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發現新外來入侵生物「草地貪夜蛾」,被列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

2020-12-03 金羊網

花都發現新外來入侵生物「草地貪夜蛾」,被列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

金羊網  作者:宋昀瀟  2019-05-15

文 金羊網記者 宋昀瀟 通訊員花宣

自今年1月,起源於美洲的害蟲草地貪夜蛾首次入侵我國,全國已有11省(區)52個市(州)230個縣(市、區)查見玉米受害,初步統計發生面積超過12.74萬畝。

據花都區農業技術管理中心信息,花都區於4月28號確認發現草地貪夜蛾入侵危害該區玉米農作物,截至5月8日,危害面積已達到1568畝。

世界十大植物害蟲玉米備受摧殘

草地貪夜蛾是一種遷飛性害蟲,2017年被列入世界十大植物害蟲「黑名單」。今年1月份,它從緬甸傳入中國,以「行軍蟲」的稱號在江湖廣為流傳,能吃、能飛、能生,草地貪夜蛾所到之處,農作物皆是危害對象,其中玉米備受殘害。

草地貪夜蛾危害最嚴重的是幼蟲期,尤其4-6齡幼蟲取食為害最重。草地貪夜蛾最典型的識別特徵有2個,一是頭部有「Y」形紋;二是第8腹節背面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個大黑斑。

據廣東農科院植保所入侵生物防控專家介紹,草地貪夜蛾不僅啃食葉片,而且蛀食心葉/未抽出的雄穗,取食沒有章法,「逮哪吃哪」。目前廣東玉米處於大喇叭口期,草地貪夜蛾高齡幼蟲從玉米心葉內取食,破壞了玉米雄穗和生長點,使得整株玉米失去價值。

自發現草地貪夜蛾入侵花都區後,省市相關部門派人前來指導防治工作。花都區農業技術管理中心和省市農業部門專家已針對性進行用藥防治。但由於入侵迅速,我國對於草地貪夜蛾的研究才剛剛起步,目前還沒有登記防控草地貪夜蛾的農藥。傳統的防治方法雖起到一點效果,但效果不明顯。目前區農業技術管理中心技術人員加班加點加強對草地貪夜蛾的監測,指導農戶開展防治工作。

專家稱危害可控不用過度擔心

中國農科院專家表示,我國南方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氣候溼熱,加之有冬玉米種植,很適合草地貪夜蛾的生存和繁殖。但不用過度擔心,從整體來看,草地貪夜蛾的為害是可控的。只要監測到位,防治措施及時有效,即便草地貪夜蛾在各地發生為害,也是完全可控的。

專家表示,要做好系統性的監測和田間調查。在防治措施上,目前以化學防治為主。儘管現在還沒有已登記的用於防治草地貪夜蛾的農藥品種,但中國農科院的專家團隊,已經在雲南完成了21種常用農藥的防治效果評價。

3月,全國農技中心發布了《2019年草地貪夜蛾防控技術方案(試行)》,更加有效的化學農藥也正在試驗當中。目前,可以參考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防控草地貪夜蛾指導手冊中的建議農藥品類。

我國科學家已經在從本國已有的天敵昆蟲中進行篩選,還可以考慮在原產地引入一些天敵,在本地進行擴繁利用。國外還有一些別的嘗試,選擇間套作種植,或者選種抗性好的玉米品種。

在此,有關部門提醒廣大農戶如有發現,可撥打花都區農業技術管理中心植保科電話:020-86891397諮詢相關防治措施。

編輯:空明

相關焦點

  • 草地貪夜蛾入侵廣州花都 被列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
    草地貪夜蛾入侵廣州花都 被列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工作人員檢視玉米田玉米飽受摧殘金羊網訊 記者宋昀瀟、通訊員花宣攝影報導:自今年1月,起源於美洲的害蟲草地貪夜蛾首次入侵我國
  • 中國成功破解草地貪夜蛾耐藥基因組
    該成果為深入研究草地貪夜蛾的入侵擴散機理和制定有效防控策略奠定了堅實基礎,並可為其它重大生物災害防控提供借鑑和參考,對提升我國外來物種入侵的防範和應對能力,降低外來入侵物種對中國農業生物多樣性的威脅,確保國家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 玉米草地貪夜蛾防控意見
    玉米草地貪夜蛾防控意見 來源: 南通市耕地質量保護(植物保護)站 發布時間:2020-08-24 字體:[ 大 中 小 ] 草地貪夜蛾,俗稱秋黏蟲,屬於鱗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屬,是一種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雜食性害蟲,廣泛分布於美洲大陸,被國際農業和生物科學中心評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
  • 讓農技人員談虎色變的「么蛾子」——草地貪夜蛾
    這種蟲子,就是今年讓農技人員談虎色變的草地貪夜蛾。這是9月6日,河南省滑縣農技推廣中心植保植檢站農技人員在田間篩查時,發現草地貪夜蛾實體。草地貪夜蛾為什麼讓專業人員談虎色變?這是因為,這種害蟲危害太大。
  • 又一世界級超級害蟲!沙漠蝗蟲VS草地貪夜蛾,誰的危害更大?
    相似的時間和遷徙路徑,這不禁讓人想起了2019年年初入侵我國的草地貪夜蛾,從印度擴散至緬甸再入侵到我國雲南,經過大半年時間遷飛至大半個中國。但草地貪夜蛾與蝗蟲在分類學上屬於不同目,習性和為害都存在很大差別。
  • 科學防治草地貪夜蛾
    草地貪夜蛾是一種新入侵我省的害蟲,預計2020年6月-7月草地貪夜蛾成蟲將會飛入我省,從目前掌握的資料看,我省的草地貪夜蛾是由南方省份(甚至國外)遷飛而來,而且有可能是分批多次遷入,防控形勢不容忽略。
  • 2020中國農業難:沙漠蝗陰雲未消,草地貪夜蛾已率先入侵我國西南
    一、起源於北美:沙漠蝗陰雲未散,草地貪夜蛾已率先入侵我國西南!2月中旬,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表示,近年來,我國蝗蟲監測預警和防治能力不斷提升,防治技術方面具有世界領先水平,防蝗藥械儲備充足,國內大面積暴發蝗災風險很低。
  • 草地貪夜蛾即將入侵!小心玉米絕產!
    據監測,今年草地貪夜蛾基數大,北遷時間要提早,預計是一個重發生的態勢。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草地貪夜蛾確實已經入侵我國。農業農村部:草地貪夜蛾已入侵我國 今年預計呈現重發生態勢$$$$我們視頻的視頻原聲草地貪夜蛾長什麼樣?
  • 草地貪夜蛾飛得遠、吃得兇、繁殖快、藥不死!雲南農大發現「么蛾子...
    雲南農大發現 「么蛾子」命門  草地貪夜蛾在雲南省   潛在適生區分布情況  10月27日,一篇關於草地貪夜蛾耐藥基因組的研究成果論文在線發表於細胞生物學權威期刊《蛋白質與細胞》上。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對草地貪夜蛾最為全面也是質量最高的基因組研究。  值得關注的是,這個世界領先的研究成果,出自雲南農業大學盛軍教授團隊。
  • 沙漠蝗蟲VS草地貪夜蛾,誰的危害更大
    相似的時間和遷徙路徑,這不禁讓人想起了2019年年初入侵我國的草地貪夜蛾,從印度擴散至緬甸再入侵到我國雲南,經過大半年時間遷飛至大半個中國。但草地貪夜蛾與蝗蟲在分類學上屬於不同目,習性和為害都存在很大差別。 寄主範圍 入侵我國的玉米型草地貪夜蛾(以下簡稱「草地貪夜蛾」)寄主廣泛,可取食300多種植物。
  • 涪陵首次發現外來物種「草地貪夜蛾」 醜到爆的它可是「玉米剋星」
    前正值玉米、水稻等農作物的生長期,近日,涪陵區農業農村委農技人員在轄區內陸續發現玉米的「剋星」——草地貪夜蛾。這是該區首次發現這一外來物種,涪陵區農業農村委立即報告給重慶市農業農村委,並積極採取防控措施。
  • 草地貪夜蛾呈重發態勢 中國農科院發布防控手冊除蟲
    新京報訊(記者 周懷宗)2018年12月,草地貪夜蛾入侵我國,2019年,我國22省份發現了草地貪夜蛾幼蟲,實際造成危害面積200多萬畝。當前,隨著氣溫回升,草地貪夜蛾開始從周年繁殖區向遷飛過渡區遷飛,中國農科院相關專家表示,「今後幾年草地貪夜蛾將呈重發態勢」。4月6日,中國農科院發布了《草地貪夜蛾防控手冊》,手冊全面解析了草地貪夜蛾的的生物特性、傳播途徑等。
  • 堪比蝗蟲的草地貪夜蛾來了,農藥減量還扛得住嗎?
    來自南美州的草地貪夜蛾再度入侵中國,短短8個月就侵襲農田246萬畝。圖片來源:Alamy今年2月開始在東非大量繁殖的沙漠蝗蟲漂洋過海進入中東和南亞,並有向東亞進軍的可能性。這使得正處在新冠疫情之中的中國公眾格外警惕,掀起了討論熱潮。然而,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3月初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再度入侵中國的草地貪夜蛾才是更加緊迫的威脅。
  • 草地貪夜蛾呈重發態勢,中國農科院發布防控手冊「蟲口奪糧」
    其中,安排草地貪夜蛾防控4.9億元,用於支持雲南、廣西等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做好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世界性重大害蟲,中國今後幾年將呈重發態勢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對草地貪夜蛾的描述為:一種危險的跨境害蟲,由於其自身天然的傳播能力以及國際貿易帶來的機會,草地貪夜蛾具有迅速傳播的潛力。
  • 與蟲爭糧的250天:草地貪夜蛾的剋星被找到,但很難廣泛應用
    編者按 草地貪夜蛾,世界十大植物害蟲之一,幼蟲能取食350多種植物。今年1月11日,草地貪夜蛾首次在我國被發現,隨後迅速從雲南擴散,已經入侵全國25個省份,實際危害面積246萬畝,對玉米、甘蔗、高粱、香蕉、水稻等多種作物造成影響。
  • 科研|我國科學家破解草地貪夜蛾耐藥基因組
    記者10月28日從雲南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盛軍教授團隊聯合國內外研究機構,首次破解了草地貪夜蛾耐藥基因組。當地時間10月27日,國際權威期刊《蛋白質與細胞》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草地貪夜蛾原產於美洲,寄主植物多達350多種,其中包括玉米、小麥、甘蔗、水稻、花生和辣椒等80多種經濟作物。
  • 我國歷史上危害最大的四類害蟲,草地貪夜蛾上榜,危害不斷升級!
    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獲取農業新動態和種植乾貨,豐產豐收!現在正是萬物復甦的春季,正是春耕好時節,然而,中國農業科學院發布了3個春耕預警!第一點,就是草地貪夜蛾蟲災預警。草地貪夜蛾,到了6月份,很有可能入侵到東北和內蒙地區!現在,就由識農魏老師給大家分析草地貪夜蛾的傳播路徑和防治方法!首先,先給大家講講歷史上發生過的重大蟲害。1. 蝗蟲。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尤須警惕致病有害生物
    微信公眾號「半月談」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尤須警惕致病有害生物
    微信公眾號「半月談」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 中國科學家完成草地貪夜蛾染色體水平基因組測序
    新華社昆明10月30日電(記者趙珮然、嚴勇)我國科學家近日完成了草地貪夜蛾染色體水平基因組的測序分析。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細胞生物學權威期刊《蛋白質與細胞》上。論文第一作者、雲南農業大學教授桂富榮介紹,該校研究團隊對草地貪夜蛾進行了染色體水平的基因組組裝,通過比較全球多個草地貪夜蛾種群基因重測序結果,發現中國和非洲的草地貪夜蛾種群與美國的種群之間有著顯著的遺傳分化,入侵中國的草地貪夜蛾種群極有可能來自非洲。同時,研究團隊還找到了草地貪夜蛾的耐藥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