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蟲治蟲 利用天敵昆蟲可防控草地貪夜蛾

2021-01-08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針對草地貪夜蛾蔓延危害的緊急情況,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開展田間和室內試驗,利用蠋蝽、益蝽等天敵昆蟲防控草地貪夜蛾,並取得成效。植保所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草地貪夜蛾目前可防可控,主要將以「以蟲治蟲」和「以藥治蟲」為主。

植保所在雲南安寧、尋甸、墨黑、勐海等地開展的田間試驗和室內試驗,表明蠋蝽對草地貪夜蛾具有顯著防治作用。試驗證明,蠋蝽和益蝽均可主動搜尋草地貪夜蛾,蠋蝽、益蝽在9分鐘內即能發現並鎖定害蟲,在距離1cm時迅速發起攻擊,將口針刺入草地貪夜蛾體內,吮吸草地貪夜蛾體液,並分泌麻醉劑導致獵物麻痺,最終草地貪夜蛾因體液營養喪失、體內組織器官損壞而死亡。

室內測定表明,每頭蠋蝽成蟲一天內可取食約25-30頭草地貪夜蛾2齡幼蟲或2-3頭草地貪夜蛾6齡幼蟲、每頭益蝽成蟲一天內可取食28-41頭草地貪夜蛾2齡幼蟲或3-5頭草地貪夜蛾6齡幼蟲。

而在雲南保山、德宏、楚雄、曲靖、紅河、文山、玉溪、大理、臨滄、西雙版納、普洱、昆明開展的天敵昆蟲資源調查,植保所發現了草地貪夜蛾寄生性天敵昆蟲繭蜂、姬蜂各一種,目前正開展後續生物學觀察和擴繁技術探索。

本次釋放應用的蠋蝽、益蝽均是中國農科院植保所近年開發的捕食性天敵昆蟲,屬半翅目蝽科,在各地廣泛分布。十多年來,植保所在深入研究天敵昆蟲生物學、發育生理學、營養學的基礎上,採用人工飼料技術實現其工廠化生產,利用生物測定結合分子生物學、宏基因組學、全基因組學測序等手段,不斷優化改進人工飼料配方,探索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蠋蝽擴繁技術,在河北廊坊建立中試生產線,在貴州遵義轉化成果,聯合建立了擴繁1000萬頭蠋蝽的生產車間,大量生產蠋蝽成蟲、若蟲產品。

十多年來,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在北京、天津、河北、吉林、安徽、貴州、新疆等地開展的應用試驗表明,蠋蝽對多種農林害蟲例如棉鈴蟲、黏蟲、斜紋夜蛾、馬鈴薯甲蟲、美國白蛾均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室內試驗表明,蠋蝽能捕食鱗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及半翅目害蟲等,應用前景廣泛。

植保所表示,針對草地貪夜蛾的發生、擴散和危害的防治需求,植保所迅速提升蠋蝽等天敵昆蟲生產和保障能力,在優化蠋蝽、益蝽防治草地貪夜蛾技術的同時,同步開展多種天敵產品取食草地貪夜蛾卵和低齡幼蟲試驗,在雲南等地持續進行寄生性天敵資源搜集和評價,為「以蟲治蟲」開展草地貪夜蛾生物防治提供技術支撐。

新京報記者 李傲 編輯 唐崢 校對 王心

相關焦點

  • 以蟲治蟲:天敵防控草地貪夜蛾有戲
    科技日報訊 (記者瞿劍)據中國農科院最新消息,針對草地貪夜蛾正在我國自南向北蔓延的危急情況,該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緊急啟動利用蠋蝽、益蝽等天敵昆蟲進行防控的田間和室內試驗,調查採集我國草地貪夜蛾天敵昆蟲種類並評估防治潛能,為「以蟲治蟲」開展草地貪夜蛾生物防治提供技術支撐。
  • 北京「以蟲治蟲」防控害蟲 可年產天敵昆蟲3000億頭
    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 通訊員 侯崢嶸 謝愛婷)今年5月1日,《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正式施行,記者從北京市植物保護站了解到,北京市利用天敵昆蟲,通過「以蟲治蟲」的方式來防控害蟲,效果良好。據悉,目前北京市擁有14條生物天敵生產線,能生產20餘種生物天敵,年產天敵數量達3000億頭。2019年,草地貪夜蛾成為禍害糧食的首要害蟲。北京植保部門第一時間開展了應用天敵昆蟲防控草地貪夜蛾的相關研究,篩選出能夠大量供應的本地天敵。
  • 草地貪夜蛾呈重發態勢 中國農科院發布防控手冊除蟲
    工作人員或種植戶可以將這些數據輸入草地貪夜蛾種群填報系統的網絡版,「網絡版的模型就可以自動分析、預測種群動態,並根據種群的密度和年齡的結構,根據防治指標提供防控的決策措施。」10種天敵,綠色防控草地貪夜蛾針對草地貪夜蛾入侵,科學家們採取了多種防控措施,其中包括生物防治的辦法,即篩選和繁殖草地貪夜蛾的天敵,用昆蟲對付昆蟲。
  • 草地貪夜蛾呈重發態勢,中國農科院發布防控手冊「蟲口奪糧」
    唐華俊表示,發布《草地貪夜蛾防控手冊》,交流研討草地貪夜蛾科學防控的做法和經驗,進一步推動草地貪夜蛾科學防控技術體系的建立與完善,「為『蟲口奪糧』保豐收提供了堅強的科技支撐。」草地貪夜蛾屬於鱗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灰翅夜蛾屬(Spodoptera)。從生物學特徵來看,草地貪夜蛾是全變態昆蟲,分為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蟲態。草地貪夜蛾對溫度的適應性強,11-30℃都是其適宜的溫度範圍,在28℃條件下,30天左右即可完成一個世代。整體將溫度低於10度以後則不能發育。
  • 中國農業科學「草地貪夜蛾防控手冊」報告會紀實
    七、草地貪夜蛾的綜合防治技術草地貪夜蛾它核心的問題是冬季在我們國家絕大多數地區不能越冬,主要是在我們國家南方的周年繁殖區。所以源頭遏制是草地貪夜蛾一個最核心的工作,我們如果控制住了雲南、廣東、廣西和海南冬季的蟲源,那我們就消滅了本土的蟲源和來自於中南半島、緬甸遷入的蟲源,因為這些遷入的蟲源第一站也是在華南地區,所以華南地區的防控是關係到全國性防控成敗的一個核心問題。
  • 草地貪夜蛾在江蘇發生範圍將進一步擴大,「蛾口奪糧」全力防蟲治蟲
    中國江蘇網訊 草地貪夜蛾是今年由境外侵入我國的重大遷飛性農業害蟲。記者3日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從我省情況來看,6月其份擴散蔓延速度明顯加快,已查見發生的21個縣區中有19個是在6月份確認的,這主要是由於我省處於草地貪夜蛾的遷飛過渡區,其蟲源基本來自南方地區。
  • 與蟲爭糧的250天:草地貪夜蛾的剋星被找到,但很難廣泛應用
    昨日,農業農村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草地貪夜蛾的防控工作:目前,南方玉米已經收穫,北方玉米灌漿成熟,草地貪夜蛾對玉米主產區的威脅已經全面解除。 「蟲口奪糧」首戰告捷,背後是農戶、專業植保人士和政府部門八個月的艱辛鏖戰。 「只要是綠的,它就吃。」
  • 草地貪夜蛾即將入侵!小心玉米絕產!
    據監測,今年草地貪夜蛾基數大,北遷時間要提早,預計是一個重發生的態勢。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草地貪夜蛾確實已經入侵我國。農業農村部:草地貪夜蛾已入侵我國 今年預計呈現重發生態勢$$$$我們視頻的視頻原聲草地貪夜蛾長什麼樣?
  • 草地貪夜蛾遷飛時間會比今年提前一代,防控形勢非常嚴峻!
    2019年以來,草地貪夜蛾的遷徙引起了我國農業部門的高度緊張。草地貪夜蛾是鱗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屬的一種昆蟲,又稱秋粘蟲,原產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主要危害玉米、水稻、甘蔗、高粱等禾本科植物,已在近100個國家發生。它可以導致作物苗期受害,減產10%~25%,嚴重時造成絕收。
  • 草地貪夜蛾危害玉米水稻作物安全,如何防治?聽聽專家怎麼說!
    可用藥劑為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分散粒劑、氯蟲本甲醯胺等。3.3 物理防控利用殺蟲燈可有效殺滅草地貪夜蛾的成蟲,也可利用性誘捕器、誘芯等將雄蛾誘入誘捕器內。在 成蟲遷飛密集的區域,集中連片布設高空殺蟲燈、黑光燈等進行誘殺,可有效阻止成蟲遷出,減少田間產卵量。3.4 生物防治利用斜紋夜的天敵進行生物防治。
  • 「蟲口奪糧」,我們一直很認真
    草地貪夜蛾為全變態昆蟲,個體發育要經過成蟲、卵、幼蟲、蛹四個蟲態。草地貪夜蛾長啥樣從哪來?草地貪夜蛾起源於南美洲和中美洲。2016年,首次出現在奈及利亞,兩年內入侵非洲 44個國家,2018年8月聯合國糧農組織向全球發出預警。2019年1月11日雲南省普洱市江城縣植保技術人員田間普查到幼蟲危害玉米,經專家核實確認,草地貪夜蛾已入侵我國。
  • 玉米草地貪夜蛾防控意見
    玉米草地貪夜蛾防控意見 來源: 南通市耕地質量保護(植物保護)站 發布時間:2020-08-24 字體:[ 大 中 小 ] 草地貪夜蛾,俗稱秋黏蟲,屬於鱗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屬,是一種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雜食性害蟲,廣泛分布於美洲大陸,被國際農業和生物科學中心評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
  • 農業農村部:打好草地貪夜蛾防控攻堅戰 實現蟲口奪糧
    中新網6月26日電 針對草地貪夜蛾等病蟲危害對秋糧生產的影響,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26日表示,從前期防控情況和專家分析看,防治草地貪夜蛾有藥劑可用,有技術可支撐,有力量可調配,有經驗可借鑑,只要監測到位、防控及時,草地貪夜蛾還是可防可控的。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堅決打好草地貪夜蛾防控攻堅戰,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
  • 陝西省植保專家來澄城督查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工作
    6月2日下午,陝西省植保總站副站長馮小軍、陝西省動物研究所副所長陳志傑及植保站防治科科長郭海鵬一行,在渭南市農技中心主任劉博、副主任馬小平、植保站站長劉艾英等的陪同下,來澄城縣督查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工作。
  • 農業農村部嚴防草地貪夜蛾蔓延
    今年1月,我國雲南省首次發現草地貪夜蛾入侵危害。農業農村部對此高度重視,要求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加密監測預警,落實好屬地防控責任,全力做好防控應對工作,努力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據悉,草地貪夜蛾俗稱秋粘蟲,食性雜,繁殖能力強,遷飛擴散快,原產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是玉米上的重大遷飛性害蟲,玉米苗期受害一般可減產10%-25%,嚴重危害田塊可造成毀種絕收。2016年初,草地貪夜蛾首次被發現入侵非洲西部並暴發成災,2018年在非洲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0-30億美元,玉米毀種面積佔總播種面積的5%-6%。2018年7月,草地貪夜蛾首次傳入亞洲地區。
  • 草地貪夜蛾威脅,雅本化學氯蟲苯甲醯胺殺蟲劑為應急防治用藥
    草地貪夜蛾起源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2016年起從美洲散播至非洲、亞洲,對多國或地區造成巨大的農業損失。其有四大生物學特型:多食性、危害嚴重性、遷飛性、快速繁殖性,使得防治難度很大。2019年1月,草地貪夜蛾自東南亞遷飛入我國雲南省,自此正式入侵我國。
  • 沙漠蝗蟲VS草地貪夜蛾,誰的危害更大
    取食方式 草地貪夜蛾是鱗翅目昆蟲,而蝗蟲是直翅目昆蟲,二者從生理上具有較大差別。草地貪夜蛾取食量最大的是高齡幼蟲(4~6齡),而蝗蟲成蟲期補充營養強烈,食量最大,約佔一生總食量的75%以上。 2019年草地貪夜蛾剛入侵我國,鑽心的取食方式增加了種植戶的防治難度。
  • 防控草地貪夜蛾科迪華農業科技獲肯定
    2020-03-11 10:21:48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龍昊)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了《2020年全國草地貪夜蛾防控預案》,根據2019年各地草地貪夜蛾防治中的用藥效果優化調整了《草地貪夜蛾應急防治用藥推薦名單》,乙基多殺菌素與氯蟲苯甲醯胺等多類高效低風險農藥入選
  • 科學防治草地貪夜蛾
    草地貪夜蛾是一種新入侵我省的害蟲,預計2020年6月-7月草地貪夜蛾成蟲將會飛入我省,從目前掌握的資料看,我省的草地貪夜蛾是由南方省份(甚至國外)遷飛而來,而且有可能是分批多次遷入,防控形勢不容忽略。
  • 2020年草地貪夜蛾呈重發態勢,我們該如何識別與防治,請看這裡
    據全國農技中心蟲情調度分析,隨著氣溫回升,草地貪夜蛾種群數量進入快速繁殖階段,春季北遷時間提早、蟲量加大。這一次蟲災規模將比2019年更大!計整個2020年我國將有1億畝左右的糧田,遭遇草地貪夜蛾威脅!蟲口奪糧大戰即將拉開! 那麼我們該如何識別與防治這種「么蛾子」,請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