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貪夜蛾概念今日盤中表現活躍,截至發稿,豐山集團、中農立華、湖南海利、華邦健康等多股上漲。
農業農村部此前在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推進落實視頻會上指出,預計今年我國小麥條銹病、赤黴病、草地貪夜蛾等重大病蟲害呈偏重發生趨勢,程度重於上年,要立足抗災奪豐收,重點落實包括推進分類施策,分病蟲分區治理等措施。
目前,全國1559家農藥企業復工復產率已超80%,25萬家農藥門店的復工率超90%,接近往年的水平。
華泰證券表示,草地貪夜蛾歸類於夜盜蛾屬的夜蛾科,起源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缺少自然控制條件或防控管理不善的情況下,會對作物造成嚴重威脅,尤其喜食玉米。2016年起,草地貪夜蛾從美洲散播至非洲、亞洲,對多國或地區造成巨大的農業損失。由於其傳播廣、防治難度大、繁殖快速及隱匿特性,草地貪夜蛾對我國的農業威脅或將常態化,今年對農業的影響範圍或將進一步擴大,短期防治要靠農藥,長期防治的落腳點或為轉基因作物。
在農業供給側改革下,玉米產業拐點已至,玉米去庫存+草地貪夜蛾造成作物減產,未來種子需求有望增加,種子板塊投資價值有望大幅提升,建議關注蘇墾農發、北大荒等。同時,轉基因作物商業化需求已較為緊迫,建議關注相關種業標的,如隆平高科、登海種業、大北農等。草地貪夜蛾的擴散化風險有望帶來相關農藥需求上揚,相關標的包括利民股份、紅太陽、中旗股份等原藥供應企業,安道麥、諾普信等綜合性製劑供應企業,及雅本化學等氯蟲苯甲醯胺(杜邦專利藥)中間體供應企業。
國聯證券認為,對比草地貪夜蛾起源地美洲,中國的生態環境更適合草地貪夜蛾生存,因此如果防控不當,對中國玉米生產將造成極大危害。目前防治草地貪夜蛾主要措施就是轉基因加農藥,兩者區分來看,轉基因類的作物因為本身具有抗性,蟲子吃了就會死,所以在防治效果上明顯強於農藥,而農藥的使用存在有效期,在防控上無法做到根除,更多的作為輔助以及前期預防。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的玉米種植國以及消費國,在玉米種植上一直以雜交技術為主,雜交種子因其本身不具備抗性,所以光靠農藥是無法根治草地貪夜蛾的危害,轉基因玉米可能草地貪夜蛾而提早進入商業化應用。建議關注,種子方面關注隆平高科(轉基因技術儲備豐富,且持有杭州瑞豐25%的股權)、大北農(國內領先轉基因育種企業),其次荃銀高科(背靠中化和先正達)、登海種業(玉米種業龍頭)。相關農藥關注興發集團(草甘膦原藥龍頭)、安道麥A(非專利類農藥製劑跨國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