發現「么蛾子...
    培養皿中放著的新鮮玉米嫩葉上,是草地貪夜蛾的卵塊。  作為盛軍教授團隊中的一員,經過一年多的研究,從事外來入侵物種研究的桂富榮對這種來自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外來客」已經非常熟悉。  「這種『么蛾子』特別能飛,每晚可飛行100公裡,它們還擅長群體作戰,很快能啃光一整片玉米地,啃完後列隊遷移到下一片地,外號『行軍蟲』。
  • 關於草地貪夜蛾的兩則最新消息
    32000 IU/毫克蘇雲金杆可溼性粉劑(登記證號為PD20084969)之後,近期,武漢科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32000 IU/毫克蘇雲金桿菌G033A可溼性粉劑(登記證號為PD20171726)獲批擴作登記,新增登記作物和防治對象為玉米草地貪夜蛾、番茄棉鈴蟲、蘿蔔黃條跳甲,其中防治玉米草地貪夜蛾,建議於害蟲卵孵盛期至低齡幼蟲期噴霧施藥1次,推薦使用劑量為150-300克/畝。
  • 80張高清圖片帶你認識草地貪夜蛾
    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別稱:草地貪夜蛾,偽黏蟲、秋行軍蟲、秋粘蟲、草地夜蛾  蛹中的寄蠅(寄蠅成蟲、寄蠅蛹殼、被寄生的草地貪夜蛾蛹) 被寄生死亡的草地貪夜蛾幼蟲被寄生死亡的草地貪夜蛾幼蟲07 習性
  • 中國成功破解草地貪夜蛾耐藥基因組
    雲南農業大學盛軍教授團隊通過多組學技術的整合,完成了草地貪夜蛾染色體水平基因組的測序分析,這是迄今為止發布的該蟲最高質量基因組。該成果為深入研究草地貪夜蛾的入侵擴散機理和制定有效防控策略奠定了堅實基礎,並可為其它重大生物災害防控提供借鑑和參考,對提升我國外來物種入侵的防範和應對能力,降低外來入侵物種對中國農業生物多樣性的威脅,確保國家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