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技術實現了晶矽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在低成本條件下的突破性提升,全球光伏界都等待著它在市場上的驚豔亮相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95286.htm沒有質疑,只有期待。「冥王星」讓客戶、投資人、行業分析師與無錫尚德達成了空前的一致,在整個光伏產業鏈上,也許只有競爭對手們在祈禱著冥王星能遲一點湧上市場。在實驗室中埋頭5年,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製造商尚德終於證明了自己世界級的研發能力。
「Too good to believe!(好到難以置信!)」一個投資人的評價讓施正榮印象深刻,「他說冥王星是尚德投向市場的一枚重磅炸彈。」冥王星研發成功的消息正式發布之後,尚德的CTO、澳大利亞科學家Stuart Wenham一口氣接到了幾十個諮詢電話,電話的另一端都是充滿激動的聲音。「現在幾乎所有的客戶都在要求我們提供冥王星組件的樣品。」施正榮說。
冥王星為何物?
對光伏產業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光電轉換效率是衡量光伏電池品質的關鍵指標,轉換效率越高,同面積的電池板發電量就越大。傳統的晶矽太陽能電池已經發展成為標準化的成熟技術,其光電轉換效率相當穩定,大致停滯在單晶矽電池16.5%、多晶矽15.5%的水平上。如何在工業化生產中有效突破這個瓶頸,已經成為行業難點。
冥王星技術成功打破了行業的天花板。經過德國第三方機構認證,尚德的新產品將單晶矽轉化效率提高到了18.8%,多晶矽17.2%。冥王星電池組件比傳統技術能夠多輸出約12%的電量。據施正榮介紹,冥王星多晶矽的轉化率已經達到了世界第一,而單晶矽的轉化率要低於美國Sun Power公司,但是美國技術建立在大幅提高產品成本基礎之上,而冥王星卻並不增加成本。「這是一款高品質低成本的產品,我們的客戶可以在不增加生產成本的前提下提高空間利用率和減少系統元部件成本,因此競爭優勢巨大。」
冥王星的競爭力已經開始顯現。在上海世博會光伏供應商的招標中,高端產品標段共有三家企業投標,除去尚德,還有日本的三洋和美國的Sun Power,尚德因為突出的性價比優勢而最終勝出。
不要小看那小小几個百分點的提升,在光伏行業裡,這就是一次地震,它的背後是用自主研發的貼圖技術取代傳統的絲網印刷技術,這花掉了尚德300多人的研發團隊5年的時間。「尚德在2008年還一度推遲了成果發布的時間,我想一定是他們小看了最後一步攻關的難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光伏分析師對《創業家》說。
因為有難度才有更大的價值。「我們相信,從中長期來看,冥王星將給尚德帶來可觀的毛利潤和市場佔有率的提升。」美國最為著名的光伏分析師Jesse W. Pichel在其最新的研究報告中這樣評價冥王星對於尚德的價值。
「冥王星將使尚德從同行業中脫穎而出。」裡昂證券(CLSA)資深光伏分析師Charles Yonts對《創業家》說,「它有助於讓世界認識到,中國也能夠做到技術領先,而不僅僅是成本領先。」
按照尚德的計劃,到2009年年底,公司將建設100MW冥王星產品的產能,到明年年底擴張到200MW。而在2009年6月前拿到行業認證之後,施正榮計劃半年實現50MW的銷售量。
「尚德將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提高冥王星的技術水平,我們的計劃是在未來兩年實現單晶光伏電池轉換率達到20%,多晶矽達到18%的目標。」施正榮說。身負科學家的盛名,使得這個曾經的「中國首富」對尚德的創新能力有了信仰般的追求。